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梅丽
玉林市原属疟疾高度流行区,解放初期发病率为558.22/万(1953年),原虫率为32.28%~67.50%.脾肿率达31.00%以上:经过多年的不断防治,1989年疟疾发病率降到0.005/万,全市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3-1994年辖区有60.00%以卜的县(市)达到部颁消火疟疾际准.
作者:梁炯明;卢耀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群发性癔症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条件下.在一个群聚的人群中发牛的具有暗示性疾患躯体症状[1],属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在临床上只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没有任何可以检出的器质性变化.免疫接种引起的群发性癔症则常发生在一些特殊地区和特殊群体中[2].我仄西巩镇2005年5月发生了一起小学生接种麻疹疫苗引起群发性癔症事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有自办宴席的传统,结婚、牛日、老人去世、学生升学、乔迁新居等,都要宴请亲朋好友.随着农民收入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民间宴请中的食品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这给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食物中毒的预防是民间宴请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由于目前法律法规的局限性,该项工作一直未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使得农村自办宴席存在不少问题.
作者:仲建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常用的麻醉方法有球后、球周、结膜下及表面麻醉,由于球周及球后麻醉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如刺破眼球、球后出血、视神经损伤、中枢神经抑制等[1],因此,表面麻醉受到眼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认可.阅读近几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有关表面麻醉的文献报道,发现研究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对表面麻醉点滴时机的选择、点滴次数及间隔时间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黄桂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取石术后不留置支架管的可行性,气压弹道碎石或钬激光碎石及输尿管镜取石,可根据指征术后留置支架管.结果 不留置支架管指征包括大部分患者恢复顺利,平均住院4.2天,X线平片或B超随访结石消失;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轻度肉眼血尿21例,占26.9%;一过性下尿路症状16例,占20.5%;与上尿路梗阻有关的腰痛13例,占16.7%,其中5例腰部症状明显给予重新置入支架管,占6.4%;与泌尿系统感染相关的发热9例,占11.5%.上述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短期,多可自行消失,部分患者服用奥昔布宁、坦素罗辛后缓解.结论 输尿管镜术后不留置支架管是可行和安全的,有助于减少留置支架管所导致的并发症及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陈彤;刘大乐;尚跃;邓武红;杨佳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艾滋病流行日趋严重,已成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艾滋病防治工作对我国公共卫生和现行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只有科学指导艾滋病防治工作,强化政府责任,完善防治工作监管和评估机制,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氛围,才能全面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吴健明;林聪顺;谢汉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各地民间佛事活动逐年增加,佛事聚餐也有增无减.由于佛事聚餐场所不固定,卫生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加之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缺乏针对性餐饮卫生管理要求,食品卫生隐患日益突出,也给卫生监督部门监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近年,萧山区民间佛事聚餐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1].因此,如何加强民间佛事聚餐食品卫生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作者:贺国兴;方坚;鲍琼义;徐钟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人类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在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当中麻疹仍是死亡例数多的,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无脊灰地区下一个要消除的疾病.为分析人群麻疹免疫状况,预测并采取措施控制麻疹暴发,我们对哈尔滨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作者:怀清杰;梁爽;李晓鹏;刘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及家庭成员乙肝健康教育现状,为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提供对策.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学生和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结果 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和家庭成员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1.5%和7.4%;学生乙肝知识、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41.7%、32.8%和84.O%;学生共用牙具、洗激用具、餐具的比例分别为2.7%、56.5%和88.3%;家庭成员共用牙刷、洗漱用品、餐具的比例分别为44.8%、96.2%和98.0%.结论 藏族牧区乙肝疫苗接种率低,不良的卫生习惯及行为方式及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形成了学生-家庭-社会的乙肝传播链,因此加强该地区乙肝防治工作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
作者:李枫;张小汉;程建华;曹永琴;彭玲梅;毛培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建立一套科学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和管理机制是扎实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东城区通过建立以政府主导、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为特色的新型数字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初步实现了慢性病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精细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王建辉;张选;禹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lieuropathies,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周围神经对高血糖比较敏感,故DPN发病率较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有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病变的约占2/3[1],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致残.其发病机制与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生长因子减少等因素有关.此外还与血脂、血液流变学紊乱伴发的营养障碍和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
作者:陈英刚;胡素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reriavaginosis.BV)是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由于它改变了阴道生态环境,改变了阴道pH值,与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和泌尿道感染有关.现将我们近期确诊的143例BV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云彩;张秀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村卫生室医疗设施配备情况:村医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态度、需求以及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接受培训情况及培训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结核病流行的政策、加强治疗工作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试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河南省某市206所村卫生室整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着重对村医预防治疗结核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村医时结核病的感染途径、预防措施等一般知识方面知晓率高,对专业性强的结核病基础理论知识,如抗结核药物的规范治疗及药物毒副作用的处理方面的正确回答率偏低,对我省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方面的知识缺乏.结论 改善落后的医疗条件,加大基层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卫生工作者对结核病的预防知识和能力是当务之急.
作者:盛喜玲;何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广州市越秀区社区医患关系的认知状况,并对构建和谐的社区医患关系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均数分析法.结果 目前,社区医患关系的类型是在医方的指导下,医患双方进行合作性诊疗;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多方因素,而改善社区医患关系的关键在于医方和政府.结论 应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增加政府投入,创新社区卫生服务的费用机制,建立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衔接机制,完善社区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医患沟通与健康教育,强化媒体正面宣传.
作者:廖绮霞;王碧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钬激光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新方法,它可以高效粉碎各种成分的泌尿系结石.2007年10月-2008年10,我们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24例,效果满意,现将此法的优势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伊学峰;于复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为推动辖区内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实施.我们自2007年6-12月在小型餐饮业中进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试点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宏伟;高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鹿城区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因素普遍存在,在过去的1年里,13.76%的学生有过1次及以上打架行为,8.39%的学生经常感到孤独,14.41的学生曾有过自杀的念头,17.39%的学生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22.80%的学生违章骑自行车,4.95%的学生明显肥胖,1.72%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在过去的30天里,分别有4.52%和31.61%的学生吸烟和饮酒.在调查的近7天里,分别有13.76%和15.27%的学生没有进行过高或中等强度体育活动,50.43%的学生吃过西式快餐.结论 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家庭、社会应根据青少年危险行为发生的特点,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作者:薛芳辉;郑纲;孙智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30例患者中.年龄小者23岁,大者42岁,平均年龄32岁:生育者26例,未生育者4例.1.2发病原因:30例患者中患有盆腔炎和手术史者21例,其中慢性盆腔炎病史13例,流产史12例,婚后2~8年不孕者3例,已放置宫内节育器者6例,口服避孕药者2例,1例6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1例3年前宫外孕行右侧输卵管切除.
作者:田丽霞;孙玉英;宋景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中心是浙江省实施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信息化管理规范的试点单位之一,2008年已全面进入第三阶段(综合干预阶段),通过近3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与各位同道交流.
作者:何关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术中尤其是根管预备后出现的约诊间痛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并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复诊次数.我们对患牙根管预备后分别采用延迟封药法和即刻封药法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冬;张文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