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儿童医院2001-2011年川崎病住院患儿分布趋势性分析

王昱斌;杨轶男;胡晓斌;董湘玉;何世娇;张峰;化晓宇

关键词:川崎病, 住院患儿, 分布趋势, 亚高原地区
摘要:目的 基于甘肃省儿童医院连续11年川崎病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揭示我国西北亚高原地区川崎病患儿人群变化特征.方法 获取甘肃省儿童医院2001-2011年川崎病住院患儿完整病历,进行分布特征与年份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1-2011年川崎病住院患者男性是女性的1.96倍,年龄以小于2岁为主,占60.48%;60.00%的患者以急诊入院收住,72.86%患者出院以好转为主,未见死亡病例.结论 基于甘肃省儿童医院的我国西部亚高原地区,川崎病患儿男性比例偏高,3岁以下就医比例偏低,患儿入院情况以急为主,治愈率较低,积极推进川崎病早诊早治刻不容缓.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布局探讨

    目的 为了方便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报销,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需增设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方法 利用主成分分析、规划软件LINDO 6.1实现对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合理规划.结果 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需要在608个行政村中增设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才能满足未覆盖的1002个行政村村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需求.结论 布局模型的构建,为不同地理环境农村的村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规划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方法.

    作者:陈世景;于鲁明;常文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广西容县乡村医生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探索

    目的 了解广西容县乡村医生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全县范围内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性别、年龄、学历、执业资格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容县的乡村医生以男性、30~50岁、中专学历和乡村医生资格为主.结论 为加强网底建设,完成各项医改工作任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在维持乡村医生稳定的基础上实现乡村医生队伍的年轻化,提高乡村医生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作者:孙强;何烈琪;杜艺;李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上海市徐家汇街道65岁以上老年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徐家汇街道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症科合作,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参加本中心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的342名老年人进行骨密度测定,按骨密度测定值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调查的342名老年人中,骨密度正常者占26.3%,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者占73.7%,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曾因轻微碰撞或跌倒伤到骨骼、身高较年轻时降低>3 cm、经常腹泻和45岁前绝经者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女性、高龄、曾因轻微碰撞或跌倒伤到骨骼、身高较年轻时降低>3cm、经常腹泻和45岁前绝经者是该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的高危因素,提示应加强有该方面因素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

    作者:徐光铮;高晶;张惠琴;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引入首诊负责制适宜技术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引入首诊负责制适宜技术模式的应用效果,为制定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及技术参考.方法 将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引入首诊负责制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引入首诊负责制后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结果 引入首诊负责制后,社区人群首诊测血压率、筛查慢性病患者人数同比增长率和规范管理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5.29%、310.66%和275.92%,管理效果显著.结论 引入首诊负责制适宜技术模式能够有效、规范地管理社区慢性病患者,同时能够促进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的落实.

    作者:王贤初;陈燕;巫云辉;邱德星;李宝琪;陈能栋;肖森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河西地区学生自杀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河西地区学生自杀相关行为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学生自杀和指导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统一对甘肃省河西地区武威市和张掖市3 8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过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学生比例为10.78%和3.62%;抑郁、孤独和失眠的报告率为18.71%、14.75%和10.44%,学习压力大的报告率为24.04%,被恶意取笑的报告率为45.55%,不同类型学校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恶意取笑、被威胁恐吓男女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甘肃省河西地区学生中自杀相关危险行为广泛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应互相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

    作者:马艳;杨泽;秦让山;李泽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准入的意向分析

    目的 了解管理层与执行层对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设置的认可程度及项目准入原则的意向差异,以探索完善均等化项目准入的多元决策模式.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评阅归纳得“面向全体居民”、“面向特定人群”和“基于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等6大准入原则.其次对某地级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管理层与执行层进行意向调查.结果 管理层和执行层对现有均等化项目设置的合理性认同率不高,文献提及的准入原则重要性排序仍有争议.结论 需基于多元的群体互动,以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准入机制.

    作者:陈珉惺;吕军;张引;郝超;虞国良;励晓红;徐汉波;李昊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联合地芬诺酯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胰腺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使胰腺血液供应不足及胰管阻塞等原因引起[1].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急性腹痛、剧烈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和各种器官衰竭[2].乌司他丁又名尿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多种酶和炎症介质有抑制作用[3].

    作者:王尚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广东粤北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防治对策研究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广东省粤北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和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率情况.方法 对粤北地区2009-2012年新生儿疾病筛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粤北地区2009-2012年的新生儿疾病平均筛查率为88.84%,并且逐年升高.CH发病率为0.56‰(1:1789),高于广东其他城市;G-6-PD 7 759例,检出率为4.93%(1:20); PKU 2例,检出率为0.013‰(1:78 707).结论 总结分析粤北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为今后筛查工作的进展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粤北地区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率,保障耍幼儿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黄丽婵;陈亚军;乔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D64在脓毒症诊断中的意义

    脓毒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发病率近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多种原因造成该病死亡率极高,其发病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缺乏确切的实验室依据,使早期识别及诊断成为难题.近年来发现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是诊断细菌感染的较好指标.CD64在正常情况下,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表面,中性粒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机体患感染性疾病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迅速升高[1].本研究对56例脓毒症患儿进行CD64测定,以探讨其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以及在抗感染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金颖;徐志英;邸顺祥;张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起因食用响螺所致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分析

    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发生了首起因食用海产品—响螺引起的贝类毒素中毒事件.为了解并查明辖区内发生的这起因食用响螺所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我们对有关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 调查步骤与方法1.1事发概况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人民医院同时接诊了临床体征相似的7例病人.患者主要表现为口舌麻木、头晕、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其中1例患者病情较重,7例为中轻度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已陆续康复出院.

    作者:钟苑芳;江海棠;李云峰;陈荣凯;林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甘肃省儿童医院2001-2011年川崎病住院患儿分布趋势性分析

    目的 基于甘肃省儿童医院连续11年川崎病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揭示我国西北亚高原地区川崎病患儿人群变化特征.方法 获取甘肃省儿童医院2001-2011年川崎病住院患儿完整病历,进行分布特征与年份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1-2011年川崎病住院患者男性是女性的1.96倍,年龄以小于2岁为主,占60.48%;60.00%的患者以急诊入院收住,72.86%患者出院以好转为主,未见死亡病例.结论 基于甘肃省儿童医院的我国西部亚高原地区,川崎病患儿男性比例偏高,3岁以下就医比例偏低,患儿入院情况以急为主,治愈率较低,积极推进川崎病早诊早治刻不容缓.

    作者:王昱斌;杨轶男;胡晓斌;董湘玉;何世娇;张峰;化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医改背景下的义乌市基层防保队伍人力资源分析

    目的 了解新医改背景下的义乌市基层防保人力资源情况,为推进新医改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2年10月对义乌市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基层防保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义乌市基层防保人员共有75名,每万名常住人口有0.61名基层防保人员,17.33%的人员为预防医学专业,初级职称占88.00%.结论 队伍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十分合理,总体素质亟待提高.

    作者:楼挺;董选军;滕世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推进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卫生监督协管是近年来新增加的一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其目的是通过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的职能作用.本文通过对榆次区近两年来实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基层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作者:杨景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伊宁市城镇贫困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伊宁市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为伊宁市出台更适宜于贫困人群就医的优惠政策及医保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于2012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伊宁市4个社区的低保户和普通户各352户,进行入户现场调查和访谈并发放问卷,得到有效问卷620份.结果 低保人口两周患病率高于普通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明显低于普通人口,年住院率和因经济困难提前出院者的比例高于普通人口.结论 低保人口因为经济困难往往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结果小病拖成大病,形成医疗费用更加昂贵,生活更加困难的局面.扩大医疗保障的服务范围等措施对改变低保人群的医疗现状,节约医疗卫生资源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慧敏;魏晶晶;奉成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沈阳市沈北新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沈阳市沈北新区2006-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6-2012年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沈阳市沈北新区流腮报告病例数129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6.95/10万;男女性别比为2: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在4~15岁的学生,10~15岁组发病率高;发病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道义、虎石台、辉山和新城子街道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发病率较高,占全部病例总数的69.62%.结论 加强流腮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工作,提高疫苗接种及时率.

    作者:吴宁;鄂焕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山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行为及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广东省中山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行为状况及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科学的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在广东省中山市3个镇对4 800名60岁及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活行为方面:有39.4%的老年人每天进行体育运动,有82.5%的老年人饮食荤素均衡;有9.6%的老年人吸烟,有3.7%的老年人经常饮酒,其中男性吸烟和饮酒率均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知晓情况:分别有18.6%和30.7%的老年人知道自己的血压值和血糖值,分别有28.7%和52.7%的老年人知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原则,有20.7%和43.7%的老年人知晓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药物治疗原则,其中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有21.7%和16.6%的老年人知晓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分别有25.5%和27.5%的老年人主动和被动地获取过保健知识.结论 中山市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有待改善,对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不高,应加强农村老年人生活方式和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以提高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管理效果.

    作者:梁佩韶;郑志宏;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干预对临界高血压患者发展为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通过健康干预方法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值,防止其发展成为高血压病的可行性.方法 将794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不服用降压药物,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干预,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血压值定量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善情况有显著提高,且干预组与对照组血压值定量资料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血压呈逐年降低、对照组患者血压呈逐年增高趋势.其中发展成为临床高血压病需要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患者干预组有27例(6.8%),对照组有289例(72.8%),后者是前者的10.7倍.结论 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干预是预防临界高血压发展成为高血压病的行之有效方法.

    作者:王春娟;吴东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问题解决思路——基于九龙坡区的实证研究

    目的 总结和分析九龙坡区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的主要做法及现状.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了89名乡村医生,收集相关定量资料,并通过个人深入访谈和焦点组访谈收集定性资料.结果 九龙坡区首先通过乡村卫生一体化将村医变为乡镇卫生院临时聘用人员;然后作为临时聘用人员的村医参加入编考试解决身份问题,补偿和养老问题进而得到解决.九龙坡区村医目前月收入中位数为3 000元;与医改之前相比,41.00%的村医收入减少,39.80%的村医收入增加,19.30%的村医收入没有变化;九龙坡区村医期望收入中位数为4 500元,期望收入与目前收入中位数之差为1 500元;有61.80%的村医对收入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九龙坡区80.90%的村医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事业编制养老保险),78.70%的村医对享有的养老保险满意和非常满意.结论 通过解决村医身份问题,村医的补偿和养老问题得到解决.尽管部分村医的收入有所下降,对收入满.意度较低,但由于解除了后顾之忧,对养老满意度较高.

    作者:张小娟;朱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以肺康复指南为指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方案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基于肺康复指南,对COPD综合肺康复方案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制定标准化康复方案提供依据,促进综合肺康复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使更多的COPD患者受益.

    作者:和玲玲;刘丽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我管理培训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 评价“慢病生活俱乐部”自我管理培训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探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方法 从2013年新洲社康管理在册的慢性病病人中抽取14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参加“慢病生活俱乐部”,由专业人员传授自我管理知识;对照组纳入“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根据深圳市统一“慢性病自我管理培训班”教材进行学习.比较两组老年慢性病患者参加培训的全勤率、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慢病防治信念和自我管理技能掌握程度的区别.结果 通过6周的培训,实验组参加培训的全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慢性病防治的信念以及自我管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但两组患者培训效果仍存在较大差异.培训前,除“能制定个人健康计划”外,两组患者慢性病的知识、信念及自我管理技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培训后慢性病知识、信念及自我管理技能较培训前均有提高,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培训后比较,实验组患者接受培训后其知识、信念及自我管理技能提高更明显.除“愿意接受慢性病知识宣教”以外,各项内容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 “慢病生活俱乐部”是慢性病病人学习交流的平台,由专业人员集中规范授课,强调病友自我管理技能的实践操作,通过病友互助互学等交流形式,培训效果好,使慢性病病友在社康中心有归属感,在社区慢性病防控中有利于发挥防治一体化的平台作用,值得探讨.

    作者:裴宇慧;万献;罗琼佳;石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