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中医辩证学的内容之一,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四逆散原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载,主治少阴病四逆之证。李成光名老中医常以本方加减治疗肝脾气郁所致胸胁、脘腹等疼痛诸症,屡试不爽。
作者:黄积存;李景君;李成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化肝通络方是由田耀洲教授化裁藏医治肝名方“郎庆阿塔”而成,在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PBC)效果显著。处方融合传统中药、藏药,配伍鲜明,以西红花、人工牛黄为君药,化肝通络;以五灵脂、印度獐牙菜、余甘子为臣药,清化肝热、行血养肝;佐使黄芪、肉豆蔻、木香、沉香、甘草等健脾理气。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及现代药理学研究出发,对化肝通络方组方理论依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治肝之法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分析其组方规律,以清热、化瘀、通络、健脾为主线,总结其组方核心为化肝通络,行血养肝,肝脾同治。
作者:李忠意;田耀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曰:“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自浊溲血。”龙胆泻肝汤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之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在内科肝胆疾病应用较为广泛,通过适当的加减变化,也可用于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临床各科。外科皮肤病症中湿热邪毒之缠腰火丹、肝胆湿热之脚气等皆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作者:高婷;郭锦晨;刘慧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 VD)的疗效。方法:8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照组用口服药物疗法。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的浓度,采用MMSE和ADL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观测组的总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5.0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量表评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观测组的MMSE、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Hcy 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自身比较均有显著下降( P<0.01);治疗后,观测组血浆 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微针疗法对于VD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机理与降低血浆 Hcy水平相关。
作者:牛文民;刘智斌;杨晓航;王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探讨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蓝光照射及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主要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天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为92.9%,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3.860,P<0.05);治疗1天、3天、7天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1=4.572;t3=10.702;t7=8.341,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胆红素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8.308,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t=6.066,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用于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显著缩短胆红素复常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路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从药理角度探讨清火解毒法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乙酸刺激至小鼠疼痛扭体实验、小鼠热板实验,观察中药对小鼠疼痛的抑制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比较各组用药后小鼠耳壳肿胀度;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观察中药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可明显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P<0.01)。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1)。能减轻小鼠耳壳肿胀度及肿胀率(P<0.05,P<0.01);降低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5)。结论:清热解毒法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钮晓红;陆春红;张晓洁;许惠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甘肃省名中医贾斌主任医师运用象思维分析外感风寒与温病形成表寒证与表热证不同证型的机理,解析辛温、辛凉解表法两种不同解表法的不同,并对代表方中麻黄汤和银翘散中的麻黄、桂枝及银花、连翘分别运用象思维解读了该药的作用原理,对临床辨治外感病,提高临床疗效,避免误诊误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梁永林;刘光炜;李娟;贾育新;柳春;韩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讨《理虚元鉴》治疗干咳的学术思想。认为干咳成于肺脏燥涩,根于水火不交,治宜补阴降火,代表方剂清金甘桔汤具有清金养营、清润滋阴之效,对于临床上日益多见的干咳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孙云浩;滕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期《中医药学报》编辑部发现网上有冒用本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的情况,对此本刊郑重声明如下:1.《中医药学报》编辑部未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进行网上征稿活动;2.《中医药学报》唯一投稿途径为:邮箱zyyxbhl@sina.com;3.《中医药学报》唯一汇款地址为: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中医药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50040。任何单位及个人在网上开展的征稿活动,均属非法行为,本刊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请作者、读者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介绍导师孙西庆教授运用仲景经方小柴胡汤调和阴阳治疗梦游症、心悸验案2则,指出小柴胡汤临床运用时,不必拘泥于脉症,见“阴阳失调、发作有时”之病,便可考虑施用。
作者:于佳佳;孙西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 CUMS)大鼠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表达的影响,探讨TRH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每组12只。孤养结合CUMS21天复制抑郁症模型,通过开野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荧光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TRH在大鼠下丘脑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开野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明显减少,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均可改善此变化;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内TRH表达均明显降低,脉冲电针组、音乐电针组及氟西汀组可逆转此病理变化,但氟西汀组治疗效果较两组电针治疗效果略胜一筹;两组电针治疗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抑郁大鼠的TRH含量低于正常;电针治疗抑郁症可能是通过升高TRH的含量而发挥抗抑郁作用。音乐电针与脉冲电针治疗抑郁症效果差异不明显。
作者:莫雨平;姚海江;宋洪涛;陈万顺;王鑫;加吾拉·阿不力孜;许安萍;唐银杉;韩向博;李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抑郁症用药的组方配伍规律,探讨其病机和治法特点。方法:具有以围绝经期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月经紊乱为主治的有效方剂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利用Mcirosotf Excel建立资料数据表,通过数据筛选功能对药物分类、使用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使用频次排列补益药多,其次为理气药、清热药、安神药和活血化瘀药。结论:以补益药为主,配伍理气药、清热药、安神药和活血化瘀药,揭示了围绝经期抑郁症用药的组方配伍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作者:胡佳;颜延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DPPH法和总还原力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对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液胞外多糖( CSFB)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37℃两倍浓缩发酵液CSFB37和60℃两倍浓缩发酵液CSFB60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FB多糖含量为1.28mg/mL,CSFB37和CSFB60的多糖含量分别为2.85mg/mL、2.50mg/mL;CSFB、CSFB37和CSFB60多糖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能力, CSFB、CSFB37和CSFB60的DPPH的IC50值分别为4.49μg/mL、5.54μg/mL和5.30μg/mL;多糖抗氧化活性大小为:CSFB>CSFB60>CSFB37。
作者:赵萍;曹心张;张新国;刘英娟;刘冰;张春生;寇飞;袁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初步考察玻璃苣醇提取物对去势小鼠的行为学指标的影响,探讨玻璃苣对更年期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更年期模型,分别观察小鼠的记忆功能、自主活动、握力、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结果:玻璃苣改善去势小鼠记忆功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小鼠的抓握时间、缩短模型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玻璃苣各组均有升高去势小鼠脑内NA、DA含量的趋势。结论:玻璃苣醇提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更年期去势小鼠记忆功能;改善更年期去势小鼠的狂躁、失眠等症状。
作者:刘晓辉;陈晓明;刚洪林;苏云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杂志社出版有《针灸临床杂志》、《中医药学报》和《中医药信息》三种期刊,凡向本刊投稿,均视为同意在本刊及本刊合作数据库等媒体出版。如无书面特殊说明,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病例78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拜糖平,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肾益气活血方,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内皮功能、颈动脉斑块及血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1.79%,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NO、ET-1和6-Keto-PGF1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NO、ET-1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IM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在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IMT方面无明显改善( 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在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IMT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法能够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敏霞;王昊泉;胡竹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癥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在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I、RI、S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D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间比较,在PI、S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较单纯应用米非司酮疗效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瘤体体积。
作者:刘晓琴;秦利;折开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已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据统计,目前,我国学术论文的年产量已居世界前列。这源于科研工作者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同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等不和谐的音符,损害了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败坏了学术风气。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慢性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中TNF-α的影响。方法:将慢性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环孢素A组,苏木乙酸乙酯加半量环孢素A组、苏木乙酸乙酯组,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苏木乙酸乙酯组及环孢素A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外周血TNF-α的水平。结论: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降低慢性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中TNF-α水平,从而发挥抑制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免疫损伤,保护心肌细胞作用。
作者:郭春风;周亚滨;陈会君;李雁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期《中医药学报》编辑部发现网上有冒用本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的情况,对此本刊郑重声明如下:1.《中医药学报》编辑部未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进行网上征稿活动;2.《中医药学报》唯一投稿途径为:邮箱zyyxbhl@sina.com;3.《中医药学报》唯一汇款地址为: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中医药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50040。任何单位及个人在网上开展的征稿活动,均属非法行为,本刊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请作者、读者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