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目的 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为指标,调查1型糖尿病(T1DM)青少年儿童家庭功能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家庭功能与血糖控制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40例1型糖尿病患儿,其中男性9例,女性31例,年龄在11~18岁之间(15.17±2.33)岁.使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以及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EMBU)评估T1DM患儿的家庭功能,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血糖控制标准.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家庭功能与血糖控制的关系.结果 父母离异的T1DM患儿的血糖控制更差.家庭的适应性与HbA1c呈现负性相关关系.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以及过度干涉和保护会对血糖控制产生积极的影响.结论 T1DM患儿的血糖控制与家庭功能密切相关,对于家庭功能的强调和维护,应该成为未成年患者长期血糖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者:刘媛;申翘璇;黄荧;达颖;徐书杭;张丹毓;楼青青;刘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三位一体机制下社区甲状腺癌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对花木社区的92例甲状腺癌患者采取医院-社区全科团队-患者“三位一体”管理,使用生命质量量表评估管理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管理前后患者对焦虑、抑郁的主观感受.结果 样本社区的甲状腺癌患者经过“三位一体”管理后,生命质量量表评分提高.在功能领域,情绪、角色和躯体功能变好,总健康状况评分变好,管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症状领域,患者的疲倦症状好转,疼痛、气促、失眠和便秘均好转,管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管理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管理前降低,心理状况改善,在饮食控制、运动方式、随访监测和药物治疗知识方面均有所提高.结论 采取医院-社区全科团队-患者“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能够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慢性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和管理工作量加大的状况下,“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许英;唐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在校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流行现况,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和进行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13所不同类型大学的2 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分别为44.6%、15.0%,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三年制大学高于四年或五年制大学(P<0.05).结论 河南省在校大学生吸烟率较高,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促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凤娟;孙经;何健;杨汴生;王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14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的优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病痛,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尽快恢复,从身心双重角度回归社会,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牛卓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病人的相关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武威市民勤县中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300例作为观察组,男性122例,女性178例,查阅相关文献,确定可能对消化性溃疡有影响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终确定统计的因素有患者精神状况、烟酒嗜好、饮食习惯、临床并发症、非甾体药物使用情况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上述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饮酒、吸烟、使用非甾体药物和抑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表现为无症状(P<0.05),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溃疡癌变和伴基础疾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部位多发生于胃窦及幽门口胃角,且呕心、黑便、腹胀、反酸和恶心的患者均多于对照组.结论 饮酒、吸烟、使用非甾体药物和抑郁情况是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老年消化性溃疡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不规律,多合并并发症,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唐永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母子健康手册手机APP在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8月社区医院98例孕产妇基本资料,其中常规建卡孕产妇参加健康教育者为对照组,下载母子健康手册手机APP进行健康教育者为观察组,各49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对产检随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孕中晚期保健、出生缺陷的预防与诊断、母乳喂养与婴儿智护、新生儿特点及常见问题、和0~3岁早期教育相关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产检随访的满意度为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89.79%(44/49),x2=10.41,P=0.00.结论 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教育中应用母子健康手册手机APP可有助于提高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获得更多孕产妇的欢迎,从而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有助于为孕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拜新同联合依伦平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为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168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A(n=56)、对照组B(n=56)和治疗组(n=56),对照组A口服依伦平,对照组B口服拜新同,治疗组采用依伦平和拜新同联合方案进行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6周后比较降压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血钾水平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新同联合依伦平治疗中重度高血压较单纯用药的降压效果好,且不增加对血清肌酐、尿素氮及血钾水平的不良影响.
作者:宋建玲;韩竹梅;李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将138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对照组单纯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20%VS71.01%,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P<0.05),BMI和WHR均显著下降(P<0.05),TG、TC及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调脂、降压和降低体重的作用,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钱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医生应用临床路径式管理对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法,将3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6)和观察组(n=156),对照组采用社区防治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效果.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低盐限油标准知晓率和盐勺、控油壶使用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更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进行耐力锻炼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服药例数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遵医嘱服药患者增加更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每周检测血压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用临床路径式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是提高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模式.
作者:顾伟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文章主要针对目前中国药品审评审批政策改革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一个系统性地回顾.基于目前的政策和现实情况,我们发现改革前的审评审批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药品质量问题、药品审评审批工作大量积压以及药物创新不足.新的改革政策主要针对这几大问题,提升药品审评审批标准,优化程序,实施仿制药质量效果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数据的自查核查,鼓励药物创新,核查药品生产技术,建立并完善保障措施.这些政策不仅对药品监管部门,同时也对药品研发和生产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大幅度降低了药品审评审批工作的积压数量.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药品审评审批专业人员不足,药品生产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改革政策,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总之,本研究主要探讨新旧药品审评审批系统各自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以促进改革的推进.
作者:彭婧;徐恒秋;汪楠;汤健;聂纪婷;孔运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浦东新区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质量及区域分布情况.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查询等方法获取卫生人力资源学历、职称和区域分布相关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法定量定性分析其质量和区域分布情况.结果 卫生技术人员质量结构与理想型格局尚存差距;城乡差距不容忽视,区域分布存在差异.结论 根据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培养、引进高层次卫生技术人员,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更高水平的发展;引导卫生人力资源存量或增量资源向农村、向边远地区流动,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郊区辐射.
作者:宋方方;黄瑶;王俐;范冬梅;赵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妇幼人群的健康信息需求,为APP投放市场选择合适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选择米市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典型社区,方便抽取前来妇保、儿保科室就诊的36名孕产妇和74名婴幼儿家长,了解他们的移动健康信息需求.结果 “获取健康知识”成为用户使用APP的首要需求,“与医师互动”服务受到青睐;不同人群间及同一人群的不同生理阶段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孕妇和婴幼儿类APP的使用率存在差异.结论 建立以高质量的健康信息为核心竞争力,以模块化、阶段化和交互化为特性,重点人群积极推广的移动健康教育模式是提升妇幼健康素养的有效方式.
作者:陈浩;郭清;叶成荫;陈燕;沈歆;陈齐;胡小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从云南省医疗资源分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三级医院患者下沉及患者就医习惯等方面分析云南省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方面促进云南省分级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严莉;彭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基层医师进行分级诊疗知信行的调查,了解成都市分级诊疗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成都市下一步更好地制定分级诊疗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卡方检验.结果 基层医师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双向转诊各项配套措施还需补充完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仍为亟需解决的难题.建议 多途径普及分级诊疗政策,完善双向转诊标准及配套措施,建立互通互享的医疗信息网络平台.
作者:刘志会;张瑞华;何思长;赵大仁;窦丰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天水市某医院城镇职工、居民特殊病种门诊药物使用情况,为该市特殊病种门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4-2016年特殊病种门诊处方6 570张,对口服药物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品种、规格、数量、用药频度(DDDS)及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口服西药以心脑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主,口服中成药以活血化瘀类、益气养阴类和补脾温肾类为主.3年来,连续占据西药DDDS排序前2位的是二甲双胍缓释片和阿斯匹林肠溶片,稳居中成药DDDS排名前2位的是脑心通胶囊和消栓通络胶囊;该院患者病种分布居前的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和冠心病等,以心脑血管、内分泌系统疾病为主,且好发于50~70岁人群.结论 该院特殊病种门诊药物使用能够做到中西药并重,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医院管理方面应关注特殊病种门诊疾病谱的变化,以促进药物有效、经济和合理使用.
作者:王春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纯音听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93%)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经济价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科右中旗乡镇(苏木)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科右中旗乡镇(苏木)卫生院2011-2015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1-2015年科右中旗乡镇(苏木)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逐渐增加;本科、专科学历人员数较少,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数占有绝对比重;高、中、初三级职称人员结构不合理,其职称以初级为主,无职称人员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医生和护士资源按人口分布、地理面积分布的Gini系数为0.12、0.25、0.21和0.34,公平性较好.结论 2011-2015年科右中旗乡镇(苏木)卫生院面临着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学历、职称层次较低,总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急需加以解决.
作者:赵晗;赵文海;韩春平;崔桂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组和地平组,每组各50例,地平组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和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结果 联合组和地平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SBP、DBP水平明显低于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后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海燕;张金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CHF患者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FF)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两组LVEDD明显减少,LVFF明显增大,治疗组减少及增大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IL-6、TNF-α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有效缓解CHF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蒋亚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CI患者47例为观察组,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大面积组13例、中面积组18例和小面积组16例,另选取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及大、中和小面积各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升高,双侧颈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明显减慢,外周阻力明显增大(P<0.05).随着脑梗死面积的增大,IL-6、IL-8、TNF-α和hs-CRP水平逐渐升高,血流速度和血流量逐渐减慢,外周阻力亦相应地增大,大、中和小面积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异常波动,其变化均与梗死面积有关,动态监测其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判断预后.
作者:秦蔚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