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9例

傅培鑫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穿琥宁冻干粉针, 上呼吸道感染, 感染性疾病, 效果满意, 青霉素钠, 观察报告, 应用, 疗效, 儿科
摘要: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应用穿琥宁冻干粉针治疗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效果满意.现将穿琥宁合青霉素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9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润合剂治疗肛裂血热肠燥证50例临床观察

    清润合剂是用于治疗痔疮、肛裂、肛瘘、肛周炎等疾病的口服中药.我们自1998年起应用清润合剂对肛裂中医辨证属血热肠燥证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水香;蔡而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48例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期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后偏瘫48例,同时设中药组及西药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宝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补益肝肾法治疗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为探讨性激素水平与绝经后妇女冠心病(CHD)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的相关性以及补益肝肾法对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NST、ΣST、STmax、NT等指标的影响,选择60例绝经后妇女CHD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A组(中药组)、B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使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A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益肝肾法,疗程6周.另设健康人对照组30例.分别于1、2、4、6周末抽血检测E2及心电图;1、6周末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①A、B 2组E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组治疗后1周时E2水平逐渐上升,治疗6周时E2显著上升(P<0.01),B组治疗前后E2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6周时,A组E2水平上升,而心绞痛疗效也随之提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性(R=0.905,P<0.01).而B组E2没有显著变化,心绞痛疗效则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妇女CHD发病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其变化与中医的肾虚有关.运用补益肝肾法治疗有益于绝经后妇女CHD的心血管保护,是防治绝经后妇女CHD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之一.

    作者:王秀宝;刘德桓;张嘉男;张季青;高丽萍;王文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症19例

    1996年10月~2000年9月我院收治19例创伤后膝关节僵直于不同角度,且无明显骨关节畸形愈合者,采用中药熏洗、手法松解粘连、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手术切除粘连等综合治疗手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承群;葛跃华;温云君;丘继成;伍胜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同病异治治疗结石症3例

    [例1] 张某某,女,45岁.右胁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并放射右肩胛7 d,伴恶寒发热1 d就诊.伴神情倦怠,口干而苦,便秘干而臭,皮肤微黄,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作者:林义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2例

    1992年以来,本人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木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保守治疗在46例潜在性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为观察保守治疗在潜在性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通过对46例潜在性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病人实施手法、垫枕复位、功能锻炼、中药等保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后患者的BECK指数、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突入椎管程度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并对其进行3个月、6个月、1 a的随访,按统计数据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6例病人中,BECK指数上升了0.21,椎体前缘高度上升了20%,后凸角下降了3.01 mm,突入椎管程度下降0.17 cm(P<0.05),体征改善明显,劳动力基本恢复.说明采用手法、垫枕复位及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对部分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作者:戴琪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手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58例

    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因其骨折碎片多、分离大、局部肿胀严重,故而给整复、固定带来了困难,且早期功能活动的时机又不易掌握,因此被认为是肱骨下端骨折中复杂和难治的一种骨折.笔者自1992年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患肢牵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5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杭京;余晔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针刺、走罐、穴位注射并用治疗咳喘病41例

    笔者跟随我院针灸专家肖仁鹤教授3 a余,将临床采用针刺、走罐、穴位注射并用治疗咳喘病41例总结如下.

    作者:甘照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急性肾炎52例

    近年来笔者按病因分型治疗急性肾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蔡伟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外展端提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翻转型骨折39例

    自1990~2000年,我们采用外展端提复位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翻转型骨折39例,38例复位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麻仁通腑汤治疗习惯性便秘42例

    习惯性便秘中医认为多属燥热伤津,或年老体虚,气阴不足,大肠传导失职而致.治疗上常以养阴润燥、通便为主,不可妄用通利泄下之品,以图一时之快,耗阴伤津,燥结更甚.近年来,笔者宗医圣张仲景麻子仁丸化裁为麻仁通腑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绍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虎奶菇醚溶成分研究

    虎奶菇为Pleurotus ruber-regium(Fries)Singer的菌核,主产非洲[1],国外也有栽培[2],民间用于治疗乳腺炎、胃痛、天花、水肿、解毒、气喘、便秘、感冒、头疼和发烧等多种疾病[3].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藤冲和章风两县,我省已引种成功[4].目前对其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蛋白质[5]、维生素[6]和氨基酸[7]等营养性成分的分析,本文分析菌核中的醚溶成分,为建立虎奶菇菌核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基础.

    作者:吴振奇;黄玉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28例疗效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较常见的结缔组织炎症,SLE肾活检电镜检查几乎全部都有肾小球损害.狼疮性肾炎(LN)治疗较困难,本文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激素加上环磷酰胺,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取得显著疗效,与对照组26例比较有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国华;邹丽云;张东升;邓达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病

    自1998~2000年,笔者对72例曾患性病,经抗生素治疗,性病实验室检查报告阴性,但始终有尿道不适症状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忠铭;魏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宣肺调气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笔者近年来应用宣肺调气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群莲;黄复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益肺健脾解毒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

    自1998年12月~2001年12月,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运用中药随症加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声池;陈魏威;柳超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千金要方·妇人方》的临床应用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博学多闻,对祖国医学的研究极为精深.所著<千金要方>特别强调妇科防治的重要性及疾病特点.在唐以前,有关妇科疾病的论述虽不少见,但其内容均较简略,缺乏系统性.孙氏在<千金要方>妇人篇三卷、<千金翼方>四卷中,对胎前、产后、月经不调、带下等病,作了较系统的描述,给后世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学习这些对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将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对孙氏<千金要方*妇人方>的临床运用,试作临床探讨.

    作者:王玲;孙坦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Essenial hypertention,EH)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很高,它大的危害是能导致病人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的一系列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国家,1991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1],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显得紧迫和重要.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应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将近年来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笑丽;刘子旺;韩景辉;杨瑞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妇炎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例

    妇炎合剂是我院目前正在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