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军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有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采取有效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时治疗,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关键[1].
作者:陈妩;温明芳;韩清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本文旨在对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1年1月~2004年12月间在本院行康复治疗的146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通过对3个高压氧治疗疗程(40 d)后患者的FMA上下肢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项定量指标上都有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护理后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常规护理有明显改善.
作者:干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深化对川崎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2004~2006年确诊为川崎病的66例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男50例,女16例,年龄小为6.5月,大为10岁.症状以发热、发热伴皮疹较常见.阳性体征以双侧球结膜充血为多见,颈淋巴结肿大少见.血沉持续不降对川崎病的诊断及提示冠状动脉扩张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川崎病的诊断要结合临床特点、特异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疑似病例要注意复查超声心动图.
作者:郑礼林;杨芳;吕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制定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能够检出甘草;含量测定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35~7.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95(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本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应用DDDs排序及销售金额排序对2003-2005年我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量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些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部分缓释制剂、外用制剂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均位居前列,而一些老品种则日趋下降.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正朝着高效、低毒、服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作者:周忠东;陈劲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国际血液学家及血液病理学家在FAB形态学分类基础上,开展了大量免疫学、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于2001年3月在法国里昂会议上提出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WHO分类法.
作者:胡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在CT定位、模拟定位、B超定位下经皮肺活检术在诊断周围性肺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位患者分为3组,CT定位组40例,模拟定位组50例,B超定位组30例,对不同定位方法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CT定位组、模拟定位组和B超定位组活检成功率分别为92.5%、96%、66.7%;病理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2.5%、82%、50%.结论 CT定位及模拟定位是经皮肺活检术两种较为理想的定位方法,明显优于B超定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学兵;谢金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旨在探讨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23例健康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1),且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中总胆汁酸和尿酸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陈义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近年来蚌埠铁路分局女职工妇科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9-2005年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四次对蚌埠铁路分局已婚女职工10 456人次进行普查,分析近年来蚌埠铁路分局已婚女职工妇科病发病率和构成比变化情况.结果 已婚女职工妇科病总患病率1999~2003年呈逐年下降,2005年有上升的趋势;宫颈糜烂总患病率高达27.08%;四次普查盆腔炎、性病、乳腺增生等妇科病患病率均呈上升的趋势;阴道炎患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病种的构成比发生一定的变化,盆腔炎、性病、乳腺增生等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结论 已婚女职工妇科病患病率不容忽视,妇科病构成比随着时间变化也在发生改变.
作者:王剑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5例;Ⅰ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Ⅱ组单用奥美拉唑,评价其临床缓解情况.结果 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完成8周治疗,Ⅰ组、Ⅱ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5.6%(43/45)、71.1%(32/45);Ⅰ组总有效率优于Ⅱ组(P<0.05).内镜下缓解情况,Ⅰ组、Ⅱ组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60.0%(12/20);Ⅰ组有效率优于Ⅱ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改善迅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作者:张月华;陈翀;张艳;叶学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替加环素(tigecycline)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新一代的甘氨酰四环素.由于结构改造使得甘氨酰四环索的抗菌活性优于四环素,抗菌谱广,对G+菌,G-菌,厌氧菌都有效,特别是临床上的多重耐药菌,如MRSA,VRE等.临床实验证明替加环素对治疗复杂的腹腔感染和皮肤感染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亮;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余姚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13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137例药物不良反应涉及58个药品品种,其中抗菌药物103例,占75.18%;严重药物不良反应12例占8.76%;累及的皮肤系统损害有48例,占34.04%.结论 医院应当重视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分线使用抗菌药物,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重复发生,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杨春琳;徐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国家药品标准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用于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的技术法规,是涉药各环节必须强制执行的法定依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作者:关辉;曹品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本院ADR发生情况,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安全用药的重视.方法 对:300份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49种,其中抗感染药53种,占35.57%;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尽量减少静脉滴注的用药方式;注重喹诺酮类药物避光问题;加强对老年人ADR观察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刘晓鸿;张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塞曲司特颗粒在20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1:3服100 mg的塞曲司特颗粒和80 mg塞曲司特片,采用液液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口服塞曲司特100 mg实验药及80 mg参比药的主要药代动学参数t1/2ke分别为21.71±4.10 h和21.50±5.64 h;tmax分别为4.1±1.3 h和4.5±1.6 h,Cmax分别为4.82±0.87 mg.L-1和4.13±0.78 mg·L-1,AUC0-96分别为115.28±27.49 mg·h-1·L-1和92.68±17.68 mg·h-1·L-1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5%±19.67%.结论 对塞曲司特试验药物和参比药品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路华;孙华;王伟佳;裘福荣;冒国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患者在肠镜检查治疗中达到安全、舒适,无痛苦的应用方法.方法 比较100例普通肠镜术与100例无痛肠镜术,检查过程中做好病情观察,麻醉监护和抢救准备.结果 普通肠镜术72例顺利完成,有28例未完成检查,无痛肠镜术99例顺利完成,有1例出现呼吸暂停未完成.结论 无痛肠镜术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消除疼痛,提高诊断率,值得推广,但在操作时,要严密观察,做好麻醉风险防范措施,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作者:楼玉英;张周娟;蒋月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的含量,探讨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健康体检者、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57例不同类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肺部良性病变组血清(IEA、CA125、CA153水平明显低于肺癌患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联合检测三项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肺癌的阳性率及准确性,但特异性有所下降.结论 CEA、CA125、CA153可作为肺癌的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但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肺部影象学特征以减少肺癌的误诊和漏诊.
作者:赵永强;金帮贤;潘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11月本院施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19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肾上腺切除术1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4例,肾错构瘤剜除术1例,肾囊肿去顶术12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例.结果 18例手术成功,1例出现术后出血并发症,术后住院4~7 d.结论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术式.
作者:冷国雄;章久武;吴涛;沈洪;胡尚武;王海波;王宝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颅内出血的患儿病情危重,常危及生命,必须选用一种有效持续的输液途径,以备抢救时给药及止血、降颅压治疗.腋静脉是近心端静脉,静脉管径粗大,腋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且不易发生静脉血栓,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使患儿避免不必要的护理操作刺激,尽量保持安静对患儿疾病的恢复甚为重要.
作者:张风飞;黄淳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ADR病例报告,探究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 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对365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涉及ADR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主要的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 ADR现象比较普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重选择静脉给药治疗;中成药的ADR不容忽视.
作者:程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