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绍坚
自1998年12月~2001年12月,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运用中药随症加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声池;陈魏威;柳超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5a来,我们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32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免疫指标随访,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舒杰;黄宏琳;金凌辉;郭芹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0~2000年,我们采用外展端提复位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翻转型骨折39例,38例复位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近4 a来以自拟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96例,并与法莫替丁、胃达喜治疗进行对照,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翔;刘汉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5a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观察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采用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与用前列康片治疗的32例比较,结果前者疗效总有效率(89.47%)明显优于后者(71.88%),P<0.01.提示男泌清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仅要清热解毒,还应重视活血化瘀及益气治法.
作者:戴春福;张志忠;亓兴亮;张明选;李延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在自拟消症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1]的基础上,又拟活血通络法对乳腺增生症外治进行临床研究,并与内服法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阿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期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后偏瘫48例,同时设中药组及西药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宝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8~2000年,笔者对72例曾患性病,经抗生素治疗,性病实验室检查报告阴性,但始终有尿道不适症状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忠铭;魏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自1997~2000年以疏肝解郁健脾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9例,获得良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例1] 张某某,女,45岁.右胁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并放射右肩胛7 d,伴恶寒发热1 d就诊.伴神情倦怠,口干而苦,便秘干而臭,皮肤微黄,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作者:林义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应用穿琥宁冻干粉针治疗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效果满意.现将穿琥宁合青霉素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9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傅培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近年来应用宣肺调气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群莲;黄复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高血压病(Essenial hypertention,EH)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很高,它大的危害是能导致病人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的一系列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国家,1991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1],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显得紧迫和重要.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应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将近年来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笑丽;刘子旺;韩景辉;杨瑞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习惯性便秘中医认为多属燥热伤津,或年老体虚,气阴不足,大肠传导失职而致.治疗上常以养阴润燥、通便为主,不可妄用通利泄下之品,以图一时之快,耗阴伤津,燥结更甚.近年来,笔者宗医圣张仲景麻子仁丸化裁为麻仁通腑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绍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因人流、药流或难免流产等导致的胎盘、胎膜残留,类属于中医的产后恶露不绝,西医多采用刮宫术进行处理,但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如果阴道出血不多,则可先用中药行气活血,逐瘀生新之剂,促进宫内残留胎物排出.为此,笔者以益母草加生化汤(益母草18 g,当归、川芎、桃仁各9 g,炮姜、炙甘草各6 g)组成益母逐瘀汤,用于防治不全流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择例介绍如下.
作者:郑怡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研究颈椎保健操防治颈椎病的疗效,对240名颈椎病易患人群随机分为不做操、做一般颈椎三维活动、做颈椎保健操3组,分别在入选时及入选半年后进行颈椎发病率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做颈椎保健操组比其它2组颈椎病发病率明显降低,说明颈椎保健操具有防治颈椎病的效果.
作者:张茂狮;蒋海鹰;李兆文;林俊山;林乔龄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风分为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恢复期(发病4周以上)、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1]).临床医学家认为,中风进入后遗症期,以半身不遂表现为主,伴有言语不利、抽搐、神情呆滞、强哭强笑、痴呆等症,而且康复难度加大.1992年以来,笔者在我院康复科及老年病科,采用分证论治加主要兼证辨证配伍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11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德忻;邢秀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颈椎节段性不稳较常见的一个类型.本科在近几年来所收治的病例,主要采用牵引、手法整复治疗,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脑功能衰退或障碍疾病有增多趋势[1],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行为失常等方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而寻找药物对这类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祖国传统医药在这方面便显示出其优越性.本实验通过采用D-半乳糖导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拟疾呆模型[2],来研究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对脑功能衰退或障碍小鼠学习记忆方面等的治疗作用,探讨D-半乳糖损伤脑功能的机制和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益智作用的机理.
作者:郑良朴;范廷校;林久茂;陈小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