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嵊州市2003~2005年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评价

王勇;竺小春;刘仟美

关键词:常规免疫, 接种率, 监测, 评价
摘要:目的 为了解嵊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现状.方法 采用差值(D值)和比值(R值)评价方法对2003~200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3~2005年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9%,而估算接种率在75.57%~95.12%之间,与报告接种率相差较大.D值显示2003和2004年D值不可信,2005年可疑.R值显示2003和2005年报告资料可疑,2004年报告资料不可信.结论 常规免疫监测数据存在偏高现象,主要与乡镇免疫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不完善有关.应加强对免疫接种的监督管理和技术培训,完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流动人口的血防管理

    多年来,基层血防工作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外来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致使不断有外来人员感染血吸虫病的报道[1].长江中下游作为我国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域,近年来疫情有再度回升的趋势,部分地区钉螺面积,尤其是阳性螺面积未能得到有效控制[2].随着经济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此类地区涌入大量流动人口.他们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与城市居民面临着同样的公共卫生问题[3].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非疫区,即使来自疫区,也大都因血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缺乏对血吸虫病知识的掌握,防治意识淡薄,又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机会频繁,使得他们成为感染的高危人群.在这种背景下,血防管理有必要在完善现有体制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工作思路,在有效遏制本地居民感染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基层流动人口的血防管理机制,避免疫情的死灰复燃.

    作者:彭香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4~2006年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分析2004~2006年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为制订肿瘤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全市恶性肿瘤死亡5 261人,年死亡率约149.97/10万~160.19/10万,年标化死亡率142.92/10万~176.69/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死亡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以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女性以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和乳腺癌为主.按期望寿命75.34岁算,如果肿瘤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4.25%.结论 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占死因首位.今后应对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予以重点防治.普及防璃健康教育,开展社区恶性肿瘤综合预防工作.

    作者:齐振标;张俊琳;刘宗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年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高碘体征状况,了解其碘营养状况.方法 在存在高碘地区的济南市商河县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不同的地理方位各随机抽取一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高碘体征的调查.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触诊平均肿大率11.74%,男性甲状腺肿大率低于女性;尿碘范围89.6~3 201.2μg/L,尿碘中位数896.50μg/L结论商河县水源性高碘地区高碘体征明显.必须实施停供碘盐和改水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耿兴义;宁琼;许华茹;隋庆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云阳县1986~2006年免疫规划工作回顾和思考

    目的 大力开展免疫规划,使儿童健康成长.方法 总结云阳免疫规划重大成果,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统计处理相关数据,分析揭示免疫规划工作环境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结果 21年间云阳县免疫规划取得的巨大成效,通过分析免疫规划的客观现状和大滑坡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明确了工作重点.结论 将免疫规划纳入社会发展目标管理和政绩考核,创新管理体制,有政府重视,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免疫规划将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势头.

    作者:刘兴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5~2007年广州部分饮料常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五类饮料中部分常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本底情况.方法 对广州市生产及销售的五类定型包装饮料进行主动监测,主要检测其中10种常崩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监测样品中,日落黄检出牢高,为20.93%,但超标率为0.00%,其中超标率高是甜蜜素为2.75%,10种食品添加剂的检出率间差异及超标率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所有样品的检出平均值均低于国标限值,但五类饮料均存在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现象,应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监管以杜绝违规现象.

    作者:彭志丽;何洁仪;谭铭雄;李迎月;成莉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由城区三起自来水污染事故引发的思考

    1997年6月~2001年7月,城区范围内先后发生3起自来水被污染的事故.经调查,其中有一起事故发生后,所采集的自来水样品中检出甲硝唑成分;另二起事故发生后,所采集的自来水样品中氟和邻甲酚含量均明显超标.

    作者:唐才昌;陆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余杭区68个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分析

    对已审批的68份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书,从企业立项的地点分布、职业病危害种类、等级、职业卫生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新建企业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情况.68个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等级为严重和一般的各占50%,职业卫生经费投入不足仅占总投资的1.03%,职业病危害种类多,选址分散,仅对同期300余个立项中的68个进行了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和企业主的高度重视.

    作者:楼曙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平顶山市、县、乡三级疾控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根据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情况专项调查结果,分析了2007年平顶山市、县、乡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人力资源、房屋基础建设、财政拨款及支出、实验室设备及开展检测工作等情况.结果 表明:全市疾控人员整体超编,但乡镇仍有空缺;人员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高技术人才;经费投入少,业务经费极少;办公用房基本保障,实验室建设及检测能力有待提高;此外,没有建立人员培训机制以及设备的补给运行机制.

    作者:李爱军;石朝辉;谢清梅;张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卫生行政许可制度存在问题和对策浅析

    目前各地实施卫生行政许可的主体不一致,地位不合法,行政指导介人过晚,行政成本较高,许可条件和标准难以细化、统一,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听证程序适用范围过于宽泛,可操作性不强,行政许可擅自收费,缺乏制约和监督.卫生行政许可法律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应加快卫生体制改革,赋予事实主体以合法地位;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指导制度,提高行政效益;完善卫生许可标准体系,规范审查行为;制定配套规范性文件,明确听证适用范围;落实许可经费,加强许可收费稽查.

    作者:王笏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某市2003~2007年食物中毒情况及防制对策

    目的 通过对2003~2007年苏南某市食物中毒情况的分析,揭示其分布、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市发生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全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44起,事件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集体食堂,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31.80%和46.48%,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所占的比率高,分别占63.64%和86.48%,其次为化学性食物中毒.结论 提高食物中毒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将该市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控制在低限度.

    作者:徐正龙;朱红艳;于颖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检测结果报告方法的探讨

    1 检测结果的计量单元应当报告与评判标准中相同计量单元的检测结果,以防误判.如,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5.10检验,某饮用井水的亚硝酸盐氮为0.009 mg/L,应按C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规定换算后报告为亚硝酸盐(以NO<,2>-计)0.030 mg/L.另外,食品卫生标准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分别是以亚硝酸钠和硝酸钠计的,工作场所中锰及其化合物是以二氧化锰计的,等等.此时,检测结果的计量单元与评判标准的计单元可能不同,报告时必须换算成评判标准中计量单元的结果.

    作者:刘德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公共部门以服务顾客为宗旨,即使所在的组织并没有完全施行全面质量管理,也要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质量.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公共部门的有效管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并对公共部门的持续发展更具积极意义.

    作者:邵志祥;姜利平;陆致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宁波市北仑区2002~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北仑区恶性肿瘤发生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ICD-10对北仑区21302~2006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标化死亡率、构成比、顺位、期望寿命等指标对主要恶性肿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间,北仑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标化死亡率为166.66/10万,占全死因的30.98%,为首位,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为女性的1.97倍.死亡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占78.85%.随着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渐增大,0~14岁年龄段以白血病为主,15~44岁及45~59岁年龄段以肝癌为主,60岁以上年龄段以胃癌为主.因恶性肿瘸而缩短人群期望寿命3.91岁,除去恶性肿瘤原因平均预期寿命可增加5.12%.结论 恶性肿瘤居北仑区居民全死因首位,主要肿瘤为胃癌、肝癌、肺癌.应积极探索相关危险因素,开展社区干预措施,降低恶性肿瘤危害.

    作者:陈耀荣;肖伟;贺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北海市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因素,为有效提高免疫工作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海市、县、乡镇各级免疫规划综合评估资料为基础,对照<广西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评估方案>进行评分,找出影响综合质量得分的主要因素.结果 全市免疫规划综合质量总分平均得分率为77.1%,除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大于85%外,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得分率仅为59.8%、68.1%;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项质量组成项目,市级接种机构、市区卫生院得分率均在85%以上,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均在80%以下.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免疫规划总体工作水平及其经费保障、业务与管理水平较低对全市免疫规划整体影响十分明显.结论 县级管理机构、县区卫生院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免疫规划管理三方而均普遍不达标(<85%),是影响全市免疫规划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今后该项工作坚持以提高县、乡村基层工作水平为重点,在经费保障、免疫规划业务、免疫规划管理三个项目方面,必须同时关注,同步提高.

    作者:沈智勇;吴德仁;吕良勇;冯辉煌;余强;梁家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张家港市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现状调查

    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张家港市卫生行政部门于2004年根据<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江苏省食品卫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建筑工地临时性等特点,出台了<张家港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要求>.为及时了解建筑工地的卫生现状,明确卫生管理工作方向,于2007年7月中旬展开了调查.

    作者:赵凯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2004-2007年HIV-1毒株耐药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部分AIDS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中HIV-1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患者血浆中抽提病毒RNA,用RT-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3号和5号样本各存在一处蛋白酶抑制剂次要耐药突变:A71T、L10I、A71T,但它们单独存在不会产生耐药性.2005年的2号样本以及2007年的5号和6号样本均检出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其中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5处:D67N、KTOR、M184V、K219Q、T215F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突变位点共有7处:K103T、Y181C、K103N、P225H、K238T、V106A、G190A,终导致三份样本对NBTIs和NNRTIs类中的多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受性.结论 被检测的AIDS患者中多数对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敏感,但有3例对多数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受性,应该加强HIV感染者/AIDS患者体内HIV-1耐药基因型监测,了解治疗前后总体耐药水平.

    作者:王开利;陈淑红;刘彦成;周广恩;张婕;战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腾冲县2004~2007年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腾冲县食品生产经营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为制定乙型肝炎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HBsAg检测.结果 共检查22 461人,检出HBsAg阳性372人,阳性率为1.65%.2004~2007年各年阳性率分别为2.44%、1.74%、1.40%、1.19%,有显著性差异(P<0.01).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检测15 517人,检出HBsAg阳性263人,阳性率为1.69%;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体检6944人,检出HBsAg阳性109人,阳性率为1.56%.女性阳性率为1.28%,男性阳性率为2.56%,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15~39岁平均阳性率为1.43%,40~60岁以上平均阳性率为2.74%,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继续加强青少年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和复种工作,严守健康合格证发放标准;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大持证监督力度,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乙肝传播.

    作者:杨承亮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加强卫生系统执法监察的几点思考

    1 充分认识卫生执法监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卫生执法监察是卫生部门内设机构负责依法对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视和督察,依法对直属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其主体是卫生部门内设行政监察机构,客体是卫生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其目的是确保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作者:郑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

    目的 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和建立为起点,阐述建立疚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工作.论述了实验室质量方针的制定,实验室内部及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疾控机构内部管理评审,国家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评审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信息管理、交流时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

    作者:陈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江西省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探讨

    1 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现状1.1 江西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特点2007年江西省共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以传染病类突发事件和食物中毒类事件为主,分别占57%和43%.事件级别以一般性为主(占60%),其次是较大级别的(占40%).以发病,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规模的事件多(占66%),100人以上的事件少(占9%).传染病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学校,主要是乡镇级的中小学.

    作者:程慧健;熊小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