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生;陈国龄;李炜明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由于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缘、钩椎关节后方增生或椎间盘突出,使椎间孔变小,可出现颈项背疼痛并向上肢放射,伴有颈部活动受限.近5a来.我们采用傍针刺治疗此型颈椎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俐;吴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血雌二醇处于低水平)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本人自2001年9月至2005年3月,应用自拟的合欢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5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本实验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对VD大鼠脑内的p53的表达进行基础性研究,以期探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及电针治疗的作用机制.
作者:朱燕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2004年以来,我院按照省卫生厅下发的<福建省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和<福建省规范化接种门诊评审标准>开展接种门诊规范化创建工作.
作者:王英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髌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颇多.但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传统的张力带钢丝固定难以施行,丝线环扎、钢丝环扎固定需辅以外固定,常常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一部分粉碎性髌骨骨折被迫施行部分或全部髌骨切除术,这必然导致膝关节生物力学改变及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陈金辉;李荣议;占鲤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洄溪医案>为医案类著作,不分卷,清代徐大椿撰.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年自号洄溪老士人,吴江(县名,五代吴越国置,地在今江苏省)人.士族出身,祖父徐釚曾于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
作者:张琳叶;徐伟;焦振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由于过多反流的胆汁导致胃粘膜特殊的炎症性变化.引起一组以腹痛和胆汁性呕吐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由于肠胃反流呈碱性,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alkalinereflux gastritis).
作者:朱永苹;林寿宁;黄适;罗昭琼;李茂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报道及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能造成育龄期女性生殖功能低下[1,2],我们拟用其这一特性建立一新的生殖功能低下动物模型.通过前期药物量效关系研究,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了雷公藤多甙有效的造模用药剂量及造模时间.
作者:张黎鹏;吴克明;童妍;王家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医疗信息已成为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的核心,从2006年开始我院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配合下,结合医院的特点,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的研制,并在医院内推行,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风光;陈玉萍;王芳;杨晓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段富津,我国著名中医学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创始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作者:李冀;闫忠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大中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或家长不合理喂养造成儿童厌食、拒食,营养失衡性疾病日趋增多.研究表明,胃肠动力减弱是小儿厌食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用膏摩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季远;毛树文;朱媛慧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了研究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抗炎镇痛的作用,采用数字随机将各实验雄鼠30只分为空白组、时照组、治疗组3组,比较对照观察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对二甲苯诱发大鼠耳肿胀、蛋清诱发大鼠足肿胀、醋酸诱发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醋酸诱发大鼠疼痛的影响,探讨该贴膜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对耳肿胀,降低醋酸诱发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棉球诱发的大鼠肉芽肿模型有显著影响;对醋酸诱发大鼠疼痛的影响,具有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说明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余宗阳;刘建华;欧阳学农;林木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杜建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笔者有幸拜师为徒,侍诊于前,目睹老师辨证中肯,用药独特,既遵古法而不泥于古,颇多创新,机法圆融,获效桴鼓,兹选医案4则,以飨读者.
作者:陈立典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以来,采用椎旁封闭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该病1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阳;林拥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肝癌在临床上一经诊断,有80%左右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其自然病程平均4~6个月.目前对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较多.如何把手术、中药有机地结合,达到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提高其生存质量的目的,是目前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作者:陈武进;方公贤;廖斌;陈禹略;齐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系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nox-vomica L)或云南马钱(Istrychnos pierriana A. W.Hill)的成熟种子,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马钱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药,早药用记载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性味苦、寒,有巨毒,归肝、脾经.
作者:黄坤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压疮是指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局部软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发生坏死及溃烂,中医又称席疮.中医认为其内因是由于久卧伤气耗血,气血两虚.外因乃是由于局部受压,气血运行不畅,造成局部肌肤失养而坏死肉腐,形成疮疡[1].
作者:苏亮珍;池煜霞;陈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脾与胃关系密切,存在着不同于一般脏腑关系的气化结构.脾之与胃,一脏一腑,胃归六腑而属阳,脾归五脏而属阴,且脾胃皆属五行之土,故分而言之,则脾为阴土,胃为阳土,一阴一阳,属性不同而又有着不同的生理特性,脾体阴而用阳,性湿而善升,喜燥而恶湿;胃体阳而用阴,性燥而善降,喜润而恶燥,因此两者在深层上存在着阴阳互助、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的密切关系.
作者:吴闽芬;纪立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福建中医学院刘德荣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30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对于胃脘痛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将刘老师治疗胃脘痛五法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吴方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于2004年~2005年采用自拟玉竹紫菀冬花汤治疗燥咳7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730例患者中,男性351例,女性379例;其中10岁以下215例,11~20岁62例,21~60岁386例,61岁以上67例;年龄小7个月,大94岁;就诊时发病时间短1 d,长3个月.
作者:林惠珠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