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益居;杨建平
目的 分期综合方案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方法 将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分期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推拿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分期综合方案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水金;洪昆达;龚德贵;林志刚;王和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眼科常见的病毒感染性角膜病,易复发、病程迁延、易危害视力[1].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全身或眼部免疫力低下,导致本病发病率有所增加,甚至反复发作而严重危害视功能[2].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5例(30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笑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痛风性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髓质和肾乳头间质,其周围包绕着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又称之为尿酸盐性肾病[1].此病起病隐匿,肾脏损害进展缓慢,可达10~20 a,终导致慢性肾衰竭.肾病与痛风的严重程度往往无关,通常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男女之比为20∶1,女性发病多见于绝经后[2].目前西医对降尿酸治疗疗效确切,但对预防痛风性肾病的发生,尤其是对已经出现肾损害的痛风患者的病情控制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传统中医学在这方面却有一定的优势,临床上我们通过观察自拟健脾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痛风性肾病脾肾不足、湿浊瘀阻证34例,发现中医药治疗痛风性肾病并慢性肾衰竭对症状改善、降低肌酐、尿素氮,延缓患者透析阶段到来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降尿酸方面,与单纯应用别嘌醇的患者相比,配合服用中药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程度也相对较轻.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彦兴;周卫国;卓彩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热敏灸疗法是以腧穴敏化理论为依据,辨敏施灸为要点,注重透热、扩热、传热等经气感传特征,促进经气运行从而达到气至病所的灸疗方法[1].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起效迅速,且远期疗效较优.现将应用热敏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26例的临床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阳光;康明非;罗海云;李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坏死过程中蛋白的变化. 方法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诱导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对局部坏死的结肠癌组织成像,并用ClinProTools 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3348Da和6277Da 2种蛋白在肿瘤正常组织和坏死组织中差异比较大.3348Da的蛋白在正常肿瘤组织中高于坏死部分;反之,6277Da的蛋白在肿瘤坏死部分高于正常部分. 结论 6277Da的蛋白可能是结肠癌组织坏死过程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王丽丽;陈达鑫;詹友知;蔡巧燕;庄群川;彭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疗效的差异,为临床在选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改良JOA评分中段值(11~21分)、采用牵引治疗为主的29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依其主要病变节段分为3组:腰3~4突出症55例(A组),腰4~5突出症132例(B组),腰5~骶1突出症104例(C组).分析3组牵引治疗前后JOA评分的变化,比较3组牵引疗效的差异. 结果 3组疗效比较经多组非参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两两比较采用两组非参秩和检验:A组与B组比较,P<0.05,A组优于B组;A组与C组比较,P<0.05,A组优于C组;B组与C组比较,P>0.05. 结论 不同节段中重度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腰3~4椎间盘突出症牵引疗效相对更好,更适合以牵引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郑丁炤;杨文亮;钟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清清香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气血闻香则行,香善走,透达经络脏腑而无所不达”的理论,选用芳香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清新空气、驱邪杀菌、提神醒脑等功效,是防病保健理想之香.现结合临床探讨其防病治病的机理和应用.
作者:周来兴;陈仰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优势.张喜奎教授基于《内经》中对痤疮“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的基本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本病多发于气血旺盛的青春期的特点,临床常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中加入祛风凉血、解毒消痈的药物,组成具有解肌和营卫、凉血解毒消痤功效的桂枝汤加昧方,张教授于2011年9月-2012年12月,以该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寻常性痤疮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栋;张喜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黄荣宗教授为我校国医堂中医内科专家,从医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辨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道炎、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肝硬化以及一些疑难性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基层增厚,病理或伴见肠上皮化生(IM)或有不典型增生(ATP)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黄教授在治疗CAG伴IM和(或)ATP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经验.笔者有幸师从黄教授,收获颇多,现将其采用自拟胃炎方加味治疗CAG伴IM和(或)ATP 30例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呈艳;阮时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陈承平主任医师是福建省立医院二内科中医师,从医三十载,博采众家之长,精于辨证,在中医内科领域多有建树,尤其对失眠及情绪障碍等疾病治疗上更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就陈老师治疗情绪障碍相关失眠症的诊治思路介绍于下.1 失眠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正常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神安定,卫阳能人于阴[1].
作者:吴江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痤疮是青年男女易发生的皮肤病之一,采用Pillsbury1[1]分类法分类的Ⅱ度痤疮的临床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好发于颜面部.近来,笔者运用中医名方枇杷清肺饮加减联合物理疗法治疗Ⅱ度痤疮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斗训;肖春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完善疯伤膏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方法 根据笔者多年的制备经验,参考文献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在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对疯伤膏制备工艺进行控制,制定质量标准. 结果 避免了因高温的熬炼破坏疯伤膏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 结论 通过工艺控制和建立质量标准,提高了疯伤膏的质量和疗效.
作者:蔡万盛;郭忠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测定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 方法 对铁皮石斛进行组织培养,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 结果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为25.09%. 结论 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多糖含量达到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标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作者:黄以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于培土生金原理配制的健脾保肺粥对COPD肺脾气虚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纳入研究的40例肺脾气虚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施以健脾保肺粥干预6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应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试验效果. 结果 试验组SGRQ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活动能力受限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以培土生金原理配制的健脾保肺粥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在提高患者活动耐力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陈焰南;陈锦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合失笑散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予小柴胡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温白开水或米汤口服,2组均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d.对术后非切口疼痛程度、胃肠道症状、发热情况、排气时间、术后舌脉变化等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对减轻术后症状、降低术后发热程度、缩短排气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小柴胡汤合失笑散加减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显著.
作者:吴荣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仅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并结合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2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疼痛强度、心理状态均有效,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甲钴胺片.
作者:庄璇;林银英;苏少云;张伟雄;吴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呈搏动性、反复发作性头痛,患者颇感痛苦.笔者自2010年以来,运用参芎通络汤治疗偏头痛8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11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31例,女49例;年龄小16岁,大68岁,平均(42.29±10.11)岁;病程长6a,短3个月.对照组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小15岁,大60岁,平均(40.37±10.26)岁;病程长8a,短2个月.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发作期就诊,经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2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曾凯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认为是时行邪毒引起急性传染病,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或溃疡为临床特征,近2a来笔者运用辨证治疗本病28例,疗效较为满意,将小结于下.1 临床资料28例均发生于夏秋季,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小10个月,大6岁3个月;病程短2d,长6d;全部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39℃以上的3例,38~39℃12例,38℃以下13例;兼有咽部乳蛾红肿13例,眼结膜充血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3例,支气管炎5例.多数患儿烦躁不安,纳食欠佳,大便秘结或不通畅,舌质红,苔黄或黄腻,指纹紫滞并透气关或脉数等症状.
作者:张超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中合并高血压病的越来越多.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对患者也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刺激,由于麻醉及手术的创伤,有可能使病人原发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而且,手术后患者心理反应相对较集中,会担忧术后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担心手术不成功及并发症等等[1].高血压病本身也是一种身心疾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愤怒、敌意等心理[2],患者心理情绪波动可使血压升高甚至出现危险,继而影响手术后的康复.为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提高手术的疗效,本研究通过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血压级别,对患者实施分级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素真;张志勇;刘章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笔者于2007年11月30日参加泉州市科协第七届年会分会场——“首届海内外张永树教授学术经验研讨会”,对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教授“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的学术思想很感兴趣,深受启发.笔者以“养阳育阴”理论作指导,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一套“养阳育阴”灸法,治疗多种病症,并用于三伏天和三九天保健和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秀萍;张永树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