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

张明

关键词:红花,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3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18例),维脑路通对照组(18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总有效率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合中药制剂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七丸、接骨丸和虎潜丸对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100例骨折患者根据性别、年龄和骨折部位相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复合中药制剂,比较两组的临床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丸、接骨丸和虎潜丸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作者:丁士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房颤临床分型与药物治疗探讨(附86例分析)

    心房纤颤(AF)是内科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报道我院1991~1997年内科经心电图诊断,资料较完整的房颤病人86例,结合文献作临床分析,旨在探讨房颤的临床分型和药物原则.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4例,女32例,男女之比1.6:1,年龄小于40岁8例,占9.3%;41~59岁32例,占37.2%;60岁以上46例,占53.7%.

    作者:郑伦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常用药品包装存在问题的调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药品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药品的外包装越来越精美、轻便,.大大方便了临床和消费者的用药需要.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也时常看到,包装药品的塑料药瓶密闭不严,内装的糖衣药片产生变色、潮解、结块、霉变现象;或因塑料药瓶标签黏贴不牢、脱落丢失,致使所装药片无法辨认,使药品资源造成浪费和经济损失.

    作者:韦敬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对阴道刺激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对阴道的刺激反应.方法阴道片直接给药法.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多次给予家兔阴道后,家兔全身状况良好,阴道口未见红肿及异常分泌物流出,肉眼及镜下观察取出的阴道组织,均未见异常.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经阴道给药无刺激性.

    作者:吴慧;方明;明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糖尿病肺部并发症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1999年3月~2000年9月45例糖尿病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肺部并发症的特点,从而对临床治疗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冯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儿童哮喘的家庭吸入治疗与护理

    近年来儿童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指导患儿及家属选用合适的药物,掌握正确的用法、用量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通过帮助66例哮喘患儿制订家庭治疗、护理方案,正确使用喘乐宁、必可酮的吸入方法,使哮喘发作得到有效控制.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晓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不同喂养方式婴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与佝偻病的关系探讨

    为了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与佝偻病发病率的关系,我们在1997年3月~2000年3月对1 148例0~1岁婴儿喂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所调查婴儿进行了血骨碱性磷酸酶测定(BALP).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晓敏;王守桂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利弊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药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力开发中成药是未来中药的发展方向.随着中成药品种的不断增加,临床上中成药和西药联用也日趋广泛,但中药和西药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疗体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用药原则,二者联用的利弊关系如何尚缺乏大量临床的权威性资料来证实,故应用时必然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就此,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对二者联用的利与弊,简述如下.

    作者:范成玉;殷光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感染.近年来,随着头孢哌酮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陆续出现,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徐学君;邹若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80例异位妊娠误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近几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所增加[1].究其原因可能为感染性疾病的增多(如淋病等),宫内节育器的广泛使用,反复的人工流产有关.为提高异位妊娠诊断正确率,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及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现就我院1992年1月~1998年12月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对误诊的原因及诊断上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

    作者:吴淑琴;陈淑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26例,给予小剂量纳洛酮(0.01~0.02 mg·kg-1·次-1),大不超过0.15 mg·d-1.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明显.结论盐酸纳洛酮是治疗新生儿窒息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皖华;罗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体会

    通过16例射频消融术(RFCA)无1例并发症的成功护理实践,从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阶段分别对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穿刺部位出血情况和足背动脉的搏动等进行观察、分析和临床处理,探讨RFCA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承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会阴切口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会阴切口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结果10例会阴切口一期缝合,于骶前置双皮管,分别从会阴切口两侧引出,接负压球吸引.会阴切口甲级愈合9例,占90%,乙级愈合1例,占10%.13例会阴切口一期缝合,于骶前置皮管、烟卷各一根引流,分别从会阴切口两侧引出.会阴切口甲级愈合5例,占38%,乙级愈合2例,占15%,丙级愈合6例,占47%.结论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于骶前置双皮管从会阴切口两侧引出,接负压球吸引,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高.

    作者:王仔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的选择性

    目的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合理选择、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深入临床及参阅有关文献资料.结果与结论孕妇可安全使用的有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其他各类抗菌药均可通过胎盘屏障,不同程度引起胎儿畸形、骨髓抑制、肝、肾、脑神经损害等,要禁用和慎用.哺乳期妇女用药,可通过乳汁影响到乳儿,使乳儿产生药物不良反应,10余大类药物是哺乳期妇女要慎用和禁用的.

    作者:李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三酰甘油血症与脂肪肝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讨论三酰甘油(TG)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对259例行B超检查,随即化验血液中TG含量,用以对照分析.结果B超检出脂肪肝22人,其中高TG 17人;化验查出高TG血症组77人,其中脂肪肝17人.结论高TG是脂肪肝的相对危险因子,应注意预防及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许继梅;左廷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胸腹部肿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胸腹部肿瘤患者射频治疗的方法及护理技术.方法对射频治疗的7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30例患者出现不同的反应,均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症状缓解.术后1~3月随访52例,患者自觉症状缓解33例,体重增加10例,目前存活49例,死亡3例.结论经皮射频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方法,重视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能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沈文琴;马常转;王悦;缪家梅;程乐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纳洛酮抢救安定急性中毒

    目的观察纳洛酮抢救安定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43例安定急性中毒病人(男性7例,女性36例,年龄17~59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纳洛酮0.4~1.2 mg,必要时2 h后重复静注;另有对照组36例(男性8例,女性28例,年龄16~56岁),仅用洗胃、输液等常规治疗,必要时静注可拉明,洛贝林,美解眠.结果纳洛酮在清醒时间,留观天数(P<0.01)和转归(P<0.05)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纳洛酮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抢救安定急性中毒病人疗效显著而又安全.

    作者:刘国媚;杨向林;程晋来;史宏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护理体会

    自发性脑出血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我科自2000年2月开始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25例脑出血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叶仂;王永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9例卡介苗灌注治疗膀胱癌的体会

    我院自1995年10月~1999年2月收治膀胱肿瘤19例,均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卡介苗膀胱灌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怀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加强中心供药室工作管理的体会

    从加强综合医院中心供药室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严把药品质量关及结合专业知识应用于临床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曹慧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