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厚朴叶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吴锦玉;吴岩斌;吴建国;沈炳炎;吴锦忠

关键词:厚朴叶, 总黄酮, 正交试验, 超声提取
摘要: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和枝皮,性温,味苦、辛.其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主治湿滞伤中、脱痞吐泻等[1],主产于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福建等地[2].现今厚朴的使用主要是通过砍树剥皮,但其是多年生落叶乔木且生产周期长,一般要求达到15 a以上才能供药用.目前国内厚朴叶的资源量大且每年可以再生,目前仅少量出口日本用于日式料理的寿司饭及烧烤衬垫物,还未充分加以利用,一般是任其凋落腐烂,造成资源的浪费[3].如能将厚朴叶开发利用,将有利于厚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养阳育阴”灸法临床运用体会

    笔者于2007年11月30日参加泉州市科协第七届年会分会场——“首届海内外张永树教授学术经验研讨会”,对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教授“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的学术思想很感兴趣,深受启发.笔者以“养阳育阴”理论作指导,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一套“养阳育阴”灸法,治疗多种病症,并用于三伏天和三九天保健和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秀萍;张永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黄荣宗教授自拟胃炎方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30例

    黄荣宗教授为我校国医堂中医内科专家,从医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辨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道炎、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结肠炎、肝硬化以及一些疑难性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基层增厚,病理或伴见肠上皮化生(IM)或有不典型增生(ATP)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黄教授在治疗CAG伴IM和(或)ATP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经验.笔者有幸师从黄教授,收获颇多,现将其采用自拟胃炎方加味治疗CAG伴IM和(或)ATP 30例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呈艳;阮时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质谱成像分析结肠癌组织坏死过程中蛋白的变化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坏死过程中蛋白的变化. 方法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诱导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对局部坏死的结肠癌组织成像,并用ClinProTools 2.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3348Da和6277Da 2种蛋白在肿瘤正常组织和坏死组织中差异比较大.3348Da的蛋白在正常肿瘤组织中高于坏死部分;反之,6277Da的蛋白在肿瘤坏死部分高于正常部分. 结论 6277Da的蛋白可能是结肠癌组织坏死过程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王丽丽;陈达鑫;詹友知;蔡巧燕;庄群川;彭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清清香的防病治病作用探讨

    清清香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气血闻香则行,香善走,透达经络脏腑而无所不达”的理论,选用芳香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清新空气、驱邪杀菌、提神醒脑等功效,是防病保健理想之香.现结合临床探讨其防病治病的机理和应用.

    作者:周来兴;陈仰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参苓白术散加味减轻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食欲不振76例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主要疾病之一,化学治疗是被认为有肯定疗效的治疗手段,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但化疗常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从2009年5月-2012年5月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化疗所致脾胃虚弱型食欲不振7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邱文斌;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金线莲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金线莲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 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比色法结合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金线莲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结果 经过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2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90 min,在此条件下金线莲的总黄酮提取率为1.84%. 结论 经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金线莲总黄酮的提取,其中提取次数对总黄酮的提取影响较大.

    作者:张秀才;吴岩斌;吴锦玉;吴建国;李芹;林玉明;梁一池;吴锦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5例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眼科常见的病毒感染性角膜病,易复发、病程迁延、易危害视力[1].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使全身或眼部免疫力低下,导致本病发病率有所增加,甚至反复发作而严重危害视功能[2].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5例(30眼),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笑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榕产香椿叶5种重金属含量测定

    目的 检测榕产楝科植物香椿树香椿叶的重金属含量. 方法 将烘干的香椿叶粉碎并精确称量,样品消解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包括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香椿叶中铅、镉和铜的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香椿叶的砷、汞的含量. 结果 香椿叶中铅、镉、铜、汞、砷5种重金属含量分别为1.14、0.075、0.006、0.093、0.34 mg/kg,RSD分别3.1%、3.6%、4.1%、2.7%、2.1%. 结论 榕产香椿叶中铅、镉、铜、汞、砷的含量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本法简单快速、灵敏适用于中药材中微量重金属的测定.

    作者:吴建国;吴岩斌;吴锦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巨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0例

    面神经炎是由于茎乳孔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1],其早期的病理改变以面神经水肿及脱髓鞘为主,后期或出现轴索变性,以茎乳孔和面神经管内部尤为显著[2].目前,急性期面神经炎大多不主张局部针刺治疗,主要考虑局部刺激会加重面神经麻痹性水肿,加剧神经损伤[3].本研究以巨刺法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萍;徐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治疗思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肺功能随着年龄以及疾病发作次数的增加会发生不可逆的恶化,以致后呼吸衰竭而死亡.其中气管-支气管感染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常见原因,而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由于反复感染、多次、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变异和耐药菌株增加,感染失控,成为导致患者发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面对形势严峻的耐药菌泛滥,如何发挥中医的优势,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并避免其交叉传播是临床研究的一重要命题.结合临床体会,笔者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多重耐药菌感染思路,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燕;韩云;赖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疯伤膏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完善疯伤膏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 方法 根据笔者多年的制备经验,参考文献资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在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对疯伤膏制备工艺进行控制,制定质量标准. 结果 避免了因高温的熬炼破坏疯伤膏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 结论 通过工艺控制和建立质量标准,提高了疯伤膏的质量和疗效.

    作者:蔡万盛;郭忠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热敏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26例

    热敏灸疗法是以腧穴敏化理论为依据,辨敏施灸为要点,注重透热、扩热、传热等经气感传特征,促进经气运行从而达到气至病所的灸疗方法[1].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起效迅速,且远期疗效较优.现将应用热敏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26例的临床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阳光;康明非;罗海云;李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透皮吸收贴剂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透皮吸收贴剂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贴敷组、针刺组、局部贴敷组,每组30例.穴位贴敷组采用中药贴剂穴位贴敷法,局部贴敷组采用中药贴剂局部贴敷法,均为每日1次,每次贴敷4h;针刺组采用穴位针刺,每日1次,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3组均为15 d为1个疗程.通过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压痛、颈部活动度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 结果 穴贴组、局贴组、针刺组均可改善颈型颈椎病的症状与体征;穴贴组近远期疗效不劣于针刺组,且优于局贴组. 结论 中药透皮吸收贴剂穴位贴敷治疗颈型颈椎病可同时结合药、穴双效,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林秋芳;陈硕;吕丽芳;唐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50例

    药物流产后出血系指药物流产术后阴道流血超过10 d,淋漓不净,或血量过多,或流血停止后又有多量阴道流血[1],它归属于中医恶露不绝的范畴.由于近年来药流的患者增多,此类病人亦日渐增多.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药物流产后恶露不绝属血瘀型,B超或彩超提示宫内组织物残留,证实为不全流产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洪丽美;邱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陈士铎治疗腰痛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

    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浙江山阴人,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其一生著述颇丰,现对其在《辨证录》、《辨证玉函》、《石室秘录》、《本草新编》四书中治疗腰痛使用的十八方的辨证思路和用药特点简析于下:1 辨证思路1.1 腰痛多因湿而成,故治疗上多以祛湿为主,兼以温阳益气、活血补血、通络补肾.十八方中陈氏治疗腰痛单用祛湿的有轻腰汤、白术薏米汤、健腰散三方;驱风祛湿的有祛荡汤、解湿仙丹二方;温阳祛湿的有术桂汤、术桂加泽泻汤、宽腰汤、术桂防豨汤四方;补肾祛湿的有三圣汤、补虚利腰汤、实腰汤、健腰丹、续腰汤五方;温阳益气祛湿的有芪术防桂汤一方;补血祛风祛湿的有利腰丹一方;温阳益气、祛风祛湿的有起伛汤一方;补肾活血、通络祛湿的有转腰汤一方.

    作者:马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

    目的 观察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仅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并结合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2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疼痛强度、心理状态均有效,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甲钴胺片.

    作者:庄璇;林银英;苏少云;张伟雄;吴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期综合方案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 分期综合方案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方法 将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分期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推拿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分期综合方案治疗急性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陈水金;洪昆达;龚德贵;林志刚;王和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参芎通络汤治疗偏头痛80例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呈搏动性、反复发作性头痛,患者颇感痛苦.笔者自2010年以来,运用参芎通络汤治疗偏头痛8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11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31例,女49例;年龄小16岁,大68岁,平均(42.29±10.11)岁;病程长6a,短3个月.对照组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小15岁,大60岁,平均(40.37±10.26)岁;病程长8a,短2个月.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发作期就诊,经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2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曾凯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级心理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在腹部外科手术的病人中合并高血压病的越来越多.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对患者也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刺激,由于麻醉及手术的创伤,有可能使病人原发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高血压危象、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而且,手术后患者心理反应相对较集中,会担忧术后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和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担心手术不成功及并发症等等[1].高血压病本身也是一种身心疾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愤怒、敌意等心理[2],患者心理情绪波动可使血压升高甚至出现危险,继而影响手术后的康复.为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提高手术的疗效,本研究通过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及血压级别,对患者实施分级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素真;张志勇;刘章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孟氏架与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孟氏架与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胫骨下段骨折66例,32例采用孟氏架固定,3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下地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2组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25±1.32)个月.孟氏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下地负重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钢板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Johner-Wruhs评价标准,2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孟氏架外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是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王;李铭雄;吴天然;叶若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