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李秀玲;王潇潇;张中洋;郝春生;张晨;何薇薇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基因, 序列
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自行分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株北京株(VZV84-7株)的全基因序列及特征.方法 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病毒颗粒,酚-氯仿法抽提病毒基因组DNA后超声破碎,回收1 500~3 000 bp的片段,克隆至质粒pUC18中,构建病毒DNA文库,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Dumas野毒株进行比较,绘制种系发育树,分析其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结果 VZV84-7株基因组全长125 083 bp,G+C含量为46.1%.基因组各区段长度及G+C含量分别为:UL:104 746 bp,G+C:44.3%;TRL和IRL:各89 bp,G+C:69.7%;Us:5 235 bp,G+C:42.8%;TRS和IRS:各7 462 bp,G+C:59.3%.其R2可变区重复单位的拷贝数为7个,R4可变区为9个,R5可变区为1个.VZV84-7株共有71个ORFs,其中3个基因位于重复序列区,位于IRS的ORF 69~71与位于TRS的ORF 62~64序列完全一致.与Dumas株相比,共有248个核苷酸位置存在差异,大部分突变为单个核苷酸替换,另有部分插入或缺失性突变.其中碱基转换比碱基颠换更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6%和34%.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VZV84-7株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为95%以上.结论 VZV84-7株具有其独特的基因特征,但与其他株VZ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戊型肝炎病毒ORF2N-端和C-端多肽的抗原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 N-端和C-端多肽的抗原性.方法 以纯化的4型HEV ORF2 N-端1~124 aa多肽pS4-1和4型HEV ORF2 C-端385~674 aa多肽pS4-6分别包被微孔板,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IA)检测感染HEV的猴系列血清中的抗HEV IgG抗体,分析两种多肽的抗原性,并与进口试剂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感染HEV的猴系列血清中,针对HEV ORF2 N-端抗原的抗体产生时间早,持续时间短,其峰值与转氨酶(ALT)的峰值几乎重叠;针对HEV ORF2C-端抗原的抗体在HEV感染早期产生的滴度较低,但逐渐升高,在14周的观察期内,抗体滴度几乎无下降趋势.用两种多肽检测HEV IgG抗体的灵敏度均高于进口试剂.结论 两种多肽均具有较好的抗原性,但在HEV感染的不同时期,其反应性不同.

    作者:马红霞;宋晓国;黄维金;樊金萍;赵晨燕;孔维;王佑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密码子优化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目的 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密码子优化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hFGF-21),为探讨hFGF-21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经密码子优化合成hFGF-2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PICZαA-hFGF-21,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斑点免疫印迹法筛选工程菌株,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并对诱导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筛选出5株阳性菌株,诱导上清经SDS-PAGE分析,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000的目的 蛋白条带,目的 蛋白的表达量约为6 μg/L.Western blot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诱导96 h和培养液pH值为4.0时,目的 蛋白的表达量高,甲醇浓度对表达量无影响.结论 已成功构建了密码子优化的hFGF-21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分泌表达了hFGF-21.

    作者:马忠辉;赵巧香;高新;王诗鸿;宋海峰;杨焕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流感病毒重配的研究进展

    流感病毒是带包膜、基因组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其RNA片段在自然感染过程中发生很频繁的重配,造成病毒抗原性,特别是表面糖蛋白HA和NA抗原性的快速变异,使得病毒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导致感染和发病,同时给用疫苗预防免疫带来了困难.利用病毒基因片段自然重配(也称传统重配)的特性或反向遗传学技术,筛选自然基因重配或试验基因重配的流感毒株,获得高滴度、减毒、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好的疫苗毒株,对控制人类或动物流感的暴发和流行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本文对流感病毒的传统重配方法和反向遗传学重配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沈娟;陈元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山东济宁地区汉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A1675G多态性与山东济宁地区汉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山东省济宁地区汉族女性EH患者127例(EH组)和体检正常的女性119例(正常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A1675G基因,高分辨率熔解(HRM)法测定A1675G基因的多态性.结果 EH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6.8%、53.5%和19.7%)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7.7%、42.0%和30.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频率(A:53.5%;G:46.5%)与正常对照组(A:48.7%;G:51.3%)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1675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山东省济宁地区汉族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传方;高东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STR图谱分析法鉴别人源细胞交叉污染

    目的 采用STR图谱分析法鉴别人源细胞交叉污染.方法 采用PCR-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分别检测人源、猴源及鼠源细胞以及人源细胞交叉污染模型的16个STR位点,分析STR图谱法用于细胞交叉污染检测的可行性.并对来自不同生物制品生产单位的27株生产用细胞及5株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用细胞进行STR图谱分析.结果 STR图谱分析方法具有人源细胞特异性,猴源细胞及鼠源细胞不产生特征性图谱.此方法可以对形态相似或不相似的人源细胞交叉污染模型进行明确鉴别.采用此方法检测的27株生物制品生产用人源细胞未发现有交叉污染现象,而5株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用细胞中,发现有2株为非单个个体的混合细胞.结论 STR图谱分析法具有高特异性,可用于人源细胞间交叉污染或细胞个体来源的鉴别.

    作者:吴瑜;冯建平;林林;吴雪伶;孟淑芳;王佑春;李德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红素肽-铁的分离纯化及其清除自由基能力

    目的 分离纯化血红素肽-铁,并分析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方法 以聚丙烯酰胺为载体,对利用真空及低压高频脉冲胰蛋白酶降解猪血红蛋白的产物进行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血红素肽-铁的分子结构;以维生素C(Vc)为对照,分析血红素肽-铁的抗氧化能力;以邻苯三酚法分析血红素肽-铁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以脱氧核糖法分析血红素肽-铁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以三氯甲烷-甲醇法分析血红素肽-铁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分离纯化的血红素肽-铁由139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6 065.08,铁离子含量为11 013.5 μg/L,理论pI为8.10,消光系数为6 990,脂肪系数为92.73,不稳定系数为1.18,总平均疏水性为-0.023;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和抗氧化自由基能力.结论 分离纯化的血红素肽-铁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张滨;马美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肝水解肽的制备及其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验证

    目的 制备肝水解肽.并对其病毒灭活/去除工艺进行验证.方法 以鸡新城疫病毒(NDV)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为指示病毒,在100℃,pH 6.0~7.0煮沸20 min灭活病毒,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中空纤维柱,在进压0.15 Mpa、回流压0.05 Mpa和进压0.20 Mpa、网流压0.10 Mpa各循环超滤3次去除病毒,用无特定病原(SPF)的鸡胚和鸡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灭活/去除的效果验证.结果 加热煮沸后,指示病毒未检出,滴度降低NDV≥7.4 logEID_(50)/0.2ml、IBDV≥5.45 logCCID_(50)/0.1ml;超滤后IBDV未检出,滴度降低≥5.43 logCCID_(50)/0.1ml.盲传复壮均未检出病毒.制备的肝水解肽多肽含量均在20 mg/ml以上.结论 制备的肝水解肽工艺中两种灭活/去除病毒方法均有效,经灭活/去除病毒后的产品质量稳定.

    作者:辜正平;王伯初;旷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泽泻提取物中萜类单体V-54对小RNA病毒增殖的抑制效应

    目的 探讨泽泻提取物中提取的萜类衍生物单体V-54对小RNA病毒感染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其生物学机理.方法 采用KMB17细胞,分别感染HAV-H、PV-1和Cox-B2病毒,经V-54处理后检测病毒滴度,分析PV-Ⅰ和Cox-B2病毒增殖抑制的动力学及V-54对KMB1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V-54可抑制3种病毒在KMB17细胞上增殖,PV-Ⅰ和Cox-B2病毒感染滴度比未处理组明显降低,V-54对两种病毒的抑制作用旱剂量依赖性.作用24 h内,V-54可使KMB17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随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V-54可抑制特定的小RNA病毒的感染增殖,其机制可能为V-54分子结合到细胞表面的相关受体,导致病毒感染效率降低.

    作者:王丽春;廖芸;龙润乡;王晶晶;刘龙丁;陈纪军;李琦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RNA聚合酶Ⅱ转录的ALU对PKR磷酸化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ALU自身的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对RNA聚合酶Ⅱ转录的影响,探讨RNA聚合酶Ⅱ转录的ALU对PKR磷酸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ALU全基因序列插入pcDNA3.1(-)载体的CMV启动子(一个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ALU;转染HEK 293细胞,提取细胞总RNA,RT-PCR筛选稳定表达ALU的细胞;用干扰素处理稳定表达ALU序列的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PK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ALU全基因序列插入pcDNA3.1载体的CMV启动子直接下游,能够被RNA聚合酶Ⅱ有效转录;在稳定表达ALU的HEK 293细胞中,加干扰素与未加干扰素组PKR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的HEK 293细胞对照组.结论 ALU自身的RNA聚合酶Ⅲ启动子对RNA聚合酶Ⅱ转录无明显影响,但与RNA聚合酶Ⅲ启动下转录的ALU不同,RNA聚合酶Ⅱ转录的ALU失去了对干扰素的拮抗作用,反而可以通过形成双链RNA的方式激活PKR的活性.

    作者:杨梅;沈薇;吴进峰;曾贵利;王峰;任红;唐开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GnRH-Ⅰ疫苗的研究进展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Ⅰ(GnRH-Ⅰ)疫莳作为生育调节的免疫学制剂,应用范围广,在动物去势及避孕和人类免疫治疗研究中均显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GnRH-Ⅰ疫苗包括化学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目前的研究热点是GnRH-I核酸疫苗.本文就上述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方富贵;章孝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百日咳杆菌腺苷酸环化酶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目的 克隆百日咳杆菌腺苷酸环化酶毒素(CyaA,ACT)基因,表达并纯化重组CyaA蛋白.方法 从百日咳杆菌CS株的基因组DNA中PCR扩增CyaA编码基因,克隆人载体pET30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cyaA,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8 mol/L尿素变性、透析复性、DEAE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后,采用Western blot法鉴定其反应原性.结果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0a/cyaA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0%左右,可与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和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免疫血清结合.结论 已成功克隆了百日咳杆菌cyaA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重组CyaA蛋白,为进一步开展CyaA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石碧珠;张华捷;孟民杰;张庶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84-7株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自行分离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株北京株(VZV84-7株)的全基因序列及特征.方法 采用超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病毒颗粒,酚-氯仿法抽提病毒基因组DNA后超声破碎,回收1 500~3 000 bp的片段,克隆至质粒pUC18中,构建病毒DNA文库,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Dumas野毒株进行比较,绘制种系发育树,分析其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结果 VZV84-7株基因组全长125 083 bp,G+C含量为46.1%.基因组各区段长度及G+C含量分别为:UL:104 746 bp,G+C:44.3%;TRL和IRL:各89 bp,G+C:69.7%;Us:5 235 bp,G+C:42.8%;TRS和IRS:各7 462 bp,G+C:59.3%.其R2可变区重复单位的拷贝数为7个,R4可变区为9个,R5可变区为1个.VZV84-7株共有71个ORFs,其中3个基因位于重复序列区,位于IRS的ORF 69~71与位于TRS的ORF 62~64序列完全一致.与Dumas株相比,共有248个核苷酸位置存在差异,大部分突变为单个核苷酸替换,另有部分插入或缺失性突变.其中碱基转换比碱基颠换更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6%和34%.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VZV84-7株与其他株VZV的同源性为95%以上.结论 VZV84-7株具有其独特的基因特征,但与其他株VZV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作者:李秀玲;王潇潇;张中洋;郝春生;张晨;何薇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EV71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EV71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EV71灭活疫苗生产过程中抗原含量的检测.方法 采用EV71全病毒免疫,制备抗EV71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以抗EV71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经HRP标记的抗EV71单克隆抗体作为酶标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样品中EV71抗原含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及应用.结果 所建立的方法线性范围为5~80 U/ml,R~2=0.994,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度为5 U/ml;检测不同浓度的EV71抗原内部参考品,回收率为88%~119.0%;变异系数均小于15%;与甲肝病毒收获液、乙脑病毒灭活液、H5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原液、小牛血清、人白蛋白、Veto细胞、MEM培养基及CoxA16收获液均无交叉反应;检测EV71灭活疫苗原液纯化过程样品的抗原含量,能有效反映抗原纯化趋势;检测铝吸附疫苗成品解离后抗原含量,准确性较高.结论 已建立了EV71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及重复性良好,可用于EV71疫苗生产过程中及终产品的抗原定量检测.

    作者:贾卉;蔡芳;高强;张建三;井申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乙型脑炎减毒株SA14-14-2全长cDNA克隆感染性的研究

    目的 在获得乙型脑炎病毒(JEV)全长cDNA分子的基础上,建立感染性转录体,获得恢复病毒,为JEV致病机理、疫苗研制及分子病毒学研究提供方法.方法 将全长JEV cDNA分子克隆入改造后的pBluescript KS Ⅱ(+)载体上,经T7启动子体外转录,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将转录产物转染入BHK-21细胞,经RT-PCR、测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噬斑试验鉴定恢复病毒.结果 转录产物转染BHK-21细胞后,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收获恢复病毒,经RT-PCR、测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噬斑试验证实为JEV.结论 已建立了JEV全长cDNA克隆经体外转录获得JEV感染性RNA的方法,为JEV分子生物学及疫苗研究等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静;俞永新;董关木;安祺;杨立宏;孔艳;景川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的研究进展

    利用转基因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可食疫苗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生物反应器将会成为疫苗生产的有效途径.本文就转基因植物可食疫苗的优点、免疫原理、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曲静;王丕武;范玉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绿脓杆菌及其鞭毛蛋白联合rhIL-12体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绿脓杆菌及其鞭毛蛋白联合rhIL-12体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rhIL-12作为佐剂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健康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与绿脓杆菌、鞭毛蛋白、rhIL-2、绿脓杆菌+rhIL-12、鞭毛蛋白+rhIL-12孵育,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含量.结果 绿脓杆菌和鞭毛蛋白组只诱导产生低水平的IFNγ,rhIL-12组诱导产生IFNγ的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提高;而绿脓杆菌+rhIL-12组、鞭毛蛋白+rhIL-12组诱导产生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绿脓杆菌、鞭毛蛋白和rhIL-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rhIL-12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绿脓杆菌及其鞭毛蛋白联合rhIL-12体外能显著提高健康人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产生IFNγ的水平,增强其细胞免疫应答.

    作者:傅泳航;杨向阳;李茹冰;王增松;王翠玲;谢飞群;牛丽红;邓凤君;徐江平;张宜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金黄葡萄球菌核酸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核酸探针检测法.方法 通过使用吖啶酯标记的特异DNA探针检测金黄葡萄球菌,确定高和低探针浓度,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与传统国标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核酸探针法高探针浓度为2 pmol/50μl,低探针浓度为0.25 pmol/50 μl;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检出纯培养菌落低限约为10~6 cfu/ml;与国标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高.结论 核酸探针法可用于食品中金黄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作者:薛力刚;刘金华;王全凯;王振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皮卡佐剂和皮卡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

    皮卡(PICKCa)即聚肌胞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扰素诱生剂.以皮卡为佐剂制成的皮卡狂犬病疫苗,其安全性不仅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而且其毒性、抗原含量和防腐剂含量均低于现行人用狂犬病疫苗.本文就皮卡佐剂及皮卡狂犬病疫苗的安全性作一综述.

    作者:林海祥;俞永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组单抗药物的非还原电泳纯度分析

    目的 对重组单抗药物的非还原电泳纯度进行分析,排除样品制备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假象.方法 结合重组单抗的分子结构特征,改变常规SDS-PAGE条件,将抗体样品在不同的缓冲液及电泳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 抗体在非还原SDS-PAGE纯度检测中出现的次带,可通过在供试品缓冲液中加入烷基化试剂封闭自由巯基而几乎全部消除;通过降低电泳过程的环境温度,可有效降低主带上方高相对分子质量带的出现.结论 单抗药物中由于含有多对二硫键引起的一些因电泳样品制备而形成的假象带,可以通过试验方法的修正而去除.

    作者:程立均;魏敬双;张世雄;李耿;贾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塞来昔布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增殖与侵袭能力、VEGF表达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鼻咽癌细胞株HNE-1增殖与侵袭能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HNE-1细胞经不同浓度塞来昔布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细胞侵袭试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RT-PCR及ELISA分别检测细胞VEGF 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结果 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均可显著抑制HNE-1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并显著下调HNE-1细胞VEGF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且均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克隆形成试验结果表明,125 μmol/L的塞来昔布与放疗联用对HNE-1细胞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效应.结论 塞来昔布对HNE-1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及VEGF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塞来昔布处理可增强HNE-1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作者:陈炯玉;洪超群;吴晓;陈志坚;游颜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