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健;李成;朴春浩
目的:比较四黄膏封包与紫草油封包的疗效评价.寻常型银屑病反复发作经过多种药物治疗,皮损相互融合为片状损害,片状炎性浸润,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采用四黄膏封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0例,取得满意效果.银屑病封包疗法安全、经济、简便的换药方法,对300例银屑病患者采用保鲜膜封包,1次/天,一次2小时,7-10天一个疗程,评价效果.方法:将45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于患者皮损处涂四黄膏,采用封包护理;对照组患者皮损处外涂紫草油加湿润烧伤膏,采用常规护理,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80%;对照组基本治愈率为60%,有效率为50%.结论:四黄膏封包疗法显著提高了药物疗效,缩短了患者的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铭;林开金;汪振达;吕志梅;李洪洋;聂长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芎胡头痛定胶囊对实验性动物头痛模型的镇痛、缓解头痛作用,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动物挠头次数为指标,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动物头痛模型进行行为学观察;并采用醋酸扭体法,研究芎胡头痛定胶囊对大鼠及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芎胡头痛定胶囊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相比能明显减少动物模型的饶头次数(P<0.01,P<0.05),且单次给药大鼠头痛模型不如多次给药好(P<0.05);芎胡头痛定胶囊中、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P<0.05).结论:芎胡头痛定胶囊具有明显的镇痛、缓解头痛作用.其有效剂量为高剂量.有效剂量为中剂量组.
作者:刘威;张洪娟;慕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近年耳穴贴籽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通过对近5年来有关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治疗情况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耳穴贴籽具有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神经功能、血管功能等多方面作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结论:耳穴贴籽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李俊;王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桑榆汤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取门诊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内服中药桑榆汤及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每天3次;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每天3次.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桑榆汤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应用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作者:黄晶;杨玉峰;王丽娜;陈宝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药物穴位贴敷法是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结合经络学说,以腧穴为枢纽、通过药物的吸收作用双向调节、汇聚脏腑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文在原有穴位贴敷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其治疗机制,通过临床应用归纳、总结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发现穴位贴敷具有简单易行、疗效显著、费用较低、无毒副作用的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永平;崔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法联合特比澳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诊断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特比澳治疗;观察组在特比澳治疗的同时,以滋补肝肾中药为主,随症加减进行治疗.治疗后第3个月时比较两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比澳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孙凤;陆银玲;田飞;王金环;郝晶;雍彦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介绍黄芩苷抗菌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已发表的有关黄芩苷的文献.结果:黄芩苷具有抑菌、清热、降压、镇静、利尿、利胆、抗炎、抗变态反应等药理活性[1].结论:黄芩苷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应用其抗炎、降压等活性,其他药理活性的研究利用相对较少,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钱锋;蒙艳丽;王英岩;吕丹丹;安秋霞;薛宏伟;王伟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护理在预防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8例需长期卧床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中西医综合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9%和27.6%),且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曾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顺;宋伯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预防和护理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9月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观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中医护理技术方法.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的一般情况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留置管时间短、观察组患者的排尿量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排尿量多、观察组患者的排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排尿时间短、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情况少,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排尿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总排尿率高,(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加快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的推广.
作者:张红丽;宋伟丽;杨继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外关白虎摇头法治疗咽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咽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外关白虎摇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外关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5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关白虎摇头法是一种提高治疗咽神经官能症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庄捷铭;王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自制三黄酊外敷联合尿激酶静脉注射治疗静脉化疗引起的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静脉化疗引起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外敷对照组和三黄酊外敷治疗组各15例,连续治疗5天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三黄酊与尿激酶联合使用,能明显改善静脉化疗引起的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症状.
作者:梁学威;赵钢;贾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日益上升,防治高血压病靶器官损伤意义重大,本文为了解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中医药研究现况,收集近10年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做一概述.
作者:刘金艾;林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近年来,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其效果也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但是,在临床治疗中EGFR-TKI的应用受到严峻挑战——在服用EGFR-TKI后易出现耐药现象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甚至失效.其中,约有22%的患者由于HGF/c-Me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而产生EGFR-TKI耐药.因此,如何通过靶向治疗HGF/c-Met信号通路成为了当今医学界攻克NSCLC道路上的研究重点.中医药有多靶点、低毒、价格低廉等优点,对NSCLC临床疗效好,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EGFR-TKI耐药机制及近几年来HGF/c-Met信号通路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潘方舒;郭会;蔡鹏涛;郦安琪;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于俊生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中医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尤善用经方[1],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管窥一二,获益匪浅,现将导师运用金匮肾气丸治疗肾脏病的验案例举如下.
作者:孙蓓蓓;孙云松;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文章重点介绍王新昌主任运用清热祛风通络法治疗风湿热痹型类风关的经验.王新昌主任认为临床上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风湿热痹型为主.在对病因病机认识方面,王主任认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普遍以湿、热、瘀为主,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候均以关节红、肿、热、痛为显著特征,故而总的治则是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止痛.
作者:周洁;王新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喉喑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各医家因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不一,而治疗方法各异.笔者将近年来有关慢喉喑的治疗方法进行论述,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李岩;王殿一;李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温肾通脉法应用于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门诊收治的140例IS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施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通脉协定方治疗.治疗2个疗程之后,评定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证候改善情况,比较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降压有效率为93.75%,证候改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60例患者降压有效率83.33%,证候改善有效率83.33%.两组降压有效率相比,P<0.05,具有显著差异;证候改善率相比,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ISH患者使用温肾通脉法联合西药降压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改善临床证候,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学贤;董桂英;刘吉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郭文勤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国务院津贴享受者,第二届国医大师入围者,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郭老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近六十年,对治疗早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用豁痰祛瘀,补益心肾之法,对各类早搏进行治疗,临床用之多验,笔者跟师学习,侍诊左右,获益匪浅.
作者:朱哲田;蔡加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灵芝静心汤治疗早搏属中医心悸病心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录早搏患者106例,其中室性早搏n=46,室上性早搏n=60,以患者自身症状及动态心电图早搏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以灵芝静心汤治疗4周,对比室性及室上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前后早搏数量变化,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前后早搏数量差异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灵芝静心汤治疗早搏属心悸病心血亏虚证疗效显著.
作者:崔健昆;赵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