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郡;黄英;韩洁;王模奎;王莹;王莉佳
目的 分析国内10省市孕妇孕期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市300名孕妇及其丈夫进行ABO血型定型;对孕妇血清进行IgG抗-A和(或)抗-B效价测定;孕妇分娩后,对有HDN临床指征的患儿进行ABO血型定型及HDN 3项试验;分析本市及国内其他9省市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HDN的相关性.结果 本市300名孕妇的ABO血型均为0型,其丈夫为非0型(A、B或AB型).国内10省市HDN的发生率均随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的升高而升高;各效价组HDN的发生率10省市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计国内10省市数据,孕妇IgG血型抗体不同效价组间HDN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HDN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866,P<0.05),以抗体效价32~64的HDN发生率增幅大(440%).结论 孕妇IgC血型抗体效价可作为评估HDN发生风险的指标之一,但并非唯一性指标,还应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及孕妇临床状况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作者:朱业华;伍伟健;马春会;郭如华;余晋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SA14-14-2株(简称SA)和P3株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分别用JEV SA株减毒活疫苗和P3抗原免疫BALB/c小鼠,交叉加强免疫1次,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选择人血清白蛋白(HSA)抗体阴性、JEV抗体阳性的克隆进行2次亚克隆,制备腹水并纯化,对单抗及杂交瘤细胞进行鉴定.用SA单抗建立捕获ELISA法检测JEV抗体,竞争抑制ELISA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JEV抗原含量.结果 经3次融合,共获得4株分泌抗JEV SA株单抗和3株分泌抗JEV P3株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未获得SA株和P3株共同决定簇的单抗;7株单抗均为IgG1型,特异性良好,但均无中和活性;SA株单抗的相对亲和力大小为:3DI> 5E3> 6H3> 4F12,均能识别SA相同的抗原表位;P3株单抗的相对亲和力大小为:1C7> 5H12> 3C4,均能识别P3相同的抗原表位;7株杂交瘤细胞于液氮中放置6个月及体外连续培养3个月后,制备的腹水抗体效价保持稳定;用5E3株SA单抗建立了检测JEV抗体的捕获ELISA法及检测JEV抗原的竞争抑制ELISA法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论 已制备了JEV SA株和P3株单克隆抗体;以SA株单抗建立的捕获ELISA法检测JEV抗体比间接ELISA法更简便,且敏感性更高,对于抗原浓度高的样品,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比竞争抑制ELISA法更有优势.
作者:周志军;施金荣;朱华松;王平;余模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检测亚单位流感疫苗中的甲醛含量.方法 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检测亚单位流感疫苗中的甲醛含量,对测定波长、乙酰丙酮、乙酸、乙酸铵浓度、保温时间、降温时间进行优化,并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在500 μl样品和4.5ml乙酰丙酮溶液反应体系中,在0.125%乙酰丙酮、1.5%乙酸、25%乙酸铰条件下,40℃保温30 min,室温静置30 min后,在波长414 nm处测定甲醛含量,可获得佳检测效果;在1- 5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1.9%,低定量限为1μg/ml.结论 应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检测亚单位流感疫苗中的甲醛含量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实验室对甲醛含量的常规检测.
作者:田文莉;杨江山;万亚芬;祁骥;杨旭;李小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PCV2ORF2的相对保守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制备重组质粒标准品;优化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绘制标准曲线,建立PCV2 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验证其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用建立的方法对5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并与普通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重组质粒标准品经PCR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建立的定量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拷贝数对数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3 85;该方法的敏感性为6×101拷贝/μl,比普通PCR高2个数量级;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和猪瘟兔化弱毒均无扩增曲线;检测3份PCV2阳性模板的变异系数在0.07%~0.50%之间;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64%)明显高于普通PCR(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的PCV2 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适用于临床样本中微量PCV2的快速检测及其组织亲嗜性、细胞培养特性的研究.
作者:陈蓉;王艳;魏建忠;刘军军;孙裴;殷宗俊;李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AOXl和GAP双启动子共表达体系提高人胰岛素原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Not Ⅰ双酶切pMD18-T-HMPIDesB30质粒,回收含短C肽AAK并去掉B链第30位苏氨酸(T)的人胰岛素原类似物HMPIDesB30( Human mini-proinsulin des B30)片段,插入pGAPZα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GAPZαA-HMPIDesB30,电转化至经质粒pPIC9K-HMPIDesB30异位整合的胰岛素原分泌菌株FJ-H1(pPIC9K-HMPIDesB30/GS115)中,应用抗生素法筛选高表达菌株,并进行发酵试验.结果 重组质粒pGA PZαA-HM PIDesB30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经Zeocin筛选获得高表达量菌株FJ-H3.经30 L发酵罐发酵,FJ-H3菌株人胰岛素原的表达水平可达1.6 g/L,分别为FJ-H1菌株的1.6倍,FJ-H2菌株(pGAPZαA-HMPIDesB30/GS 115)的5.3倍;经质谱分析,胰蛋白酶酶切后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符.结论 利用AOX1和GAP双启动子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了人胰岛素原类似物HMPIDesB30,为实现胰岛素的规模化制备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红亮;陈勇;陈海容;黄程;冯一建;梅翔;何跃;范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免疫原性和毒副反应及半衰期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聚乙二醇( Polyethylene glycol,PEG)能够使蛋白药物溶解行为改善,稳定性增强,免疫原性消除或降低,循环半衰期延长,药代动力学优化,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PEG修饰、修饰技术的发展、修饰的主要途径以及PEG修饰药物的现状及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惠希武;陈虹;黄秉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CFP10-PPE68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方法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法分别扩增CFP10和PPE68基因,基因拼接法扩增CFP10-PPE68融合基因,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FP10-PPE68,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CFP10-PPE68经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8 630,表达量为菌体总蛋白的41.8%,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且可与PPE68 rBCG免疫兔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 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CFP10-PPE68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表达了融合蛋白,为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董志玲;何永林;徐蕾;王静娴;张壮苗;杨静;冯鑫;杨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超滤法去除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料液中的苯酚.方法 选取Omega OS01 0C10膜包(C型筛网,10 KD,过滤面积0.1m2)和Omega OS010T12膜包(T型筛网,10 KD,过滤面积0.1m2),分别对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料液进行超滤,比较两种膜包不同压力对膜滤速的影响,测定超滤前后膜净水滤速的恢复率,分析经超滤和透析后样品中磷和苯酚含量及固体总量.结果 OS010T12膜包切向流速和压力的增加对滤速的影响较OS010C10膜包更显著,且在较低的压力差和过膜压力下,OS010T12膜包具有更高的过滤速度;在浓缩和洗滤阶段,OS010T12膜包的平均滤速较OS010C10膜包高约1.3倍;膜包经清洗后,膜净水滤速OS010T12膜包可恢复至试验前水平;两种膜包超滤的滤出液中苯酚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且多糖回收率均高达90%以上,超滤用时比透析至少节约46 h,且耗水量只有透析工艺的20%.结论 可用OS010T12膜包替换透析袋,对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料液进行超滤,去除残余苯酚,为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作者:胡菁;薛红刚;郭蓉;陈有喜;瞿明霞;陈浩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山葵提取物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抑癌基因P16INK4a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山葵提取物作用于SW480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其对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的变化;RT-pCR检测抑癌基因P16INK4a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山葵提取物对SW480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IC50值约为130μmol/L;细胞的早期、晚期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细胞周期主要阻滞于G2期;细胞中抑癌基因P16INK4amRNA的转录水平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山葵提取物对SW480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其通过抑制抑癌基因P16INK4amRNA的转录使细胞周期主要阻滞于G2期.
作者:毛春梅;杨兰兰;刘先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种可规模化纯化轮状病毒( Rotavirus,RV)的方法.方法 以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离心法)纯化RV作为对照,分析采用离心-微滤-超滤-层析法(模块法)纯化RV的可行性.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形态;微量滴定法测定病毒的感染性滴度;Bradford法检测纯化前后病毒液的蛋白含量,计算蛋白同收率;以两种方法纯化的病毒免疫BALB/c小鼠,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 模块法纯化的RV结构完整,感染性滴度可达(7.15±0.10)IgCCID50,可清除超过95%的蛋白质,蛋白回收率为(2.58±0.06)%,免疫小鼠可诱导中和抗体.模块法纯化的RV蛋白回收率、感染性滴度及诱导的小鼠中和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离心法(P<0.05或P<0.01).结论 模块法可有效纯化RV,为RV灭活疫苗规模化纯化工艺的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标;佟琳;易山;张光明;谢天宏;李鸿钧;孙茂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人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基因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带有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的Trx-Cys C融合蛋白,并制备抗人Trx-Cys C多克隆抗体.方法 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对Cys C的全长编码基因进行大肠杆菌同义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后,人工合成其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 )-Cys C,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IPTG低温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经Ni-Sepharose 6FF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人Cys C 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鉴定构建正确,获得的经同义密码子优化后的序列与预期一致;重组Cys C蛋白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 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0%;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0%以上,可被Cys C临床检测试剂盒所识别.制备的抗人Cys C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5.12× 106)以上,并能特异性识别市售Cys C蛋白.结论 已成功原核表达并纯化了可溶性重组Cys C蛋白,并制备了高效价的抗人Cys C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Cys C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特;黄美容;王鹏;刘宇思;王虹;张雪梅;胥文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NaOH乙醇溶液和γ射线辐照两步法灭活壳聚糖中病毒的工艺.方法 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BVDV)和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为指示病毒,分别采用NaOH乙醇溶液和γ射线辐照法灭活壳聚糖中的BVDV和PPV,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优化.以优化的灭活条件建立两步法灭活工艺,测定病毒滴度、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脱乙酰度和乙醇含量.结果 含8 mol/L NaOH的10%乙醇溶液,35℃处理1h后冻干,再采用γ射线辐照(5 kGy),BVDV和PPV的滴度均下降4 lgTCID50以上,同时,壳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仅降低8.4%,脱乙酰度无显著变化,未检出残留乙醇.结论 NaOH乙醇溶液和γ射线辐照两步法可有效灭活壳聚糖中的指示病毒,同时对壳聚糖质量影响较小,为保证壳聚糖作为生物材料及药用辅料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作者:李博;张家骊;夏文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粉尘螨提取液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的影响,确定粉尘螨提取液免疫治疗的佳维持剂量.方法 用粉尘螨提取液经腹腔注射C57BL/6小鼠,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将32只哮喘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以及粉尘螨低(100 μg/只)、中(1 mg/只)和高(2 mg/只)剂量组,治疗完成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T细胞及Foxp3+C D4+C D25 +Tregs的含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结果 生理盐水组、粉尘螨低剂量组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粉尘螨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均<0.05),而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粉尘螨低剂量组脾细胞中Foxp3+C D4+CD25 +Tregs占CD4+CD25+T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粉尘螨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均<0.05),而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粉尘螨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L-10和TGF-β1的水平均明显低于粉尘螨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均<0.05),而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剂量粉尘螨提取液为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佳维持剂量.
作者:吴雪郡;黄英;韩洁;王模奎;王莹;王莉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诱导人胆囊癌细胞GBC-SD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及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TP对GBC-SD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focal microscopy,LSCM)观察TP对GBC-SD细胞凋亡的影响;Fluo-3 AM和Rhodamine123染色标记,LSCM观察TP对GBC-SD细胞内[Ca2+]i及△ψm的影响.结果 TP可明显抑制GBC-SD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TP能使GBC-SD细胞内[Ca2+].增加,△ψm降低,且呈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结论 TP对GBC-SD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细胞内[ Ca2+]i、降低△ψm有关.
作者:连超群;张静;陈振东;夏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融合蛋白FP3等电点毛细管等电聚焦(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cIEF)电泳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中性涂层的毛细管,有效长度为20 cm,总长度为30 cm,内径为50 μm;分离温度20℃;检测波长280 nm; 20 Psi压力进样99 s,电压20 kV分离聚焦20 min,电压25 kV化学迁移25 min.比较不同两性电解质(PharmalyteTM 3-10和AmpholineTM3.5-10)、增溶剂类型及浓度、聚焦电压(15、20、30 kV)对样品分离效果的影响,并验证系统的适应性、方法的重现性及系统的稳定性.结果 建立的cIEF方法可使样品的电荷异构体有效分离,样品主峰与次主峰的分离度为1.249 (USP).AmpholineTM 3.5-10可使样品的各个电荷异质性组分更有效地分离;6 mol/L尿素能提供良好的增溶环境;20 kV聚焦电压即可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连续5次进样,主峰和次主峰迁移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29%和1.32%,样品主区带等电点范围为6.33~6.90,样品在24h内检测结果稳定.结论 建立了融合蛋白FP3等电点cIEF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分离度高、重现性好、方法稳定和结果准确等优点,为该类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作者:李响;高向东;田宏;饶春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Interferon,IFN)及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IL-1β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V71-FY23,在IFNα1b、IFNλ1和IFNγ分别存在的条件下感染Vero细胞及KMB17细胞,检测IFN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建立EV71感染乳鼠模型,检测IFNα1b、IFNλ1、IFNγ、IL-6及IL-1β的抗病毒作用.结果 IFNα1b和IFNλ1对EV71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IFNγ的保护作用不明显;IFNα1b对感染EV71的乳鼠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其在病毒感染之前的预处理方式产生的保护效果较为明显;IL-1β对感染EV71的乳鼠亦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而IL-6预处理方式不但无保护作用,反而加速了乳鼠的死亡.结论 IFN和IL-1β对EV71感染具有保护作用,而IL-6无此作用.
作者:范胜涛;王丽春;赵恒;刘龙丁;李琦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扩大免疫规划的执行以及新型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儿童接种疫苗的针次越来越多,这不但增加了儿童接种疫苗的痛苦,也给家长和医务工作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开发和应用接种1次能预防多种疾病的联合疫苗是发展的趋势.本文对国内外联合疫苗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分离、培养并鉴定SD大鼠骨髓中神经组织干细胞(Neural tissue committed stem cells,NTCSCs).方法 采用DMEM/F12(1∶1)无血清神经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克隆生长的NTCSCs,采用免疫组化法对骨髓NTCSCs及其分化进行鉴定,RT-PCR法检测骨髓NTCSCs中Nestin、CXCR4、CD31、βⅢ-Tubulin、GFAP基因mRNA的转录.结果 分离培养获得悬浮生长的细胞球,该细胞球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Nestin及CXCR4,分化后表达神经元标志βⅢ-Tubulin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GFAP;该细胞中有Nestin、CXCR4、CD31、βⅢ-Tubulin、GFAP基因mRNA转录.结论 在骨髓中成功分离到NTCSCs,其具有神经生物学特征,可作为种子细胞,在临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创伤的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琳;张兴秀;王健;姜容;郑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筛选靶向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基因的高效RNA干扰(siRNA)序列,并检测其体外生物学效应.方法 选择针对HMGB1基因mRNA的3条不同序列,用T7体外转录系统合成3条siRNA,转染RAW264.7细胞,6h后,加入500 ng/ml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分别刺激24、48 h,另设单纯LPS刺激组和只加培养液的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HMGB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的含量.结果 体外合成的HMGB1 siRNA1~3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均可见21 bp的RNA片段;经LPS刺激24和48 h,RAW264.7细胞中HMGB1基因mRMA的转录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3条HMGB1 siRNA均能抑制细胞中HMGB1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并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的含量,其中以HMGB1siRNA1的效果为明显.结论 LPS可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大量HMGB1,同时增加细胞中mRNA的转录水平;HMGB1siRNA能有效降低HMGB1蛋白和mRNA水平,有望成为控制晚期炎症发展的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小凤;夏云;苏小燕;王慧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 Bortezomi,Bor)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株和急性红白血病TF1细胞株增殖、凋亡及SALL4基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CCDN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10、30、50 nmol/L的Bor处理NB4和TF1细胞12、24、48 h,并设对照组(不加Bor).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SA LL4、C-myc和CCDN1基因的表达.结果 Bor可抑制两种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NB4和TF1细胞经Bor处理48 h的IC50值分别为23.97和25.36 nmol/L.Bor可诱导两种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经30和50 nmol/L Bor处理24 h的NB4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50 nmol/L Bor处理24 h的TF1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r可显著抑制两种细胞中SA LL4基因及C-myc、CCDN1基因的表达.经50 nmol/L Bor作用24 h后,两种细胞中3种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LL4基因与C-myc和CCDN1基因的表达明显相关(rs值分别为0.857和0.929,P均<0.01).结论 SALL4基因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和CCDN1基因表达的抑制在Bor诱导NB4和TF1细胞凋亡的过程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傅雷华;王兰;喻依川;胡成琳;陈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