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玲
目的:评价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从我院2008年1月~6月应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例中,每月随机抽取 20例,共计120例患者的年龄、住院科室、所患疾病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以神经内科、传染科、心内科、ICU分布较多,老年人偏多,主要用于脑梗塞及脑损伤引起的水肿(42例)肝硬化或肝腹水(32例).结论:我院对人血白蛋白的应用还存在一些误区 ,只有本着有效、安全、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才能获得佳的使用效果.
作者:梁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是指因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腔炎性分泌物倒流入咽,而产生的慢性咳嗽、咽异物感等一系列症状.PNDs与哮喘和食管返流性疾病共同构成了慢性咳嗽的三大主因,占慢性咳嗽的85%~98%,其中PNDs发病率为28%~57.6%.它包含一组鼻或鼻窦疾病,因为它不是独立性疾病,同时又没有明确的病变范围,使患者的主诉症状与体征常不相符,在临床上容易被呼吸科和耳鼻咽喉科临床医生忽视,从而延误治疗.本文就PNDs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作者:郭富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的自然条件及人们食盐、饮酒量均高于南方.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人老年高血压患病率达40%~60%为一个很大的发病群体[1].很多患者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而带来各种并发症,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医生根据高血压分期临床用药并结合细致,周到,科学的护理及良好的自我管理以达到推迟动脉硬化,预防并发症发生,保证心脑肾功能良好恢复体力.辅以足够的休息及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在高血压病护士的长期随访下,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自我管理,该患者体重70kg~72kg;血压17.3/10kPa,血脂血压维持理想状态已6年.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于凤莲;戴亚男;韩淑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的健康教育依从性,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方法:将96例医用臭氧治疗LIDP患者按单日住院的为观察组,双日住院的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观察组除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外,还重点强调健康教育依从性的重要性.结果:观察组在腰背肌功能锻炼,患者不健康的习惯和行为改变及治疗效果方面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健康教育依从性可提高医用臭氧治疗(LIDP)的效果,延缓LIDP的复发.
作者:王晓侠;李秀玲;周本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心电图已成为临床上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一个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它对心律失常、预激综合症、心室肥大、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的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查体中是一个必要的检查项目.为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作好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现对江苏油田2560例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对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结果如下.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士自身因素对护理专业发展的影响,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护士自身因素对护理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护士自身因素对护理专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结论:科学的分析护士自身因素在护理专业发展中作用重大.
作者:董桂红;钱莉;李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阑尾术后并发症,各大小医院均有发生,常见并发症为腹腔脓肿、内外瘘形成、门静脉炎、切口感染、肠粘连、出血等 [1].本院近1年来诊治了确诊3例阑尾残株炎的少见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书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所见故障X线机技术选择键置于透视状态下,机器正常工作,点片和摄影机器均不曝光.
作者:李成山;周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新时期医德医风建设的主要内涵首先,医务工作者要对人民满腔热忱,发扬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其次要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因病施治、尊重患者、为患者保守秘密,再者要文明礼貌,优质服务,遵纪守法,廉洁行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德医风是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活动中所遵循的职业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医院文化在医疗活动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将由单一的医疗技术竞争转移到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行风建设、员工素质的竞争.因此,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医德医风与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医疗服务与国际接轨,树立行业新风,端正医务人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健康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顾志新;刘兴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自2005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对所有的住院病人都实施了健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正常分娩的产妇来说,因其住院时间短,使健康教育计划不能完整实施,有相当数量的产妇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及产褥期的护理及卫生指导,往往因健康知识缺乏而引起母婴的一系列疾病.笔者对儿科172例住院新生儿的疾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50例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母亲就相关健康知识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兰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测全部受试对象的BNP并进行比较. 结果:心肌梗死患者BNP浓度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 结论:BNP增加的程度与梗死面积成正相关.
作者:韩世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在老年人中特别多见,缓慢加重肺功能异常,终能同时影响多个靶器官并缓慢进行发展.此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严重影响社会人民的健康问题和生活质量. 在当今全球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存在,防治 COPD工作显得非常艰巨而又迫切,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本作者选择了噻托溴胺吸入剂对49例COPD慢性期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观察分析,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国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急诊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6年3月间120例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右半直肠癌并肠梗阻84例,左半结肠和直肠癌并肠梗阻36例,其中一期切除吻合80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62例,左半结肠直肠一期切除吻合18例),Hart mann手术12例,Dixon手术7例,回肠乙状结肠或回肠直肠捷径手术10例,肿瘤近端肠管造口 1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15%),为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肠瘘死亡1例,119例(99.1%) 痊愈出院.结论:术中经阑尾残端行结肠灌注并一期切除吻合治疗结直肠瘘并发急性肠梗阻 ,是方便可行和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正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以往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多经腹或经阴道途径.由于经腹手术损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而且腹部留有疤痕影响美观,不易为患者接受;经阴道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有一定的风险,病人接受亦有顾虑.而在腹腔镜辅助下的阴式子宫切除术 ,因其创伤小、出血少、疼痛小、安全系数高且术后恢复快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我科从 2006年2月~2008年3月,已成功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术200余例,无并发症发生 .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许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外科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也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临床营养支持的方法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和更新.特别对胃肠道手术后的患者.随着对胃肠道动力和功能的再认识,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正逐渐被临床医生认识和接受.现就2007年1月~2008年6月间我院胃肠道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戴书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检验科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娴熟的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各种标本进行仔细和正确的检验与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无误的实验依据.尽管检验质量的控制工作主要在检验科,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患者受检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控制及标本的保存运送等,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是必不可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郝德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探讨先期口服米非司酮再予米索前列醇行阴道后穹隆给药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及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院2年间中期妊娠60例病例,年龄20岁~40岁,孕周13W~26W.
作者:王东晓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更年期的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期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活动先有波动,然后渐趋稳定,为妇女一生中必须经历的一个生理过程.多数女性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顺利度过更年期,但是部分妇女则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症状.笔者4年来用血府逐瘀口服液为主治疗该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产道血肿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产道不同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因不能上流形成血肿.本文对产道血肿病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作者:姜新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前,我国除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开展了血药浓度监测(TDA)、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药学情报活动(DI)、简单的用药咨询等工作外,而药师真正参与临床用药,实施药学监护的工作还没有广泛开展.虽然面临的困难很多,但只要选择适当的突破口,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工作就会逐渐开展起来.本文总结了我们开展工作的体会及兄弟医院的经验,阐述了当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可开展的内容.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