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林禾禧主任塞因塞用治疗慢性便秘经验总结

王奕珊

关键词:老中医经验, 慢性便秘, 塞因塞用, 中药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方法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探讨塞因塞用法治疗慢性便秘的理法方药.结果:塞因塞用法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方法.结论本文从塞因塞用的角度总结林禾禧主任塞因塞用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治疗便秘有所启迪.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补肾活血驱风汤治疗斑秃32例

    目的观察自拟方补肾活血驱风汤内服、外用结合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治疗组32例用自拟补肾活血驱风汤内服、外洗;西药对照组30例,用胱氨酸片、葡萄糖酸锌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西药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01.结论肾虚、血瘀、风邪是斑秃的重要病机,而补肾、活血、驱风则是临床上治疗斑秃的重要法则.

    作者:张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二乌参椒汤治疗痔疮肿痛660例

    近年来为了治疗痔疮以及解决痔疮术后的疼痛症状,笔者通过反复临床实践与验证,自拟了二乌参椒汤用于治疗痔疮肿痛,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凤英;马旖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谷精草中挥发油的气质联用分析

    谷精草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本品性味辛、甘、平,具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的功效.用于治疗眼结膜炎、角膜云翳、夜盲症、视网膜脉络膜炎、小儿疳积[1].迄今尚未见对谷精草中挥发油成分分析,本文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2],GC-MS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谷精草资源提供依据.

    作者:邱燕;范明;单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从诞生到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作为基因芯片的初报道者,Afrymetrix公司首先注册了基因芯片(Gene Chip)这一名词的专利.随后诞生的同类产品多以微阵列(microarray)命名.其高通量、自动化、微型化、并行化采集生物信息的特点更是优于其他传统的技术方法.

    作者:魏莉;谢佐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益精胶囊的补肾作用及毒理学研究

    益精胶囊是福建省立医院吕绍光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而成的中药新制剂,由菟丝子等中药组成,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临床用于肾虚所致的精液异常不育症.根据临床主要功效进行如下实验.

    作者:阮君山;王少明;吕绍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林禾禧主任塞因塞用治疗慢性便秘经验总结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方法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探讨塞因塞用法治疗慢性便秘的理法方药.结果:塞因塞用法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方法.结论本文从塞因塞用的角度总结林禾禧主任塞因塞用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治疗便秘有所启迪.

    作者:王奕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透骨消痛颗粒的现代药理学基础

    透骨消痛颗粒组方缜密,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1],为进一步探讨透骨消痛颗粒的疗效和作用机制,借助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冀在为开发Ⅲ类新药打下基础,并为中医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Orthteoarthritis,OA)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西海;刘献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58例

    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属特殊类型荨麻疹,患者遇冷水、冷空气及任何冷环境均会在暴露部位乃至全身出现瘙痒性风团,重者可见胸闷、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恢复温暖环境,风团不久即消退,常迁延数年乃更长时间.我科近几年来运用中药对该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奇尘;张阳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推拿名家王国才教授学术思想介绍

    王老师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师从一指禅推拿名家朱春霆、王松山、钱福卿,滚法推拿创始人丁季峰,内功推拿名家马万龙等推拿前辈,打下了深厚的推拿功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先生在山东医学院针灸推拿科工作,从事针灸、针麻、推拿、理疗等工作,深受针灸名家郑毓桂、臧郁文,理疗名家高福华老师的言传身教,吸收了他们的学术精华,为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79年先生调入山东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从事推拿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自此老师的学术思想体系已基本形成并不断地得到丰富与发展.

    作者:李华东;季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的设想

    社区康复主要是利用本社区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和家庭的康复,主要提供病、伤、残者恢复期及后期康复服务,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同时也提供教育、社会、职业康复.对患者而言,社区康复方便、快捷,而且价廉,并有利于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是普及康复服务的基础和主要形式.目前我省社区康复工作仍为滞后状态,为了更好地开展社区康复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作者:林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动脉硬化症计量诊断的回顾性研究

    本文在福建省直机关老干部630例体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脑动脉硬化症(CAS)计量诊断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在本底资料的基础上,建立CAS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选入的指标依次是甘油三酯、血小板1分钟聚集率、全血粘度(高切)、纤维蛋白质、人像特点回忆、家族高血压、卧位收缩压和眼底动脉硬化等级.继而运用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DME)方法,考核该函数式的诊断效能.将630例本底资料逐个回代方程,其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3.3%、92.04%、7.96和6.67%,其他11项反映诊断能力和综合应用价值的指标亦令人满意,认为CAS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圣贤;林炳辉;方素钦;林求城;王永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化瘀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化瘀消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2002年以来我院门诊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年龄19~48岁,病程5个月~5a,病情评分6~21分;对照组年龄21~47岁,病程4个月~7a,病情评分6~20.5分.2组病例来源、年龄、病程、病情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顽固性呃逆28例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发作超过48h,经过镇静剂、平滑肌解痉剂治疗无效者,其症状为病情迁延,日久难愈,呃声频频,妨碍谈话、咀嚼、呼吸、睡眠.笔者近年来应用针灸配合颈部推拿治疗本病2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国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肛滴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22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肛滴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近期疗效.方法把4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西药肛滴治疗,对照组仅予西药肛滴治疗,治疗20d后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仅为59.1%;2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建中;张和峰;吴春迎;陈浩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分阶段综合治疗严重骨质松疏松症32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起病隐匿,悄然发生,所以临床上所见病例往往是出现了严重骨痛的病例.近2a我们应用分阶段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2例严重骨质疏松症,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邱丽红;郑文通;林柏洪;杨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祛疣合剂治疗扁平疣60例

    我院皮肤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扁平疣6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范建国;乔国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红花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并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则单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液粘度,改善缺氧状态,疗效肯定.

    作者:朱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红活水预防中风患者褥疮的临床观察

    据不完全统计,住院病人的褥疮发生率为5.1%~22.1%[1],褥疮的发生严重影响中风病人的预后和康复,因此,褥疮的预防在护理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护理人员于2002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中药红活水对中风患者68例进行皮肤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月卿;蚁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剥离祛斑面膜的研制及临床观察

    通过采用中药提取物配合现代先进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为成膜材料研制成巴布剂剥离祛斑面膜,并观察其疗效以及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结果临床应用观察36例色斑患者,总有效率达94.4%.本实验质量控制符合要求,面膜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可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明;李孝栋;游曦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首发消化道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首发恶心、呕吐、腹胀、上腹疼或脐周疼、水样泻伴低热,易误诊为急腹症或消化道疾病[1].我院自2000年7月~2004年10月共收治该类病人39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唐丽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