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

张笑丽;刘子旺;韩景辉;杨瑞霞

关键词:高血压病, 中医证型, 证型客观化, 高血压患病率, 预防和治疗, 客观化研究, 重要脏器, 严重危害, 现代研究, 世界各国, 全国抽样, 客观依据, 进展综述, 调查结果, 辨证分型, 脑血管, 发病率, 应用, 心脏, 肾脏
摘要:高血压病(Essenial hypertention,EH)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都很高,它大的危害是能导致病人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等重要脏器的一系列病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国家,1991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1],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显得紧迫和重要.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应用,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现将近年来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福建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治疗急性肾炎52例

    近年来笔者按病因分型治疗急性肾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蔡伟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5例

    骨性关节炎(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绝经期后的妇女为甚.由于此病患者病程较长,而且多数患者还需反复治疗,临床上单纯采用一种治疗方法常难于奏效.作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耿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分证论治加兼证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114例

    中风分为急性期(发病4周以内)、恢复期(发病4周以上)、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1]).临床医学家认为,中风进入后遗症期,以半身不遂表现为主,伴有言语不利、抽搐、神情呆滞、强哭强笑、痴呆等症,而且康复难度加大.1992年以来,笔者在我院康复科及老年病科,采用分证论治加主要兼证辨证配伍治疗中风后遗症期的患者11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德忻;邢秀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对D-半乳糖导致小鼠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脑功能衰退或障碍疾病有增多趋势[1],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行为失常等方面,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而寻找药物对这类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祖国传统医药在这方面便显示出其优越性.本实验通过采用D-半乳糖导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拟疾呆模型[2],来研究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对脑功能衰退或障碍小鼠学习记忆方面等的治疗作用,探讨D-半乳糖损伤脑功能的机制和远志、石菖蒲水煎合剂益智作用的机理.

    作者:郑良朴;范廷校;林久茂;陈小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保守治疗在46例潜在性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为观察保守治疗在潜在性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通过对46例潜在性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病人实施手法、垫枕复位、功能锻炼、中药等保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后患者的BECK指数、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角、突入椎管程度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并对其进行3个月、6个月、1 a的随访,按统计数据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6例病人中,BECK指数上升了0.21,椎体前缘高度上升了20%,后凸角下降了3.01 mm,突入椎管程度下降0.17 cm(P<0.05),体征改善明显,劳动力基本恢复.说明采用手法、垫枕复位及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对部分非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病人有明显疗效.

    作者:戴琪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9例

    我院从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应用穿琥宁冻干粉针治疗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效果满意.现将穿琥宁合青霉素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9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傅培鑫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麻仁通腑汤治疗习惯性便秘42例

    习惯性便秘中医认为多属燥热伤津,或年老体虚,气阴不足,大肠传导失职而致.治疗上常以养阴润燥、通便为主,不可妄用通利泄下之品,以图一时之快,耗阴伤津,燥结更甚.近年来,笔者宗医圣张仲景麻子仁丸化裁为麻仁通腑汤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肖绍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疏肝解郁健脾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9例

    笔者自1997~2000年以疏肝解郁健脾法治疗经前期综合征39例,获得良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益母逐瘀汤防治不全流产举隅

    因人流、药流或难免流产等导致的胎盘、胎膜残留,类属于中医的产后恶露不绝,西医多采用刮宫术进行处理,但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如果阴道出血不多,则可先用中药行气活血,逐瘀生新之剂,促进宫内残留胎物排出.为此,笔者以益母草加生化汤(益母草18 g,当归、川芎、桃仁各9 g,炮姜、炙甘草各6 g)组成益母逐瘀汤,用于防治不全流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择例介绍如下.

    作者:郑怡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针刺、走罐、穴位注射并用治疗咳喘病41例

    笔者跟随我院针灸专家肖仁鹤教授3 a余,将临床采用针刺、走罐、穴位注射并用治疗咳喘病41例总结如下.

    作者:甘照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临床疗效总结

    为观察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采用男泌清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76例,与用前列康片治疗的32例比较,结果前者疗效总有效率(89.47%)明显优于后者(71.88%),P<0.01.提示男泌清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仅要清热解毒,还应重视活血化瘀及益气治法.

    作者:戴春福;张志忠;亓兴亮;张明选;李延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进行文献回顾,认为辨证论治和专方专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并阐述对本病治疗研究的认识和体会.

    作者:吕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论中药及其复方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抗生素自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有数百种之多,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的诸多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其它药物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其耐药性问题以及毒副作用给人们造成的负担也是沉痛的.

    作者:林玉贞;吴水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诊断结合西医诊断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中医诊断学是在长期的中医临床诊疗实践中形成的诊断体系,但在现代中医临床诊疗中传统的纯中医诊断已不能适应临床治疗与科研的需要,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式不仅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要的手段,也是揭示中医科学性、高水平研究开发中医药的重要前提.

    作者:傅晓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96例

    笔者近4 a来以自拟消疣汤治疗疣状胃炎96例,并与法莫替丁、胃达喜治疗进行对照,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云翔;刘汉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直症19例

    1996年10月~2000年9月我院收治19例创伤后膝关节僵直于不同角度,且无明显骨关节畸形愈合者,采用中药熏洗、手法松解粘连、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手术切除粘连等综合治疗手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包承群;葛跃华;温云君;丘继成;伍胜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60例

    我们用西药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涂治疗带状疱疹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性狼疮性肾炎28例疗效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较常见的结缔组织炎症,SLE肾活检电镜检查几乎全部都有肾小球损害.狼疮性肾炎(LN)治疗较困难,本文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激素加上环磷酰胺,配合中医辨证论治,取得显著疗效,与对照组26例比较有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余国华;邹丽云;张东升;邓达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性病

    自1998~2000年,笔者对72例曾患性病,经抗生素治疗,性病实验室检查报告阴性,但始终有尿道不适症状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忠铭;魏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妇炎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例

    妇炎合剂是我院目前正在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尹梅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福建中医药杂志

福建中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办:福建省中医药学会 福建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