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时心脏起搏在急性中毒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

刘骏达;黄晓庆;范怀周;黄林喜

关键词:心脏起搏, 中毒,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时心脏起搏术支持下对急性中毒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进行中毒抢救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8例急性中毒并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随机采用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起搏组,18例)和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再进行解毒治疗.结果 起搏组18例经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右心室起搏成功并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器,配合解毒治疗措施后心律失常改善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P<0.01).中毒治愈率起搏组为88.9%,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P<0.05).结论 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在抢救急性中毒并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阔韧带侵蚀性葡萄胎合并肺转移一例

    1病历摘要患者29岁.因人工流产术后5个月,不规则阴道流血2次,间断性下腹隐痛1个月,于2002年11月4日入院.既往月经不规律(6~8 d/20~60 d),末次月经不详.21岁结婚,孕3产1.2005年5月因停经2个月于当地医院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术.

    作者:高建津;刘洁华;冯佩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1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IN)组织中细胞角蛋白19(CK1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以探讨检测淋巴结CK19的表达对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30例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手术中均行肿块周围或乳晕周围注射亚甲蓝进行SLN定位成功,同时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对SLN和非SLN均行常规病理学检测,对SLN同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K19的表达.结果 30例SLN常规病理检测发现8例阳性SLN,阳性率为26.67%(8/30),1例假阴性.应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0例SLN中CK19的表达,结果HE染色阳性的8例SLN及1例假阴性SLN均呈阳性表达,共有12例SLN CK19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0.0%(12/30);Western Blot检测发现1I例SLN CK19呈阳性,阳性率为36.67%(11/30).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分别与HE染色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阴性率为0.结论 CK19mRNA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乳腺癌SLN中的微转移情况;RT-PCR方法可检测到SLN微转移灶,通过SLN定位后检测其中CK19mRNA的阳性表达,可明显提高乳腺癌SLN的阳性率,降低SLN单纯病理检测的假阴性率.

    作者:叶春梅;罗凤玲;薛明兴;陈波;黄自明;赵松;王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住院患者流感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法检测流感病毒,了解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常见流感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145例各类呼吸道疾病患者应用GICA法检测流感病毒A、B(FIuA、B)抗原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在不同季节、不同性别、年龄、病种及是否合并基础病的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流感病毒抗原检出率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和特点.结果 第一季度FluA、B检出率与第二、第三季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u A:x2=17.735,P=0.000;x2=14.855,P=0.000.Flu B:x2=5.326,P=0.021;x2=4.349,P=0.037);第四季度FluA、B检出率与第二、第三季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lu A:x2=19.480,P=0.000;x2=16.771,P=0.000.Flu B:x2=6.885,P=0.009;x2=5.959,P=0.015).老年患者(≥65岁)Flu A、B检出率高于65岁以下患者(Flu A:x2=55.362,P=0.000;Flu B:x2=8.984,P=0.003).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与合并1种、2种及3种以上基础疾病患者FluA、B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合并基础病种类增多,FluA、B阳性检出率增高.各种疾病中COPD急性发作组(18.2%)及肺炎组(17.1%)FluA抗原检出率较其他病种高.结论 呼吸科病房住院患者中全年均有流感散发病例,第一、四季度多见.老年患者及有基础疾病患者并发流感病毒感染风险较大.

    作者:李月越;陈杭薇;王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巯嘌呤剂量个体化治疗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5例

    目的 总结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诊断,评估剂量个体化的巯嘌呤(6MP)治疗IPH的长远疗效.方法 IPH的诊断是通过住院检查和随访1年以上排除其他疾病后确定.15例患儿符合诊断并纳入分析,诊断时的年龄2~13岁(中位7岁).疾病急性期口服泼尼松2 mg/(kg·d),4周减停,6MP同时开始口服,60 ms/(m2·d),维持治疗3年.结果 多数患儿由于起病症状不典型而被延误诊断,延误的时间是2周~108个月(中位8个月).所有病例经治疗后都能缓解并成功撤除激素.随访2.5~9.5年(中位6年),15例患儿在6MP维持治疗期间有相对低白细胞血症(3×109/L~6×109/L)的患者8例中只有1例复发,而另外7例有5例复发(P<0.05).复发的5例将6MP剂量上调使白细胞降低后4例未再复发.结论 诊断延误仍然是突出的问题.本组多数IPH患儿对6MP维持治疗耐受好且获长期缓解,提示有可能避免长期依赖激素治疗及因此对生长发育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6MP代谢个体差异大,剂量个体化治疗可避免部分病例未得到足够治疗剂量或治疗过度,有助于改善预后,白细胞计数可能是一个简单而有用的衡量指标.

    作者:罗学群;柯志勇;黄礼彬;官晓清;张晓莉;林苑;张映川;张婷婷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可回收防反流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17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胃镜置入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后,观察症状、体征并进行胃镜检查及钡餐检查,观察贲门部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3个月回收支架.结果 17例患者支架置入成功,贲门部开通良好.放置1个月3例,2个月10例,3个月4例,均顺利取出.随访6~18个月,食管仍保持通畅.结论 可回收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回收方便、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张海燕;吴萍;吕亚丽;吴明波;石荣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先天愚型合并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一例

    1 病历摘要患儿男,生后15 d.主因反复呕吐1 d第2次入院.患儿为第一胎第一产,孕39+2周因破水后无宫缩行剖宫产娩出,生后哭声响亮,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10分钟均为10分,脐带绕颈1周,胎盘正常,羊水清亮.生后当日即有呕吐,为胃内容物或咖啡色样液体,因呕吐频繁4 d前第一次入住我科.

    作者:王春妃;任常军;马亚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沐舒坦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将9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NCPAP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大剂量沐舒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6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1,P<0.05).结论 NCPAP联合沐舒坦治疗NRDS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桂萍;周成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热灌注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灌注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28例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胸腹水,其中合并胸水者10例,合并腹水者18例.引流胸腹水后,采用热灌注机,将生理盐水3000~4000 ml在体外循环系的驱动下,加热至41.5~43.5℃,经引流管灌注入胸腔或腹腔,再经导管缓慢抽出,循环3、4次,加热时间60~90 min,使腔内温度保持在41~43℃后,低位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康莱特100 ml,同时注入顺铂40 mg.腹腔内注入顺铂40~60 mg,保留引流管,1周后抽出胸腹腔内液体.根据积液量,每周灌注1次,2周1疗程.结果 2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共灌注43次,其中有13例只灌注1次,胸水控制CR90%(9/10),PR 10%(1/10),总有效率100%,腹水控制CR 55.6%(10/18),PR 16.7%(3/18),控制率72.2%.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发热、急性腹痛.结论 热灌注联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的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春珍;石朝生;杨俊红;夏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160例和非干预组160例,2组全子宫切除、次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血管介入治疗各40例.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及诺丁汉健康量表对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及婚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手术前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间诺丁汉健康量表生活质量评分和Olson婚姻质量各项记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非干预组中全子宫切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升高、婚姻质量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或P<0.01),次全子宫切除组、肌瘤剔除组及血管介入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婚姻质量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或P<0.01).手术后,干预组中全子宫切除组、次全子宫切除组、肌瘤剔除组及血管介入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非干预组降低,婚姻质量评分较非干预组升高(P<0.05或P<0.01).2组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均正常,手术前后女性激素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手术前后综合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玲;王佳春;朱清仙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年轻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生殖健康状况及心理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重复人工流产年轻女性的心身症状、生殖道感染及生殖避孕知识需求,为开展年轻女性流产后服务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科,年龄24岁以下,既往人工流产1次以上,早孕5~10周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年轻女性400例(研究组),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生殖健康调查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术前进行生殖道感染状况检查,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平均年龄为(21.18±2.46)岁,既往人工流产次数(1.96±1.44)次,2次及以上占52%.首次流产年龄<20岁、性生活频率>3次/周、性伴侣数2个以上以及前次人工流产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是未婚年轻女性重复多次妊娠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究组抑郁、恐怖、精神病性、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性的因子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既往患有生殖道感染者为34.5%.研究组生殖道感染患病率为59.5%,患1种生殖道感染者占58.5%,患2种生殖道感染疾病者占36.0%,其中33.5%的生殖道感染患者无临床感染征象.流产次数>2次、首次性行为年龄≤18岁、既往有生殖道感染病史、性生活频率多于3次/周、多性伴特别是同时多性伴、性生活卫生差为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复人工流产年轻女性存在心理、生理多方面生殖健康问题,生殖避孕知识缺乏是主要原因.完善人工流产后服务、积极开展围手术期生殖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并督促年轻女性流产后落实可靠和可持续的避孕措施,是防范未婚年轻女性重复流产,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关键.

    作者:王建梅;杨华;张钰;李奕;魏振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16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胆道金属支架(EMBS)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160例行EMBS植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支架组,以30例同样失去手术机会但因经济条件所限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外引流治疗者为PTCD组.回顾性研究其支架通畅率、胆红素下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间期为3个月,Kaplan-Meier(1og-rank test)生存期分析比较支架组与PTCD组术后生存期差异.结果 2组患者厌食、皮肤瘙痒、尿色深染等症状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支架组总胆红素水平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治疗前[(218.78±2.29)、(128.82±2.40)μmoL/L]、治疗后7 d[(134.90±2.34)、(81.28 ±2.34)μmoL/L]、14 d[(83.18±2.40)、(51.29±2.45)μmol/L]、21 d[(40.74±2.29)、(25.70±2.40)μmol/L]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均=0.000),PTCD组总胆红素水平和直接胆红素水平治疗前[(223.57±2.58)、(127.60±2.59)μmoL/L]、治疗后7 d[(145.68±2.57)、(79.78±2.70)μmoL/L]、14 d[(87.57 ±2.58)、(58.36±2.46)μmol/L]、21d[(38.65±2.20)μmol/L,(29.46±2.20)μmoL/L]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均=0.000);但2组同期胆红素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架组3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62%,有9例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PTCD组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支架组失访14例,136例患者死亡,支架组中位生存时间214 d;PTCD组无失访,30例患者均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75.5 d,生存期分析表明支架组生存时间较PTCD组长(P=0.000).结论 EMBS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效果显著,相比PTCD外引流,支架内引流并发症少、恢复快,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理想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作者:姚晨;杜智;王毅军;白同;李来元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单纯超滤治疗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单纯超滤治疗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纯超滤治疗,治疗时间为1.5~3.0 h.超滤量视患者水肿程度及心功能决定,每小时平均超滤速度及一次超滤量分别以低于30 ml/kg体重及200ml/kg体重,一般单次超滤2500~4500 ml,视患者水肿情况单纯超滤间隔时间为1~2 d,治疗1~5次.观察单纯超滤治疗期间的并发症以及治疗后患者24 h尿量、血肌酐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经单纯超滤治疗后,无明显血液净化治疗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出血等),且治疗后患者水肿减轻.患者治疗前24 h尿量(420±102)ml、血肌酐(328±97)μmoL/L、尿素氮(17.8±4.9)mmol/L、血清白蛋白(29.2±5.4)g/L.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24 h尿量增加(942±314)ml,血肌酐(216±73)μmoL/L及尿素氮(12.4 ±3.1)mmol/L水平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上升(38.1 ±6.5)g/L(P均<0.01).结论 单纯超滤治疗能有效地改善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肿,增加尿量,其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陈星华;潘涛;陈文慧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胸廓碎裂伤一例

    1 病历报告男,38岁.因交通伤于伤后45 min入院.双侧胸部剧烈疼痛,呼吸进行性困难,胸闷、气急明显,咳血.查体:体温37.8℃,心率150次/min,呼吸36次/min,血庄80/61 mm Hg(1 mm 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为78%,血氧分压62mmHg.神志淡漠,呼吸急促,表情痛苦.左耳廓撕裂缺如,头面部见多处长约2~5 cm挫裂伤口.

    作者:金炜;陈伟新;徐春芳;袁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子午流注音乐治疗知识连载(二十五)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叔丁基过氧化氢体外诱导鼠系膜细胞衰老及普罗布考对其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叔丁基过氧化氢体外诱导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衰老及普罗布考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叔丁基过氧化氢刺激鼠系膜细胞,每天刺激1 h,连续作用4 d.刺激结束后48 h检测细胞存活率、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率、细胞周期情况鉴定衰老细胞,并透射电镜观察衰老细胞超微结构,并观察普罗布考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30μmol/L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组细胞存活率为对照组的(80.12±3.25)%(P<0.05),约81%的细胞呈现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86%细胞阻滞于G0、G1期,透射电镜可见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组细胞核膜内陷,染色质凝聚.应用普罗布考后细胞存活率为对照组的(92.68±5.03)%,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降至45.2%,细胞周期各期比例接近正常,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改变减轻.结论 叔丁基过氧化氢可诱导体外培养的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生衰老,应用普罗布考可以延缓衰老.

    作者:周红丽;韩亚荣;靳蕊霞;黄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抗磷脂综合征(SLE-AP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9例SLE-AP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有31例共发生了48次血栓栓塞事件,以深静脉血栓及脑梗死为主.26例已婚有生育史女性患者中,有12例发生病态妊娠.28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16例狼疮抗凝物阳性.24例患者先确诊SLE,平均9.5年后又出现APS样表现;12例先出现反复病态妊娠或血栓事件,平均4.8年后演变为SLE;3例一发病便同时符合SLE和APS的分类标准.有5例在发生血栓事件或病态妊娠时的狼疮活动指数<5分.结论 SLE-APS患者血栓事件及病态妊娠发生率增多.APS可出现于SLE之前、之后或同时.狼疮患者可以在病情稳定期出现APS的表现.详细询问病史、常规检测抗心磷脂抗体,有助于发现SLE-APS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APS的发生.

    作者:王少坤;袁威玲;刘颖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胃癌根治术257例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2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肿瘤大小,并发症、化疗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或P<0.01);经Cox模型分析得出4个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按照其价值从大到小排列:淋巴结转移度,肿瘤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P均<0.05).根据相对危险度Exp(B)可得出结论淋巴结转移度、肿瘤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每增加一个等级,胃癌根治术患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增高3.374倍,2.337倍,1.657倍,1.580倍.结论 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其中淋巴结转移度对胃癌预后影响大.

    作者:刘威;杨韧;张文涛;郭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连续缝合与间断缝合法在膜周型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应用连续缝合法与间断缝合法修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技术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 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158例,其中102例(65%)应用连续缝合法(连续缝合组),56例(35%)应用间断缝合法(间断缝合组).手术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矫治.结果 连续缝合组体外循环时问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31±14)、(18±12)min,间断缝合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42±16)、(25±11)m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9,3.61;P均<0.01).全部患儿手术后无死亡.主要并发症有:暂时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连续缝合组及间断缝合组各发生1例,均于术后1周内消失;残余分流2例,连续缝合组发生1例,间断缝合组发生1例,分流束<3 mm,术后3~6个月复诊时自行闭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9例,连续缝合组发生3例(2.94%)、间断缝合组发生6例(10.71%),其中3例于手术后1个月复查时消失,2例于手术后1年复查时消失.随访1~3年,所有患者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连续缝合法修补膜周型大VSD具有简化手术操作技术、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减少心内异物存留、降低传导阻滞及残余分流发生率等优点.

    作者:钟士庆;王永恒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和TLR4的表达与预后关系

    目的 观察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天然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TIR4(toll like receptor 4)在不同预后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35例符合重症脓毒症患者为重症脓毒症组和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35例重症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又分为好转组(25例)与死亡组(1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表面HLA-DR、TLR4表达.结果 治疗前重症脓毒症组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0.39±0.30)×109/L]及其表面HLA-DR(10.25±5.35)FMI、TLR4(10.93±5.66)FMI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0.62±0.41)×106/L、(59.28±14.76)FMI、(39.86±8.55)FMI](t=2.423、12.52、14.12,P<0.01或P<0.05).重症脓毒症组经ICU综合治疗后,好转组,随着各项指标好转,单核细胞的数量及其表面HLA-DR、TLR4表达各观察点逐渐呈升高趋势,单核细胞数量[(1.03±0.78)×106/L]、HLA-DR[(25.12±9.29)FMI]及TLR4(36.68±16.61)FMI于第5天恢复正常人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死亡组单核细胞的数量及其表面HLA-DR、TLR4表达各观察点持续在较低水平,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及其表面HLA-DR、TLR4表达可能与患者的免疫状态、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作者:郭皓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双侧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一例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是腮腺肿瘤中一种少见的组织学类型,多为单发,我院于2009年10月收治双侧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例,由于本病十分罕见,故复习相关文献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女,45岁.主诉发现双侧下颌角无痛性肿物3年,未予重视,近1年右侧肿物增长,偶有疼痛.

    作者:杨丽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