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妇女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黄云生;马玲;卢红;王燕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病理学, 临床, 青年人
摘要:目的:分析<40岁妇女子宫颈癌在临床及病理方面的特点.方法:以<40岁早期子宫颈癌89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手术,>40岁早期子宫颈癌89例作为对照组,用SPSS分析软件对两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0岁患者中,发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白带增多在1个月内就诊者85.4%,多于对照组52.9%(P<0.005);其临床Ⅰa期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大直径≥4cm者占55.1%,高于对照组39.3%(P<0.05);病理类型腺癌占18.0%,高于鳞癌4.5%(P<0.005).肿瘤呈菜花型占62.9%,高于对照组的42.7%(P<0.005);两组的组织学分级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相似.<40岁者预后差,其5年生存率为78.7%.结论:<40岁的早期子宫颈癌预后差,对有不良预后因素者治疗应选用手术与放射联合治疗,必要时辅以化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较差条件下如何开展视网膜脱离(网脱)手术,提高治愈率.方法:对91眼网脱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冷凝合并外加压、环扎,联合注气及放液的术式.结果:治愈84眼,好转5眼,无效2眼.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能尽可能保留视功能,对于设备条件不足的医院,能有效地提高网脱治愈率.

    作者:钟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冠心病左室功能与晚电位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与左室晚电位的关系.方法:对8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平均信号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17例晚电位阳性患者心脏收缩功能(SV,CI,Fs,EF)及舒张功能(E,A,E/A,Ei,Ai,EFF)显著下降,与阴性组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心室晚电位阳性者的左室功能较心室晚电位阴性者低下.

    作者:刘怡;宋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手术

    目的:从术后复发率、存活率,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的可行性.方法:总结190例距肛缘7cm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距肛缘3~5cm38例,5.1~7cm152例;DukesA期65例,DukesB期90例,DukesC期35例;行Dixon术169例,Parks术8例,Bacon术13例.并与同期413例直肠癌行Miles术患者比较术后局部复发率、存活率.结果:保肛术局部复发率为14.7%,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为59.5%和54.7%;而Miles术则分别为12.3%、62.5%和57.9%,二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局部复发率和存活率与Miles术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怀杲;邓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28例分析

    目的:探讨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8例JRA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结果:入院后72h时仍误为其它疾患者12例,确诊后经上述治疗,7例明显缓解,6例全身型患者加用中小剂量激素后缓解,另15例病情反复迁延,于1~3个月后渐改善.结论:JRA与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易致误诊误治,故应提高对JRA的认识,对疑诊患者全面系统检查,经治患者应严密随访.

    作者:范晓云;杨辉映;陈琳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护理

    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造成关节松弛、脱位或半脱位.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1996~1997年,我科应用手法复位或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患儿50例,效果较满意.

    作者:雷婷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卡前列甲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应用缩宫素、麦角新碱治疗无效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7例,用卡前列甲酯1~3mg舌下含化或直肠置药.结果:卡前列甲酯给药后一般2~5min出血止,宫缩好转.结论:对于难控制的产后出血患者,卡前列甲酯是高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许薇;汪晨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恶性肿瘤36例,良性肿瘤6例;其中十二指肠肿瘤7例,空肠肿瘤10例,回肠肿瘤25例;误诊25例(59.52%).原发性小肠肿瘤多见于回肠,临床表现无一定节律性和特征性,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见症状为腹痛、腹块、贫血和消化道出血.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由于缺乏简便、可靠的诊断措施,往往导致误诊和延迟诊断,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徐希岳;陈凤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烧伤患者的出院指导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出院后的功能恢复及瘢痕防治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出院指导效果进行随访调查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恢复良好者45例,功能恢复不好者5例;瘢痕防治成功者42例,瘢痕挛缩增生影响功能者8例.结论:对烧伤患者应在营养需求、功能锻炼、瘢痕防治、心理等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护理,才能得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飞;唐爱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小诺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儿女性,6岁.因咳喘3天来我院治疗.查患儿发育正常,精神尚好,憋喘状态,双肺散在哮鸣音,诊为急性气管炎.给予小诺霉素30mg肌肉注射(江苏连云港制药厂,批号991023)及口服止咳平喘药物治疗.首次用小诺霉素30mg缓慢肌肉注射(尚未服止咳平喘药)后,患者立刻感到头晕目眩,伴心悸、胸闷、气促、唇周麻木、发绀、出冷汗、四肢湿冷,随即昏厥,即刻给患者平卧位,针刺人中穴.查体:T35.9℃,P120次/分,R28次/分,BP10.1/8.0kPa.

    作者:丁建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神经衰弱20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20例神经衰弱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并行疗效观察.高压氧治疗组有效率95%,常规治疗组有效率70%,并对本病行高压氧治疗的机制、疗效及时机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8例,女12例;平均45岁.对照组男3例,女7例;平均43岁.病程为1~15年.主要临床表现:兴奋性增强,内抑制减弱,头痛失眠,易激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重症患者可彻夜不眠,微小刺激可焦虑不安,无客观体征.EEG显示皮层兴奋性增强,双侧对称低波幅快波.

    作者:王芳;陈世坤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抑肽酶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抑肽酶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小剂量组)15例和对照组(大剂量组)15例.研究组放血结束后静脉滴注抑肽酶100万kIU,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100万kIU,停机后持续静脉输入抑肽酶50万kIU至术毕;对照组于相同时间分别给予抑肽酶200万kIU、200万kIU和100万kIU.结果:小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且术后24h胸腔引流量(345.9±162.3ml)较对照组(529.0±131.9ml)减少35%;肝素化后和鱼精蛋白拮抗后,对照组ACT均显示延长(P<0.05~P<0.001).其它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小剂量抑肽酶和大剂量抑肽酶一样能明显减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出血量,具有止血效果明显和节约用药成本的优点.

    作者:陈兰仁;黄萍;林莉荔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血小板自身抗体作用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本文旨在探讨甲泼尼松龙的冲击治疗.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994~1999年6月,我科对血小板明显减少(BPC<30×109/L)、有严重出血倾向的ITP者采用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疗效较满意.21例ITP均为我科住院患者.

    作者:李静;刘桂玲;殷献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雷公藤片佐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5例

    目的:观察雷公藤片与泼尼松佐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50例,均为女性,无甲状腺功能变化的表现.随机分成两组:A组、B组各25例.在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同时,A组加用泼尼松片口服,B组加用雷公藤片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T3、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及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T3、T4和TSH无明显变化.TG-Ab、TPO-Ab及甲状腺大小两组间无显著对比性.各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普遍主诉体重增加.6例主诉水肿,2例因血压偏高而减量、停药.B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雷公藤片佐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疗效显著,且可避免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作者:牟丽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青年妇女早期子宫颈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目的:分析<40岁妇女子宫颈癌在临床及病理方面的特点.方法:以<40岁早期子宫颈癌89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手术,>40岁早期子宫颈癌89例作为对照组,用SPSS分析软件对两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0岁患者中,发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白带增多在1个月内就诊者85.4%,多于对照组52.9%(P<0.005);其临床Ⅰa期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大直径≥4cm者占55.1%,高于对照组39.3%(P<0.05);病理类型腺癌占18.0%,高于鳞癌4.5%(P<0.005).肿瘤呈菜花型占62.9%,高于对照组的42.7%(P<0.005);两组的组织学分级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相似.<40岁者预后差,其5年生存率为78.7%.结论:<40岁的早期子宫颈癌预后差,对有不良预后因素者治疗应选用手术与放射联合治疗,必要时辅以化疗.

    作者:黄云生;马玲;卢红;王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髌骨骨折手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86例髌骨骨折中,行切开复位内固定57例,髌骨部分切除10例,单纯石膏固定19例.患者术后均在护理人员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58例,时间6个月~1年,其中3个月内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12例,部分恢复5例,6个月~1年完全恢复6例,1年后未完全恢复6例,髌骨切除的单纯石膏固定,6个月内关节功能完全恢复20例.结论:髌骨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需要正确的指导;正确、早期、有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能使膝关节早日完全康复.

    作者:王桂秀;德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肝切除术11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护理要点.方法:通过110例肝切除病例护理分析,深入细致的研究达到佳疗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除10例术后死亡、10例胆瘘、6例膈下感染、4例切口感染均经手术或非手术治愈外,其他经临床随访和观察近期效果良好,总治愈率90%.结论:肝癌或肝内胆管结石伴狭窄行肝切除术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术后的护理也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术中、术后减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52例,缩宫素组48例.米索组于术中切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时及手术结束后于阴道后穹窿分别放置米索200μg.催产素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体肌层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4h内阴道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24h后红色恶露持续时间.结果:产后出血例数、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红色恶露时间、米索组较缩宫素组明显减少(P<0.05~P<0.001).结论:米索用于剖宫产可增加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靳丽杰;孙祥熙;陶蕴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老年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状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呼吸科急诊留院观察的老年人痰病原菌阳性率、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与临床经验用药作对照分析.结果:480例痰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150株,总阳性率为31.3%,其中G-杆菌占72.0%.药敏试验显示,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结论:老年人反复慢性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加重的致病菌主要为G-杆菌,且耐药现象严重,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柏膺;郑丽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后颅凹胶质瘤并发脑积水先期分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后颅凹胶质瘤并发梗阻性脑积水先期分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6例后颅凹手术回顾分析与37例先期分流后行脑瘤手术比较.结果:先期积水腹腔分流术后颅内压降低,术后无肿瘤复发及粘连再次出现脑积水.结论:先期分流有利后颅凹肿瘤的切除,能有效预防肿瘤复发及术后粘连再次出现脑积水,为进一步放疗、化疗提供条件.

    作者:于振国;娄飞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低密度脂蛋白与椎基底动脉系短暂脑缺血发作

    目的:了解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A-TIA)患者血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浓度变化及常见因素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32例VBA-TIA患者的血浆OXLDL浓度.结果:患者DXLDL浓度超过正常上限值.OXLDL浓度与年龄呈等级负相关(P<0.05),而与常用脂代谢指标关系不大.结论:OXLDL可能是VBA-TIA发病的危险因素,而脑动脉粥样硬化在VBA-TI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嵘峥;陈贵海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