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疫苗(WHO立场性文件)

刘长暖;盛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 指导原则, 造成危害, 文件, 免疫接种, 联合疫苗, 健康政策, 公共健康, 可预防, 成员国, 疾病
摘要:遵照为成员国提供健康政策指导原则的要求,WHO正在定期发布一系列有关疫苗和联合疫苗的新立场性文件,这些疫苗是指可预防对全球公共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的疫苗.这些文件主要针对大规模免疫接种.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在兽医学、医学和食品分析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高荣;赵一泽;赵建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疫苗(WHO立场性文件)

    遵照为成员国提供健康政策指导原则的要求,WHO正在定期发布一系列有关疫苗和联合疫苗的新立场性文件,这些疫苗是指可预防对全球公共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的疫苗.这些文件主要针对大规模免疫接种.

    作者:刘长暖;盛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肺炎链球菌补体结合蛋白C3-BP的纯化及其免疫效果

    目的 对9V型肺炎链球菌补体结合蛋白C3-BP进行纯化及免疫效果分析.方法 通过三氧醋酸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亲和层析等方法,从9V型肺炎链球菌培养上清中提取C3-BP,Lowry法检测其浓度,SDS-PAGE检测其纯度及大小,Westem blot检测其补体C3结合活性.将纯化蛋白免疫NIH小鼠,ELJSA法测定小鼠血清IgG抗体,MTT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活菌攻击,检测其交叉保护效果.结果 经纯化的表面蛋白C3-BP,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0 000,为单链蛋白,浓度为0.21 mg/ml,纯度为90.7%,具有与补体C3结合的特性.免疫小鼠后,抗体滴度达到1:38 802.免疫组小鼠脾脏与胸腺淋巴细胞代谢活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刺激指数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9V型C3-BP免疫小鼠后,不仅对9V型肺炎链球菌株有保护作用,对2型、6B型和14型肺炎链球菌菌株也有保护作用.结论 摸索出了一种纯化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C3-BP的方法,纯化的C3-BP具有不依赖血清型的交叉保护作用,而且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效果良好.

    作者:单璞;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携带人6Ckine/IFNγ融合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 构建携带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6Ckine)和y-干扰素(IFNy)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6Ckine/IFNy,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 RT-PCR法分别从人淋巴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人6Ckine cDNA和IFNT cDNA,分两步先后将6Ckine cDNA和IFN7 cDNA连接到腺病毒穿梭质粒的多克隆位点上,二者之间以Xba I酶切位点相连,应用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在HEK293细胞内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6Ckine/IFNy,经扩增和纯化后感染真核细胞HepG2,并检测6Ckine/IFNy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所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6Ckine/IFNy经扩增和纯化后,滴度为1.26×10/10IFU/ml.PCR法鉴定无野生型腺病毒的污染,所携带的6Ckine/IFNy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表达形式为分泌型.结论 已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Ad-6Ckine/IFNy,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基因和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薛刚;程莹;曹永宽;刘然义;田伏洲;黄文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被两大国际重要检索刊物收录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抗菌肽Dermaseptin S4及其突变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表达抗菌肽Dermaseptin S4(DS4)及其突变体K4-S4的工程菌,并表达目的 蛋白.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PCR法设计和扩增抗菌肽DS4及K4-S4基因,定向克隆入载体pUC-18中,经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至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抗菌肽DS4及K4-S4基因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经IPTG诱导表达,12%SDS-PAGE鉴定.结果 构建的抗菌肽DS4及K4-S4基因工程菌所表达的目的 蛋白,经SDS-PAGE鉴定可见相对分子质量34 000的特异性目的 条带,37℃诱导5 h的蛋白表达量高,且多数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 已成功构建抗菌肽DS4及K4-S4工程菌,并表达目的 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庆华;韩跃武;谢俊秋;卢天龙;任惠子;冯惟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聚乙二醇修饰重组人干扰素-αlb条件的优化

    目的 对聚乙醇(PEG)衍生物化学修饰重组人干扰素-αlb(rhIFN-αlb)的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以3种不同的第2代PEG衍生物对rhIFN-αlb进行修饰,SDS-PAGE分析PEG及修饰产物的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对反应pH值、温度、时间、修饰剂用量等修饰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修饰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和活性检测.结果 PEG的电泳表观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其理论值;PEG20000的修饰率(92.1%)高于PEG5000和PEG10000;修饰剂用量和pH值是主要影响因素,佳pH为9.0,rhIFN-αlb与PEC20000的佳摩尔比为1:10,时间和温度影响甚微.单点修饰产物保留了14.4%的体外活性,多点修饰产物无活性.结论 选择了合适的PEG衍生物并优化了修饰条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宇峰;黄静;徐帆洪;吴腾捷;吴自荣;楼觉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豚鼠皮肤光老化的修复作用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皮肤光老化的修复作用,为皮肤光老化的治疗提供新途径.方法 每天UV-A和UV-B紫外线灯同时照射2 h,连续照射50 d,制备豚鼠皮肤光老化模型;体外分离培养豚鼠乳鼠MSCs;经DAPI标记后,局部多点皮内注入豚鼠皮肤紫外线照射区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注入后24 h、5 d及10 d,DAPI标记的MSCs在紫外线照射区域皮肤组织的迁徙及定居;肉眼及HE染色切片观察MSCs对豚鼠光老化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 DAPI标记的MSCs经紫外线照射皮肤区域局部皮内多点注射24 h后,即出现在真皮层,5 d后出现在真皮层及毛囊组织,10 d后广泛弥散在皮肤各层.肉眼及皮肤HE染色切片镜下观察均显示,治疗组豚鼠较模型组明显延缓光老化进程,且在停止照射后,治疗组光老化症状比自然恢复组有更为显著的改善.结论 MSCs对皮肤光老化有明显的延缓及修复作用.

    作者:姚春丽;夏建新;陈玉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HIV检测试剂的发展及应用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deficiency virus,HIV)是引起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的病原体.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目的 构建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株(67N)血凝素酯酶蛋白(HE蛋白)原核表达系统,为建立特异性免疫学诊断方法提供备选材料.方法 克隆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67N)HE蛋白抗原表位富集区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HE,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经包涵体的初步纯化,金属螯合层析进一步纯化HE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 大肠杆菌可高效表达HE蛋白,目的 蛋白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42.2%.纯化后蛋白浓度为0.6 mg/ml,纯度为85.4%.所表达的蛋白可被兔抗猪血凝性脑脊髓炎阳性血清所识别.结论 已成功构建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蛋白原核表达载体,重组HE蛋白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作为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血清抗体的候选抗原.

    作者:常灵竹;宋德光;贺文琦;陆慧君;李志萍;陈克研;高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脂康对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脂康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建立AngⅡ诱导CFs增殖的模型,以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析法观察血脂康对CFs数目和细胞周期的影响.AngⅡ及不同浓度血脂康作用48 h后,用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胶原的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胶原和TGF-β1 mRNA表达.结果 AngⅡ对CFs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血脂康可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血脂康可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率,降低S、G2/M期细胞百分率,降低胶原含量、TGF-β1蛋白及胶原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论 血脂康能抑制AngⅡ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的产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 mRNA表达实现的.

    作者:赵淑健;金玉怀;叶平;邵宁生;杨光;刘坤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的HPV疫苗对宫颈癌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目前,HPV疫苗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涌现出许多新的开发策略.本文对HPV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岳磊;井申荣;魏云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蚯蚓组织脱氧核糖核酸酶EWD3的生化性质

    目的 研究赤子爱胜蚓组织中1种脱氧核糖核酸酶(EWD3)的主要生化性质.方法 采用Lowry法测定酶的蛋白含量,SDS-PAGE和MALDI-TOF方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法测定等电点,并测定EWD3酶的酸、碱稳定性、温度稳定性、激动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值.结果 EWD3酶的蛋白含量为2.1 mg/ml,相对分子质量为63 460,等电点为6.20,Km值为1.52 mg/ml,适pH值为4.4~5.2,不耐高温.Mg2+、Ca2+、Mn2+、10和20 mmnol/L EDTA对EWD3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这些参数与已发现的各种DNases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蚯蚓组织中已发现的脱氧核糖核酸酶EWD3具有特殊的酶学特征.

    作者:康慧芳;樊慧杰;王晓媛;姚建强;杨利军;牛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实时荧光PCR法快速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突变株

    目的 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YMDD突变株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设计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利用TaqMan-MGB探针技术,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临床HBV-YMDD变异标本36份和野生型HBV标本20份,并将其YMDD变异结果与DNA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01拷贝/μl;特异性为100%;低检测限度为101DNA拷贝/30μl反应体系;实时荧光PCR方法测得YMDD野生株20份,变异株36份,与DNA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 应用TaqMan-MGB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YMDD变异株基因,具有灵敏、特异和精确等优点,对临床监测拉米夫定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建;王缦;陈华;王卓莹;华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旋毛虫对BALB/c小鼠体内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作用

    目的 观察旋毛虫感染对BALB/c小鼠体内人结肠癌HCT-8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旋毛虫感染BALB/c小鼠,并在不同时间接种HCT-8细胞,荷瘤20 d后解剖小鼠,测定小鼠体内肿瘤的体积、重量,计算抑瘤率,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各实验组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8+、CD4+/CD8+比值、未长瘤小鼠比例、小鼠死亡率和抑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先接虫后荷瘤组抑瘤效果优于先荷瘤后接虫组.结论 旋毛虫对BALB/c小鼠体内的人结肠癌HCT-8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霞;张国才;张西臣;李建华;杨举;宫鹏涛;徐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流感亚单位疫苗裂解剂残留量检测及安全性试验

    目的 检测流感亚单位疫苗的裂解剂残留量,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制备3批流感亚单位疫苗,采用比色法检测其裂解剂Tween-80和CTAB的残留量,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制备的3批疫苗样品,Tween-80的残留量平均在68.3~72.μg/ml之间,CTAB残留量平均在36.3~38.7μg/ml之间.在安全性试验中,豚鼠未出现过敏反应,小鼠和豚鼠未出现异常毒性反应.结论 制备的流感亚单位疫苗的裂解剂残留量符合拟定规程要求,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艳;戚凤春;张雪梅;赵大鹏;范洪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国产无佐剂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

    目的 观察国产无佐剂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 对93名观察对象采用0、3、7、14和28 d程序进行暴露后免疫,观察免后30 min的即时反应及72 h内的局部和全身副反应,并于第1针免疫后3、7、14和45 d采血,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结果 疫苗接种后均无异常反应,局部及全身一般反应率分别为5.8%和4.5%.免后7 d,血清抗体阳转率达22.58%,14 d达100%;免后7、14和45 d的GMT差异有显著意义;不同性别间免后14和45 d的GMT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不同年龄组间GMT 14 d差异有显著意义,45 d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国产无佐剂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安全,免疫效果好.

    作者:刘华章;黄桂花;曹庆;潘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基因的检测

    目的 检测编码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tst基因,了解该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用PCR法对产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上编码TSST-1的tst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并对临床分离的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tst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 对tst基因进行了检测及测序,84株受检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tst基因阳性株占19.05%(16/84),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TSST-1基因的同源性较高.结论 用PCR法检测tst基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特异性和敏感性.tst基因阳性株在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作者:王敏;付炅;李先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流感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性

    目的 研究WHO指定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性,为用Vero细胞制备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优化不同培养基、胰酶浓度、pH值等培养病毒的条件及收毒时间,将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在Vem细胞上连续传代,并进行血凝效价检测及RT-PCR分析.结果 在病毒维持液为F12+DMEM、pH为7.5、胰酶含量为1.5μg/ml、培养3 d收获病毒时,可获得较高的病毒血凝效价,连续传4代,病毒血凝效价降为0,RT-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 WHO推荐的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病毒血凝效价逐渐降低.

    作者:罗振武;邱丰;魏晓露;余磊;张云昆;姚石宝;郭自全;唐成丽;姜述德;廖国阳;李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Vero细胞微载体技术规模化培养轮状病毒

    目的 利用Vero细胞微载体技术规模化培养轮状病毒.方法 利用5 L生物反应器进行Vero细胞的微载体培养,待细胞密度达1.5×106个/ml时,以0.05 MOI接种轮状病毒P[2]G3株,于37℃连续培养6 d后收获病毒,期间每天取样观察细胞病变(CPE),并检测病毒感染性滴度.结果 在轮状病毒规模化培养的初期,其病毒滴度逐渐升高,至48 h达到高.在上清中,病毒的滴度为5.5CCID50/ml;在细胞裂解产物中,病毒的滴度为3.75CCID50/ml.结论 Vero细胞微载体规模化培养轮状病毒可提高病毒的滴度.

    作者:张永欣;刘馨;张光明;徐婧雯;李国良;李桂兰;孙明波;衡燮;姬光;孙茂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