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界;闫梅;王换新
目的:观察运用磷酸肌酸与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新生儿心肌损伤患儿,按照不同疗法将其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34例,单药组单纯运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联合组运用磷酸肌酸与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单药组的总有效率为79.4%,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4.1%,联合组明显高于单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Ⅰ与B型钠尿肽的水平,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单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磷酸肌酸与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值得推荐.
作者:许允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针对116例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入选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结果:116例患者经过微型皮瓣修复治疗后,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其手指功能和感觉功能均恢复良好,手指可自如活动;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75%,后经过对其进行相应干预后,并发症消失患者顺利恢复.结论:微型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观察与护理分析发现,通过积极观察能够明确患者的修复恢复情况,同时对其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积极进行分析和鉴别,此后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改善其皮瓣成活情况,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小玲;陈敏茹;陈燕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TCT(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评价其诊断效果.方法:择期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为时间段,抽取此期间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分为A检组行50例单用TCT检查,B检组50例行TCT联合阴道镜检查,比较两组终检测情况.结果:B检组诊断准确率为96.00%(48/50)、特异性为94.00%(47/50)、敏感性为96.00%(48/50),A检组检测准确率为82.00%(41/50)、特异性为76.00%(38/50)、敏感性为84.00%(4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应用于宫颈癌检查中具有较高准确率、特异性与敏感性,对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作者:贺祖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氮卓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氮卓斯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78.1%(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5.5%,低于对照组的32.8%(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28.9%(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氮卓斯汀抗组胺治疗基础上,辅以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病情复发,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许慧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论治糖尿病肾病方面有一定优势,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思路.本篇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疗法分析以及西医机制研究三个层面阐述了中西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应用,以期指导临床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罗继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诱导痰嗜酸细胞比例(E%)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哮喘控制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07月-2017年07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A组采用哮喘控制积分测试(ACT),B组采用ACT联合E%,C组采用ACT及FeNO;三组均选择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方案进行治疗,持续治疗90d后使用剂量根据检测情况每次下降25%,观察并记录夜间唤醒次数;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统计3组初次吸入表面激素减量时间、初次复发时间,复发率.结果:B组患者初次吸入表面激素减量时间显著低于C组、A组(P<0.05),A组及C组间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90d夜间唤醒次数显著低于C组(P<0.05)、A组(P<0.05),A组及C组间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初次复发时间显著延长于A组的(P<0.05),但稍高于C组(P>0.05),比较A组及C组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B组复发率6.25%(2/32)稍低于A组12.50%(4/32)、C组的9.38%(3/32) (P>0.05),A组及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痰嗜酸细胞比例(E%)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对哮喘控制的作用均较好,但诱导痰嗜酸细胞比例的临床价值更好.
作者:郑燕冰;邓念强;苗海锋;刘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参芪地黄汤出自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记载:“大肠痈,溃后疼痛过甚,淋沥不已,则为气血大亏,须用峻补,宜参芪地黄汤.”“小肠痈,溃后疼痛,淋沥不已,必见诸虚证,宜参芪地黄汤.”参芪地黄汤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去泽泻,加人参、黄芪、生姜、大枣而成,诸药合用达气血阴阳双补之功.
作者:韩晴;李淑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不同BMI指数脑损伤人群实施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以72例不同BMI指数脑损伤的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段为2015年03月-2017年12月,将其分组进行治疗,其中偏瘦以及正常体型的为A组,超重以及肥胖人群则为B组,均给予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对比A组无差异性(P>0.05);并且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A组对比B组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不同BMI指数脑损伤的患者,实施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效果均较好,其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有效促进其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学德;林涛;肖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80例本院自2016年05月-2017年05月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0)、治疗组(n=40),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溃疡疼痛程度、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溃疡疼痛程度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头痛等不良反应,均有效处理后,不良反应全部消失,不影响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后者,且炎性因子水平前者较优,可在治疗中发挥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余庆祥;林玉婵;周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全科模式下主动与全程服务在产后抑郁早期筛查以及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中心辖区内42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孕产妇分为观察组(210例)和对照组(210例),观察组孕产妇采用全科模式下主动与全程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孕产妇产后抑郁早期筛查情况以及干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产后42天、6月、12月的抑郁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抑郁早期筛查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妇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科模式下主动与全程服务,有助于孕产妇早期抑郁的筛查,从而及时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治疗,促进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伟群;徐卫东;陈章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照研究在老年中晚期肺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运用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所选择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有30例,采用常规的化疗;观察组有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沙参麦冬汤加减方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病灶稳定率及SF-36得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将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与化疗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有利于病灶的稳定,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按照结石位置可以分为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童安荣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气机升降失常,在本病的治疗上注重恢复气机升降,并注重清利湿热药物的运用.在临床上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昕;杨娜;童安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斑组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依据外阴硬化性苔藓标准选择120例肝肾阴虚型白色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白斑汤口服、白斑外洗方外洗、白斑膏外涂及波姆光治疗仪光疗照射;对照组给予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外涂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尤靖安),及波姆光治疗仪光疗照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外阴皮肤病损程度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外阴皮肤病损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可改善外阴皮肤病损程度,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桂华;李灵芝;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多穴位针药同注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PSD轻、中、重度患者各30例,给予多穴位针药同注联合耳穴贴压的综合治疗,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观察患者IL-1β、IL-2、IL-6、TNFα浓度、HAMD量表评分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1)轻、中度抑郁组血清IL-1β、IL-6浓度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抑郁组血清IL-1β、IL-6浓度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血清IL-2、TNF-α浓度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轻、中度抑郁组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抑郁组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临床总有效率100%.结论:1)多穴位针药同注联合耳穴贴压对PSD的疗效明确,对轻中度抑郁的疗效优于重度抑郁.2)多穴位针药同注联合耳穴贴压可纠正患者血清IL-1β及IL-6的异常表达,通过调节细胞免疫来达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目的.
作者:蔡萧君;王旭玲;吴超全;胡春梅;刘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女性偏头痛患者TCD发泡试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08月-2017年0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女性偏头痛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急性期及缓解期开展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分别接TCD发泡试验检测,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女性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TCD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前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以及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脑部动脉血流速度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脑部动脉血流速度峰值与对照组差异不大(>0.05).结论:女性偏头痛患者TCD检测,适用于评估病情、判断治疗效果,提示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木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芩百清肺浓缩丸(芩百)对MP感染BALB/c小鼠肺组织SP、NK-1R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雌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MP模型组、罗红霉素组及芩百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滴鼻法复制MP感染模型,给予药物,给药后7天,脱颈椎处死小鼠,留取肺组织,ELISA方法检测SP分泌量、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K-1R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P模型组BALF中SP分泌量增加、肺组织NK-1R mRNA相对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与模型组比较,芩百组均可降低SP分泌量、并有下调NK-1R mRNA相对表达量的趋势.结论:芩百抗M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肺组织SP及NK-1R mRNA相对表达量有关.
作者:张涵;班谨政;张云凌;姚琳;张树明;许庆瑞;曹阳;王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病病人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20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老年肿瘤、老年糖尿病和老年痴呆患者,以随机法把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于研究组患者则分别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然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三种老年病患者在采用个性化护理之后其临床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病病人采取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认知功能、精神症状以及日常的生活行为与能力.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很好的延长病人的寿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田小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64例需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行PICC置管的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有良好的效果,能大大缩短置管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蓉芳;张亚需;翁其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功能肾合并肾大量积液患者实施后腹膜腔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注意点.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80例无功能肾合并肾大量积液患者实施观察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肾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手术术式进行分组,分为经腹组(n=40)和后腹膜组(n=40),经腹组患者实施传统经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后腹膜组患者实施后腹膜腔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结果:后腹腔组患者手术时间(80.6±5.8)min、术中出血量(50.5±11.7) ml较经腹组(108.3±10.5) min、(84.2±14.6) ml明显降低(P<0.05).后腹腔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2.2±0.9)d、下床活动时间(2.3±0.3)d、术后住院时间(5.4±1.9)d较经腹组(2.9±0.5)d、(2.9±0.5)d、(7.4±2.3)d明显降低(P<0.05);后腹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较经腹组7.5%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功能肾合并肾大量积液患者实施后腹膜腔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手术治疗,促进患者术后早日恢复.
作者:粟周全;谢宝容;魏素洁;孙小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我国的原发性失眠的发生人数不断上升,中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治疗康复对个人或整个公共卫生事业都极为重要,心肾不交型的失眠在中老年原发性失眠中较为多见.笔者科室对心肾不交型的中老年原发性采用头针配合耳穴贴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卜林凌;吴昆仑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