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骨痹汤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吴震海

关键词:骨痹汤,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腰背痛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骨痹汤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展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肾虚髓亏型、阳虚寒凝型、瘀血阻滞型,给予自拟骨痹汤加减治疗,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84例患者中,治愈23例,占27.4%,好转51例,占60.71%,无效10例,11.9%,总有效率为88%.结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止痛效果明显,并且恢复速度快,所需价格较低,能够为广大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胸腹腔镜同期切除肺大疱、腹腔囊肿的报告

    近日,我院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同期行肺大泡+腹腔附件囊肿切除术,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病人为女性,63岁,因突发胸闷、憋气5天后入院.入院胸片检查显示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90%,即刻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查体发现其腹部有包块,行腹部CT检查,示腹腔有巨大囊肿.胸腔引流8天后仍持续漏气,无好转迹象,遂决定采用胸腔镜和腹腔镜联合的方法为该患者实施肺大泡切除术及腹腔囊肿摘除术.手术令病人先取侧卧位,胸壁胸腔镜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再在腋后线第6肋间开一操作孔,借助锁骨中线第2肋间原插管处这两个操作孔进境探察,发现其左肺舌叶巨大肺大泡并破裂,将肺大疱应用一次性切割缝合器完整切除,注水膨肺无漏气,做胸膜粘连术,放上下两根引流管结束胸部手术.

    作者:赵林平;杨国庆;房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中胸段椎管内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中胸段椎管内麻醉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硬膜外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碳利组,n=30)和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混合液(利地合剂组,n=30).结果:碳利组阻滞的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早于利地合剂组(P<0.05),碳利组收缩压降低早于利地合剂组(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上腹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安全的.

    作者:赵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1265名农村婴儿喂养及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本交通过对遂宁市射洪县金华镇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出生的1265名农村婴儿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全面调查,分析了母乳喂养以及是否按时添加辅食对婴儿健康状况的影响.

    作者:王永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幼儿的卫生保健及疾病预防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幼儿卫生保健工作,对提高幼儿的身心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作者:梁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探讨内科综合护理措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内科综合应用,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在进行内科治疗时给予精心的综合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和临床护理,患者治愈62例,好转2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8例,5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2例死亡.结论: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艳梅;万慧丽;杨文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9月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室性早搏患者30例,均符合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30例患者基础疾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症状有心悸、胸闷、腹胀,水肿及少尿等[1].其中,治疗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为61~75岁,平均为66.5岁;病史为儿~20a,平均14.5a.对照组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为64~7岁,平均为65.9岁;病史为10~22a,平均为14.8a.

    作者:陈宏平;花学美;程冕;马华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 总结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回顾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医治的40例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论:用技术对决病变是失败的策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预防”应居第一.

    作者:唐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部彩超与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腹部彩超与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两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采用阴道彩超检查的异位妊娠患者同手术及病理检查作比较,其诊断准确率为94.12%,明显高于45例采用腹彩超检查的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准确率(77.78%);在进行阴道彩超检查的患者中,有3例患者被误诊,而进行腹彩超检查的患者中,有10例患者被误诊.结论: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阴道彩超检查的准确率较高,更具有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儿科临床药师的工作实践与体会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临床药师在患儿会诊时的实际作用,通过会诊实例总结其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提高医院儿科临床药师的工作质量,对患儿安心治疗、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方法:通过调取98例患儿的病历经行制表统计的方式,调查患儿在入院后的会诊情况和治疗时间等.结果 患儿中多数为常规会诊,且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大部分的会诊意见被全部采纳,会诊时间控制在5天左右(不包括急症会诊),患儿根据药师的会诊意见治疗3天内出院的达到53例.结论:儿科临床药师相对于其他年龄层的医师来说工作压力更大,由于患儿的身体发育,年龄,体制以及发病的类型等特点,要求儿科临床药师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的累积,能做出及时准确的用药建议和方案,阶段性合理用药才能真正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作者:黄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妇产科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围手术期选择抗菌药物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控制术前给药时间及累计给药时间并不会增加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的原则,严格控制和累计用药,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聂朝侠;郑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18例药物流产的临床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因早孕要求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218例早孕健康妇女药物流产中完全流产197例,占90.4%,其中无生育史119例(60.4%),孕40d以下162例( 82.2%);不全流产为12例,占5.5%;流产失败为9例占4.1%.4例(1.8%)药流后出现低热及下腹隐痛;6例(2.8%)诱发盆腔炎,3例(0.9%)发生宫腔粘连.结论: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症,药物过敏,药物流产后大出血、诱发盆腔炎等是药物流产的主要危险,如果实施药物流产应将药物流产的不顺利明确告知患者,同时密切观察.

    作者:刘秀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变异性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变异性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经吸入性丙酸倍氯米松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后,随访观察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经治疗,患儿第1秒未用力呼气量(FEV1)和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测值的比例逐步增高(P<0.05);②治疗3个月后,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患者比例达87.0%,显效比例9.3%,有效比例3.7%.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的现状与进展

    胆囊结石(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关于胆囊结石(息肉)治疗的争论至今已有120多年了.自1882年德国医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胆囊切除术以来,人们就一直把切除胆囊作为治疗胆囊结石(息肉)的主要手段,并作为“金标准”影响了几代人,也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挽救了不少患者的生命.

    作者:冼健元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的碘酊在临床创伤换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2%碘酊在临床创伤换药中的应用.更有效的使患者伤口愈合.方法:对我院274例机械损伤伤口和感染伤口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37例患者使用2%碘酊处理伤口,并对比愈合效果.结果:用2%碘酊处理伤口的患者效果显著.结论:2%碘酊处理治疗感染伤口及褥疮既简单易行,又经济实用,既减少病人痛苦,又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锡俊;谢秀英;杨德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围产儿死亡55例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9年全年收治的55例国产儿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55例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先天畸形、死胎、早产、窒息、脐带因素或妊娠合并症等.结论:做好孕期宣教工作、提高孕产妇的健康保健意识、督促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是提高围产儿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正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悬浮床和气悬床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悬浮床与气悬床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时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2003年至2011年我科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4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3例患者卧悬浮床进行治疗,对照组22例卧气悬床,在其他治疗方案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脓毒血症例数、平均治愈天数三个方面,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5例患者全部存活,两组患者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应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在缩短治疗天数,降低感染率,提高大面积烧伤救活成功率方面比应用气悬床效果明显.

    作者:肉斯坦·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急诊科的发展与急危重病救治

    急诊科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急救工作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急诊手术、急诊重症监护和急诊病房治疗等一系列过程.当前社会的发展对医院急诊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应充分发挥发展急诊科的时效优势、急诊科医师的专科特色和急诊科的综合优势,以提高对急危重病患者的救治能力.

    作者:周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腔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注射药物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采用宫腔药物注射,1疗程注射7次,使用2个疗程.随访观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为95.0%,随访6个月复发率8.3%,随访1年复发率为18.3%.结论:宫腔药物注射能有效使药物直达患处,疗效较佳,减少盆腔炎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佳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葛根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治疗组51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及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51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两组患者均治疗14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将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后14d,两组的CSS评分均有所减低,但治疗组的CSS评分减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葛根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谢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相关治疗措施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08年06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8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结果:患者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式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大病灶或者特殊部位出现病灶可以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以缩小病灶,降低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手术难度以及对患者的损伤程度,患者手术中病灶切除干净,则手术后不需要进行药物辅助治疗也可以痊愈.结论:根据患者的病史研究以及对患者进行查体可以诊断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可以有效治疗妇产科手术切口异位症,而且可以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