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赵德明;邵慧珍;田振民
目的:对在液体L型培养基中混浊生长 ,而在固体L型培养基中不形成菌落的细菌L型的培养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改良降低的氯化钠含量固体L型培养基中 ,加入镁离子,采用盲刮盲传法.结果:发现普通L型培养基培养阳性率为46.15%,改良L型培养基培养阳性率为79.49%.结论:改良L型培养基优于普通L型培养基.
作者:冯锡才;唐素芳;林特夫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国产异环磷酰胺(IFO)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以国产IFO为主联合化疗21例恶性肿瘤患者,至少完成两个疗程.结果:小细胞肺癌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非小细胞肺癌PR 3例;恶性淋巴瘤CR 2例,PR 3例;软骨肉瘤PR 2例.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白细胞Ⅲ°下降居多.脱发、恶心、呕吐较轻,多为Ⅰ~Ⅱ°.结论:IFO为主的化疗疗效满意,与环磷酰胺无交叉耐药性,毒性较低,能耐受.
作者:毕明宏;翟云芝;丁永为;秦凤展;郑荣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旨在探讨乳腺癌的超声特点.方法:对78例79个乳腺癌肿块经二维超声了解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及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和周边有无血流及血流动力学表现,并根据其丰富程度分成五个等级:0、Ⅰ、Ⅱ、Ⅲ、Ⅳ级.结果: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二维超声60例,彩色多普勒为67例,二维加彩色多普勒为71例.结论:乳腺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晞;王圣应;孙医学;苏兰;谢广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0~1997年,我院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62例.其中,并发呼吸衰竭36例,在给予洗胃、抗胆碱及复能剂和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加用氧疗、呼吸兴奋剂、脱水剂及反复小量输血等综合治疗,救治成功28例.兹将救治经过及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汪玉信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星形胶质细胞和皮肤角朊细胞分别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疾病的细胞模型,这两种细胞在塑料培养瓶或板中呈贴附性生长,均是锚着依存性细胞(anchorage-dependent cells)[1].但从经济及可反复使用方面考虑 ,需使用玻璃培养瓶以获得大量细胞,而这两种细胞在玻璃这种底物上贴附性较差,一般底物上涂胶原底层有利于细胞生长[1],为此,笔者采用鼠尾胶作为贴附剂,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宋秀宇;张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免疫学、冷冻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冷冻保护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注重移植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静脉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实践都获得相当经验,但存在移植物再狭窄及替代小口径动脉(<2 mm)失败率高的缺点.近年来,有关动脉作为血管替代物逐渐被重视,取得一些进展,但尚需继续长期地探索和实践.
作者:孙炜;周建生;胡汝麒;许忠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各种原因造成新生儿缺氧引起的脑损害,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脑病的症状.为了提高HIE的生存质量,减轻后遗症,笔者采取严密监护和一系列护理措施,现予报道.
作者:陶翠玉;张启月;康怀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亚低温治疗适应于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干伤以及难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患者.本文着重总结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牛梅;葛多云;郏云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性,28岁,未婚.因原发性闭经,作内分泌测定及染色体分析.患者因服黄体酮,于1998年9月17日来月经,量甚少.B超示:幼稚性子宫,卵巢小. 体检:身高145 cm(其父母、兄姐身高均在160 cm以上).智力正常,肘不外翻,无颈蹼, 后发际正常,面有色素痣,汗毛较多,胡须较正常女子稍密,鬓毛较密,阴毛、腋毛较少, 外生殖器正常,乳房小且无乳头发育,表型相当于18岁左右.其母在妊娠时曾患感染并服用过中药.
作者:刘伟;马素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中晚期颊癌患者,因手术切除后大面积组织缺损, 影响口腔生理功能及面部外形.本文着重总结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
作者:王艳;王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儿女性,3岁.患儿出生时家属发现前腭裂开,不能吸吮,稍大时说话不清.否认唇裂及腭裂手术修补史,否认外伤史.检查:口腔颌面对称,上下唇发育完好,面部无畸形、瘢痕.
作者:李建成;徐锦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42例明确诊断为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淋巴管肌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偏大外,余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肌瘤大小、数目及手术治疗预后与普通肌瘤差别无显著性.富细胞性肌瘤有丝分裂象≤5 个/10 HPF;奇异细胞性肌瘤可见异形细胞;透明细胞性肌瘤瘤细胞类似上皮样细胞;血管性或淋巴管性肌瘤中血管或淋巴管丰富.结论: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和普通肌瘤及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特征,其手术治疗原则按良性子宫肌瘤的处理是可行的.
作者:王欣;李志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36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中105例患者痰及血标本中的124株非发酵菌培养及药敏进行分析.结果:非发酵菌占总菌数41.1%(124/30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54株,不动杆菌4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敏感.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 .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选用环丙沙星及头孢他啶或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结论:非发酵菌属已成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首要致病菌,细菌耐药现象严重,有赖于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联合治疗.
作者:张柏膺;许仁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阑尾输出道回结肠可控膀胱术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拔除导尿管后,训练患者定时自行导尿.结果:本组6例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结论:保持引流管通畅,训练患者自行导尿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 )扩增大片段线粒体DNA方法.方法:快速碱裂解法提取线粒体DNA,长时程PCR扩增出5 430bp线粒体DNA.结果:扩增出5 430 bp线粒体DNA产物特异性强,产量高.结论:该方法反应条件简便、稳定,也可用于其它大片段的扩增,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项平;陈士文;高国全;姚志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右下腹痛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临床常常将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手术中见阑尾正常且发现其他疾病改行其他手术.本文就其误诊32例报道分析.1 临床资料
作者:吴雨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食管胸膜瘘是硬化剂栓塞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罕见.我科于1998年10月收治1例,现将病情及护理情况作一报道.
作者:潘莉;徐贵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早期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并可致重要器官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损害,甚至留有永久后遗症,预防窒息的发生及窒息后的正确复苏至关重要.本文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刘和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5~1998年,笔者对10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等患者予以静脉注射普罗帕酮(propafenone,又称心律平) 行转复或控制心室率;用药后,7例出现起搏及传导方面的异常,现予报道.
作者:程宏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11例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患者施行右半结肠切除同时行瘘口切除,十二指肠成形术2例,十二指肠壁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十二指肠段部分切除十二指肠空肠端侧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肠瘘,11例均获随访,其中8例存活2年以上.结论:对结肠癌致十二指肠结肠瘘采取积极合理的扩大切除,同时依据分型正确处理十二指肠创面,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
作者:李仕青;刘金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