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4颗病牙充填术失败原因分析

熊瑛;张蓉

关键词:龋齿, 牙/外科手术
摘要:病牙保守治疗后,部分病例临床上出现自发痛、咀嚼痛、瘘管形成等,需及时拆除充填物,再次治疗.本文旨在对充填术失败的原因作一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L-精氨酸对家兔急性脑缺血左室功能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及L-精氨酸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乌拉坦麻醉,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和右侧椎动脉,观察结扎后30~240min左室功能和心肌的病理变化.结果:在结扎后60 min,+DP/DTmax、Vce 40和Lo降低(P<0.05),-DP/DTmax显著降低(P<0.01);结扎后120~240 min,HR、LVSP±DP/DTmax、Vce 40、Vmp、Vmax和Lo显著降低(P<0.01),心肌出现损害.L-精氨酸组在结扎后180 min,+DP/DTmax降低(P<0.05).结扎后240 min,±DP/DTmax、Vmp、Vmax及Lo均降低(P<0.05);而-DP/DTmax显著降低(P<0.01).与结扎组比较,L-精氨酸组在结扎后30 min,LVSP显著增高(P<0.05);结扎后60 min,LVSP、-DP/DTmax与Lo显著增加(P<0.01);结扎后120、180和240 min,全部左室功能指标均有显著增加(P<0.01),心肌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结论: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可引起心室功能和心肌损害,L-精氨酸对这些损害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永勤;刘桂兰;胡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酷似窦性心动过缓的未下传房性早搏二联律2例

    例1 男,7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V3、V1导联示:窦性P-QRS-T规则,频率44次/分.P-R间期0.16 s,QRS间期0.10 S0V1呈rsr′型(r′>r),余导联S波粗挫.各导联QRS-T波群的T波中均隐藏有提前未下传的P′波,未见基本窦性周期(见图1).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持续性未下传的房性早搏二联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作者:李景芝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厌氧菌败血症20例

    厌氧菌败血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比较棘手,又因其与需氧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故在临床上很难鉴别.本文对厌氧菌败血症作一分析.

    作者:王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肺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1 608例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纤维支气管镜(FB)刷检的阳性率及分型准确率.方法:对确诊为肺癌的1 608例在FB下行活检、刷检并对照分析.结果:活检阳性者1 440例(89.55%),刷检阳性1 405例(87.3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癌组织分型上,刷检中未定型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活检(P<0.005).结论:FB刷检诊断肺癌,具有简便、快速、确诊率高等特点,与FB下活检有互补作用,但对癌组织分型的准确性较差.

    作者:张恒;马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8例

    目的:总结胫骨高位截骨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对28例32个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施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改变下肢负重力线.结果:本组术后半年截骨处全部愈合,疼痛及步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本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且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刘磊;蔡桂海;何一兵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胆囊颈管综合征超声诊断6例

    胆囊颈管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不易确诊.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确诊率得到提高,但易漏诊、误诊,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作者:孙仁鸿;孔德全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介绍两种输尿管内支架管取出法

    由于近几年来双猪尾管的广泛应用,常可遇到一些难以取出的病例.本文介绍两种输尿管内支架管取出法.

    作者:游( );黄元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四逆汤对家兔膈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家兔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家兔乌拉坦麻醉,剑突下分离膈肌条,记录膈肌的机械活动及电活动变化.动物随机分为膈肌机械活动组、单侧气胸组和电活动组.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5 min、10 min、30 min及60 min膈肌机械活动及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四逆汤2 ml/kg腹腔注射后,5 min呼吸频率减慢,膈肌收缩幅度增加(P<0.05);10 min时,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吸气时间(Ti)延长(P<0.01),积分曲线峰值(peak)增加(P<0.05).30 min后,呼吸频率、膈肌收缩幅度、Ti、peak及积分曲线斜率(slop)均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四逆汤可使膈肌电活动增强,收缩力增加.

    作者:刘桂兰;胡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子痫分娩方式探讨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到严重的阶段.为了不失时机地抢救母婴,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子痫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着重对分娩方式加以探讨.

    作者:汤英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为半合成的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阻碍细胞核蛋白50 S亚基的联接,抑制蛋白的合成而抑菌,抗菌谱与红霉素基本相同,临床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创面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并用头孢唑啉进行对照.

    作者:周名雄;徐国成;冒国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

    目的:总结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彻底切除瘢痕组织,用膀胱粘膜代尿道与尿道行端端吻合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结果: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10例;8例一次成功,1例感染后行旋转皮瓣修补后成功,1例失败.结论:用膀胱粘膜代尿道治疗复杂性尿道狭窄,疗效确切.

    作者:梁武镁;胡伟;胡永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格列吡嗪与拜糖平联合治疗老年人Ⅱ型糖尿病30例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和拜糖平(acarbose)联合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Ⅱ型糖尿病初诊患者予格列吡嗪和拜糖平联合口服治疗16周.结果: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治疗后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格列吡嗪和拜糖平联合应用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戈少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颈丛神经阻滞并发症38例分析

    颈丛神经阻滞是颈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它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等优点;然而,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王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患者治疗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对评估PCa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4例预后良好和33例预后不良的PCa患者治疗前的血清PSA水平.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血清PS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Ca患者预后不良组治疗前血清PSA水平亦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PCa患者治疗前血清PSA水平对评估其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史国祥;赵亮;王展航;邓海运;吴炜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高血脂类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脂类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酶法对3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脂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高脂血症患者中有12例单纯三酰甘油(TG)增高,10例TG和总胆固醇(Tch)同时增高,单纯Tch增高组其HDL下降不明显(P>0.05),而TG增高时其HDL明显下降(P<0.05),TG愈高,HDL下降愈明显,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994 6,P<0.001).结论:HDL的下降与TG的升高呈明显的负相关,且是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子.

    作者:周伯祥;张作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外伤性瘢痕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外伤性瘢痕癌少见.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切莫忽视这一肿瘤单元.

    作者:张帆;王克飞;张永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解脲脲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关系探讨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也是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之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致病.近年来国内发病率逐渐增多,许多文献表明,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有关.本文旨在对此作一探讨.

    作者:王培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先天性膝内(外)翻畸形一家系6例报道

    先天性膝内(外)翻畸形是儿童肢体畸形较常见的一种,常双侧发病,并有遗传性.本文报道一家系6例.

    作者:刘光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肠旋转不良并发十二指肠膜状狭窄3例

    例1 女,16个月.出生后呕吐频繁,于1997年3月2日入院.患儿出生后第2天,因呕吐以肠旋转不良收住,行Ladd手术治疗.术后反复出现呕吐,经保守治疗有缓解.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呕吐,且含有胆汁,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水平部梗阻,行水平部粘连松解术,梗阻上方气液经挤压后可进入空肠.手术后2个月又出现呕吐,经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治疗症状缓解,如此反复数次至今.多次钡餐示十二指肠球后梗阻,胃镜仅能到达十二指肠球部.第3次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第1、2段交界处膜状狭窄,中间有一小孔直径3 mm,切除瓣膜,行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痊愈出院.

    作者:高克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气囊助产用于臀位经阴道分娩16例分析

    臀位是较常见的胎位异常现象.臀位经阴道分娩时发生死产、新生儿发病率、病死率均较头位分娩高出数倍.气囊助产应用于产科领域是一项新技术,主要应用于头位分娩,应用于臀位者较少,本文对此作一报道.

    作者:徐娜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