唐乃秀;张广兰;叶名芳
患者男性,17岁.因头痛、呕吐伴行走不稳2个月入院.查体:双侧视乳头水肿,Romberg征(+),Mann征(+).头颅MRI见两侧小脑半球内各有一占位,大小分别约1.24 cm×1.20 cm×1.29 cm,3.0 cm×4.20 cm×1.90 cm;周边水肿不明显,增强后不规则环形强化,内部密度不均,有斑点状钙化,第四脑室受压变形,脑桥前移,第三脑室及两侧侧脑室显著扩大.术前肿瘤性质待定,在全麻下行右侧脑室外引流加两侧小脑半球占位切除术.术中见右侧小脑半球占位位于右侧小脑半球前外侧表面,红褐色,质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血供一般;左侧小脑半球占位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后方表面,性质同右侧占位.分别完全切除两侧占位.术后病理证实:小脑恶性淋巴瘤,T细胞性.免疫组化标记结果:GFAP(-),CD20(-),CD45RO(+~++).术后1个月上述诸症状好转出院.
作者:马骏;苏贺先;娄飞云;杨百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眼球摘除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物眼窝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巩膜壳包埋羟基磷灰石义眼台做为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术后眼窝成形的填充物,观察23例成形效果.结果:患者获得良好的义眼运动,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台适合各种眼窝凹陷畸形患者的整形.
作者:高自清;陈大本;武保侠;李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肾动脉重建术的适应证和术中肾功能的保护措施.方法:采用自体髂内动脉和大隐静脉行肾动脉重建术,对15例肾血管性高血压采用自体血管移植的结果分析.结果:治愈10例,有效3例,失败2例.结论:自体血管移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远期疗效好.对于Ⅲ期患者可考虑先重建肾动脉;无效时,再切除肾脏.
作者:李晓强;关超;吴允明;余朝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CT扫描是肾脏疾病影像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往平扫时发现肾内单发圆形境界清楚的水样低密度灶,多诊断为肾囊肿而忽略肾盏憩室的诊断.笔者对32例肾内单发类圆形病灶增强前后的各种CT征象进行综合分析,探讨CT扫描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郭文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在再次子宫腔手术时的应用.方法:应用B超对子宫腔手术失败者,再次手术时进行监视与引导.结果:68例再次子宫腔手术者有64例均在B超监视下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未发生并发症.另4例明确诊断不宜子宫腔手术,改用其它方法.结论:B超监视进行再次子宫腔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以推广.
作者:王才智;何丽;晋茂生;王良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创伤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除5例直接急诊手术外,全部进行X线检查,16例有阳性发现.陈旧性膈疝6例.本组均进行手术治疗,经胸11例,经腹7例,经胸加腹部切口手术2例,胸腹联合手术2例.结果:治愈20例,死亡3例.结论:诊断主要依据X线表现,创伤性膈疝一经诊断,尽早手术可减少其病死率.
作者:李宗狂;何长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动及其恢复期呼吸方式改变与氨茶碱的影响.方法:正常男性22例,分别于静脉注射氨茶碱前后作极量运动试验,运动及其恢复期呼吸参数用能量代谢仪连续测定.以运动及其恢复期VT作为横座标与E作为纵座标作图,比较运动及其恢复期呼吸方式的改变.结果:运动及其恢复期呼吸方式基本相同,有4例(4/22)△VT轻度增加,达到2%以上;氨茶碱注射后△VT明显下降,有5例△VT<-2%.△VT与Emax、O2max、O2max/预计O2max、HRmax、SaO2min、VTmax、EqO2max、EqCO2max等无明显的相关性.在O2max/预计O2max>0.92与<0.92之间,△VT无明显的差异.结论:运动及其恢复期呼吸方式基本相同,常规剂量氨茶碱能改善运动和恢复期呼吸方式.
作者:周彩存;于志伟;王爱华;刘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弥漫性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71例X线胸片或高分辨CT示弥漫性肺疾病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与12例胸片和肺功能均正常者作对照.BALF进行细胞计数、分类,查找癌细胞、结核菌,部分标本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结核组BALF病因诊断率46.7%,高于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16.7%)和支刷(33.5%);肺癌组BALF与TBLB确诊率相同(46.2%),高于支刷(23.1%),BALF细胞学显示:(1)肺癌组呈Lyc%下降,Neu%增高,CD4+%下降,CD8+%增高,CD4+/CD8+比值<1;(2)致纤维化肺泡炎(IPF)BALF呈中性粒细胞肺泡炎(Neu达24.89±21.42%);(3)过敏性肺泡炎(HP)呈淋巴细胞肺泡炎[Lyc达(19.40±3.24)%];(4)结缔组织病合并肺泡炎(CP)BALF Lyc%和Neu%均增高(P<0.01).结论:BALF检查对弥漫肺的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型、判断预后及探明肺局部免疫病理生理变化均有帮助.
作者:陈余清;郑翠侠;周彩存;王安潮;徐凤珍;刘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性,34岁.车祸伤及头面部致上颌骨粉碎性骨折1个月,于1997年11月13日由外院转入.右面中部伤口愈合有凹陷.口腔全景片及CT示:间和间有纵行骨折线,间有水平牙槽骨折线,残根,早接触,咬关系紊乱.在全麻下用开口器张开口腔,于牙龈沟上0.5 cm水平切开,达上颌骨骨膜下,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见上颌骨骨折错位,上颌窦(右侧)前壁有1 cm×2 cm缺损,上颌窦内有坏死组织.清除右上颌窦内坏死组织,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凿撬开错位愈合的上颌骨,造成新的骨折,然后上托下垂的上颌骨至正常咬关系位.选择3个3~4孔合适的微型钛板,给予适当的塑形,使其自然贴合于骨折部位的外侧骨面.高速电钻钻孔后,用钛合金小螺钉将小钛板拧紧,使骨折断端紧密对合、良好固定.上颌窦碘仿纱条填塞引流,创面分层缝合.上下牙列安置牙弓夹板,给予颌间结扎固定.术后给予先锋霉素Ⅴ 5.0 g静脉滴注及口腔护理.1周拆线,3周拆除颌间结扎.咬关系恢复正常.
作者:崔海燕;田宇虹;马学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男性,50岁.不规则发热10 d,T 37.5~38.5℃,伴有左侧胸痛,咳嗽、咳痰,有时少量痰血,少量脓痰.外院用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于1999年2月5日收住我科.患者无肺结核病史.吸烟史25年,每天20支.入院体检:T 37.5℃,P 90次/分,R 20次/分,BP 18/13 kPa.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左上肺叩诊浊音,听诊左上肺有局限性干湿性罗音.心肺与腹部均正常.胸片示:左肺门有5 cm×5 cm块影(见图1).胸部CT片示:左肺上叶前段5 cm×5 cm块影,内有偏心空洞,内壁不光滑,块影边缘有细、粗毛刺(见图2).
作者:郝利明;童慧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修补术后鼻唇畸形的一次性修复术式.方法:采用切除上唇瘢痕、红唇凹陷处Z成形术,缩小患侧鼻孔、延长鼻小柱,将移位的鼻翼软骨充分游离复位,抬高鼻尖等方法.结果:修复68例.结论:单侧唇裂术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唇畸形,对其进行全面整复,手术一次完成,效果满意.
作者:赵天兰;程新德;熊世文;李光早;张莉;徐静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细菌L型临床标本的检出率,将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免疫学技术引入细菌L型检测工作.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及其L型的特异性抗体作为第一抗体,以生物素-抗生物素免疫酶染色法在各种临床标本中检测相应抗原.结果:此种方法简便、快速,细菌培养后6 h免疫酶染色即呈阳性,并发现金葡菌L型抗体的免疫酶染色与某些革兰阴性菌之间有交叉反应.结论:如能制备出特异性L型抗体作为第一抗体,结合特异、敏感的免疫酶技术,可以提高临床标本中细菌L型的检出率及缩短检验时间,值得在检验工作中推广.
作者:夏佩莹;刘勇;李凤云;唐素兰;席玉玲;吴可仁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粘液癌中雌激素受体(ER)和癌胚抗原(CEA)免疫组化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5例子宫内膜粘液癌,12例普通型子宫内膜癌及5例子宫颈粘液癌作ER、CEA、vimentin(波形蛋白)及c-erbB-2(原癌基因)免疫标记.结果:子宫内膜粘液癌ER阴性(0/5),CEA阳性表达(4/5),与普通型子宫内膜癌ER高表达及CEA低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05).子宫内膜粘液癌vimentin高表达与子宫颈粘液癌不表达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5).结论:子宫内膜粘液癌缺乏ER;vimentin有助于鉴别子宫内膜与子宫颈的粘液癌.
作者:葛霞;谢群;姚敏;张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US)与CT对肝脓肿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先行US检查后再作CT扫描,两者短间隔30 min,长24 h;4例仅作了平扫,13例作了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9例采用动态扫描.结果:14例经US或CT导引下穿刺抽吸及细菌学证实肝脓肿,3例经临床大剂量抗生素治疗、US与CT随访证实肝脓肿;US确诊10例,疑诊2例,漏误诊5例;CT确诊14例,疑诊1例,误诊2例.结论:US与CT对肝脓肿的诊断均很敏感且价值很高,对不典型肝脓肿诊断CT价值优于US.
作者:成明富;麻方法;史国军;张季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弯曲菌属中的胎儿弯曲菌亚种,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医师广泛注意,并被确认为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尤其是婴儿.本文收集腹泻粪便标本789份,进行弯曲菌及有关病原菌的培养分析.
作者:黄小平;谢永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患者20岁.第二胎第二产.产后阴道大量流血伴阵发性下腹痛11 h,于1999年1月2日晚8时入院.11 h前,患者在当地医院顺产一男活婴;胎儿娩出后,助产者即用手牵拉脐带及按压子宫底.在胎盘娩出的瞬间,产妇突然出现阴道大量流血、伴阵发性下腹部疼痛、四肢麻木、心悸、全身湿冷等.即给予补液、输血等治疗.检查发现阴道有一圆形物脱出而转入我院.体检:T 37℃,P 132次/分,R 24次/分,BP 10/6 kPa.神志清楚,重度贫血貌,四肢湿冷.血常规:WBC 6.7×109/L,RBC 2.08×1012/L,Hb 75 g/L,BPC 194×109/L.妇科检查:阴道有7 cm×8 cm圆形物脱出,表面粗糙,呈紫色,触之易出血,顶端位置高,呈痉挛环,子宫腔消失.于耻骨联合上三横指处可触及一凹陷,压痛(+),附件未触及异常.诊断:完全性子宫翻出,产后失血性休克.因子宫翻出时间过久,从阴道复位困难,故纠正休克的同时行经腹子宫复位术.术中见整个子宫向阴道内翻出,形成一狭窄环,双侧附件被牵拉而呈悬吊状,经腹行鼠齿钳牵拉子宫还纳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给抗生素预防感染,7 d后痊愈出院.
作者:唐乃秀;张广兰;叶名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舌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的麻醉处理.方法:58例分别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组(鼻插组)20例;气管切开组(气切组)38例.两组均用1.4%普鲁卡因复合液静脉滴注加间歇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步骤控制血压.术毕鼻插组拔除气管导管,气切组更换三叉气管套管.观察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变化,术后随访呼吸道畅通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鼻插组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变化显著大于气切组(P<0.001).前者插管剧烈呛咳的发生率为80.00%,后者为7.89%,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且术后呼吸道梗阻发生率前者为15.00%,后者为0,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切开插管,避免了血液动力学剧烈波动和呛咳,并能保证术后呼吸道通畅.
作者:王南海;金钟;李晓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FHRM)在过期妊娠中判断胎儿情况的可靠性.方法:86例过期妊娠孕妇入院时做FHRM,共做181例次.评定以末次FHRM为准,于产后7天对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对羊水量及性状、胎盘级别与形态、脐带情况和新生儿预后进行随访,并与末次FHRM结果相对照.结果:86例FHRM末次正常图型55例,异常图型31例.围产儿死亡4例.FHRM与围产儿死亡率对照诊断符合率98.37%.结论:FHRM对判断过期妊娠胎儿安危有一定价值,并能提供客观指标和图型,是检测过期妊娠首选方法.
作者:孙祥熙;靳丽杰;申庆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的麻醉处理和术中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BCS的麻醉方法及术中管理,患者均采用快诱导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64例行动脉穿刺直接测压,21例术中用体外循环机回收自体血再回输.结果:术中并发心律失常21例;快速心率伴室性早搏7例;心肌缺血ST段改变8例;低血压27例;出血21例.无1例发生麻醉死亡.结论:BCS麻醉及术中管理的重点,是术中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晓红;王伟;戴惠芳;吴玉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CPT)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0例经过不同方法治疗无效患者,用舍尼通与氧氟沙星联合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前列腺液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有69例完成全疗程,其中66例治愈或有效.结论:舍尼通联合氧氟沙星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治疗难治性CPT的新方法.
作者:程庆水;全承宏;成守龙;郑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