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保肝作用的研究

黄赵刚;李绍平;张平;夏泉;张泳华

关键词:人工发酵虫草, 肝损伤, D-氨基半乳糖, 四氯化碳
摘要:目的观察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D-氨基半乳糖(D-GlaN)和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及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对D-Gla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可使升高的ALT降低(P<0.01),病理检查显示有明显保肝作用,对AST作用不明显;而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仅菌粉和其提取物高剂量组有一定的降ALT作用.结论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有一定保肝作用.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药坎地沙坦酯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目的用核磁共振方法鉴定新药坎地沙坦酯的结构.方法应用HMQC、HMBC等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测定.结果对新药坎地沙坦酯的1H-NMR和13C-NMR谱信号进行了全归属.结论通过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确证了新药坎地沙坦酯的结构.

    作者:秦宜德;方敏;徐从贞;罗欣;徐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先天性巨结肠27例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及钡灌肠表现.方法回顾我院小儿外科近3年来经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27例,并对其临床及钡灌肠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具有典型X线表现的20例,不典型表现的7例,本组分型:超短型2例,短段型5例,中段型15例,长段型5例.结论钡灌肠仍是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诊断方法,对不典型表现的患儿要密切结合临床,并注意24~48 h复查.

    作者:叶兴梅;孙一兵;王忠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利用实验室条件开设生物技术本科生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探索

    随着克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各种基因重组药物的不断推出,基因工程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它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作者:朱华庆;周青;汪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枢星预防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枢星在硬膜外术后吗啡镇痛病人及全麻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①选择硬膜外麻醉择期手术病人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对照组、氟哌啶组和枢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术后从硬膜外导管注入生理盐水100 ml加吗啡2 mg;氟哌啶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氟哌淀3 mg;枢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枢星3 mg.②选择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枢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不加任何止吐药,枢星组在术后静脉注射枢星3 mg.①②术后均随访观察恶心、呕吐次数的发生率以及循环和呼吸功能变化.结果①3组硬膜外术后吗啡镇痛病人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氟哌啶组与枢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以枢星组为低.3组病人在循环、呼吸功能变化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两组全麻术后病人比较,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枢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循环、呼吸功能变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枢星在预防硬膜外术后吗啡镇痛病人及防治全麻术后病人恶心、呕吐方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吐药.

    作者:邵礼华;钱军;张文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学教育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发生很大的转变,使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也使得医学需要关注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医学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从科学精神与社会精神相统一的角度,提出培养人文精神的建议.

    作者:肖圣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在5~8分)患者56例,均分成两组,一组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观察意识觉醒时间、脑血流、脑水肿变化及GOS预后分级情况.结果纳洛酮组觉醒期缩短(P<0.05),脑血流较快恢复正常,脑水肿范围明显缩小,重残率减小(P<0.05).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盐酸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起效快,效果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王国平;詹荣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麻黄素滴鼻液的透皮吸收研究

    目的研究麻黄素滴鼻液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为该药的继续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外扩散池,以小鼠皮肤作为屏障,通过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检测不同时间透过小鼠皮肤的盐酸麻黄碱的含量,观察其透皮吸收情况.结果盐酸麻黄碱24 h的累积透皮吸收百分率为28%.结论麻黄素滴鼻液的透皮吸收较好,适合局部用药,具有较好的前景.

    作者:甘恕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阿昔洛韦、干扰素治疗水痘疗效观察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出疹性疾病,目前常规采用对症治疗,不能缩短病程,隔离、休学时间较长,家长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我科于1999年以来应用阿昔洛韦、干扰素治疗水痘,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惠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颈外动脉结扎治疗老年性严重鼻出血的体会

    我科自1993年~2000年间,对35例老年性严重鼻出血患者,行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无效后立即施以颈外动脉结扎术,均获良好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金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丙酚、芬太尼用于初孕和再孕妇女无痛人流的观察

    目的研究初次妊娠和非初次妊娠妇女对异丙酚用药量及其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63例早期妊娠要求无痛人流手术妇女,ASA:Ⅰ级,按妊娠次数分两组,Ⅰ组:初次妊娠组(n=31),Ⅱ组:非初次妊娠组(n=32).芬太尼40~50μg静脉注射,然后静脉注射异丙酚,计算异丙酚和芬太尼总用药量.记录麻醉前,术中、术毕SBP、DBP、HR、SPO2、手术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Ⅰ组异丙酚总用量明显多于Ⅱ组(P<0.05),麻醉前Ⅰ组受术者的HR明显高于Ⅱ组(P<0.01).结论初次妊娠者对异丙酚的总用量明显多于非初次妊娠者,且麻醉前更加紧张.

    作者:王纯辉;吴蓉蓉;李磊;徐志荣;戴秀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美洛西林钠注射液在6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6种常用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在30℃时配伍液8 h内外观、pH值、含量及紫外光谱变化.结果在10%葡萄糖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中颜色略显淡黄,其他输液外观均无变化.紫外光谱和pH值无显著改变.除5%碳酸氢钠注射液外,其他5种输液中含量变化不大.结论美洛西林钠在5%碳酸氢钠注射液中不稳定.

    作者:胡伟;张礼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神经精神异常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狼疮脑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出现神经精神异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结果 16例患者在激素治疗的各个阶段分别出现精神障碍、昏迷、癫痫、脑出血、脑梗死、截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中13例患者临床处于狼疮活动期(包括1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例合并高血压病),其余3例狼疮活动均趋向稳定(包括1例合并癔症,2例激素减量后好转).经激素、CTX、鞘注、血浆置换、输丙球、抗感染、脱颅压等处理,除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狼疮脑病临床表现多样,需要排除许多继发因素导致脑损害后方可诊断,早期诊断及恰当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杨国俊;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钱龙;单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卡维地洛片的制备

    目的制备卡维地洛片.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处方工艺进行筛选与优化,并通过加速试验考察片剂稳定性.结果以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3批样品质量稳定.结论该处方工艺合理,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李远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片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士洋;傅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复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中单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中单硝酸异山梨酯和阿司匹林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LUNA O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1%醋酸溶液(含0.1%三乙胺,pH 3.0)-甲醇(55:45);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 ml@min.结果单硝酸异山梨酯进样量在0.3932~6.2912 μg;阿司匹林在0.2472~3.955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9、0.9999,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9.4%、100.0%,RSD依次为1.1%、0.8%.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崔颖;吕凌;陆宇;王效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得普利麻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检查中应用得普利麻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方法 108例患者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内镜检查中用药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压变化数值.结果药物组消化内镜检查中应用得普利麻前后的SpO2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消化内镜检查时应用得普利麻是安全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伟;汤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保肝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D-氨基半乳糖(D-GlaN)和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及肝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结果对D-GlaN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可使升高的ALT降低(P<0.01),病理检查显示有明显保肝作用,对AST作用不明显;而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仅菌粉和其提取物高剂量组有一定的降ALT作用.结论人工发酵虫草菌粉及其提取物有一定保肝作用.

    作者:黄赵刚;李绍平;张平;夏泉;张泳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丹参浸膏提取工艺改进

    采用降低丹参浸膏2次醇沉用的乙醇浓度,可显著提高丹参浸膏中原儿茶醛含量,使吸收度显著提高,同时节约95%乙醇使用量,降低香丹注射液生产成本.

    作者:丁光磊;郭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古拉定在肝硬化亚临床肝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古拉定(GLT)在肝硬化亚临床性肝性脑病(SHE)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古拉定联合乳果糖治疗47例SHE,在1 mon治疗结束后随访6 mon,并以单用乳果糖治疗的50例SHE作对照,观察智力测验好转情况及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数字连接试验(NCT)及数字符合试验(DST)在治疗结束及随访6 mon时的好转率分别为69.0%、52.6%和47.6%、50%,而对照则分别为40.8%、45.0%和17.4%,除DST治疗1 mon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外,两组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计分在治疗前为8.92±1.16,治疗1 mon时降为7.73±1.31(P<0.01),随访6 mon时为8.02±1.17(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为8.65±2.41,1 mon时为7.86±1.46(P<0.05),至6mon时为8.44±1.87,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古拉定能提高乳果糖对肝硬化SHE治疗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功能状态而起作用.

    作者:张学武;胡国启;周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解剖技术员进修的教学与实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它在医学中占据的位置毋容置疑.教与学都离不开标本这一基本而必不可少的硬件教具,否则谈及解剖学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如何、医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何,可以肯定地说不扎实.

    作者:付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