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镜检查189例下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

李洪光;刘卫兵;陈超

关键词:大肠镜检查, 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电子结肠镜检查, 诊断和处理, 不同年龄组, 出血原因, 常见原因, 确诊率, 发病率, 主诉, 文献, 临床, 汇报, 患者, 便血
摘要:下消化道出血相对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较少见,文献报道其发病率(20~27)/10万[1].在诊断和处理上比上消化道出血更加困难,随着电子结肠镜的广泛使用,确诊率有了很大提高.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间,对189例以便血为主诉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分析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并对不同年龄组的出血原因加以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工企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门诊手术患者的实施

    门诊手术患者具有时间短,病员流动性大而且患者不住院,健康教育知识少的特点.我们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门诊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有关预防切口感染的认知度,增强病人自我控制能力,促进伤口早日康复.因此做好门诊手术患者健康教育对于预防术后感染具有很重要意义.

    作者:曾爱丽;杜安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管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大批地被引进到了医院相应的领域,作为医疗、科研、教学中物质基础的医疗设备,已成为医院发展中直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中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其维修工作较过去也有了质的飞跃,所包括的内容和任务已由简单的维修上升为管理,因此,如何保证各种设备、器械的正常运转,满足临床科室和广大患者的需要;如何发挥设备的大效用成为目前每个医疗设备维护工程师的首要任务.

    作者:李钦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行介人诊断和治疗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ron,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血液循环重建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快、恢复好的特点,但由于许多患者对介入治疗知识缺乏了解,从而担心手术效果并对预后充满恐惧心理,怀疑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患者顺利进行介入治疗的关键.我院自2003年4月~2007年6月对97例冠心病行介人手术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春晖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HLA-B27阳性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HLA-B27阳性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HLA-B27阳性16例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为男性,平均12.5岁.治疗分膝关节切开滑膜切除术、关节镜下关节滑膜切除术,术后使用CPM机辅助锻炼.结果:在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无一例复发.部分关节切开手术,患者伴有关节功能活动障碍.结论:膝关节镜对于HLA-B27阳性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上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作者:张琨;蒋翔;李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异病同治治验三则

    九味羌活汤是一道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的治疗外感热病的方剂.作者临床中以辨证为主,灵活运用,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中下.1 眼睑下垂

    作者:艾秋云;曹晓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布洛芬缓释胶囊引起视力下降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5岁.3个月前因外伤致右膝关节疼痛、红肿、不适,近来加重来院就诊.体格检查:右膝关节红肿,摸之发热感,膝关节屈伸受限.

    作者:肖玉芹;侯丽艳;吕晓红;王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56例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体会

    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等临床表现.笔者临床护理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

    产后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足,是指妇女生育后乳汁分泌量少或无乳汁分泌而言. 1 临床资料

    作者:杨玲;李普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纳豆激酶研究现状

    本文说明了纳豆激酶(NK)的溶栓机制--以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占主导地位;综述了NK的理伦性质--属于碱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具有与其相似的理化性质;介绍了NK酶活的直接、有效的测定方法.总结了NK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的研究进展--在大肠杆菌、酵母、莴苣植株表达体系中均有成功;分析了NK作为溶栓药物的趋势.

    作者:孙立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早期梅毒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早期梅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早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0岁~40岁中青年居高,婚外性行为达90.19%.结论:性活跃人群发病率较高,青霉素类药物为治疗首选,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降低梅毒发病率.

    作者:胡立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纠正肝硬化腹水患者低钠血症的护理

    低钠血症常并发于危重疾病,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如低钠性脑病甚至死亡.而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常有电解质紊乱,当腹水或其它并发症后,这种改变更为明显.肝硬化虽然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但低钠血症仍较多见,谨分析3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楚俊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如果将当今的网络时代称为真正的跨入信息社会的话,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网上资源的极大丰富,但是网络资源的海量与其无序的组织以及质量的参差不齐,造成搜索结果的鱼龙混杂,所以开发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成为全世界一个新的课题和难题,如何使图书馆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加大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关健.

    作者:冯健平;金成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待产妇的心理及其护理

    待产妇入院后有期待做母亲的喜悦,更有对分娩的担心和恐惧.一般来说,自然分娩有产力、产道、胎儿三个决定因素,但产妇的心理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常可引发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影响分娩的不利情况.因此,正确把握待产妇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待产妇顺利分娩的重要工作.

    作者:林景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探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与发展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价值的提高,护理工作范围的拓宽,医学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学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和发展,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普遍存在着管理差,各科混杂,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无菌技术观念不强,基础护理工作不到位,从事的只是单一的打针挂水的功能制护理,病房无论是设施还是护理服务已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相协调,介于这一现象笔者对于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与发展进行探讨.

    作者:韦秀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浅谈尼尔雌醇(CEE3)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尼尔雌醇(CEE3)是雌三醇长效制剂,口服吸收后贮存于脂肪组织,在体内代谢为乙炔雌三醇和雌三醇发挥作用,是作用很弱的雌激素.临床一直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近年来有人对CEE3进行了其它方面的研究.如抗辐射、防治骨质疏松、对血脂的影响及妇科摘取节育器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金春花;白晓丹;姜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异维A酸胶丸治疗囊肿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维A酸胶丸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名囊肿性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2例,口服异维A酸胶丸为10mg/R,2次/日;对照组40例,口服阿奇霉素,0.5g/d,餐前1h顿服;两组均外用氯雷酊,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92%,对照组有效率5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93,P<0.05).结论:异维A酸胶丸治疗囊肿性痤疮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立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的效果.而灌肠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病变部位及灌后的体位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作者在传统的灌肠方法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亚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04例体会

    甲状腺疾病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常用术式,本院自2004年1月~2006年9月共施行该手术104例.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蔡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肠系膜动脉血栓致肠坏死1例

    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是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引起外科急腹症的少见疾病.1 病历摘要患者,男,45岁.因脐周疼痛、呕吐、腹泻10小时就诊.

    作者:闫春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在围手术期的实施与效果观察

    目的:对手术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并通过对病人的有关表现的分析来观察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对120例择期经硬膜外麻醉的手术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并观察记录术中病人肌肉紧张的程度、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程度、血压、脉搏的变化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与114例只施行传统常规手术护理的对照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开展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病人,术中肌紧张程度,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血压、脉搏的变化比对照组平稳,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经统计分析,两组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开展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方案的顺利实施及促进术后病人的早期恢复.

    作者:朱梅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工企医刊杂志

工企医刊杂志

主管:哈尔滨市卫生局

主办:哈尔滨市工厂企业医院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