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合欢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5例

刘秀玲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 合欢汤, 中医药治疗
摘要: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血雌二醇处于低水平)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本人自2001年9月至2005年3月,应用自拟的合欢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5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微波凝固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45例近期疗效观察

    肝癌在临床上一经诊断,有80%左右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其自然病程平均4~6个月.目前对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较多.如何把手术、中药有机地结合,达到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提高其生存质量的目的,是目前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作者:陈武进;方公贤;廖斌;陈禹略;齐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脾胃关系之探析

    脾与胃关系密切,存在着不同于一般脏腑关系的气化结构.脾之与胃,一脏一腑,胃归六腑而属阳,脾归五脏而属阴,且脾胃皆属五行之土,故分而言之,则脾为阴土,胃为阳土,一阴一阳,属性不同而又有着不同的生理特性,脾体阴而用阳,性湿而善升,喜燥而恶湿;胃体阳而用阴,性燥而善降,喜润而恶燥,因此两者在深层上存在着阴阳互助、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的密切关系.

    作者:吴闽芬;纪立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巩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

    自2004年以来,我院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福建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和<福建省规范化接种门诊评审标准>开展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工作.

    作者:王英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雷公藤多甙致雌性小鼠生殖功能低下模型证候初探

    临床报道及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能造成育龄期女性生殖功能低下[1,2],我们拟用其这一特性建立一新的生殖功能低下动物模型.通过前期药物量效关系研究,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了雷公藤多甙有效的造模用药剂量及造模时间.

    作者:张黎鹏;吴克明;童妍;王家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自拟玉竹紫菀冬花汤治疗燥咳730例

    笔者于2004年~2005年采用自拟玉竹紫菀冬花汤治疗燥咳7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730例患者中,男性351例,女性379例;其中10岁以下215例,11~20岁62例,21~60岁386例,61岁以上67例;年龄小7个月,大94岁;就诊时发病时间短1 d,长3个月.

    作者:林惠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抗炎镇痛的作用,采用数字随机将各实验雄鼠30只分为空白组、时照组、治疗组3组,比较对照观察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对二甲苯诱发大鼠耳肿胀、蛋清诱发大鼠足肿胀、醋酸诱发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醋酸诱发大鼠疼痛的影响,探讨该贴膜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对耳肿胀,降低醋酸诱发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棉球诱发的大鼠肉芽肿模型有显著影响;对醋酸诱发大鼠疼痛的影响,具有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说明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余宗阳;刘建华;欧阳学农;林木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探讨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发病率高,疗效欠佳.部分严重肠上皮化生及异形增生者可以转化为胃癌,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为CAG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作者:谢永丹;吴启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膏摩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随着大中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或家长不合理喂养造成儿童厌食、拒食,营养失衡性疾病日趋增多.研究表明,胃肠动力减弱是小儿厌食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用膏摩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季远;毛树文;朱媛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椎旁封闭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7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以来,采用椎旁封闭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该病1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阳;林拥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对治疗2型糖尿病73首有效方药应用规律的探讨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即消渴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并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创新和总结提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创制了许多有效的方剂.

    作者:周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段富津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段富津,我国著名中医学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创始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作者:李冀;闫忠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对1887例宫颈糜烂接受阴道镜检查患者的调查分析与健康教育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均有明显的疗效,但不易在短期内治愈.如病人不能坚持随诊,易造成病情反复发作,甚至癌变,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芳玉;魏清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丝线环扎加西脉髌骨爪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27例

    髌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颇多.但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传统的张力带钢丝固定难以施行,丝线环扎、钢丝环扎固定需辅以外固定,常常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一部分粉碎性髌骨骨折被迫施行部分或全部髌骨切除术,这必然导致膝关节生物力学改变及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陈金辉;李荣议;占鲤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胆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由于过多反流的胆汁导致胃粘膜特殊的炎症性变化.引起一组以腹痛和胆汁性呕吐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由于肠胃反流呈碱性,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alkalinereflux gastritis).

    作者:朱永苹;林寿宁;黄适;罗昭琼;李茂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台湾中医基本护理训练课程审查认定制度之建立

    近年来中医学蓬勃发展,台湾地区民众对中医医疗接受度增加,中医医疗团队早已在台湾积极结盟及快速发展中,根据台湾卫生署统计19家医学中心级(三甲级)医院有9家设立中医部门,中医诊所由1988年1652家扩展至2002年2601家.

    作者:钟蕙如;林宜信;项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洄溪医案》述要

    <洄溪医案>为医案类著作,不分卷,清代徐大椿撰.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年自号洄溪老士人,吴江(县名,五代吴越国置,地在今江苏省)人.士族出身,祖父徐釚曾于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

    作者:张琳叶;徐伟;焦振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对海马CA1区p53表达的影响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本实验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对VD大鼠脑内的p53的表达进行基础性研究,以期探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及电针治疗的作用机制.

    作者:朱燕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刘德荣教授治胃脘痛五法

    福建中医学院刘德荣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30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对于胃脘痛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将刘老师治疗胃脘痛五法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吴方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自拟行气化瘀汤治疗痛经96例

    痛经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自拟行气化瘀汤治疗本病9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历均来源于本院门诊患者,共96例,年龄12~39岁;病程3个月~15 a,以2~5 a居多;疼痛程度评分6.5~15.5分;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者36例,属阳虚内寒者17例,属寒湿凝滞者14例,属气血虚弱者12例,湿热下注者10例,肝肾亏损者7例.

    作者:刘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医临床疗效的综合评价

    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所以在中医临床疗效组成中,既有自然科学含量,又有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因此尝试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建立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疗效评价标准是一种较好的思路.

    作者:谢仁明;王永炎;谢雁鸣;杜宝新;黄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