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道病毒71型吉林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罗永彬;曾韦锟;黄芬;井申荣

关键词:肠道病71型,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手足口病
摘要:目的 对2011年吉林省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将手足口病伴发重症脑炎患者的粪便样品接种至Vero细胞,分离EV71;采用RT-PCR法分8段扩增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双酶切及序列测定;应用Mega5软件构建EV71系统进化树;通过DNAMAN7和DNASTAR7软件进行EV71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经RDP4软件对EV71分离株进行同源重组分析.结果 粪便样品接种至Vero细胞2d后,细胞出现圆缩、透亮、聚堆的病变现象;各PCR扩增产物经双酶切鉴定,均可见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经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EV71分离株属C4a亚型,命名为EV71-JiLin-1 1-China;其与A、B和C亚型间核苷酸序列的平均同源性分别为22.44%、17.72%和11.96%,与A、B和C亚型间氨基酸序列的平均同源性分别为96.0%、97.2%和97.3%;全基因同源重组分析显示,EV71分离株的165 ~1 946和7 289 ~7 366核苷酸区有重组现象,分别源于分离自湖北的C4a-EV71-Hubei-09-China及马来西亚的B4-SB2864-SAR-00和C1-S18062-SAR-98.结论 2011年吉林地区流行的EV71为C4a基因型,为EV71基因特征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朊假丝酵母尿酸酶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效学特性分析

    目的 制备产朊假丝酵母尿酸酶(uricase,URI)脂质纳米粒,并分析其药效学特性.方法 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3批URI脂质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s containing uricase from Candida utilis,LNURI),检测其包封率、URI活性、酶的适作用温度和适作用pH值.采用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大鼠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h经尾静脉注射LNURI和游离URI,建模后3、5、7、8、12h,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结果 制备的3批LNURI的平均包封率为(64.27±2.26)%;LNURI的适作用温度为40℃,适作用pH值为8.0,在同样的作用温度和pH值条件下,LNURI的活性明显高于游离URI; LNURI降低高尿酸模型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的效果较URI更显著.结论 成功制备了产朊假丝酵母尿酸酶脂质纳米粒,其可降低高尿酸模型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

    作者:王娜;赵春景;黄开顺;滕永真;张景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的流行因素及其疫苗保护效率调查

    目的 调查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的流行因素,探讨水痘疫苗的保护效率.方法 采用1:1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即以病例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班级、同性别,且无水痘患病史的相同数量未发病的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行设计的水痘危险因素调查表,对病例和对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此次疫情共报告32例水痘病例,总罹患率为0.80%.波及深圳市龙岗区某学校4个班级,其中二年级23例,五年级9例,各班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过水痘疫苗的病程时间(中位时间5d)比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病程时间(中位时间10 d)短;经常与其他年级或班级学生玩耍感染水痘的危险性是未与其他年级或班级学生玩耍的10.71倍,接触班里水痘病例的危险性是未接触的41.89倍;水痘疫苗的保护效率为6.76%,95%CI:10.00%~83.51%.接种进口水痘疫苗的罹患率远低于接种国产疫苗的罹患率(P<0.05).结论 这是一起发生在某小学的水痘暴发疫情,经常与其他班级或年级的学生玩耍以及水痘疫苗保护效率欠佳,是此次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罗念慈;李刚;李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Aurora-A高表达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Aurora-A高表达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Aurora-A全长表达质粒pEGFP-C 1-Aurora-A转染至食管鳞癌细胞KYSE 150,经G418筛选获得Aurora-A高表达的细胞株(Aurora-A高表达组),同时设空质粒pEGFP-C1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作为对照.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urora-A蛋白的表达;采用小管形成及鸡胚尿囊膜试验检测Aurora-A高表达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A高表达对裸鼠移植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Aurora-A高表达对KYSE150细胞中VEGFR-2及p-VEGFR-2(Tyr1059)表达的影响.结果 Aurora-A高表达组中总Aurora-A蛋白的表达量约为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的2.5倍,提示Aurora-A高表达细胞系构建成功;Aurora-A高表达组生成的血管数量、MVD值和p-VEGFR-2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Aurora-A高表达可促进食管鳞癌中的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活化VEGFR-2有关.

    作者:路娜;赵艳;王康;覃秀桃;王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型牛蛙抗菌肽Temporin-L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新型牛蛙抗菌肽Temporin-L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抗菌肽Temporine-La对临床主要致病菌的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透射电镜观察Temporine-L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效果;复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感染小鼠模型,分别用4 U/ml青霉素和10μg/ml Temporin-La进行治疗,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感染后第4天,对各组小鼠进行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检测及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Temporin-La对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高于革兰阴性菌,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经100 μg/ml Temporin-La处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了质壁分离的现象,细胞壁缺失或发生裂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裂解而死亡;感染后第4天,青霉素组和Temporin-La组白细胞数及创面下肌肉组织细菌数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或P<0.01),Temporin-La组小鼠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青霉素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青霉素组和Temporin-La组小鼠的创口修复情况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 Temporin-La具有抗小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赵瑞利;韩文瑜;韩俊友;金天明;冯新;雷连成;孙长江;王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双内参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癌中易洛魁族同源盒2基因信使RNA的水平

    目的 采用双内参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癌中易洛魁族同源盒2(Iroquois homebox 2,IRX2)基因信使RNA(mRNA)的水平,探讨其对肝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1份肝癌组织和21份癌旁组织中IRX2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以双内参β-actin和GAPDH为标准对照,计算每个样本IRX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经Pfafl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42份肝组织中均存在IRX2基因的表达,85.71%(18/21)的肝癌组织中IRX2基因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1).结论 肝癌组织中IRX2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表明IRX2基因在肝癌中出现异常表达,为从基因水平诊断及治疗肝癌提供了一个潜在靶点.

    作者:余爽;王静;董冰;鲍依稀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木聚糖酶基因克隆和表达的研究进展

    半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半纤维素是植物多糖的重要成分之一,而木聚糖则是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木聚糖酶(xylanase)可催化木聚糖的水解,在各种生物体内均发现木聚糖酶.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有上百种木聚糖酶基因被克隆至同源或异源宿主内来表达木聚糖酶,以期改变宿主特性并适于商业应用.本文综述了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并对基因工程技术在木聚糖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a成品中蛋白含量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2a成品中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的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size exclus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HPLC),并进行验证.方法 应用SE-HPLC法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2a对照品及供试品蛋白质含量,并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准确性进行验证.采用建立的SE-HPLC法检测5家企业生产的24批样品中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同时每批样品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测定生物学活性,并计算比活性(IU/mg).结果 重组人干扰素α2a在0.3648~ 11.6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用建立的方法连续进样6次,检测对照品溶液的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RSD为2.4%;同一批样品进样12次,检测供试品溶液的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RSD为2.8%;同一批样品取6份进样,检测供试品溶液的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RSD为2.1%;5家企业生产的24批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5%,平均比活性为1.65×108 IU/mg.结论 建立了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的SE-HPLC法,该方法简便,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准确性好,可用于重组人干扰素α2a成品中干扰素α2a蛋白含量的测定及比活性评价.

    作者:李永红;裴德宁;陶磊;韩春梅;饶春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核糖核苷酸酶抑制因子表达下调对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外发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核糖核苷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hRI)表达下调对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外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 干涉质粒pGensil-1-RI稳定转染T24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并设实验组、空质粒对照组及未转染对照组,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RI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RI蛋白的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Twist、Slug和Vimentin等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将3组细胞注入BALB/c裸鼠皮下,35 d后取瘤并称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中RI、E-cadhei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干涉质粒pGensil-1-RI转染成功;实验组RI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两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3.31%和64.11%、49.6%和49.5%(P<0.001);实验组细胞呈梭形,核质比增大;与实验相比,两对照组E-cadhe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52.76%和46.93%(P<0.001),而Twist、Slug和Vimentin蛋白分别降低了50.49%和54.63%、43.74%和51.55%、60.35%和53.77%(P<0.001);两对照组的瘤重明显低于实验组,分别低84.91%和80.89%(P<0.01),其RI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则增加.结论 沉默RI基因能明显增加T24细胞的转移、侵袭及EMT的能力.

    作者:熊冬梅;姚雪;李林;舒静;陈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安全、快速、经济的新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检测方法.方法 在狂犬病病毒弱毒株HEP-Flury基因组Ψ区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基因,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拯救重组病毒rHEP-eGFP,分别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及电镜观察等方法对rHEP-eGFP病毒进行鉴定;分别绘制rHEP-eGFP和亲本毒株HEP-Flury的生长动力学曲线;将rHEP-eGFP在BHK-21细胞中连续传代9次,测定各代次rHEP-eGFP的滴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采用TCID50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标准攻击毒株CVS-11和rHEP-eGFP的毒力;以rHEP-eGFP病毒为抗原,建立新型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luorescent antibody virus neutralization,FAVN)-eGFP,对25份犬血清的抗体效价进行测定,并与标准FAVN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荧光显微镜观察、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和电镜观察表明,成功拯救出rHEP-eGFP病毒;重组病毒rHEP-eGFP与亲本病毒HEP-Flury的生长特性相似;rHEP-eGFP连续传代9次,均能稳定表达eGFP; CVS-11的毒力为l08 TCID50/ml,rHEP-eGFP的毒力为107.3 TCID50/ml;FAVN-eGFP与FAVN测定25份犬血清抗体效价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建立的新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FAVN-eGFP)准确度高,特异性好.

    作者:薛向红;郑学星;盖微微;李岭;马金柱;冯娜;王铁成;黄耕;赵永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影响禽流感病毒(H3N2/H4N6)感染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禽流感病毒WDK/ST/27 /03(H3N2)和Dk/ST/472/03 (H4N6) HA、NA氨基酸序列,进一步探讨影响禽流感病毒感染血液肿瘤细胞株K-562和HL-60的机制.方法 RT-PCR扩增WDK/ST/27/03 (H3N2)和Dk/ST/472/03 (H4N6) HA、NA基因,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对纯化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在GenBank中选取登录的H3N2和H4N6序列,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工具ClustalW2 (http://www.ebi.ac.uk/Tools/msa/clustalw2/)对这些序列和WDK/ST/27/03 (H3N2)和Dk/ST/472/03 (H4N6) HA、NA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RT-PCR扩增产物的大小与预期相符.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WDK/ST/27/03(H3N2) HA的裂解位点是QNR*GLFG,Dk/ST/472/03 (H4N6) HA的裂解位点是KAAR*GLFG,此位置的氨基酸无变化.HA的226位氨基酸为Gln(Q),228位氨基酸为Gly(G),具有禽流感病毒HA受体结合位点的特征,影响受体结合的位点98Y、136S、152W、183H,190E、194L、222W、225G、227S未见变异.NA活性位点及影响酶活的位点均无变异,但WDK/ST/27/03(H3N2) NA在接近N-末端的茎部61~79位缺失19个氨基酸,致使NA茎部变短,且丢失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结论 WDK/ST/27/03(H3N2)的NA茎部缺失突变可能是造成其吸附、繁殖和复制能力低于Dk/ST/472/03 (H4N6)的一个因素.

    作者:张红梅;赵丹;吴玫;牟旭鹏;周伯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解吸附处理对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解吸附处理对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分别用胰蛋白酶、NaOH解吸附或未解吸附处理,十三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制品1和制品2)分别用胰蛋白酶、NaOH解吸附(10、30、90 s)处理,应用免疫化学分析系统(IMMAGE 800)测定各型多糖含量.结果 除14型外,未经解吸附处理的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均显著低于经胰蛋白酶解吸附和NaOH解吸附处理后的多糖含量(P<0.05);除23F型多糖外,经胰蛋白酶解吸附处理后的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各型多糖含量均低于经NaOH解吸附处理后的多糖含量.经胰蛋白酶解吸附处理后,制品1中的14型和制品2中的1型多糖含量低于经NaOH解吸附处理后的50%;随着NaOH解吸附处理时间的增加,制品1和制品2中19A型多糖含量急剧下降.结论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进行各型多糖含量检测之前需进行解吸附处理,胰蛋白酶解吸附和NaOH解吸附处理对多糖含量检测结果均有影响.

    作者:陈琼;石继春;王春娥;王珊珊;叶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狂犬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狂犬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广西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狂犬病疫苗接种记录和随访登记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5剂免疫程序[分别于就诊时(0 d)、3、7、14、28 d,经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剂疫苗,幼儿可经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和2-1-1免疫程序[分别于就诊时(0 d)经左右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剂疫苗,再于第7和21天各注射1剂疫苗,幼儿可经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结果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201/9 572),不良反应中以单纯发热(>38℃)为主,占81.10%(163/201);2-1-1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7%(128/5 398)明显高于5剂免疫程序[1.75%(73/4 174)](P<0.05),5剂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前3针次,2-1-1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第1针次;低年龄、受伤程度为Ⅱ级、被狗以外的动物致伤和按2-1-1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高.结论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10岁以下儿童好采用5剂免疫程序,以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少新;张振开;冯厚滨;潘海;任正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近年水痘减毒活疫苗批签发情况总结与质量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起的儿童期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为该病毒原发感染的表现,主要侵染儿童,以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疱疹为特征,症状较轻,但传染性强[1].水痘减毒活疫苗是由VZV传代毒株制备而成,是预防VZV感染的有效手段[2].水痘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普遍的耐受性和良好的安全性均已被广泛证实[3].在美国水痘疫苗接种实施后,水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降低[4-5].

    作者:陈震;邱平;赵慧;王剑锋;袁力勇;方捍华;李长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牛干扰素γ蛋白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

    目的 在Vero细胞中表达牛干扰素γ基因,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鉴定.方法 将牛干扰素γ全基因克隆至pcDNA3.1(+)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及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阳性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Vero细胞,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和干扰素γ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检测其抗病毒活性.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绿色荧光,表明牛干扰素γ蛋白在Vero细胞中得到表达,转染效率约为50%;Western blot检测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2 000的目的条带,进一步验证了该蛋白的表达;细胞病变抑制试验显示细胞病变明显减少,表明表达的干扰素γ蛋白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结论 成功在Vero细胞中表达了牛干扰素γ蛋白,其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宋佰芬;冯振月;孙虎男;马金柱;曹宏伟;崔玉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犬干扰素α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重组犬干扰素α1(canine interferon alpha1,CaIFNα1)基因,并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根据大肠埃希菌密码子的偏嗜性,人工合成犬干扰素α1成熟蛋白编码基因,同时引入大肠埃希菌EcoR Ⅰ和Xho Ⅰ酶切位点,将改造后合成的CaIFNα1核苷酸序列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CaIFNα1,并进行PCR及双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pET-CaIFNα1转化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并采用MDCK/VSV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其抗VSV病毒活性.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及双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重组融合蛋白CaIFNα1相对分子质量约39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61.5%,可被鼠抗His单克隆抗体及鼠抗CaIFNα1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在MDCK细胞上呈现较高的抗病毒活性,为2.0× 106U/ml.结论 已成功改造了CaIFNα1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

    作者:徐晓娟;王怡飞;王玉;米政实;黄永亮;郭霄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白细胞介素-13结合小肽的筛选及其对气道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5AC的影响

    目的 筛选与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具有较强结合能力的功能小肽,并检测其对气道上皮细胞HBE16分泌黏蛋白(mucin,MUC)5AC的影响.方法 以重组人IL-13为靶蛋白,采用固相包被法对噬菌体随机展示十二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并进行测序;将获得的与IL-13具有高亲和力的小肽偶联到嗜孔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载体上,制备KLH偶联肽K1、K3、K4,通过夹心ELISA法检测3种偶联肽对IL-13的封闭作用;通过细胞试验检测3种偶联肽对HBE16细胞分泌MUC5AC的影响.结果 经6轮亲和富集筛选,获得了3个与IL-13具有较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插入的十二肽编号依次为P1、P3、P4;3种偶联肽K1、K3、K4对IL-13均具有明显的封闭作用;经K1+IL-13、K3+IL-13和K4+ IL-13处理的HBE16细胞中MUC5AC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IL-13对照组(P<0.01).结论 经偶联肽封闭后,可减少IL-13刺激的气道上皮细胞HBE16中MUC5AC的分泌,为慢性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作者:温建立;李琪;周向东;尤列·皮尔曼;维克·多克罗索夫;刘胜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c在DG44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目的 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DG44中表达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Fc,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 化学合成人VEGFR1的第2免疫球蛋白结构域(VEGFR1D2)基因和人VEGFR2的第3免疫球蛋白结构域(VEGFR2D3)基因,通过重叠PCR(Overlap PCR)将VEGFR1D2-VEGFR2D3和人IgG1Fc拼接形成VEGFR-Fc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D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D2-VEGFR-Fc,在FreeStyleTMMAX Reagent和OptiPROTM SFM介导下转染至DG44细胞中,MTX加压筛选稳定表达VEGFR-Fc蛋白的细胞株,SDS-PAGE、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R-Fc蛋白的表达.表达的VEGFR-Fc蛋白经HiTrapTM ProteinA FF柱纯化后,利用显微镜观察法和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模型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 VEGFR-Fc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1 377 bp;重组表达质粒pD2-VEGFR-Fc经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质粒pD2-VEGFR-Fc转染的DG44细胞培养上清中含VEGFR-Fc蛋白,表达量为0.5 g/L;细胞培养上清经HiTrapTM ProteinA FF柱纯化后,杂蛋白去除效果较好;纯化的VEGFR-Fc能与VEGF特异性结合,抑制ECV304生长.结论 成功在DG44细胞中表达了具有生物活性的VEGFR-Fc,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抑制血管生成和抗肿瘤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伟伟;范清林;尼钢钢;张玲;黄辉;宋礼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RWR通过与血小板表面整合素α Ⅱb β3受体作用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含RGD (Arg-Gly-Asp)序列的RWR小肽通过与血小板表面整合素αⅡbβ3(GPⅡb/Ⅲa)结合,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血栓重量、血管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取10名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志愿者的全血,分离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采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不同剂量(6.25、12.5、25、50、100、200μmol/L)RWR对二磷酸腺苷二钠(ADPN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影响;分别用0.3、0.6、1.2 mg/kg RWR作用家兔及0.6、1.2、2.4 mg/kg RWR作用大鼠,建立兔动静脉旁路循环血栓模型和大鼠三氯化铁血栓模型,观察血栓重量的变化和血管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随着RWR剂量增加,血小板大聚集率降低,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增加,RWR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16.0μmol/L.随着RWR剂量的增加,血栓重量减少,血栓形成的抑制率增加,血管腔堵塞程度减弱,血管腔内孔隙增加.结论 RWR小肽通过与血小板表面整合素αⅡbβ3(GPⅡb/Ⅲa)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

    作者:赵海霞;杨涛;杨利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环氧化酶-2基因shRNA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标签的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shRNA重组腺病毒,并观察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前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1-COX-2-shRNA及阴性对照质粒pGenesil-1-HK的表达启动子U6及shRNA序列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中,构建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U6-COX-2-shRNA-EGFP和pAdTrack-U6-HK-EGFP,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经Pme Ⅰ线性化,转化感受态AdEasier,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U6-COX-2-shRNA-EGFP和pAd-U6-HK-EGFP,经Pac Ⅰ线性化,转染AD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病毒Ad-U6-COX-2-shRNA-EGFP和Ad-U6-HK-EGFP,经3轮扩增后,测定滴度.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细胞中COX-2基因mRNA的转录及蛋白的表达,MTS法观察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结果 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U6-COX-2-shRNA-EGFP和pAdTrack-U6-HK-EGFP及重组腺病毒质粒pAd-U6-COX-2-shRNA-EGFP和pAd-U6-HK-EGF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均构建正确,并成功转染AD293细胞,经包装和3轮扩增后,重组腺病毒Ad-U6-COX-2-shRNA-EGFP和Ad-U6-HK-EGFP的滴度分别为1.4×1012和2.0×1012pfu/ml.重组腺病毒感染的SMMC-7721细胞中COX-2基因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增殖能力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P均<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COX-2基因shRNA重组腺病毒Ad-U6-COX-2-shRNA-EGFP,且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为进一步研究COX-2作为肝癌基因治疗靶点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董晋豫;王秦;梁勤东;李武县;马婷婷;熊海玉;李紫微;涂植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肠道病毒71型吉林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 对2011年吉林省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将手足口病伴发重症脑炎患者的粪便样品接种至Vero细胞,分离EV71;采用RT-PCR法分8段扩增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双酶切及序列测定;应用Mega5软件构建EV71系统进化树;通过DNAMAN7和DNASTAR7软件进行EV71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经RDP4软件对EV71分离株进行同源重组分析.结果 粪便样品接种至Vero细胞2d后,细胞出现圆缩、透亮、聚堆的病变现象;各PCR扩增产物经双酶切鉴定,均可见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目的条带;经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EV71分离株属C4a亚型,命名为EV71-JiLin-1 1-China;其与A、B和C亚型间核苷酸序列的平均同源性分别为22.44%、17.72%和11.96%,与A、B和C亚型间氨基酸序列的平均同源性分别为96.0%、97.2%和97.3%;全基因同源重组分析显示,EV71分离株的165 ~1 946和7 289 ~7 366核苷酸区有重组现象,分别源于分离自湖北的C4a-EV71-Hubei-09-China及马来西亚的B4-SB2864-SAR-00和C1-S18062-SAR-98.结论 2011年吉林地区流行的EV71为C4a基因型,为EV71基因特征及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罗永彬;曾韦锟;黄芬;井申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