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新政;杨新平;付建红
目的 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virus,CSBV)结构蛋白VP1基因.方法 提取感染CSBV的中蜂囊状幼虫总RNA,RT-PCR法扩增VP1基因,克隆至载体pFastBacI中,构建重组转座质粒pFastBacI-VP1,转化至感受态大肠埃希菌DH10Bac中,获得重组杆粒rBacmid-VP1,转染至昆虫细胞sf9中,获得第1代重组杆状病毒,经透射电镜观察杆状病毒粒子;病毒连续传代3次后,RT-PCR鉴定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检测VP1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的反应原性.结果 重组杆粒经PCR鉴定构建正确;第1代重组杆状病毒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杆状病毒粒子;重组杆状病毒以M13通用引物和VP1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可见3 263和963 bp的片段,大小均与理论值一致;CSBV VP1基因能够在sf9细胞中表达,表达的重组VP1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 1 000,可与兔抗CSBV-VP1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成功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CSBV VP1基因,为深入研究CSBV的感染机制和蜜蜂的免疫机制以及中蜂囊状幼虫病血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费东亮;马鸣潇;程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原核表达并纯化人心肌肌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方法 分别从含CK-M、CK-B基因片段的质粒SC319293和SC119007中扩增CK-M、CK-B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CK-MB,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ELISA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CK-MB经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CK-MB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10 000,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7%,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的CK-MB蛋白纯度大于90%,可与兔抗CK-B、CK-M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原核表达并纯化了重组CK-MB蛋白,为其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子颖;贾娟娟;刘一兵;韩世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2006年,研究人员将一系列转录因子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中,诱导出了一种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状态的细胞,称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简称iPS细胞).iPS细胞在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同时,进一步避免了传统胚胎干细胞的伦理学问题,特别是该技术使于细胞自体化移植更易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干细胞技术的临床应用.目前,在iPS细胞的诱导方式和诱导效率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iPS细胞的诱导过程以及再分化过程中,细胞针对于自体的免疫原性是否发生改变,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iPS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赵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Quercetin对结肠癌LOVO细胞株TGF-β1/smad3/c-myc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LOVO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5、10、20、40、80、160 μmol/L的Quercetin处理结肠癌LOVO细胞48 h,以未经Quercetin处理的LOVO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Quercetin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以5 ng/ml的TGF-Bl刺激l周的LOVO细胞为细胞模型,设对照组(c组)、TGF-β组(T组)、TGF-β1+Quercetin组(TQ组)、Quercetin组(Q组).c组为正常的LOVO细胞;T组为用5 ng/ml的TGF-β1刺激1周的LOVO细胞;TQ组为以5 ng/ml的TGF-β1刺激1周后,再经20 μmol/L Quercetin处理72 h的LOVO细胞;Q组为经20μmol/L Quercetin处理72 h的LOVO细胞.分别采用平板克隆试验、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析Quercetin和TGF-β1对LOVO细胞克隆形成能力、smad3及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Quercetin组可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约为40 μmol/L.TGF-β1能明显促进LOVO细胞的增殖及smad3、c-myc的表达(P<0.05);Quercetin能明显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及smad3、c-myc的表达(P<0.05);与Q组相比,TQ组细胞增殖能力及c-myc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Quercetin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下调靶基因c-myc的表达,并具有抑制LOVO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安昌勇;寇耀;赵林;邵新宏;张刘平;张才全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原核表达并纯化深黄被孢霉△5-脱饱和酶.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扩增深黄被孢霉△5-脱饱和酶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D5D,转化人大肠埃希菌(E coli 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Ni2+-NTA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ET-D5D经双酶切(NotⅠ/SalⅠ)和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000,诱导6h表达量较高,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与兔抗△5-脱饱和酶多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在E.coli中表达了深黄被孢霉△5-脱饱和酶,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反应原性良好,为进一步研究A5-脱饱和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朱祺;于长青;姚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柱层析法由于分辨率高,易控制,可自动化操作及有效保持生物分子活性而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物的下游纯化中.Whatman公司的纤维素基架填料亲水性好、载量高,因此常作为蛋白纯化的介质.但纤维素不耐受压力,即使高度铰链的纤维素,如CM52或DE52装填到柱子中,流速也很低,通常控制线性流速在25~40 cm/h之间,因此采用该介质的纯化周期过长,不利于提高样品的产量和稳定性.另外,纤维素基架填料会在不同盐浓度和pH值溶液中产生不同的膨胀系数,造成柱床体积的变化,操作压力也会因填料压缩而增大,致使操作流速经常变化.当样品黏度过高时,很难流过柱床.而纤维素介质也较难通过新版GMP的认证要求:一是介质不能进行在位清洗,清洗验证很难通过;二是对于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流速、压力、柱效等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
作者:刘静;解红艳;罗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吸水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ase,EC 2.3.2.13)的两种同源异形体成熟酶TGases A和TGases B的分子差异,并进行系统分析和鉴定.方法 吸水链霉菌培养上清液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后,将纯化产物再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分析纯化产物的分子表面带电性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和远紫外圆二色谱(far ultra-violet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ometry,Far-UV CD)法分析纯化产物的肽段序列及二级结构的差异,并检测成熟酶N-末端氨基酸序列.结果 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获得TGases的两种成熟酶TGases A和TGases B,均具有酶活性;TGase A和TGase B成熟酶分子具有不同的表面带电性质,酶活分别为(28.33±1.45)U/mg和(22.54±1.77)U/mg; TGases A和TGases B在质荷比(m/z)4 536.481和4 873.393处两个低丰度肽段有差异,但N-末端6个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两者二级结构均以α-螺旋为主,但二级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吸水链霉菌TGases A和TGases B是由同一种酶原活化产生的同源异形体,两者的表面电荷性质、肽段序列及分子二级结构均有差异.
作者:崔文璟;杜坤;周丽;刘中美;丁旭;周哲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改构体(TNK-tPA)的质控方法.方法 采用气泡法测定TNK-tPA原液的生物学活性,非还原SDS-PAGE和RP-HPLC法测定其纯度,还原型SDS-PAGE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HPLC-SEC法测定其单链含量,胰酶裂解法分析其肽图,Edman降解法测定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其等电点,Lowrry法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地高辛法测定其外源DNA残留量.按《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要求,对TNK-tPA成品进行鉴别试验及外观、pH值、水分含量、无菌、装量、异常毒性等检测.结果 3批TNK-tPA原液的生物学活性为(2.09~2.16)×106 U/ml,比活性均大于3.5×1o5U/mg,因此确定TNK-tPA原液的比活性不得低于3.0×105 U/mg.3批TNK-tPA原液的非还原型SDS-PAGE纯度均大于98.0%,RP-HPLC纯度均大于97.0%;经还原型SDS-PAGE分析可见两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8 000和35 000;样品原液的单链含量为75.7%;3批TNK-tPA原液的肽图酶切图谱与理化参考品一致;TNK-tPA原液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等电点、蛋白质含量、外源DNA残留量及成品的鉴别试验结果、外观、pH值、水分含量、无菌、装量、异常毒性等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要求.结论 建立的质控方法可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可用于TNK-tPA产品的常规检定.
作者:丁有学;韩春梅;刘兰;陶磊;毕华;王兰;饶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细菌多糖蛋白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普遍用于2岁以下婴幼儿免疫.目前该类疫苗广泛使用的蛋白载体有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CRM197(白喉毒素的一种突变体)和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蛋白D(nontypeable haemophilus influenzae protein D,PD).本文就目前这类疫苗免疫接种中载体特异的T辅助细胞刺激作用、载体诱导的表位抑制作用(carrier-inducedepitopic suppression,CIES)和旁观者干扰效应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陈琼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构建含NLS-RAR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NLS-RARα,并检测其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以质粒pGBKT7-PML-RARα为模板,PCR扩增NLS-RARα基因,与穿梭质粒dTrace-TO4连接,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TO4-NLS-RARα,经Pme 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J5183,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NLS-RARα,经Pac 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AD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Ad-NLS-RARα,经4轮扩增后,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并进行PCR及测序鉴定;将重组腺病毒感染K56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感染效率,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LS-RARα在K562细胞中的转录及表达水平.结果 重组腺病毒Ad-NLS-RARα经4轮扩增后,滴度可达6.9×lO8 pfu/ml,PCR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对K562细胞的感染效率可达70%左右;重组腺病毒Ad-NLS-RARα携带的NLS-RARα基因可在K562细胞中高效表达.结论 已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Ad-NLS-RARα,并在K562细胞中高效表达了NLS-RARα基因.
作者:胡秀秀;刘北忠;钟梁;高远梅;张曦;吴秀娟;王慧;朱新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特异的CHO细胞DNA残留量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DNeasy Tissue Kit提取CHO细胞基因组DNA,制备DNA标准品;确定Q-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绘制标准曲线,建立CHO细胞DNA残留量Q-PCR检测方法,并验证其专属性、准确性及精密性;用建立的方法对1003b02、1008b05、1012b09、1104b04、1108b13、1112b24批康柏西普原液的CHO细胞DNA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的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DNA浓度的对数值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以上;检测HUVEC、HEK293细胞的DNA残留量均无特异性扩增曲线;检测高、中、低浓度的DNA标准品(105、103、101 pg/ml)的平均回收率均在Q-PCR方法可接受的回收率范围(50% ~ 200%)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9.3%、21.8%、26.8%;检测100 pg/ml浓度的DNA标准品的平均回收率为111.6%,变异系数为20.4%;康柏西普原液的DNA残留量远低于100 pg/剂量.结论 已成功建立特异的CHO细胞DNA残留量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性及精密性高,可作为CHO宿主细胞DNA残留量的常规检测方法.
作者:牛冬云;连炜;何静;邬智刚;柯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表达、纯化东方马脑炎病毒(ea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EEEV)E2蛋白,并检测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方法 利用IPTG诱导重组大肠埃希菌BL21-pET30-EEEV-E2,表达E2蛋白,用包涵体纯化试剂盒纯化重组E2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PBS对照组、弗氏佐剂对照组(弗氏佐剂与PBS按体积比1∶1乳化)、E2蛋白组(E2蛋白与PBS按体积比1∶1混合)和E2蛋白+弗氏佐剂组(E2蛋白与弗氏佐剂按体积比1∶1乳化),每组10只,各组均经小鼠后肢肌肉免疫3次,两次免疫间隔时间均为14 d,免疫剂量均为100 μl/只.第2次免疫后第7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体内CD4+和 CD8+T细胞比例;第2次免疫后第14天,采用细胞因子ELISA定量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4和IFNγ的含量;第3次免疫后第7天,采用MrT法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每次免疫后第14天,采用EH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效价.结果 表达的重组E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3 000,表达量为菌体总蛋白的26.3%;纯化的重组E2蛋白纯度达95%以上;表达和纯化的重组E2蛋白均可与鼠抗His标签单克隆抗体结合.与PBS对照组、弗氏佐剂对照组和E2蛋白组相比,E2蛋白+弗氏佐剂组小鼠体内CD4+与CD8+T细胞比值、血清中IL-2、IL-4和IFNγ浓度、体内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小鼠初次免疫后即可产生E2蛋白IgG抗体,且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抗体效价逐渐上升,第3次免疫后第14天,抗体效价可达1∶320.结论 表达并纯化了重组E2蛋白,其能使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为新型EEEV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作者:马金柱;王化磊;郑学星;吴红霞;薛向红;王铁成;杨松涛;夏咸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抗体药物是生物技术药物研发领域中公认的研究热点.在抗体药物研制过程中,免疫原性一直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不但严重影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时还会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抗体药物本身引起免疫原性的多种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的改进方法,即通过抗体的人源化、去免疫化、糖基化修饰、抗体分子小型化和多聚体问题的改善来降低抗体药物的免疫原性.
作者:陈雪静;刘晓志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原核表达艰难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纯化重组蛋白,并检测其酶活性.方法 采用PCR法从标准株ATCC BAA-1805中扩增GDH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GDH,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并通过Ni-NAT层析柱分离纯化后,根据脱氢酶酶活测定方法,测定纯化蛋白的酶活性.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ET-28-GDH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46000,可与抗His单抗特异性结合,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0%,浓度为1.7 mg/ml.纯化蛋白GDH以NADPH和NADP为辅酶,酶活性分别为42.6和63.3 U/L.结论 已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CD GDH,纯化的目的蛋白纯度高,具有GDH酶活性,为制备GDH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作者:杜茜;吴志鹃;蔡雪飞;袁作为;张君;郑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基因干扰和过表达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Survivin基因shRNA干扰质粒和过表达质粒pcDNA3.1-GFP-Survivin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MCF-7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转染后48 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转染MCF-7细胞后48 h,Survivin基因RNAi质粒和过表达质粒的转染效率为50% ~ 60%;shRNA质粒转染组MCF-7细胞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而过表达质粒转染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P<0.05);shRNA质粒转染组MCF-7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而过表达质粒转染组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作为人乳腺癌生物治疗的候选基因.
作者:李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以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RDl区特异性培养滤液蛋白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CFPl0)与戊糖-5-磷酸-3-差异构象酶68(pentose-5-phosphate-3-epimerase68,PPE68)的融合蛋白CFP10-PPE68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中MTB抗体的间接EHSA法.方法 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CFP10-PPE68、CFP10和PPE68蛋白;分别以3种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中MTB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HSA法;采用方阵滴定法对建立的间接EHSA法的条件进行优化;并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对间接ELISA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 纯化的重组CFPl0-PPE68融合蛋白纯度约为70%.分别以重组CFP10-PPE68、CFP10和PPE68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佳包被浓度分别为2、4、4μg/ml,血清佳稀释度均为1∶1 000,酶标二抗佳稀释度均为1:5000.3种蛋白对肺外结核的诊断效果均优于肺结核,且重组CFP10-PPE68融合蛋白检测肺外结核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均佳;3种蛋白诊断结核病的特异性较高,而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 以重组CFP10-PPE68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法诊断MTB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对难以诊断的肺外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董志玲;杨春;徐蕾;何永林;冯鑫;王静娴;张壮苗;杨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别口服疫苗中硫柳汞的降解产物.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甲醇-醋酸铵缓冲溶液(pH 4.5)梯度洗脱,以紫外和质谱检测器进行检测,对某口服疫苗中的未知色谱峰进行鉴别.结果 疫苗样品中两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其一级二级质谱图与硫柳汞的降解产物硫代水杨酸以及2,2’-二硫代二苯甲酸基本一致.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可鉴别口服疫苗中的硫柳汞降解产物.
作者:李茂光;石继春;朱实惠;陈琼;叶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activin receptor-interaction protein 1,ARIP1)和ARIP2在小鼠脑神经细胞中的共表达.方法 RT-PCR法检测C57BL小鼠小脑、垂体、大脑、脾脏、心脏、肾脏、肝脏、胰腺组织中ARIP1和ARIP2基因mRNA的转录;以融合蛋白GST-ARIP1C和MBP-ARIP2C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ARIP1和ARIP2抗体,经A蛋白亲和层析柱纯化后,ELISA法检测抗体的交叉反应;用制备的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RIP1和ARIP2在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RT-PCR法检测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细胞中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ivin receptorⅡA,ActRⅡA)、ARIP1和ARIP2基因mRNA的转录.结果 在小鼠大脑、小脑及垂体组织中可见ARIP1基因mRNA的转录,在小鼠各部位组织中均可见ARIP2基因mRNA的转录;制备的兔抗ARIP1和ARIP2抗体无交叉反应;ARIP1和ARIP2在小鼠脑组织的海马和下丘脑同时表达;ActRIⅡA及ARIP1和ARIP2 mRNA在神经元样细胞系Neuro-2a细胞中共表达.结论 ARIP1和ARIP2可在小鼠脑神经细胞中共表达.
作者:谢佳男;齐妍;赵阳;王增艳;赵莉佩;崔雪玲;柳忠辉;王轶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eriptase,hTER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甲基化位点与儿童白血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儿童白血病患者173例(Leu组),根据白血病亚型不同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9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5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CML)19例及复发难治的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8例(ALL 5例,AML 3例),以非恶性血液病(NL组)42例作为对照.分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经甲基化修饰试剂盒修饰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MS-PCR)法分别检测Leu组、NL组患者外周血标本单个核细胞中hTERT基因启动子区两个CpG岛不同位点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儿童白血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TER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NL组呈完全非甲基化,在复发难治的白血病组呈甲基化状态.NL组外周血中hTERT基因启动子区2号CpG岛(-2016 ~-1532和-1415 ~-1151)呈完全非甲基化状态,而Leu组呈甲基化状态,且甲基化更易发生在1号和2号(-2016~-1532)位点,但hTERT基因启动子区l号CpG岛甲基化在NL组和Leu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患者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免疫分型、细胞遗传标志及危险分级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融合基因无关(P>0.05).结论 儿童白血病患者hTER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易发生甲基化,与甲基化位点分布相关,对儿童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康;祁新坤;张鹏辉;邹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with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or,HPAEC-PAD)测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的多聚磷酸核糖基核糖醇(polyribosylribitol phosphate,PRP)多糖含量.方法 用终浓度为0.3N的NaOH溶液将待测疫苗中的PRP多糖或分离得到的游离多糖在室温下振荡水解(16±8)h,采用CarboPac@PA-10阴离子交换柱在NaOH/醋酸钠溶液梯度洗脱条件下分离水解产物,用脉冲安培检测器检测信号,根据样品的峰面积计算得到待测疫苗中的PRP多糖含量及游离多糖含量,样品均重复检测2次,计算2次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同时采用《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附录ⅧJ中的地衣酚法测定相同批次样品的PRP多糖含量及游离多糖含量,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相同样品重复检测2次,结果间的差异非常小,RSD不超过4.6%.HPAEC-PAD法测得的总PRP结果与地衣酚法测得的结果接近,前者测得的S01~S03样品的PRP浓度值分别为后者的105%、104%和106%; HPAEC-PAD法测得的游离PRP结果与地衣酚法测得的结果差别较大,前者测得的S01~S03样品的游离PRP浓度值分别为后者的126%、109%和115%.结论 HPAEC-PAD法测定Hib结合疫苗的PRP多糖含量灵敏度高,重复性和分离效果好,样品不需要衍生处理,可同时测定多组分,可作为传统地衣酚法的替代方法用于Hib结合疫苗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作者:贺鹏飞;唐静;李亚南;李茂光;叶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