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积平
目的筛选测定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佳方法.方法对5批不同厂家的样品,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及亚硝酸钠法测定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重点建立对乙酰氨基酚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3种方法加以比较.结果 HPLC法对乙酰氨基酚的线性范围为0.97~48.48 g·L-1,回收率为99.4%~100.2%,RSD为0.3%.结论 HPLC法专属性强,灵敏、准确,可用于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慧文;张士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发病率约为1/10万人,占颅内肿瘤的7%~10%.近年来,由于内分泌检查、神经影像技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垂体腺瘤的诊治水平日益提高,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垂体瘤的手术途径曾有许多变更,大体上可分为经额颞入路与经蝶窦入路两种.
作者:蔡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一氧化碳(CO)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方法在急性CO中毒常规综合抢救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纳洛酮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清醒时间缩短(P<0.01). 结论纳洛酮可常规用于急性CO中毒病人的抢救,且安全有效.
作者:张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伊曲康唑和制霉菌素对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经胃镜和病理刷片检查确诊的霉菌性食管炎69例,分为伊曲康唑和制霉菌素两组治疗,疗程7~14 d.治疗结束后10 d复查胃镜和霉菌涂片,随访6个月.结果伊曲康唑近期治愈率94.2%,制霉菌素近期治愈率70.5%,二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6个月时,伊曲康唑复发率6.1%,制霉菌素组复发率25%,二者复发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疗效优于制霉菌素.
作者:袁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临床实践中的医疗差错、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医学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医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强化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医患沟通、提高依法行医的自觉性,以便在日后临床工作中减少差错、避免纠纷、杜绝事故,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患者.
作者:张俊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诱发因素、诊断线索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5例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反复送痰、血等3次以上均培养出白色念珠菌.25例除采用综合措施外,选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者22例,有效17例,死亡5例.3例未用抗真菌药物,死于肺性脑病、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结论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起病隐匿,原发病及诱发因素多、病情重、病死率高(23%).反复送痰、血培养均发现白色念珠菌,结合临床,可确立诊断.治疗采用综合措施,抗真菌药以氟康唑为首选.
作者:夏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睡眠异常患儿与有害金属铅的关系.方法采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2002年10月~2004年3月对本院门诊中睡眠异常患儿40例及慢性胃炎患儿30例进行血铅测定.结果两组患儿血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血铅≥100 μg·L-1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儿童睡眠异常与其血铅水平增高呈正相关.
作者:翁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化疗对晚期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32例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两组: 化放疗组及单纯放疗组,每组16例.放疗采用60Co机照射鼻咽部及颈部.鼻咽部剂量DT 7 000cGy/7.5周,颈部剂量DT 5 000~6 000cGy/5~6周.化疗采用DDP+LV/FU. 结果化放疗组一、三年生存率分别为94.2%、72.9%; 单纯放疗组分别为89.0%、56.8%,有显著差异(P<0.05).化放疗组一、三年局控率分别为87.2%、70.5%,单纯放疗组为70.5%、49.0%,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化疗能提高晚期鼻咽癌放疗局控率及生存率,降低远处转移.
作者:潘明;刘飞;徐金发;宋文灿;刘春林;陈国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甲硝唑胶囊中甲硝唑的含量.方法选择盐酸溶液(9→1 000)作溶剂,以空白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回收试验及实际样品检测验证检测方法.结果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其它原辅料对测定无干扰;吸收度A与甲硝唑浓度C(mg·L-1)的回归方程为:A=0.055 3C+0.000 130 4,r=0.999 9.甲硝唑浓度分别为6.28、12.58、25.05 mg·L-1时,RSD分别为0.50%、0.30%、0.18%,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符合规定.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甲硝唑胶囊中甲硝唑含量简便,特异性高,可满足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需要.
作者:欧阳露;肖雨清;姜美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林氯滴眼液中盐酸林可霉素的的含量.方法采用B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0.05 mol·L-1硼砂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 6.0)-甲醇(2∶3)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林可霉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2~2.0 g·L-1,回归方程Y=2.003×106X+1.445×104(r=0.999 9,n=5).回收率为99.4%,RSD=0.40%.分析方法精密度RSD为1.2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王美英;刘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以冠头孢菌培养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同时对β-内酰胺酶有较好的稳定性,临床常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尤以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应用广泛[1][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荨麻疹、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血尿、过敏性休克等[1,3].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以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宋洪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更好地做好农药中毒的防治工作,进一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农药中毒发生率.方法应用Excel归类整理如东县1997~2003年的农药中毒资料,结合近年来对农药中毒所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农药中毒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生产性农药中毒逐年下降,非生产性农药中毒逐年上升,农药中毒治愈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结论进一步加强农药卫生知识的宣传,争取不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地控制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农药中毒的救治措施应继续执行并不断改进.
作者:陈雪琴;冒明建;马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原料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以60 %乙醇先将原料溶解,用检查用水稀释后根据2000年版<中国药典>和美国USP26的要求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60 %乙醇对细菌内毒素的活性无明显影响,4 %乙醇和0.075 g·L-1的供试品液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明显干扰.用标示灵敏度为0.03 Eu/ml的鲎试剂检测紫杉醇细菌内毒素是有效的.结论此法可用于紫杉醇原料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控制其质量.
作者:杨先启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对两年来临床药师的工作进行总结.方法根据临床药师的工作试点,总结其内容、方法、体会和经验.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辛苦工作,其工作成效已得到试点科室的初步认可.结论临床药师尚需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并在医院领导和法规制度的支持下开展工作,为临床服务,为病人服务.
作者:徐文科;李元福;汪平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TPT)治疗复发性晚期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的护理.方法复发性晚期肿瘤患者30例,可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者29例,其中小细胞肺癌10例,卵巢癌6例,非小细胞肺癌3例,食道癌3例,胃癌3例、十二指肠癌2例,结肠癌3例.均采用TPT联合顺铂或氟尿嘧啶治疗,TPT1.2 mg·m-2·d-1,静脉滴注,d1~d5,21d为一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的29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7例,有效率(RR)31.0%.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为主,经过精心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非血液学毒性较轻.结论 TPT是治疗复发性晚期肺癌、卵巢癌、消化系肿瘤有效的药物.主要的剂量限制毒性是骨髓抑制,应有针对性实施护理.
作者:王先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测定肝喜乐胶囊中齐墩果酸含量的薄层扫描法.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以氯仿-甲醇(19∶ 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扫描波长为λs=530 nm,λr=680 nm.结果齐墩果酸线性范围为1.066~6.396 μg,平均回收率97.08%.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合理,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测定肝喜乐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作者:陈长水;桑旭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铜陵地区相隔5年细菌耐药状况的变化. 方法分别收集本地区1997年与2003年全年的临床分离菌株,当年统一鉴定、统一药敏试验. 结果与1997年比较,2003年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增多(由29%升至35%,P>0.05),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增多尤为显著(由55%升至86%,P<0.00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由30%升至93%(P<0.001),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却下降.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药率亦有类似变化.革兰阴性杆菌尤以肠杆菌科除了肠杆菌属对哌拉西林、枸橼酸杆菌属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下降外,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及肠杆菌属对哌拉西林和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普遍上升.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状况与之相似,但对氧氟沙星耐药率却明显下降.不动杆菌属耐药状况变化不大. 结论本地区相隔5年部分细菌耐药状况有显著变化,可能与本地抗菌药物使用习惯改变有一定关系.
作者:黄义泽;吴同生;宋有良;方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包皮环切术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由于局麻下行包皮环切术时疼痛剧烈,患儿难以配合,为了不影响手术效果,对年幼患儿一般采用氯氨酮静脉复合麻醉.
作者:杨小玮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