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芹;袁正求;冯跃;陈迪;穆锦秀;刘令
目的 建立豚鼠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动物模型,分析EBV对豚鼠的易感性.方法 将EBV经鼻腔和口腔感染豚鼠,建立感染EBV动物模型.提取分离的豚鼠淋巴细胞总RNA,巢式PCR法检测EBNA1及BcLF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中抗EBV IgG抗体水平的变化.取豚鼠肝脏、肺、脾脏、腮腺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10只模型组豚鼠中有6只检测到BcLF1基因mRNA的表达,其中有4只同时检测到了EBNA1和BcLF1基因mRNA的表达;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扩增的EBNA1及BcLF1基因大小与预期相符.10只豚鼠血清中VCA IgG和EBNA-IgG抗体水平均有所升高.模型组中有5只豚鼠的肝脏、肺、脾脏、腮腺的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 豚鼠可作为EBV感染动物模型的备选动物.
作者:刘国超;张晶;孙晓梅;胡凝珠;胡云章;董佳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包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壳聚糖纳米粒与常规铝佐剂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差异,并对壳聚糖佐剂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20、30及40μg/ml的包裹乙肝疫苗的壳聚糖纳米粒溶液,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粒径和多分散系数,BCA法测定包封率;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铝佐剂对照组、空白纳米粒对照组、常规疫苗组和壳聚糖疫苗组,肌肉注射免疫小鼠,2μg/只,隔周免疫1次,共2次.采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对小鼠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制备的载乙肝疫苗壳聚糖纳米颗粒粒径为(262.7±10.8)nm,与空白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相比,略有减小,多分散系数为(0.228±0.016);随着抗原浓度升高、4℃放置3个月及反复冻融,纳米粒的包封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可达80%左右;壳聚糖疫苗组在小鼠体内产生的表面抗体滴度高可达1∶80 000以上,并从第8周起,与常规疫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壳聚糖纳米粒作为新型疫苗佐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作者:任慧梅;李娜;吴星;方鑫;曾令冰;曾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应用7.5L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和乙型脑炎病毒,规模化生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方法 应用7.5L生物反应器,分别以5、10、15、20、25 g/L的微载体密度加装,采用灌流方式培养Vero细胞,分别将P3株乙型脑炎病毒按0.005 00、0.002 50、0.001 60、0.001 25、0.001 00 MOI接种至生物反应器内,收获乙脑病毒液.经浓缩、灭活、纯化等工艺制备疫苗半成品,经疫苗灭活及纯化试验进行工艺验证,合格后分装为疫苗成品,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中《冻干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要求,进行疫苗全项检定.结果 当微载体密度为20、25 g/L时,细胞密度可达1.2× 107个/ml,病毒滴度平均达8.33 ~ 8.52 lgLD50/ml;当病毒接种量为0.001 25 MOI时,病毒高滴度可达9.02 lgLD50/ml.经超滤浓缩后的病毒原液,使用1∶4 000 β-丙内酯灭活72 h,可达到灭活效果;纯化后可去除90%以上杂蛋白.应用7.5L生物反应器生产的6批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经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结论 应用7.5L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和P3株乙型脑炎病毒,经连续灌流收获,可规模化生产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作者:周荔葆;殷建文;赵新;吴栩涛;廖辉;刘苗苗;曲格霆;甄祖刚;焦龙;吴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hPDLC)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并经免疫组化鉴定;分别用10、1.0、0.1和0.01 mg/L浓度的三七总皂苷处理体外培养的hPDLC,设只加含10% FBS的DMEM培养基为空白对照,分别于1、3、5、7d后,MTT法检测其对hPDLC增殖活性的影响,酶标仪上检测细胞中ALP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LP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细胞来源于外胚间充质;MTT结果显示,0.1mg/L浓度组在第5天和1.0、10 mg/L浓度组在第3、5天hPDLC增殖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0.1、1.0、10 mg/L浓度组在第3、5天ALP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0 mg/L浓度组APL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0.01、0.1、1.0、10 mg/L浓度组ALP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以1.0 mg/L浓度组ALP表达量高.结论 三七总皂苷有促进hPDLC增殖的作用,并能增加ALP活性及其表达水平.
作者:吴静;向学熔;范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汉逊酵母表达的adr亚型重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adr疫苗)进行免疫学特性与功能学研究.方法 采用adr疫苗与酿酒酵母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adw疫苗)免疫转入HLA-A2基因小鼠,免疫剂量2μg/0.2 ml,于初免3周后进行第2次免疫.于第2次免疫1周后,采血,分离血清,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水平.同时取小鼠脾脏,制备脾细胞悬液,采用HLA-A2/WLSLLVPFV五聚体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特异性抗乙肝病毒表位的CTL比例.结果 adr疫苗与adw疫苗均可诱导转基因小鼠产生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且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疫苗对转基因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相似;adr疫苗诱导的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CTL应答作用较adw疫苗更明显(P<0.05).结论 adr重组乙肝疫苗(汉逊酵母)诱导转基因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作用与现有adw疫苗相似,但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更显著,可能具有更加良好的预防HBV感染作用和前景.
作者:连觅;裴军;高嵩;初明;陈咏冰;徐兰;岳芳桦;张德有;李津;王月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PCC)的制备工艺.方法 取DEAE-Sephadex A-50凝胶平衡体系中的柠檬酸钠、氯化钠、pH值3因素,每因素取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称取9等份DEAE-Sephadex A-50凝胶干粉,分别采用试验设计的平衡体系进行平衡;平衡后的凝胶分别与等量健康人去冷沉淀混合血浆混合,制备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测定浓缩物蛋白浓度及凝血因子Ⅱ、Ⅶ、Ⅸ、X活性,获得4种凝血因子比活;通过正交试验直观分析及直接对比法确定较优及较差比活制备条件,对确定的条件进行验证;测定平衡体系电导率,分析正交试验中平衡体系电导率与4种凝血因子比活的相关性.结果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法与直接对比法确定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较优比活凝胶平衡条件一致:柠檬酸钠0.005 ~0.012 mol/L,氯化钠0.06 ~0.10 mol/L,pH 6.9~7.2;两种方法确定的较差平衡条件不同,分别为:柠檬酸钠0.012 ~0.02 mol/L、氯化钠0.1~0.14 mol/L,pH7.2~7.5及柠檬酸钠0.005 ~0.012 mol/L,氯化钠0.1~0.14 mol/L,pH7.2~7.5,经实验验证,两种方法确定的较优条件比活均优于较差条件,但两种较差条件中,直接对比法确定的条件更符合实际.平衡液电导率与4种凝血因子比活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但在不同电导率条件下,4种凝血因子比活有较大波动,电导率9.67~10.34 ms/cm,4种凝血因子比活均较高;电导率12.16 ~ 12.90 ms/cm,4种凝血因子比活均较低.结论 正交试验可用于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备工艺优化,但不同分析方法结果有一定差异.平衡体系电导率对凝血酶原复合物比活有一定影响,在工艺优化时应予注意.
作者:曹海军;叶生亮;王宗奎;张学俊;杜晞;刘彬;李志雄;狄姗姗;李长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筛选冻干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非动物源性稳定剂的配方及其缓冲液.方法 分别以0.01 mol/L PBS和Earles液为缓冲液,右旋糖苷-70、蔗糖、山梨醇、乳糖及组氨酸不同组合构成的冻干稳定剂,制备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半成品及冻干疫苗成品,观察在不同温度存放不同时间的稳定性,并检测不同配方冻干稳定剂的崩解温度(Tc).结果 12种配方冻干稳定剂制成的疫苗半成品可在4℃ 1周内保持滴度稳定性,在25℃3d内保持滴度无明显变化,3d后滴度大幅下降;以0.01 mol/L PBS为缓冲液的稳定剂制备的疫苗的Tc值低于Earles液,以Earles液为缓冲液的D2和F2配方制备的冻干疫苗成品,在4℃及37℃放置1周后,滴度均>5.7 logPFU/ml.结论 已筛选出以Earles液为缓冲液,含右旋糖苷-70、蔗糖、山梨醇、乳糖及组氨酸的稳定剂配方,用于制备冻干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段凯;李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将腺病毒Ad5F35-GFP、Ad5-GFP及LipofectamineTM 2000对4种细胞的转染效率进行比较,以获得Ad5F35-GFP适用的细胞种类及各类细胞适用的转染方法.方法 采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Ad5F35-GFP、Ad5-GFP及LipofectamineTM 2000,分别转染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小鼠脂肪细胞3T3-L1和肝癌细胞Hep A1-6,于转染48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RT-PCR法检测GFP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Ad5F35-GFP转染K562细胞、PBMC效率均较高,分别为61%和56%,但不能有效地转染3T3-L1(5%)、HepA1-6(15%)细胞;Ad5F35-GFP、Ad5-GFP及LipofectamineTM 2000均不能有效地转染3T3-L1细胞,转染效率分别为5%、5%和6%; Ad5-GFP、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Hep A1-6细胞效率均较高,分别为73%和71%.结论 Ad5F35-GFP可有效转染人造血细胞和单核细胞,为相关基因的研究及治疗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成凤;王秦;匡文斌;李朴;董晋豫;梁勤东;涂植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鹅红细胞的醛化方法,用于百日咳疫苗生产中的血凝活性测定.方法 以新鲜鹅红细胞为对照,分别采用方法一、方法二醛化鹅红细胞,比较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醛化鹅红细胞的溶血性和活性,确定佳醛化条件.结果 采用方法一制备的醛化鹅红细胞的实验效果优于方法二,其测定结果与新鲜红细胞一致,在4℃保存90 d未出现溶血现象,戊二醛佳处理浓度为1.25%,醛化时间为40 min,佳醛化鹅红细胞工作浓度为0.8%.结论 已成功建立鹅红细胞的醛化方法.
作者:赵伟;胡业勤;薛红刚;李新国;刘玉兰;朱红伟;刘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组胸腺素α1(Recombinant human thymosin α1,rhTα1)对免疫低下小鼠接种流感疫苗后免疫应答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疫苗组、环磷酰胺+疫苗组、环磷酰胺+疫苗+rhTα1低浓度(0.2 mg/kg)组、环磷酰胺+疫苗+ rhTα1中浓度(0.4 mg/kg)组、环磷酰胺+疫苗+rhTα1高浓度(0.8 mg/kg)组.经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共3次,隔天给药;肌肉接种流感疫苗,1.8 μg血凝素/只;皮下注射低、中、高浓度rhTα1,0.2ml/只,每周2次,连续4周.动态监测各组小鼠血清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并观察小鼠脾脏指数及脾脏形态学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疫苗组相比,环磷酰胺+疫苗组小鼠体内HI抗体效价降低,脾指数降低,脾脏组织病理形态退化;与环磷酰胺+疫苗组相比,环磷酰胺+疫苗+ rh-Tα1各浓度组HI抗体效价升高,小鼠脾指数增加,脾脏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 重组胸腺素α1可提高免疫低下小鼠流感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为寻找适合免疫低下人群的疫苗增强剂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王冀邯;王槐栋;胡亚;黄红兰;聂李亚;李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并对其进行生化检测及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分析.方法 经溴化氰(CNBr)分别活化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在己二酰肼(ADH)的连接作用和碳二亚胺(EDAC)的偶联作用下,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ic toxoid,TT)形成结合物.以不同剂量的GAMP-TT和GCMP-TT的混合物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GAMP、GCMP和TT的抗体滴度,评价其免疫效果.根据剂量试验结果,制备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并进行抗原性检测,并与市售同类产品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制备的3批GAMP-AH和3批GCMP-AH的批间差异较小,GAMP-AH和GCMP-AH的衍生率相差较大,由GCMP-AH制备的GCMP-TT的结合率明显高于GAMP-TT(P<0.01),结合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P-TT和GCMP-TT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多糖蛋白结合物组较多糖组可诱导产生更高水平的GAMP和GCMP抗体,且具有免疫记忆.由以上两者制备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生化指标、血清抗体效价与市售的同类产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研制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为其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丽洁;赵俊;韩俊杰;孙芳芳;贾泽;孙景志;肖詹蓉;董建春;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制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 4,PADI4)抗体定性检测ELISA试剂盒,并初步探讨其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ADI4多肽片段作为包被抗原,制备PADI4抗体定性检测试剂盒,并检测50份RA患者和283份健康人血清,评价该试剂盒的分析性能、精密性和稳定性.使用该试剂盒对181份临床确诊RA患者和353份健康人的血清样本进行初步检测.结果 所制备的PADI4抗体定性检测试剂盒总体符合率为85.3%,灵敏度为46.0%,特异性为92.2%;板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47%和4.26%,板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24%和6.20%;在4℃保存6个月,总体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精密性均无明显变化,稳定性良好.181份RA患者血清中阳性检出率为45.3%,353份健康人血清中阳性检出率为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所研制的试剂盒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辅助诊断.
作者:刘肖帅;葛鲁娜;韩金祥;常晓天;朱有名;王世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Oka株(V-Oka株)与分离于临床水痘患者的野毒株进行可变区基因序列比对分析.方法 提取V-Oka株和VZV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DNA,对其串联重复序列区(R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R3基因的纯化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提取质粒,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V-Oka株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R1~R5基因扩增产物及R3基因重组质粒的双酶切产物片段大小均与预期相符;V-Oka株较稳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V-Oka株R1 ~ R5基因序列一致,野毒株R区序列呈现多态性,与V-Oka株有差异,R4区序列区别明显.结论 水痘患者的致病毒株为野毒株;R4的重复单位拷贝数可为临床快速鉴别V-Oka株与野毒株提供科学的手段.
作者:陈哲文;金于兰;瞿爱东;马相虎;王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工程菌三级种子库,并分析其稳定性.方法 将工程菌株HEV179/BL21 (DE3)复苏活化,经全面检测合格后冻干保存即为原始种子库;原始种子库传代扩增,经全面检定合格后,冻干保存即为主种子库;主种子库经传代扩增和全面检定合格后,甘油冻存即为工作种子库.对三级种子库进行全面检定,并对工程菌进行冻干及甘油冻存稳定性、甘油冻存时间稳定性及质粒稳定性检测.结果 建立的三级种子库经全面检定合格;菌种冻干稳定性、甘油冻存稳定性、甘油冻存时间稳定性及质粒稳定性指标均合格,菌种生长特性、遗传和表达稳定性均未发生变化.结论 成功建立了HEV179/BL21(DE3)工程菌三级种子库,菌种稳定性良好,适用于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的工业化生产.
作者:曹玉锋;徐军;时成波;孟多佳;迟春萍;王玉梅;贾媛;张剑锋;常东英;王伟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携带HA标签的重组腺病毒Ad5F35-HF2S.方法 体外合成HA标签DNA双链,以K562细胞cDNA为模板,分别扩增FKBP1、FKBP2和SH2基因,依次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HA中,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HF2S,穿梭质粒经Pme I酶切线性化,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5/F35在Ad5/F35-BJ5183感受态细胞中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pAd5/F35-HF2S,经Pac I酶切线性化后,转染AD-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获得重组腺病毒Ad5/F35-HF2S,经2轮扩增后,测定病毒滴度;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细胞中HF2S基因的转录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HF2S及重组腺病毒质粒pAd5/F35-HF2S经鉴定均构建正确;经包装及2轮扩增后,重组腺病毒Ad5/F35-HF2S病毒滴度可达1013IU/ml;经PCR及Western blot鉴定表明,重组腺病毒携带的HF2S基因能够在AD-293细胞中表达.结论 已成功构建了表达HF2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F35-HF2S,为研究Grb2-SH2结构域在CML中的基因治疗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千音;黄峥兰;高淼;钟梁;冯文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接种反应和免疫效果.方法 对内蒙古和黑龙江2个观察区共3 134名志愿者接种森林脑炎灭活疫苗,观察接种后志愿者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采用森林脑炎病毒IgG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并计算抗体阳转率.结果 接种疫苗后,在整个观察期间,所有志愿者均未发生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仅4例,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13%.内蒙古观察区志愿者免疫后血清抗体GMT在1∶83.2~1∶117.5之间,总体血清抗体阳转率达88.1%;黑龙江观察区志愿者血清抗体GMT在1∶71.2~1∶84.6之间,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6.2%.2个观察区接种疫苗后总体GMT为1∶80.4,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6.8%.结论 森林脑炎灭活疫苗接种反应轻微、免疫原性良好,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作者:杜瑞林;宋宗明;刘国云;王伟;刘双军;张伟红;孙洪亮;李文娟;尹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以酵母细胞壁为囊材,制备盐酸氯丙嗪微囊,并观察其稳定性.方法 以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制备盐酸氯丙嗪微囊佳处方和工艺,并对微囊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精密度、稳定性及准确性验证.光学显微镜观察微囊形态,考察其体外释放、高湿度和强光照射的稳定性.结果 在40℃,盐酸氯丙嗪与酵母细胞壁质量比为1∶3,时间为6h,微囊的平均载药量可达41.76%.改进的含量检测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准确性良好.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微囊囊壁完整,呈球形或椭球形,形态均一.盐酸氯丙嗪微囊500 min体外累积释放为94.89%.盐酸氯丙嗪微囊对湿度和光度稳定性显著增加.结论 酵母细胞壁可作为囊材用于制备微囊,且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作者:江涛;李伟;谭力清;邓春兰;李明;于明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H2O2对Apg-2与BCR/ABL蛋白亚细胞定位的影响.方法 用50μmol/LH2O2分别处理BaF3-BCR/ABL、BaF3-MIGR1及过表达Apg-2蛋白的BaF3-BCR/ABL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Apg-2、BCR/AB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变化.结果 Apg-2和BCR/~ABL蛋白在细胞中定位于胞浆,H2O2损伤可致Apg-2和BCR/ABL蛋白在BaF3-BCR/ABL细胞中发生核转位,Apg-2蛋白过表达可引起BCR/ABL蛋白核转位.结论 Apg-2蛋白在H2O2诱导的损伤后发生核转位,可能与BCR/ABL蛋白相互作用,保护H2O2诱导的细胞损伤.
作者:李春莉;刘钉宾;袁颖;陶崑;史梦;冯文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哈尔滨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 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哈尔滨市2011年AEFI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哈尔滨市共报告188例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占报告总数的86.7%;下半年报告的病例占全年总数的72.9%;年龄≤1岁和1岁<年龄≤2岁组报告病例多,分别占总数的42.0%和36.2%;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因接种针次多,AEFI发生数也多,占总数的49.5%;一般反应中,报告多的是发热、红肿、硬结,占85.1%.结论 哈尔滨市AEFI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调查表及时上报率等监测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今后应加强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和督导检查,在乡级单位开展网络直报,进一步提高AEFI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
作者:叶昕;闫滨;高士锐;马玉杰;薄芳;李岩;徐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大容量、多样性的人源核糖体展示(Ribosome display,RD)单链抗体(Singe chain Fv segment,scFv)库.方法 收集20名健康献血者的新鲜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设计兼并引物,利用RT-PCR分别扩增人抗体的VH-linker、Vκ、Vλ及Cκ基因;采用重叠PCR(SOE-PCR)技术,构建VH-linker-Vκ和VH-linker-Vλ-Cκ单链抗体库;将VH-linker-Vκ和VH-linker-Vλ-Cκ等量混合后,与pMD19-T载体连接,并转化感受态E.coli DH5α,对所构建的scFv库进行菌落PCR和测序分析.结果 构建的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重组率较高,转化产物经菌落PCR鉴定,均可见约1 000 bp的scFv基因片段,库容量为2.06×1013.经分析该抗体库单链抗体序列均完整,内部无终止密码子,可变区序列无一重复,多样性良好,均具有完整的体外核糖体展示框架.结论 已成功构建了大容量、多样性好的人源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库,为进一步筛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的人源抗体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彬;李长青;林芳昭;肖薇;赵睿;肖小璞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