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痫分娩方式探讨

汤英珠

关键词:子痫, 剖宫产术
摘要: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到严重的阶段.为了不失时机地抢救母婴,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子痫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着重对分娩方式加以探讨.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氨茶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氨茶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称病窦)的近期疗效.方法:治疗组12例,氨茶碱25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静滴)4 h,每天1次,连用7~10 d后改用氨茶碱片0.1 g口服,每天3次,连用7 d,并每晚睡前口服复方长效氨茶碱1片(内含氨茶碱0.1 g);对照组12例,用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每天1次,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窦性心率和24 h Holter窦性心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平均窦性心率和24 h Holter窦性心率以及总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静止消失,平均窦性心率增至≥60次/分,平均窦性心率增加≥10次/分,短暂阵发性头晕、眼花或黑蒙消失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氨茶碱治疗病窦仅适用于严重持续窦性心动过缓者.

    作者:李翊锐;方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肺双原发性巨大纤维瘤1例

    患者女性,46岁.胸闷2年余,加重伴左胸部隐痛1月,于1998年10月26日入院.查体:T 36.9℃;左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实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气管、心浊音界右偏.胸部X线、CT片示:左侧中下肺野被巨大软组织块影填充,边界清楚,有分叶,密度不均,内有多发散在斑片状钙化灶,纵隔向右侧移位.拟诊:左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作者:朱峰;缪华新;朱金鼐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患者女性,42岁.因皮肤点状出血8 d伴晕厥1次,于1998年7月15日入院.体检:T 37.8℃,P 88次/分,R 20次/分,BP 16/10 kPa.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散在淤点、淤斑,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

    作者:殷献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抗酸菌及其L型感染与慢性前列腺炎和不育的关系

    目的:探讨抗酸菌及其L型感染与原因不明的慢性前列腺炎和不育的关系.方法: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的前列腺液和不育者精液作涂片,抗酸染色;并以健康、有生育力男性的前列腺液与精液作对照.结果:5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32%检出抗酸菌或其L型,不育患者精液中28.5%检出抗酸菌或L型,有时可见数个抗酸染色阳性圆球体粘附于精子头部.两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5).结论:抗酸菌及其L型感染可能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及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士彬;王利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得乐胶囊、庆大霉素联用治疗慢性胃炎60例

    慢性胃炎是常见病、多发病;而幽门螺杆菌(Hp)已被公认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本文总结得乐胶囊联合庆大霉素治疗Hp阳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

    作者:朱雪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硬膜外小剂量吗啡、哌替啶术后镇痛比较

    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morphine)、哌替啶(pethidine)术后镇痛已屡见报道.但两者在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副作用等方面有何差异未见报道.本文旨在对二者术后镇痛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陈敏;韩延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28例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的中风范畴.近5年我院共诊治28例,根据辨证,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现予介绍.

    作者:张学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时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6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56例异位妊娠子宫内膜中,蜕膜和Arias-Stella(A-S)反应37例(66.07%),高度分泌反应3例(5.36%),部分分泌期、部分增生期4例(7.14%),分泌期6例(10.71%),增生期6例(10.71%).5类子宫内膜的阴道流血时间及尿hCG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05).结论:蜕膜和子宫内膜A-S反应不是诊断异位妊娠的唯一依据,须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作者:赵锦;郭素琴;臧晓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目的:评价黄芪及小儿维生素咀嚼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用黄芪2~3 g.kg-1.d-1,煎水约90 ml,分3次口服,并用小儿维生素咀嚼片每天1粒口服;对照组单用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口服,均两个月为一疗程.结果:黄芪及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合用,疗效优于单用小儿维生素咀嚼片(P<0.05).结论:黄芪及小儿维生素咀嚼片合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满意.

    作者:张万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自体脾组织移植20例

    创伤性脾破裂,通常采用脾切除术.作为体内大的淋巴器官,为了预防脾切除术后可能出现的凶险性感染(OPSI),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已有许多小块脾组织自体移植的报道.笔者也对此作了尝试,并取得成效.

    作者:周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病毒性脑炎86例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病脑)常以发热、头痛、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脑电图、脑脊液变化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中,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者较为多见,临床上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86例作临床分析.

    作者:周玲;张殿礼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中生理死腔与潮气量比值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运动中生理死腔量(VD)及其与潮气量(VT)比值(VD/VT)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无创性方法测定COPD和健康对照者静息与运动时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自动计算出VD及VD/VT比值.结果:COPD组运动能力与运动中大通气量(VEmax)、大摄氧量(VO2max)、大潮气量(VTmax)、通气储备量(BR)均较对照组低.两组VD运动后均显著增高,组间运动前与运动后差异均无显著性;VD/VT值运动后均显著降低,但COPD组降低程度较小,运动后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动脉血pH值明显下降.结论:COPD缓解期患者运动中VD变化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VD/VT比值的异常主要由VTmax增加受限引起.

    作者:郑翠霞;徐凤珍;王爱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短暂脑缺血发作1例

    患者男,61岁.因2 d内两次出现发作性右侧上下肢活动受限伴失语,于1998年7月17日入院.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无复视,无肢体感觉障碍.两次发作间隔10 h,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约2 min症状完全消失.有高血压病史15年,冠心病史1年,无脑血管意外史.

    作者:谢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高血脂类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脂类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酶法对3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脂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高脂血症患者中有12例单纯三酰甘油(TG)增高,10例TG和总胆固醇(Tch)同时增高,单纯Tch增高组其HDL下降不明显(P>0.05),而TG增高时其HDL明显下降(P<0.05),TG愈高,HDL下降愈明显,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994 6,P<0.001).结论:HDL的下降与TG的升高呈明显的负相关,且是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子.

    作者:周伯祥;张作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磷酸肌酸治疗重度心力衰竭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CP,护心通)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按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住院患者53例,随机分为CP组33例和对照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常规治疗)20例.CP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CP,每天2 g静脉滴注,疗程为14 d.两组于治疗前后均作超声心动图和Holter等检查.结果:CP组治疗前后比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显著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EF)有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CP组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CP组LVEDD和LVESD显著缩小(P<0.05),EF显著增加(P<0.01),室性早搏数显著减少(P<0.001).治疗后随访2个月,CP组全部存活,对照组死亡2例.结论:重度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CP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无副作用.

    作者:周志宏;邢旭斌;潘佩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染色体平衡易位对生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染色体平衡易位与生育的关系.方法:由静脉采取5例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外周血,用1640培养液培养细胞,常规收获细胞制片,G显带,镜下计数分析30~50个分裂象,分析3个细胞的核型并绘图记录.结果:5例染色体平衡易位中,2例生育畸形儿,其余3例均为多次自然流产.结论:染色体平衡易位是造成临床流产、死胎、生育畸形儿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高玮;王彩玲;陈建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穴位注射治疗医源性白细胞减少30例

    肿瘤患者在内科治疗中,经常出现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减少,因而化疗、放疗不能按计划地进行.我院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种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的方法--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现予报道.

    作者:程发尧;韩敏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血清及胸水癌胚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笔者应用放免分析法对158例肺癌、172例肺结核患者血清和胸水的CEA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葛凤岚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曲霉菌性脑膜炎1例

    患者男性,46岁,酒厂工人.因头痛1周,伴恶心、呕吐、发热2 d,在外院经查脑脊液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予链霉素、结核清等抗结核治疗2周,病情未见好转而转入我院.既往有结核病史.近1个月出现咳嗽,偶带有少量粘痰,无长期低热及盗汗,无胸痛及咯血.

    作者:郑光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L-精氨酸对家兔急性脑缺血左室功能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及L-精氨酸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乌拉坦麻醉,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右侧椎动脉,观察结扎后30~240min左室功能和心肌的病理变化.结果:在结扎后60 min,+DP/DTmax、Vce 40和Lo降低(P<0.05),-DP/DTmax显著降低(P<0.01);结扎后120~240 min,HR、LVSP±DP/DTmax、Vce 40、Vmp、Vmax和Lo显著降低(P<0.01),心肌出现损害.L-精氨酸组在结扎后180 min,+DP/DTmax降低(P<0.05).结扎后240 min,±DP/DTmax、Vmp、Vmax及Lo均降低(P<0.05);而-DP/DTmax显著降低(P<0.01).与结扎组比较,L-精氨酸组在结扎后30 min,LVSP显著增高(P<0.05);结扎后60 min,LVSP、-DP/DTmax与Lo显著增加(P<0.01);结扎后120、180和240 min,全部左室功能指标均有显著增加(P<0.01),心肌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结论: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可引起心室功能和心肌损害,L-精氨酸对这些损害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永勤;刘桂兰;胡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