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植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

王海燕;王启会;王高芳;余海忠;林淦

关键词:植物, Hela细胞, 凋亡, 机制
摘要:多种植物或其有效成分可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其机制主要是细胞周期阻滞作用,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并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下调端粒酶活性等.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预防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减少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作的次数.方法 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疗程60 d;对照组29例则不用药预防.临床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儿喘息发作的次数.结果 完成1年以上随访者,治疗组1年平均喘息次数1.57次,而对照组平均喘息次数为3.90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可明显减少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作的次数.

    作者:宋文辉;江文胜;黄旭升;洪洲;高进;洪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构建我国临床药师体系问题的探索

    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药品不断增加,新剂型、新制剂层出不穷,使药物治疗方案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临床医师专科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面掌握众多的药物知识,因此临床用药失误和滥用所引起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并呈不断上升之势.

    作者:徐维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谈住院药房药师与药学服务

    病区药房的调剂服务对象是临床的住院病人,药师调配药品(如针剂)的依据往往是联合医嘱,对每个药品进行汇总数量进行发药,有别于门诊药房的个体化处方医嘱的药品调配.

    作者:戴淑萍;陈文红;谢群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谈医学遗传学教学的体会

    在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遗传学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也在迅速扩展.为加强和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笔者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作者:蔡丽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浅谈现行国家药品标准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国家药品标准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用于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的技术法规,是涉药各环节必须强制执行的法定依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作者:关辉;曹品秀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利普液基细胞学配合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有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和健康.采取有效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时治疗,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关键[1].

    作者:陈妩;温明芳;韩清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塞曲司特颗粒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目的 研究塞曲司特颗粒在20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案,分别单剂量1:3服100 mg的塞曲司特颗粒和80 mg塞曲司特片,采用液液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口服塞曲司特100 mg实验药及80 mg参比药的主要药代动学参数t1/2ke分别为21.71±4.10 h和21.50±5.64 h;tmax分别为4.1±1.3 h和4.5±1.6 h,Cmax分别为4.82±0.87 mg.L-1和4.13±0.78 mg·L-1,AUC0-96分别为115.28±27.49 mg·h-1·L-1和92.68±17.68 mg·h-1·L-1试验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5%±19.67%.结论 对塞曲司特试验药物和参比药品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路华;孙华;王伟佳;裘福荣;冒国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效果分析

    目的 本文旨在对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DL)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1年1月~2004年12月间在本院行康复治疗的146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通过对3个高压氧治疗疗程(40 d)后患者的FMA上下肢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进行定量测定,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各项定量指标上都有较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康复护理后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常规护理有明显改善.

    作者:干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40例髓细胞增生性疾病的WHO分类相关性分析

    国际血液学家及血液病理学家在FAB形态学分类基础上,开展了大量免疫学、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于2001年3月在法国里昂会议上提出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WHO分类法.

    作者:胡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盐酸溴己新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中盐酸溴己新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2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 nm.结果 盐酸溴己新线性范围为0.0198~0.990 μg;回收率为99.35%.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高,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吴海林;甄录旭;方宗华;许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2003年以来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临床特征,为今后流脑防治工作积累经验.方法 对53例C群流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成人,两者分别占49.1%(26例)和39.6%(21例),而婴幼儿则少,只占1.9%(1例).临床分型以普通型为主,占69.8%,暴发型只占30.1%.死亡4例(7.5%).共分离出C群脑膜炎奈瑟球菌28株,药敏结果显示C群Nm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普遍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都在80%以上.结论 C群感染者多见于青少年和成人.C群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抗菌治疗以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佳.

    作者:许夕海;叶珺;李家斌;靳玉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清CEA、CA125及CA153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的含量,探讨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健康体检者、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及57例不同类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及肺部良性病变组血清(IEA、CA125、CA153水平明显低于肺癌患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联合检测三项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肺癌的阳性率及准确性,但特异性有所下降.结论 CEA、CA125、CA153可作为肺癌的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价值,但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肺部影象学特征以减少肺癌的误诊和漏诊.

    作者:赵永强;金帮贤;潘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定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能够检出甘草;含量测定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35~7.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95(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提取处理方法对咽喉炎复方的活性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目的 考察不同提取处理方法对咽喉炎复方抑制金黄色葡球菌(金葡)、绿脓杆菌(绿脓)、肺炎双球菌(肺双)和大肠杆菌(大肠)、抗氧自由基等作用及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并初步筛选治疗咽喉炎复方提取工艺.方法 利用正交L4(23)表,体外抑菌法考察样品低抑菌浓度(MIC);生物发光仪测定样品氧自由基抑制率;UV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处方中,氧自由基抑制作用与总黄酮含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大部分抑菌成分为多酚羟基类成分,而生物碱和有机酸类成分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弱;抑制绿脓菌的有效部位是50%醇溶的成分.结论 初步筛选出处方提取工艺,以总黄酮和多酚类成分为主要提取成分.

    作者:邵卫梁;胡天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余姚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7例分析

    目的 了解余姚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13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137例药物不良反应涉及58个药品品种,其中抗菌药物103例,占75.18%;严重药物不良反应12例占8.76%;累及的皮肤系统损害有48例,占34.04%.结论 医院应当重视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分线使用抗菌药物,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重复发生,促进用药安全.

    作者:杨春琳;徐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钾、镁含量

    目的 采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钾、镁的含量.方法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氯化镧作为释放剂.结果 本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钾)、102.3%(镁).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合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中钾、镁的含量测定.

    作者:阚家义;堵伟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肠球菌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肠球菌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随着肠球菌院内感染率增加,其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极大地影响了临床用药的选择.掌握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分子水平对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及耐药机制进行研究,可从理论上指导临床采取合理措施对肠球菌感染进行有效治疗和预防.

    作者:黄华山;熊自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万托林联合细辛脑、赛庚啶佐治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喘憋性肺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冬春季发病率相当高,临床治疗较棘手,为探讨喘憋性肺炎治疗的新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07年2月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万托林联合细辛脑、赛庚啶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水卫华;陶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和无水葡萄糖含量的快速测定

    目的 建立用旋光法快速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和无水葡萄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旋光法测定无水葡萄糖的含量;用钼酸铵作增旋剂,用差示旋光法测定甘露醇的含量.结果 用旋光法直接测定5%无水葡萄糖溶液的含量,回收率在98.87%~101.09%,RSD=0.640%;甘露醇在0.45%~1.05%范围内与旋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7,回收率在98.64%~101.05%,RSD=0.819%.结论 本法快速,稳定,结果准确,适用于企业生产中间体的含量控制.

    作者:张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全营养混合液各组分间的稳定性国内研究现状

    肠外营养发展到今天,其临床应用已不再是外科系统的专利,内科、儿科、妇产科等都可以将其作为本系统某些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而采取何种方式输注各种营养素来完成营养治疗也得到专家的共识.

    作者:秦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