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龙;吴建忠;楮晓凌
[目的]调查福建省部分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及社会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以开放式问卷方式.[结果]103例中,病人及接触者53例,一般人群50例;病人及接触者结核病知识来源主要是医生(88.7%)及亲戚朋友(47.2%);53.4%的人认为结核病可经食物传播;43.7%的人了解得了结核病应到结防机构就诊.[结论]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是落实DOTS策略,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林淑芳;陈求扬;苏敏;黄智忠;戴志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南平市茶叶主产区的农药使用状况及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水平.[方法]调查各产茶区的农药使用情况;运用气相色谱仪,按国标方法,测定随机抽取的164份样品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茶叶中检出的农药残留品种有:有机氯类(六六六、DDT、艾氏剂、三氯杀螨醇)、有机磷类(敌敌畏、乐果、氧化乐果)、拟除虫菊酯类(联苯菊酯、功夫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超出国标的品种有六六六;超出欧盟标准的有联苯菊酯、功夫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水平均在国标之内.[结论]南平市茶叶中农药残留整体偏低.但产茶区间呈现不平衡,个别茶叶品种农药残留水平相对较高些,政和、松溪、浦城和建阳相对残留水平较低.
作者:谢克锦;刘忠;王圣华;兰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福州市饮用水敖江水源藻类污染的状况及防治措施探讨.[方法]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每个月上旬对敖江山仔水库取水样,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福州监测站检测,藻类按<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32-89)要求进行检测和计数.[结果]敖江作为市区饮用水第2水源,水体中年平均藻类密度为27.7×106个/L,是富营养化水体,水源中1年有8个月存在对人体危害较大的蓝、绿藻类.[结论]敖江水体藻类污染严重,作为饮用水水源要强化净水措施.
作者:黄敏如;李一丹;盛丽娜;林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介绍一种测定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方法]样品经盐酸萃取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该法与国标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经济适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建春;王志卿;朱任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低剂量辐射(10W dose radiation,LDR)对机体的兴奋作用指受到LDR后机体出现的免疫力增强、生育能力提高及对肿瘤的抵抗力加强等效应,适应性反应指小剂量的预先照射能使机体对其后的大剂量照射产生适应,可减轻大剂量照射引起的损伤或后果.目前的研究提示,LDR的预先照射可提高其后大剂量放疗的效果;小剂量的X射线预先照射,有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趋势,促进荷瘤小鼠的局部放疗效果的作用,而且多次低剂量预照射的效果比一次预照射好.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的结果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对高本底地区居民和医疗受照人群如肺结核患者等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他们总的癌症患病率并没有升高.LDR对肿瘤影响机理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免疫功能受低剂量照射所激活是LDR抗肿瘤作用的基础,而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LDR可激活DNA的修复系统,表现为接受LDR后可使其后接受大剂量照射造成的染色体畸变减少,并通过修复酶活性的检测得到证实.
作者:魏伟奇;吴安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使用氟化泡沫法对学龄前儿童防龋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调查对象随机分为防治组和对照法,防治组采取氟化泡沫法护齿并进行口腔卫生宣传;对照组只进行口腔卫生宣传.[结果]防治组用氟化泡沫防治后,龋患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化泡沫法具有一定的护齿防龋效果,可向学龄前儿童推广使用.
作者:刘光;汤小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儿童被动吸烟状况及其对儿童健康影响的调查,为政府组织和控烟机构实施有效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96名2~6岁的鼓浪屿区儿童家长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家庭的被动吸烟率为59.3%,父亲、母亲吸烟率分别为83.3%和0;被动吸烟的儿童患呼吸道感染率、龋牙和注意力不集中发生率分别69.9%、56.5%和30.1%,均高于无被动吸烟的儿童;胎内被动吸烟,出生后又一直被动吸烟的儿童(12.9%)身高低于胎内无被动吸烟,出生后又无被动吸烟的儿童(P<0.01).[结论]家庭吸烟环境明显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烟雾暴露带却尚未被重视,应提醒家长改善家庭环境,以减少被动吸烟对儿童所造成的危害.
作者:郑幼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安阳市室内游泳场所存在的卫生问题.[方法]对安阳市10家室内游泳馆共采样60份检测卫生学指标,对400名游泳者作问卷调查.[结果]游泳池水温、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4项均合格的仅30%.简易室内游泳池合格率高于标准室内游泳池和温泉游泳池(P<0.05).池水合格率低的项目是余氯,仅30%.当余氯≥0.1 mg/L时,池水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指标的合格率大幅升高,但游泳者对池水和空气的不适感也明显增加(P<0.01).[结论]室内游泳馆应分类制定卫生指标和标准.水温达40℃左右的温泉游泳馆,无法执行池水温度、余氯和冬季室温等卫生标准,其水质消毒方法和室内游泳馆池水余氯标准有待探讨.建议增加排除氯气机械通风孔的卫生指标和感官指标.
作者:樊学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福清市麻风病流行趋势和防治效果.[方法]用全市历年登记的麻风病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年以前福清市属麻风病中流行区,至2000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 293例,复发49例,治愈1 042例,死亡157例,外迁16例,其他减少118例,现症9例,患病率为0.08/万.随着年代的推移型比上升,儿童和家庭麻风病人减少,符合低流行特点.[结论]福清市麻风病流行持续下降,防治成果显著,但今后还要继续做好病人的发现、治疗和畸残预防工作,巩固防治成果.
作者:林义兴;高梅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为加强产时保健工作,探讨临产时胎头高浮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6例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浮的相关因素及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820例无胎头高浮的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临产时胎头高浮发生率19.3%,其与孕妇年龄、职业和孕周无关(P>0.05),胎儿体重和胎方位是影响胎头下降的因素,53.6%为枕横位和枕后位,胎头高浮可致潜伏期延长,剖宫产率(60.2%)高于无高浮组(20.6%,P<0.01).[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定时产检,早发现,早预防,加强住院分娩监护,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范桂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惠东县有3个乡镇(原地甲病区)属于中度缺碘区[1],其他乡镇为轻度缺碘区.我县中度缺碘区于1986年开始供应碘盐防治地甲病,于1988年达到基本控制和基本消灭地方性甲状腺肿标准.
作者:陈其光;李继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散户集中生产豆腐卫生管理新模式,改变豆腐作坊卫生状况差的局面,提高上市豆腐卫生质量.[方法]将南平城区豆腐作坊散户集中场所生产,统一管理.[结果]散户集中生产改变了散户作坊生产豆腐环境卫生差、监督覆盖不到位和业主卫生意识差的局面,豆腐卫生指标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散户集中生产豆腐的卫生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豆腐卫生指标合格率.
作者:缪伟;兰长金;周波;陈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2年9月30日,福州市新店镇赤星村曾某举办家宴,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当晚就餐人员23人发病9人,罹患率39.13%.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该次食物中毒是因将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误作地瓜粉进行烹调所引起.
作者:吴波;陈平;董懿德;林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SB)、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6例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L-2R含量.[结果]乙肝患者血清slL-2R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升高与ALT、SB、A/G和ChE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结论]急性、慢性、重型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作者:李勤光;张平;高永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对婴幼儿佝偻病510例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取指血用骨碱性磷酸酶(BALP)试条测定并拍摄左腕部X射线片.[结果]510例佝偻病患儿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结论]BALP 200~250 U/L者,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及体征,而X射线左腕片有轻度改变者可做为重点预防对象;BALP>250~300 U/L者一般有症状体征及X射线改变可做为治疗对象,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作者:黄南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福建省近10年臭鼩数量的分布规律.[方法]利用近10年福建省鼠疫监测中所获得的鼠情监测资料,按不同气候区划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气温高的区划中臭鼩密度亦高,反之则低;近10年臭鼩在家栖鼠形动物中的构成比及密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臭鼩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呈双峰型,温暖的季节臭鼩密度较高,寒冷与炎热的季节臭鼩密度则低.[结论]在不同气候区划中,臭鼩数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臭鼩种群数量在上升且有明显季节性变化.
作者:周淑妲;陈亮;李述杨;林代华;林祖华;王灵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福州市不同年龄学生的齿龈内阿米巴(Eg)感染情况以及与口腔疾患之间的关系,探讨提高检出率的方法.[方法]采用Locke液培养法与直接涂片法进行调查、比较,并记录学生的牙龈出血与龋齿情况.[结果]齿龈内阿米巴总感染率为57.5%,大学生感染率(71.2%)高于中专生(53.5%)及初中生(42.5%,P<0.05);用Locke液培养Eg检出率(71.2%)较直接涂片法(44.9%)高(P<0.005);牙龈出血和龋齿患者的Eg感染率(80.1%)较口腔健康者(40.2%)高(P<0.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Eg感染率有增高趋势;Locke液培养法可提高Eg检出率;有口腔疾患者的Eg感染率较健康人群高,提示Eg感染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牙周病,应综合用药.做好个人口腔卫生和分餐制是减少感染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豪;刘光英;魏雪英;李存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2年11月10日晚上7时,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梅县人民医院关于嘉应学院部分学生晚餐后发生急性食物中毒的报告,经调查认定是由毒鼠强引起的中毒事故.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启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