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药物咨询工作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

曹芙萍;范鲁雁

关键词:药师, 药物咨询,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摘要:随着医院药学由传统药品供应保障型向临床药学技术服务型的转变,建立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趋势,临床药学工作已经成为医院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返流引流袋在减少术后患者尿路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抗返流引流袋在减少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术后需留置导尿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3组,A组应用抗返流引流袋7 d更换一次,B组应用普通的集尿袋1天更换一次,C组应用普通的集尿袋7 d更换一次,对A、B、C三组一周及两周的尿培养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组及C组尿培养细菌阳性数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抗返流引流袋可以减少留置导尿患者的尿路感染,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沈赛娟;张鹏年;江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004~2006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本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本院2004~2006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钙离子拮抗剂近3年的使用金额与用药频度均列首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使用呈上升趋势.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了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升高.

    作者:沈鸿;夏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气道湿化液保存方法和使用时间的探讨

    目的 比较研究气道湿化液不同的保存方法及使用时间的菌落计数,探讨临床气道湿化液的安全、合理保存问题.方法 将57份使用中的气道湿化液(0.45%氯化钠)分成A、B、C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保存,使用时均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吸湿化液.分别于使用后8、16、24 h对气道湿化液进行菌落计数比较,并比较湿化液不同保存方法、每次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每天的费用支出.结果 气道湿化液菌落计数: A、B两组间对应时相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用后16 h和24 h与A、B两组对应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每次操作所需的时间和每天的费用支出:三组间比较差异较明显.结论 按A、B两组的保存方法,24 h更换气道湿化液均合理安全,但A方法每次操作所需时间较B组多,费用支出也较B组大;C组每次操作时间和费用支出虽少,如也到24 h再更换气道湿化液,其菌落计数超出了标准规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作者:毛丽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随着医药科技的高速发展,药学教育水平的提高成为当务之急.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培养,对21 世纪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结合教学提出几点见解.

    作者:徐东花;于春月;何法;韩成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致死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ADR)致死病例资料,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7例ADR致死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7例头孢曲松钠ADR致死患者全部由变态反应引起,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严重溶血反应1例.结论 严格用药指征,详细询问过敏史,特别是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同时提高药品纯度,确保安全用药,严防致死病例发生.

    作者:陈湘;陈亚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陈皮中橙皮苷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中橙皮苷含量.方法 采用大连依利特公司YWG-C18 (ф 4.6 mm×250 mm,10 μm),以甲醇-水-冰乙酸(35:61: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结果 橙皮苷线性关系范围0.2~1.4 μg,相关系数r=0.9996,回收率99.11%,RSD=1.2%.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线性关系良好,可以作为一种常规分析方法.

    作者:吕贻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溶出度的测定

    目的 建立了洛汀烟酸缓释片中洛伐他汀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转蓝法,以2%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1 000 ml(内含1.38 g磷酸二氢钠,并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1,采用HPLC法检测.结果 洛伐他汀在2.5~25 mg·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39%,RSD=1.68%(n=9),与国外同品种AdvicorTM中洛伐他汀溶出度一致.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洛汀烟酸缓释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凌;王辉;李珠婧;王贺;柏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尿酸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

    过去尿酸曾被认为是一种没有任何生理价值的嘌呤代谢终产物,过高浓度的尿酸在肾脏及关节处沉积,可能导致肾结石和痛风的发生,也可能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作者:颜海燕;周兰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肝衰竭时催乳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肝衰竭大鼠催乳素变化及雌二醇对该变化的影响 .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成三组,正常组(对照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 ,TAA)组,苯甲酸雌二醇加硫代乙酰胺(TAA+E2)组.TAA组、TAA+E2组大鼠用硫代乙酰胺(600 mg·kg-1)间隔24 h两次皮下注射,复制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动物模型, TAA+E2组同时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 d后眼球取血,离心后放射免疫法观察血清PRL及雌二醇(E2)浓度.结果 TAA、TAA+E2两组血清PRL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但TAA组与TAA+E2组之间血清PRL浓度无变化(P>0.05),TAA组与E2+TAA组血清雌二醇存在差异( P<0.05).结论 TAA诱导急性肝衰竭时,血清PRL可升高,但不受外源雌二醇影响.

    作者:孙学强;张晨光;焦贤春;刘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小剂量多虑平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作者:张月华;陈翀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接骨七厘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接骨七厘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迪马C18 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 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0986~0.986 μg和0.2464~2.464 μg、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2464~2.464 μg, 分别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8%和100.9% , RSD分别为1.12 %、1.49%.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 可用于接骨七厘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成志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7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20.2~181.8 mg·L-1(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0.32%(n=6).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进;王国凯;刘劲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白血病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合理治疗与预后.方法 总结38例老年白血病,急性白血病(AL)23例,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15例,按个体差异采用小剂量化疗、标准剂量化疗和姑息治疗.结果 AL完全缓解(CR)率38.9%,慢性及特殊类型白血病CR率4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505).AL化疗组的CR率和中位生存时间高于姑息治疗组(P<0.05).小剂量化疗的生存时间高于标准剂量组(P<0.05).高LDH组的CR率低于正常LDH组(P<0.05).结论 老年白血病对化疗耐受差,生存期短,缓解率低,死亡率高.应强调个体化治疗.

    作者:翁巍;孙致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D)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42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19例加用HPD治疗.结果 抢救成功率为89.4%,在平均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剂量和总量上比对照组都有显著差异,平均住院天数也有明显的缩短.结论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适合HPD治疗.

    作者:涂先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粉剂外涂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粉剂外涂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和使用安全.方法 将54例因病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病人随机分为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治疗组(27例)与硫酸庆大霉素对照组(27例),分别给予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和硫酸庆大霉素的外用治疗,每日1~2次,进行2周的临床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治疗组明显优于硫酸庆大霉素对照组.结论 白蛋白加头孢唑啉钠粉剂外涂治疗压疮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梅;方国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目的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方法 使用两个厂家、不同灵敏度的鲎试剂和两个厂家共6批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浓度稀释至0.333 g·L-1时无干扰.结论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按内毒素限值6 Eu·mg-1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高岩;席时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001~2005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与管理情况分析和评价

    目的 调查、分析和评价本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与管理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 采用本院微机管理决策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提供的2001~2005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和人工方法统计的2001~2005年麻醉药品门诊和住院处方数据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本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其中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和盐酸吗啡片增幅较大;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和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用药频度(DDDS)居前3位的分别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片,药物利用指数(DUI)分别是1.20、1.15和1.01,余麻醉药品药物利用指数(DUI)<1.0,用法用量基本合理.结论 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的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将硫酸吗啡控释片和芬太尼贴片作为晚期癌症患者的首选止痛药应用.

    作者:葛德升;庄卫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银黄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ab Alliance公司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磷酸(43:57:0.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12.5~200 mg·L-1(r=0.9997),回收率为99.50%,RSD=0.60%(n=5).结论 该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银黄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韩光磊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脑力静糖浆中3种维生素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脑力静糖浆中3种维生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甲醇与三乙胺-冰醋酸-甲醇-0.015 mol·L-1庚烷磺酸钠(0.2:7.5:175:82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分别在0.2051~2.0512 μg、0.1046~1.0464 μg、0.1980~1.98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1.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RSD%=0.42%,n=9)、99.3%(RSD%=0.76%,n=9)、100.3%(RSD%=0.75%,n=9).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以同时测定脑力静糖浆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含量.

    作者:李祥胜;阚家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国内对映体色谱手性分离模式的研究进展

    手性化合物尤其是手性药物的分离在药物研究和医药工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生物机体和药物的特异性化学反应与药物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作者:王世刚;单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