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痉挛治疗仪联合中药热敷和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姜德远

关键词:痉挛治疗仪,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肩胛带控制训练
摘要:目的:探讨经痉挛治疗仪联合中药热敷和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痉挛治疗仪+常规运动治疗方案+中药热敷,30例)、观察组(痉挛治疗仪+常规运动治疗方案+强化肩胛带训练治疗组+中药热敷,30例),分别于入组实验前及治疗后8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估(FMA)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组患者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治疗仪联合中药热敷和强化肩胛带训练,能很好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L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在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使用L 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于季节性腹泻诊治中的有关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期间于本院收治的腹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L 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大便培养的方式,并对结果展开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L 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和大便培养,结果显示在夏秋季节内,溶血性弧菌以及沙门菌具有较高的流行性特点,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不存在季节性流行特点.结论:在季节性腹泻诊治工作中,对患者用L J-2000大便常规分析仪及大便培养,可以及时对患者的致病原因进行了解,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压氧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高压氧治疗重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下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从本院2013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重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高压氧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昏迷转归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压氧对重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取得显著地临床效果,缩短昏迷时间,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肖碧青;杨小莲;邱国秀;朱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寻找出延长留置时间的措施.方法:分析936例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出现41例脱管、68例外渗、33例堵管、23例静脉炎造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缩短的原因分析.结果:穿刺部位、穿刺血管的条件、输入药液的性质、患儿及家长的配合程度是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为减少留置针留置过程中出现的脱管、外渗、堵管、静脉炎的现象,应加强留置针的管理,以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陈小燕;赵锦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宫腔镜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0例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采用传统的刮宫手术,观察组65例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8%;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5.6±9.5)min、(10.5±3.2)mL、(6.5±2.4)d明显优于对照组(30.5±10.2)min、(38.1±3.5)mL、(12.8±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出现1例感染,对照组并发组出现7例,其中4例感染,3例子宫穿孔,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宫腔镜治疗创伤小,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刘春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术后恢复室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对苏醒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术后恢复室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对苏醒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常规吸入纯氧,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麻醉气体吸附器.记录两组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即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异氟醚浓度及其达标时间,以及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在不同时间的异氟醚浓度及其达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苏醒时间上,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13.67±2.43)min,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为(26.14±3.46)min,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处于手术恢复室的患者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能更快的使异氟醚浓度达标,从而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还可以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作者:李宝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留置针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及价值评估

    目的:探究真空采血管连接留置针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28例静脉采血者为研究对象,经评估后,对其使用真空采血管连接留置针,探究使用结果.结果:使用真空采血管连接留置针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9.22%.留置针采血失败者5例,重新更换血管采血后成功,首次成功率为96.09%.结论:对于实施静脉采血者,使用真空采血管连接留置法加以处理,可确保血液质量,减少医源性污染发生率,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少,经济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冰清;徐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紫外线照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骨髓抑制期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消毒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的影响.方法:将50例已确诊为白血病化疗患者分为2组,其中25例行常规护理,未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25例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比较2组患者的感染部位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可明显降低白血病化疗患者骨髓抑制期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作者:姜欣;于蕴言;于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听诊法评估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设备准确性的要点分析

    血压测量准确性评估是国内行业标准和产品注册对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设备的要求,听诊法是采用的主流评估方法.本文对听诊法评估的适用仪器、总体设计、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分析、判定标准、评估报告等要点进行分析.

    作者:许晓萍;吴林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对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对妊娠子宫局限性收缩与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实施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间来本院诊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与合并子宫局限性收缩患者68例,其中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34例作为肌瘤组,合并子宫局限性收缩34例作为收缩组,对比两组超声检查情况.结果:应用超声检查后,肌瘤组RI指数及大小相比收缩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部位、数量、回声、形态变化、边缘、结构关系也各有不同.结论:通过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得两组疾病的诊断更加清晰,减少混淆的可能.

    作者:潘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应用药物与微波仪治疗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宫颈炎治疗中药物与微波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微波仪治疗,观察组应用药物与微波仪治疗,回顾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炎患者应用药物与微波仪治疗相对于单一微波仪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淑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仪治疗肾衰竭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仪治疗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存活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双中心重合式脊柱治疗机旋转卡死故障分析及维修

    简要介绍双中心重合式脊柱治疗机旋转部分的工作原理及旋转卡死故障的检查与维修方法,供使用者和同行在设备维修中借鉴参考.

    作者:王大鹏;尉茜;成志新;韩爱民;金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肌骨超声在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骨关节炎是常见的关节炎症性疾病,以关节肿胀、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延缓病情进展十分重要.近年来,肌肉骨骼超声在关节炎中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应用逐渐广泛.文章主要概述近年来超声在常见关节炎中的应用,以期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作者:熊浪平;关彤;张明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hilips胎儿监护仪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

    目的:介绍Philips胎儿监护仪常见故障,总结维修经验.方法:通过研究Philips胎儿监护仪工作原理,结合本院近年来的故障案例.结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临床科室的使用.结论:通过结合维修故障实例和设备工作原理,总结维修方法积累经验,明确设备日常使用注意事项,保障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青圣涛;吴艾琼;何兴;胡吴晓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带负压装置头皮针与传统静脉穿刺应用于小儿静脉穿刺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带负压装置头皮针与传统静脉穿刺应用于小儿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静脉穿刺困难患儿80例,就诊时间在2015年7月~2016年8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利用带负压装置头针实施静脉穿刺,参照组选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对比两组的穿刺成功率、回血率.结果:①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5.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回血率为92.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静脉穿刺困难者采用带负压装置头皮针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概率,保证患儿穿刺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温针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针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0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强制性脊柱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温针灸针刺患者的华佗夹脊穴,以及大椎、百劳、大杼、肝俞、肾俞等.结合中药组方治疗,对伴其他病症者酌情增减药剂;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消炎止痛药物,并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来氟米特片,两种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23/3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作者:马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ALDI-TOF MS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中使用MALDI-TOF MS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28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将280份样本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实验组,研究组采用MALDI-TOF MS对样本进行检验,而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检验.主要方法为细菌培养法、革兰氏染色法以及一系列生化试验等.比较两组间的微生物检出率,分析MALDI-TOF MS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通过MALDI-TOF MS对样本检测后,微生物样本检出量为134份,检出率高达95.71%,而对照组的检出量为113份,检出率为80.71%,研究组的检验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微生物的检验采用MALDI-TOF MS能够明显提高微生物的检出率,确保了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灸辅助治疗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针灸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和内科疗法联合针灸治疗(针灸组)各47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针灸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比对照组高(x2=8.97,p<0.05);治疗后针灸组的NIHSS评分为(8.32±1.09)分,较对照组低,且针灸组的Barthel指数水平为(67.89±5.32)分,与对照组相比上升显著,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3.97,10.97;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利于病情康复和预后改善.

    作者:高广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眼视网膜脱离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裂孔部位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大连市友谊医院眼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的36例36眼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常规检查其裂孔部位,后囊膜以及眼底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情况,分析手术方式及复位结果.结果:36例36眼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00%,1次手术成功复位者28例,2次手术成功复位者6例,3次手术成功复位者2例.结论:影响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因素诸多,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裂孔位置以及眼底增殖情况而定.

    作者:崔绍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性能评价

    目的:探讨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住院病例的体液标本80份,对80份标本分别应用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和手工检测,检测常规项目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检测的RBC分成3个浓度组进行检测,WBC分成2个浓度组进行检测,并分析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检测这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结果和手工检测有较大的相关性,根据统计学软件计算得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0.987、0.873、0.938、0.979.结论: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体液细胞性能完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