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已被列为甲类传染病,临床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欠佳.根据广东、北京等地的报道,中医药治疗SARS确有显效.
作者:张霆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天津中医学院组织专家制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面对非典型肺炎,人们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反应.有些人紧张过度,如临大敌,有些人却掉以轻心,满不在乎,有些人则积极主动做好个人预防措施,这些都关乎心理健康领域.
作者:郑林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非典型性肺炎是由病毒或其他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肺部炎症.从广东发病情况来看,本病发生于冬春季节;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比较复杂,多以发热、咳嗽、气促为主症;整个病程大体上按卫气营血阶段传变,因此本病仍属温病风温范畴.
作者:彭胜权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刘睿 刊期: 2003年第z1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3年2月至4月17日,共收治非典37例,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大79岁,小15岁,平均36.8岁,病程长10天,短1天,平均4.22天,有基础病变5例.全部病例均以发热为主症,入院时腋探体温40℃以上4例,39~40℃15例,38.5~39℃13例,38℃5例.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一种通过接触和空气传播的恶性传染性疾病,也称为致死性肺炎.由于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新型疾病缺乏准备和认识,日前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肆意横行,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恐慌.
作者:张磊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开播格言--传承文明,开拓创新可以看成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导言,中医振兴的指针.千万不能丢掉中医的精华,空想创新.当然世界各国文明也在传承之内,但世界人民都希望我们把中华优秀文化传给世界.
作者:邓铁涛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张云岭;贾健伟 刊期: 2003年第z1期
作者: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刊期: 2003年第z1期
1 糖皮质激素类1.1 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氢可的松,可的索,皮质醇),常用其醋酸酯,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乙醇或氯仿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作者:崔广智 刊期: 2003年第z1期
SARS的疫情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由于它是由一种冠状病毒的变体所引发,至今尚未找到能有效治疗SARS的特效药,人们把目光集中在中医药方面.从中医药角度如何认识并诊治SARS尚有不同意见,为能集思广益,尽快攻克这一难题,仅在此不揣冒陋,谈一下个人看法.
作者:陆小左;张炜 刊期: 2003年第z1期
单纯疱疹是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所致,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单纯疱疹病毒可分成Ⅰ型和Ⅱ型.
作者:杨海珍;朱学骏 刊期: 2003年第z1期
1 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银花15 g,连翘15 g,桔梗6 g,薄荷6 g,竹叶6 g,生甘草6 g,荆芥穗6 g,淡豆豉10 g,牛蒡子10 g,芦根30 g.
作者:年莉 刊期: 2003年第z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