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良银;程宜福
目的探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分析63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的机率较高,且上述并发症的发生有其相应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是影响此病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金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食管-气管瘘是中晚期食管癌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进食饮水呛咳、营养不良,反复肺部感染.患者常因肿瘤局部病变范围广,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不能手术治疗,而放疗、化疗均不能解除食管-气管瘘的症状.我科近年来采用经内镜金属带膜支架置入治疗了8例中晚期食管癌所致食管-气管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鹤鸣;张国政;何池义;汪玉兰;吴万春;韩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口服耐受(oral tolerance,OT)是指口服抗原后,引起机体对该抗原产生特异性无或低免疫性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可产生正常免疫性反应.口服耐受现象的发现已有90多年的历史,首先由Wells和Osbome于1911年报道,他们给动物喂服卵清蛋白(OVA)抗原后,能减轻再次注射OVA时所发生的过敏反应.此后细菌和病毒抗原以及人类自身抗原都被应用于口服耐受的研究[1],通过口服途径诱导免疫耐受为特异性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胶原相关性关节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动物通过口服抗原能够使得原有症状减轻[2].口服耐受形成极其复杂,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
作者:颜辉;陈文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亦可出现多系统和多脏器损害.本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容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笔者将1996年至2001年我科收治的58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汪来水;程泽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本文研究了妊娠期正常晚孕妇女和妊高征患者及非孕期健康妇女的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游离蛋白S(FPS),D-二聚体(D-D)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并对其临床意义作初步探讨.
作者:许岩;汤荣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作者于1997年10月~2002年2月用经腹手术入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1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名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肿瘤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崭新而又古老的问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能根治它.药物种类数不胜数,近年来,生化药物治疗肿瘤已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尤其蛇毒抗肿瘤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但蛇毒抗肿瘤作用的机理还没有完全弄清,蛇毒抗肿瘤作用的机理研究作为蛇毒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将就机理进展作一回顾.
作者:程明荣;芮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13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的患者采用羟基喜树碱10 mg溶于30 ml生理盐水中膀胱灌注,每周一次,连续10周;每两周一次,连续10周;以后每月一次,维持2~3年.结果 1年内复发1例,2年内复发1例,11例3年以上无复发.结论羟基喜树碱用于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的膀胱灌注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而轻.今后应对其药代动力学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韩杰;王章才;姜书传;杨维娟;董昌斌;卓栋;黄群联;黄后宝;程庆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特点.方法对59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穿刺右侧股动脉按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多角度摄片,采用目测直径法,血管狭窄≥50%为CAG阳性[1].结果 59例病人CAG阳性39例占66.1%,男性39例中阳性31例占79.5%,女性20例中阳性8例占40%.结论 CAG为显示冠状动脉解剖及病变特征的重要方法,表明临床诊断冠心病与CAG阳性率符合率较高,尤以男性患者为高.CAG检查阴性的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治疗.
作者:纪勤炯;汤圣兴;王安才;曹蘅;俞国华;杨浩;芮世宝;倪薇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经>寒热治疗学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和今后研究的启示.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内经>寒热理论的哲学基础、寒热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寒热病证的临床特点、寒热病证的施治等方面进行归纳与整理,并与后世医家的相关理论作比较研究.结果 <内经>寒热治疗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外感病的基础,后世继承了<内经>的学术思想并有所发展.结论 <内经>寒热治疗学理论构筑了中医学外感病的基本框架,今后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其实质和机理进行研究.
作者:许良银;程宜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卒中后电解质紊乱是常见的并发症,但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脑盐耗损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相对少见,多伴有病情恶化.本文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卫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 )服用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年龄、性别、既往出血史、吸烟等因素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对340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上述各因素与Pu并发出血间的关系.结果服用NSAIDs(OR 5.32; 95%CI 3.05~9.27)、高龄(OR 2.71; 95%CI 1.65~4.46)、既往出血史(OR 2.32; 95%CI 1.23~4.38)、吸烟(OR 2.20; 95%CI 1.31~3.74)是Pu出血的高危因素;而 HP感染(OR 0.90; 95%CI 0.56~1.45)及性别因素(OR 1.15; 95%CI 0.68~1.92)与Pu并发出血间无明显关系,但HP感染与服用NSAIDs间有明显的协同效应(OR 6.30; 95%CI2.79~14.23).结论服用NSAIDs、高龄、既往出血史、吸烟是Pu并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HP感染及性别因素对Pu并发出血无明显影响,但HP感染可以增加服用NSAIDs引发溃疡出血的危险.
作者:陈晖;王承党;潘玉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口腔鳞癌标本,9例正常口腔粘膜标本中MMP-9 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口腔鳞癌中MMP-9、TIM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4.4 %和 42.2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口腔鳞癌低分化组中MMP-9、TIMP-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P<0.05).③颈淋巴结转移组中MMP-9、TIMP-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肿瘤发生部位无关.
作者:柳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明确妇科腹腔内出血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以妇科腹腔内出血收治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6例病人包括5种疾病,其中异位妊娠、卵巢破裂、出血性输卵管炎及腹部卒中易相互误诊.本资料150例经手术止血,36例经保守治疗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详细询问病史,血HCG检测和阴道B超检查,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
作者:罗永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心房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19例右心房粘液瘤病例.术前均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5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结果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随访15例,时间1个月~6年,心功能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1例,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1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6.67%,效果良好.结论右心房粘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应注意术后随访.
作者:章斌;张宝仁;郝家骅;梅举;徐志云;邹良建;孙道华;于伟勇;王志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损伤经历时间推断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等新技术陆续报道了一些动物实验结果.可喜的是,有些学者已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人体脑损伤的研究中.脑损伤经历时间的推断需要多指标分析判断,寻找一些与损伤经过时间有良好相关性的指标是法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理论运用于脑损伤时间推断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汪枫;李永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核黄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家兔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C),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核黄素预处理组(RBF);4组均于再灌注30 min后立即取结扎线下部位约0.5 cm处心肌组织1 g,制备线粒体悬液之后检测SDH活力、MDA含量及GSH-PX活力.结果与SC组比较,结扎后IR组各时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下降(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PX活力则显著降低(P<0.05),SDH的活力非常显著地下降(P<0.05).与IR组比较,RBF组和IPC组各时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程度明显减轻(P<0.01,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SDH活力明显升高(P<0.01,P<0.05).且RBF组SDH活力明显高于IPC组(P<0.05)及SC组(P<0.05).结论核黄素保护组能较明显地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对再灌注引起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张静;陈冬云;周志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经验和技巧,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面神经的保留率,预防并发症.方法对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2年6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42例大型听神经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肿瘤全切38例(90.4%),近全切除4例(9.6%),面神经解剖保留31例(73.8%).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入路,熟悉桥小脑角区解剖和熟练手术技巧是术中保留面神经的关键.
作者:李真保;徐善水;陶进;许安定;江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及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分别占80%及72%;消化道钡餐诊断率9%,内镜结合活检确诊率43%.结论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易和肠道其他疾病混淆,内镜结合活检对其确诊率高,多块深部取材可提高检出率,联合应用纤维肠镜及X线双重对比造影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作者:陈斌;程明荣;胡明华;陈剑平;王亚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中国人以位于距肛缘7 cm以内、腹膜返折以下低位直肠癌为多见,传统的手术方式为腹会阴联合切除,因需永久性人造肛门而致使部分患者拒绝接受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对直肠癌病理、解剖认识的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及器械的不断进步,已有越来越多的直肠癌病例可以保留肛门,避免永久性人造肛门.我院自1990年9月~2002年10月,共收治直肠癌403例,手术切除396例,对其中12例肿块距肛缘5~7 cm,因骨盆狭小、肥胖、粘连等原因致操作困难的病人,我们采用经耻骨入路手术切除,现报道如下.
作者:费章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