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镜引导下经鼻置鼻肠管治疗胸内吻合口瘘13例

赵建强;徐克平;赵铭

关键词:胃镜引导下, 鼻肠管, 营养支持治疗, 胸内吻合口瘘,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食管癌, 现报告如下, 贲门癌术后, 贲门癌切除, 支持方式, 胃食管, 发生率
摘要:营养支持方式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关键.我科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左胸内吻合872例,术后胸内吻合口瘘13例,发生率1.49%,均采用胃镜下经鼻置鼻肠管营养支持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对296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超声引导自动肾组织活检术(肾活检),旨在探讨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易珊林;王琼;曹庆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环孢素A联合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增殖能力低、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能对潜在的具有伤害性的自身反应性细胞进行调控,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1].采用特异性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方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并监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席忠;吴月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HELLP综合征的产时干预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1].国内发生率约2.7%,国外为4%~16%.现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阴道分娩的2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产时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作者:陈文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60例胰腺外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该院收治的60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56例(治愈率93%),死亡4例(病死率7%);术后发生胰漏15例(发生率25%),胰腺假性囊肿12例(发生率20%),胰周脓肿10例(17%),应激性溃疡9例(15%),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1例(14%),MOF 9例(15%).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Ⅲ度损伤术后MOF、感染性休克及肾功能衰竭.结论 在胰腺外伤的诊治中,除了综合各方面资料进行准确诊断外;术中正确判断是否合并主胰管损伤,放置充分、有效的引流,这是关系整个诊疗过程的关键.

    作者:雷国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脑卒中鼻饲患者不同鼻饲法与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卒中鼻饲患者鼻饲方法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选择佳鼻饲模式.方法 将60例脑卒中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一次性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对照组采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缓慢注入,一次注入200~250 ml,时间10~15 min,注入前后均用温开水冲管,每天鼻饲4~5次.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胃潴留、腹泻、食物反流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肠内营养泵连接一次性泵管后连接鼻胃管匀速滴注营养液可减少鼻饲并发症发生,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

    作者:秦秀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所致,故临床多选用利巴韦林治疗,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作者选用中药制剂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40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太光;卢昌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46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中CIN分期及宫颈癌阳性率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20~44岁年龄段的患者CIN比例较高.结论 电子阴道镜对早期宫颈癌和CIN发现及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对照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常规治疗,49例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滕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记录两组患者肺炎感染的情况、死亡病例、住院时间以及营养情况.结果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组患者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肺炎感染率营养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疗法简便易行、经济,且疗效显著,是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作者:陆静珏;韩英;张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141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58例,测定LP(a)浓度.结果 冠心病组LP(a)为(251.38±110.29)mg/L,对照组为(168.56±102.44)mg/L,冠心病组LP(a)浓度明显高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2支和3支LP(a)浓度明显高与病变1支(P<0.05,P<0.01).结论 LP(a)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有必要及时监测及干预.

    作者:方自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前跗管综合征治疗方法探讨

    前跗管为踝部伸肌支带与距舟关节表面之间的潜在裂隙.腓深神经在前跗管内与足背动脉并行,深面紧贴距舟关节表面,浅面受宽阔的十字韧带约束,管内四周密闭,容积有限.踝关节的频繁活动、手术、创伤等均可造成伸肌下支持带及管内容物的损伤、粘连、增生,导致前跗管内的腓深神经受挤压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出现相应症状.

    作者:王林;李之斌;施忠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外源性磷酸肌酸治疗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C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NYHA为Ⅲ~Ⅳ级的患者54例,其中CP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2例,C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CP,每日4 g,静脉滴注,疗程为7 d,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CP组较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缩小(P<0.05,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1),CP组治疗前后LVEDV,LVESV,显著缩小(P<0.05),LVEF升高(P<0.01).HR治疗前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充外源性CP近期内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张煜崇;孔祥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230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2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PaO2、PaCO2和PEF、FEVI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另外通过对临床症状的观察,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症状恶化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PaO2、PaCO2及肺功能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坚鑫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血栓素B2的影响

    麻醉可以引起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强烈的持续的应激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引发严重疾病.血栓素A2(TXA2)具有强大的血管收缩和促血小板聚集作用,TXA2浓度的变化可影响应激反应的程度[1].因此,研究麻醉下的应激反应及与之相关的内分泌指标TXA2含量的变化,以及如何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法来减少围手术期的有害应激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卢昱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内感染占据重要的地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在临床上治疗PA感染的主要抗生素类,但近些年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断应用,PA的耐药谱逐渐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难度[1],因此了解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成为治疗PA感染的焦点.对分离的97株PA进行耐药性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陶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早期溶栓治疗是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本病多于安静休息时发病,病初不易觉察,往往失去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机会[1].我院对46例发病后6~72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华双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56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社会也随之到来,因而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日浙增高,是当前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是导致心脑肾等严重疾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探讨其防治方法是当前临床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研究对56例老年高血压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徐永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检测意义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增加,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本研究对56例CHD患者血浆hs-CRP和DD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在CHD中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陈科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妊娠期龈炎龈下菌斑中间普氏菌的检测

    研究表明,妊娠期龈炎(Pregnancy gingivitis)的发病率和严重度上升,对孕妇的口腔健康造成损害,并且存在将来发展成牙周病的潜在危险[1].口腔菌丛的构成随着宿主的生长和成熟而发生变化,妊娠期对牙周菌丛的构成有很大影响.

    作者:夏胜瓯;陈冰;陈梅清;吴毓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方法 分析40例儿童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PaO2、Pa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PEF、FEV1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PaO2、PaCO2及肺功能指标,提高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陶秀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门诊输液护理体会

    输液是门诊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反映医院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窗口,门诊输液护理工作量大,患流量高,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门诊输液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美聪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