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

阎晓瑞

关键词:护士, 分层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 以我院内一病区2011年作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根据护士学历、资历、职称、专业能力,采取护士长领导下的分层分组责任制管理模式管理病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2011年通过护士分组分层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开展责任制护理,加强高年资护士对年轻护士的带教和支持,合理利用护理资源,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理缺陷和医患纠纷,有效保障了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测定RBC与WBC的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测定RBC.WBC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使用长春迪瑞H-300型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尿10项试纸条对尿液标本按规定进行测定,同时混合尿液离心镜检.结果:两种方法对RBC、WBC检出率一致.两种方法对RBC检测的敏感度略高于对WBC的敏感度.干化学法合并尿沉渣境检法将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金钗;薛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乳腺癌的钼靶X线及高频超声联合诊断的价值研究

    目的:比较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诊断价值,研究二者联合诊断的优缺点.方法:对92例直径≤1.5cm的乳腺癌患者做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于直径≤1.5cm的乳腺癌,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的病理诊断符合率相近,钼靶X线对单纯小钙化敏感,高频超声对具体肿物较敏感.结论: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对可疑病例应两者联合检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谢向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液室安全用药的全程管理

    对患者进行安全用药是指要对患者对症下药,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情、家族遗传病史、个人疾病史以及药物成份等因素,再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在为患者用药时,要掌握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剂量和时间要把握准确,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合理、有效和安全地用药.

    作者:李雪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心力衰竭并发脑功能障碍12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发脑功能障碍12例病人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于急性心衰的病人应用硝酸酯类,ACEI类,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以及西地兰、速尿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经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者,选准时机给予静点甘露醇.结果:9例患者症状缓解达临床治愈出院,3例死亡,有效治愈率达75%.结论:对急性心衰并发脑功能障碍的病人选准时机应用甘露醇是一种速效的应急方案.

    作者:沃剡;韩英;张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尖锐湿疣HPV原位杂交病理的形态分析及应用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HPV原位杂交病理的形态及应用.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在DNA探针下进行操作.结果:所有确诊人数中,显示为阳性的患者有64例,阳性率为62.75%;乳头状瘤组中的32例患者HPV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9例.在3组患者中,鳞状上皮伴有中、重度非典型组织增生的7例患者中,有4人的HPV检测呈阴性,阴性率为57.14%.结论:诊断HPV的主要依据是挖空细胞在辕层中的数量、形态及发展趋势等因素,HPV感染虽然是低危性的,但是与宫颈等外生殖器组织的肿瘤发生依然存在一定的关系,该问题应在今后的临床诊治中得到关注.

    作者:肖军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康复护理

    1 血液透析患者康复的概念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疗法.随着化学、电子、生物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透析技术和水处理系统的日益完善,医学工作者的努力以及人们对疾病认知的提高,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成活率不断提高.

    作者:于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折端注射香丹促进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实验研究

    骨折愈合是指骨折端之间再连接的自然修复过程,可以重新形成与原骨外形、内部结构和功能都一样的新骨.它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骨折愈合分四期:血肿机化期、骨痂形成期、骨折愈合期、骨骼塑形期.如何促进骨折愈合一直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既往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内服及外用药物方面以及物理治疗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研究,而对骨折端注射方面的探讨很少.金葡液是金葡菌代谢产物经处理制成的注射液,属于一种新生物制品,用于治疗骨折,有促进软骨细胞、纤维母细胞增生和增加其分泌的功能,但金葡液在注射前,必须对骨折处进行良好的复位及稳妥的固定,不然骨折局部疤痕的增殖反而严重.此外,应用金葡液会产生过敏和毒副反应,对金葡液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的确切机制仍有待探索.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及药物制剂学的发展,给骨折端注射中药促进骨折愈合提供了机会.

    作者:张杰;张文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11年铜陵市药品不良反应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分析

    国家制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终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用药用械安全.铜陵市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实践科学监测的理念,大力推进ADR(MDR)监测工作.

    作者:陈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西尼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药物有效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西尼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西尼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控制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西尼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维持时间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钟怀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拟淫羊藿汤治疗43例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男性在进入中老年期以后,由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通过使用自拟淫羊藿汤进辨证论治对该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章优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在脑梗塞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脑梗塞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应用静脉留置针的65例脑梗塞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留置时间2d - 7d.平均5.1d.结论 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朱素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多西他赛治疗卵巢癌不良反应的防范与护理

    目的:通过对多西他赛治疗卵巢癌不良反应的防范与护理,大限度地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对50例使用多西他赛化疗的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结果:无一例发生变态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胃肠道等其它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全部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作者:余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双语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双语数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的3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他们对双语教学的看法.结果:53.53%的学生明确表示支持双语教学模式.尽管有77.88%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影像专业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影响,但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掌握了双语授课的内容.结论: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

    作者:蒋涛;郑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妈富隆在青春期功血治疗中的应用

    现在我们常常用药物治疗青春期的功血,这类药物一般包含非激素类及性激素类.其中,性激素主要是孕激素.本文主要研究口服避孕药妈富隆在治疗青春期功血中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青春期功血患者共60例,年龄在13-19岁之间,平均为18.67岁,均以月经延长或月经紊乱的症状来就诊.

    作者:陈志恒;符松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D一二聚体、C反应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与D-二聚体、血清C反应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抽取63例川崎病患儿与42例门诊体检正常儿童的空腹静脉血进行免疫吸附实验比对研究.结果:KD组与对照组患儿的D-二聚体、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KD患儿CAD组与NCAD组间C反应蛋白、D-二聚体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表达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及病情发展具有直接关系,可为川崎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范光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和应激反应在不同的麻醉方法中的分析,从而给临床手术提供恰当的麻醉方法.方法:随机将78例胃癌手术患者分成两组,即普通麻醉组(1组)和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组(2组),分别抽取麻醉前、术毕和术后72h的静脉血,检测影响其免疫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术毕两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组1下降显著(P<0.05).72h后两组指标都恢复到麻醉前水平.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合并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方法的影响较小.

    作者:曾绍斌;付争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救人员在院前急救中的潜在危险与对策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次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均有极其重要意义.但由于院前急救社会性强、随机性强,也预示着院前急救环境多样化.因此,能够保障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护,前提是急救人员的人身安全有保障.通过多年来的院前急救经验,总结:归纳了常见的院前急救的潜在危险和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樱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老年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

    当前我国已经快速走向老龄化社会,在医药领域,老年人的求医问药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老年人的术后护理是老年患者走向康复的重要一环.

    作者:马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临床效果分析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也存在于一些以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当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不但可以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也可以修复细胞受损的“纤维化抑制基因”,所以它们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肺纤维化的药物.

    作者:姜巍;徐国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如果能够将人性化的护理方法引入到骨科病房之中,患者战胜病魔的自信心和决心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增强,对于医护人员的治疗措施,患者也会给予认真的配合,有助于医疗目的的实现,也有助于护患关系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李小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