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忻;邢秀吉
高血压病(Essenial hypertention,EH)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很高,它大的危害是能导致病人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的一系列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国家,1991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1],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显得紧迫和重要.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应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将近年来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笑丽;刘子旺;韩景辉;杨瑞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近4 a来以自拟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96例,并与法莫替丁、胃达喜治疗进行对照,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翔;刘汉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5a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8~2000年,笔者对72例曾患性病,经抗生素治疗,性病实验室检查报告阴性,但始终有尿道不适症状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忠铭;魏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6年10月~2000年9月我院收治19例创伤后膝关节僵直于不同角度,且无明显骨关节畸形愈合者,采用中药熏洗、手法松解粘连、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手术切除粘连等综合治疗手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承群;葛跃华;温云君;丘继成;伍胜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按病因分型治疗急性肾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蔡伟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妇炎合剂是我院目前正在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例1] 张某某,女,45岁.右胁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并放射右肩胛7 d,伴恶寒发热1 d就诊.伴神情倦怠,口干而苦,便秘干而臭,皮肤微黄,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作者:林义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于1995年至2001年以复肠汤治疗慢性结肠炎68例,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丁玉梅;哈丽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医诊断学是在长期的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中形成的诊断体系,但在现代中医临床诊疗中传统的纯中医诊断已不能适应临床治疗与科研的需要,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式不仅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要的手段,也是揭示中医科学性、高水平研究开发中医药的重要前提.
作者:傅晓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因人流、药流或难免流产等导致的胎盘、胎膜残留,类属于中医的产后恶露不绝,西医多采用刮宫术进行处理,但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如果阴道出血不多,则可先用中药行气活血,逐瘀生新之剂,促进宫内残留胎物排出.为此,笔者以益母草加生化汤(益母草18 g,当归、川芎、桃仁各9 g,炮姜、炙甘草各6 g)组成益母逐瘀汤,用于防治不全流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择例介绍如下.
作者:郑怡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观察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采用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与用前列康片治疗的32例比较,结果前者疗效总有效率(89.47%)明显优于后者(71.88%),P<0.01.提示男泌清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仅要清热解毒,还应重视活血化瘀及益气治法.
作者:戴春福;张志忠;亓兴亮;张明选;李延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清润合剂是用于治疗痔疮、肛裂、肛瘘、肛周炎等疾病的口服中药.我们自1998年起应用清润合剂对肛裂中医辨证属血热肠燥证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水香;蔡而玮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在自拟消症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1]的基础上,又拟活血通络法对乳腺增生症外治进行临床研究,并与内服法对照,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吴阿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较常见的结缔组织炎症,SLE肾活检电镜检查几乎全部都有肾小球损害.狼疮性肾炎(LN)治疗较困难,本文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激素加上环磷酰胺,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取得显著疗效,与对照组26例比较有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国华;邹丽云;张东升;邓达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观察保守治疗在潜在性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通过对46例潜在性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病人实施手法、垫枕复位、功能锻炼、中药等保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后患者的BECK指数、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突入椎管程度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并对其进行3个月、6个月、1 a的随访,按统计数据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6例病人中,BECK指数上升了0.21,椎体前缘高度上升了20%,后凸角下降了3.01 mm,突入椎管程度下降0.17 cm(P<0.05),体征改善明显,劳动力基本恢复.说明采用手法、垫枕复位及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对部分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作者:戴琪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8年1月至2002年7月期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后偏瘫48例,同时设中药组及西药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宝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抗生素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有数百种之多,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的诸多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其它药物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其耐药性问题以及毒副作用给人们造成的负担也是沉痛的.
作者:林玉贞;吴水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8年12月~2001年12月,我们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运用中药随症加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声池;陈魏威;柳超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文献回顾,认为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并阐述对本病治疗研究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吕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