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祛疣合剂治疗扁平疣60例

范建国;乔国安

关键词:扁平疣, 祛疣合剂,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扁平疣6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肾气丸化裁治疗脂肪肝62例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为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38~55岁.随机分为肾气丸化裁治疗组和绞股蓝对照组.治疗组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岁;对照组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岁.2组平均年龄、男女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杨际芳;高秀娟;李爱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长期卧床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特征为低骨量及骨组织中细微结构的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并容易导致骨折,临床症状以疼痛、驼背、变矮、骨折为主[1].本文对80例因长期卧床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治疗前后腰椎(L4)与股骨骨密度及骨痛情况的改善,评价综合康复疗法在骨质疏松症中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立典;杨珊莉;王诗忠;陶静;张兵;郭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高,愈后差,后遗症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早期治疗、早期康复是减轻后遗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方法简便,为早期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李小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分阶段综合治疗严重骨质松疏松症32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起病隐匿,悄然发生,所以临床上所见病例往往是出现了严重骨痛的病例.近2a我们应用分阶段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2例严重骨质疏松症,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丽红;郑文通;林柏洪;杨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58例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属特殊类型荨麻疹,患者遇冷水、冷空气及任何冷环境均会在暴露部位乃至全身出现瘙痒性风团,重者可见胸闷、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恢复温暖环境,风团不久即消退,常迁延数年乃更长时间.我科近几年来运用中药对该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奇尘;张阳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谷精草中挥发油的气质联用分析

    谷精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本品性味辛、甘、平,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用于治疗眼结膜炎、角膜云翳、夜盲症、视网膜脉络膜炎、小儿疳积[1].迄今尚未见对谷精草中挥发油成分分析,本文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2],GC-MS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谷精草资源提供依据.

    作者:邱燕;范明;单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醋加药汁浸泡治疗足跟痛64例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4例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小41岁,大80岁,51~62岁居多;单足疼痛52例,双足疼痛12例.X线表现示足跟底部均有骨刺增生.

    作者:钱祝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以及胃肠激素的变化.方法选择3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记录其症状积分以及测定血浆胃肠激素(胃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胆囊收缩素)的含量,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4周,分析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以及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明显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积分,并改变血浆胃肠激素的含量.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能有效地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并与胃肠激素有关.

    作者:王小奇;叶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论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在推拿手法中的应用

    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情况,达到治疗的效果.犹如运用复方治疗内科疾病,疗效取决于合理的用药和严密的配伍一般,推拿手法的选用和配伍对治疗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其中尤以合理的配伍为关键.

    作者:聂建华;田琳;苑述刚;游世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肛滴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22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肛滴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近期疗效.方法把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西药肛滴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肛滴治疗,治疗20d后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仅为59.1%;2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建中;张和峰;吴春迎;陈浩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动脉硬化症计量诊断的回顾性研究

    本文在福建省直机关老干部630例体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脑动脉硬化症(CAS)计量诊断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在本底资料的基础上,建立CAS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选入的指标依次是甘油三酯、血小板1分钟聚集率、全血粘度(高切)、纤维蛋白质、人像特点回忆、家族高血压、卧位收缩压和眼底动脉硬化等级.继而运用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DME)方法,考核该函数式的诊断效能.将630例本底资料逐个回代方程,其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3.3%、92.04%、7.96和6.67%,其他11项反映诊断能力和综合应用价值的指标亦令人满意,认为CAS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圣贤;林炳辉;方素钦;林求城;王永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地黄饮子治疗血管性痴呆39例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可以治疗血管性痴呆.自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药合用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静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ICU术后病人心理障碍的护理

    各种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收治于ICU病房,不仅身体陷于危机状态,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病人一般都有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反应,而这些心理反应和状态与病人康复密切相关.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治疗,而且还可引起严重的心理变态,并伴有进行性症状加重.虽然目前治疗药物层出不穷,但我们认为,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护理,更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帮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并巩固疗效.

    作者:唐晓榕;陈惠珠;郑金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发作超过48h,经过镇静剂、平滑肌解痉剂治疗无效者,其症状为病情迁延,日久难愈,呃声频频,妨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笔者近年来应用针灸配合颈部推拿治疗本病2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国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肩峰骨折临床分析

    近年来,锁骨钩钢板广泛应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端骨折,并取得良好效果[1~3],但内固定术后出现肩峰骨折临床比较少见,对此种内固定失效后的治疗临床上尚无有统一治疗方案.我院1a前治疗1例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峰骨折,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宏强;陈联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祛疣合剂治疗扁平疣60例

    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扁平疣6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范建国;乔国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珍白合剂加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

    笔者从2000年1月~2005年6月门诊治疗60例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2000年1月~2005年6月门诊.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于1999年烟台和2003年10月济南召开全国食管疾病诊断治疗研讨会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指南>[1],共110例.治疗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0~70岁,平均46岁;病程短1个月,长5a,平均1.6a.对照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22~68岁,平均40岁;病程短2个月,长4a,平均1.5a.2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伊春锦;黄德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林禾禧主任塞因塞用治疗慢性便秘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方法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探讨塞因塞用法治疗慢性便秘的理法方药.结果:塞因塞用法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方法.结论本文从塞因塞用的角度总结林禾禧主任塞因塞用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治疗便秘有所启迪.

    作者:王奕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复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9例

    笔者近3 a来利用胃复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门诊病人46例,住院病人23例.69例患者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小18岁,大72岁.全部病例均经过胃镜检查及病理检验,符合1982年我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纤维胃镜诊断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其中肠上皮化生46例,假幽门腺化生15例,不典型增生8例.

    作者:高鼎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健运脾胃在各脏腑内伤杂病治疗中的运用

    中医治病,不仅可从病变脏腑本身治疗,还可根据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它脏入手来调理,常见的有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等.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根据脾胃与各脏腑组织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健运脾胃不仅能治疗脾胃本脏腑的病变,而且也是治疗其它各脏腑内伤杂病的重要一环.

    作者:陈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