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琦;袁烁;邓高丕
栗锦迁教授1962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现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几十年来,栗锦迁教授坚持在临床一线,长于以益气温阳、健脾化痰等方法治疗内科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相关疑难病证.在学术上博采众方,不囿于一家之言;在诊疗中圆机活法,不以偏概全;在学习上博采精思,学以致用.
作者:李树茂;何璇;姜金海;粟锦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改进“四壁四针”间断吻合术式,完善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对照组和模型组都采用“四壁四针”间断吻合术式.对照组造模5d后取材,模型组10d后取材.[结果]模型组大鼠成活率(83.4%)较对照组(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食管下端黏膜肉眼表现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食管下段病理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术式的模型在增加存活率的基础上成功的诱发了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
作者:梁新生;宋晨光;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脉宁注射液(SHUM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脑缺血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浆NO、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使用舒脉宁注射液后,血浆NO、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明显降低.[结论]舒脉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确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同聚;杨红亚;陈维亮;田松朝;郭镔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中医传统地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此分类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带来一些困惑及混乱.咳嗽在临床上是否需要分类?咳嗽分类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咳嗽分类的临床价值何在?是需要大家思考、讨论的问题.
作者:王雪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根据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高,容易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提出热闭肺络、痰阻肺络、瘀阻肺络、络虚不荣的中医病机,并指出相应的治则,从“肺络”角度寻求中医药防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规律,为指导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姜永红;虞坚尔;姜之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如何成为有成就的中医学人、如何在高原上打造高峰是中医学界关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治学方法,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个人境界,强化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医苑丛谈”就是紧密围绕这四点展开的.
作者:王永炎;王燕平;于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口服嘎日迪散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口服嘎日迪散治疗;对照60例,采用口服柳氮磺嘧啶(SASP)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率为7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主要临床症状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嘎日迪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崔箭;庞宗然;德利格玛;鲁碧楠;刘伟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制备芒果苷磷脂复合物的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芒果苷与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筛选工艺参数.[结果]确定了制备芒果苷磷脂复合物的佳工艺条件:以甲醇-丙酮为反应溶剂,芒果苷质量浓度为0.25 g/L,物料比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h.[结论]优化工艺可制得复合率较高的芒果苷磷脂复合物,简单可行.
作者:田慧;王亚静;孙士真;王艳明;彭淑娟;高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滋肾调冲法是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功血的法则,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该法进行了临床疗效、药效分析和作用机制等几方面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滋肾调冲法不仅在临床取得肯定疗效,而且能够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从而健全黄体功能,其作用与该法上调卵巢局部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促进卵巢血管新生有关.近年结合血管新生机制研究新进展,从滋肾调冲法动员骨髓内皮祖细胞促进黄体血管新生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该法健全黄体功能的作用机制.
作者:王玲;孙艳明;李瑞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老年性痴呆(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认知和记忆功能下降,生活能力减退及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为其三大主要临床特征.据流行病学统计,AD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面增高,65岁人群患病率约5%,8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则为20%,而且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患病人数将逐渐增多.目前,在西方国家及我国大城市,AD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恶性肿瘤、中风的第四位死亡病因.该病严重地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作者:韩景献;于建春;阚伯红;张雪竹;曹晓君;罗本华;贾玉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西医结合中医对肺炎合并肠功能失常患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宣白承气汤加减口服及针刺气海、关元、足三里、下巨虚穴位等.治疗2周后观察症状及疗效.[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治疗组临床治愈14例,好转12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8例,好转11例,无效9例.随访治疗组病程较短,从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等改变,可以看出两组对肺炎合并肠功能失常均有疗效,治疗组效果明显.[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肺病及肠疗效满意.
作者:刘亚丽;王东强;李桂兰;郭义;陈莉;陈洁;李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针刀松解法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入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各90例,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共3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法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随访时行走疼痛和上下楼梯疼痛的疗效,同时评价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和随访时行走疼痛和上下楼梯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和随访时ADL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针刀组在两个时间点的行走疼痛和上下楼梯疼痛评分差值均大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时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刀组的疗效优于电针组.[结论]针刀松解法对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郭长青;司同;温建民;张秀芬;蒋昭霞;朱汉章;梁朝;权伍成;刘乃刚;宋美扬;陈占禄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滴丸治疗急性胃炎外邪犯胃型疗效,初步评价藿香正气滴丸用药时效关系.[方法]以藿香正气滴丸为试验组,119例,以不含乙醇的液体制剂为对照组,118例.两组分别服用观察药物及对应的模拟剂1周,于3、7d观察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暖气、纳呆等症状疗效,并行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不同剂型藿香正气制剂均有较好疗效,治疗3d藿香正气滴丸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对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口服液;两组的降温退热,止泻作用相当.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藿香正气方剂治疗急性胃炎有肯定疗效,藿香正气滴丸3d疗效明显优于口服液,藿香正气滴丸与液体剂型相比具有起效快、服用方便等优势.
作者:杨强;王东旭;刘启泉;韩玉山;王垂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方证相应的研究是为了探求方剂与证候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方证相应的研究在临床存在很大的难度.笔者以中风病方证相应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提出建立中医的辨证和疗效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的观点,对中医方证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其他领域人员所探讨、修改、借鉴,共同推动中医的发展.
作者:徐俊峰;高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术后常规治疗加针刺组(命名为治疗组,下同)患者20例、微创术后常规治疗组(命名为对照组,下同)患者20例.分别评定两组入院时、人院第4天、第10天、第20天、第30天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GCS评分第30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第30天时间相点与第4天时间相点GCS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针刺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促醒作用.
作者:段希栋;李康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构筑脑梗死大鼠针刺效应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比较各个指标权重系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程度,并初步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引用负指标的概念,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建立针刺效应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结果]统计量F即为建构的脑梗死大鼠针刺效应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从模型的各个指标权重系数可知:微循环指标中的输入枝(A)管径和AV比值对于针刺效应的综合评价影响大,其次是微血管数、坏死神经细胞率,影响小的是梗死率.[结论]通过数学模型可知针刺治疗脑梗死可能机制主要是通过改善大脑微循环(扩张输入枝管径、增大AV比值)、增加微血管数来实现的.该数学模型不仅为中医针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今后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并指出用数学模型来表达中医的科学内涵,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常晓波;王舒;樊小农;杨雪;石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采用颈项旋扳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推拿按摩科门诊,16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颈椎张口位X线片均见齿状突两侧的环枢关节间隙不等宽等现象.
作者:张跃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以健身消导颗粒为对照,进一步验证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方法]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的方法,将入选451例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338例,脱落16例,剔除4例;对照组113例,脱落2例,剔除1例.两组分别应用小儿开胃增食颗粒和健身消导颗粒,疗程均为14d.[结果]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疾病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5.28%,对照组为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非劣于对照组.两组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8.43%,对照组为97.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开胃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安全、有效.
作者:赵越郡;马融;胡思源;魏小维;吕玉霞;丁樱;周盈;何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针刺合肌力训练和单纯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合肌力训练治疗组30例和单纯针刺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并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疗效标准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2<0.05).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以及稳定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开民;侯志;杨琳;戚天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提供一个新的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包括选穴和手法有异于传统治疗方案.围绝经期综合征以选取任脉、督脉穴位及阳明经在面部的穴位为主穴,并在手法上浅刺及深刺并用,针及灸并用.通过临床和中西医理论研究,作者认为新的针灸治疗方案能够更有效地调整阴阳,补益气血,从而更有效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建议广泛使用和验证.
作者:王玉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