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淑芳;陈昌文
1病例简介患者,男,32岁.2016年11月因“发现左侧颈部肿物1年余”至我院就诊.鼻咽镜示:鼻咽部黏膜充血,鼻咽顶后壁见隆起,表面欠光滑.行鼻咽镜活检,病理结果示:(左鼻咽)分化差的癌.颈部MR增强扫描示:鼻咽黏膜增厚,双侧咽后区及颈Ⅱ-Ⅳ区淋巴结病变,考虑鼻咽癌并淋巴结转移.诊断:鼻咽恶性肿瘤cT2N2M0(Ⅲ期).2016年11月25日开始行TPF诱导化疗(多西他赛96mg,d1,静滴+顺铂32mg,d1-3,静滴+5-氟尿嘧啶4800mg,持续泵入120h),过程顺利.
作者:张梦怡;曾卫强;劳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西瓜霜喷剂联合贞芪扶正胶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采用西瓜霜喷剂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溃疡愈合、症状(灼痛、红肿)消失时间、复发间歇期及治疗前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溃疡愈合、灼痛、红肿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复发间歇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瓜霜喷剂联合贞芪扶正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能减少溃疡愈合、灼痛、红肿消失时间,延长复发间歇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迎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用于临床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后,经UPLC-MS/MS分离-分析.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1×150mm,5μm),以甲醇(含0.1%甲酸):水(含0.1%甲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离子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正离子监测,万古霉素和内标对乙酰氨基酚的定量分析离子对分别为m/z 725.0→144.0和m/z 151.8→109.8.结果 万古霉素的线性范图为0.2~100.0mg·L-1,定量下限为0.2mg·L-1.批内和批问精密度均小于12%.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万古霉素的治疗药物监测.
作者:陈鹭颖;庄波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并观察其氧化应激损伤情况.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CHD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实验组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血糖、血液流变学以及氧化应激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PPG、FPG、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率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与心功能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延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过相关治疗.按照每组3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结果.结果 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陈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心梗PCI术后患者的降脂效果及副作用,并分析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心内科完成PCI手术的1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A组44例给予辛伐他汀1日40mg,B组44例给予氟伐他汀1日40mg,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日20mg,电话督导患者用药,随访2个月检查患者血脂,肝、肾功能及肌酶,血糖水平,评价不同他汀常规剂量下的降脂效果,副作用和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 三组患者CHOL和LDL-C指标均较服药前有显著下降(P<0.05);A、B两组患者TG、HDL-C指标与服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C组患者TG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三组患者服药后ALT、AST、BUN、CREA和GLU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肌痛状况出现.结论 PCI术后2个月内口服常规剂量的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效果确切,且无副作用,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
作者:林昆山;邓健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二磷酸盐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患者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标准的化疗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帕米磷酸二钠进行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疗效.结果 研究组镇痛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8%,对照组镇痛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8.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2%,两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磷酸盐对转移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镇痛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曹晒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醋酸去氢表雄酮中铬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铬的含量.结果 0.02~0.24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平均回收率(n=6)为96.4%(RSD为1.9%).结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醋酸去氢表雄酮原料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晓栋;张岩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评价三味龙胆花片与布地奈德联用在急性咽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94例急性咽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单独布地奈德治疗和三味龙胆花片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将主症与次症积分变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为观察指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主症、次症积分均远低于本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积分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分布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可知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7.8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7.23% (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药物毒副反应.结论 三味龙胆花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咽炎不仅能够显著控制临床症状,还可改善治疗效果,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
作者:丁亚南;曹雪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ICU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联性.方法 前瞻性干预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ICU65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ICU6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将其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优势菌株与药物使用强度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G-占绝对优势,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是主要菌株类型,两组筛选出的九种优势菌株的耐药率大多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ICU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系密切,合理降低抗菌药物的应用强度,可有效扼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作者:刘畅;贾启明;李振轩;叶培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阿托伐他汀钙片结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研时间:2015年5月~2016年5月;调研人群: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由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90例)及氨氯地平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90例).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治愈率、血压水平及冠心病发生率等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联合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87.78%)、总有效率(98.89%)、无效率(1.11%)高血压发生率(7.78%)、心绞痛发生率、心电图异常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痛,有效平稳患者高血压水平及改善患者血脂异常、冠心病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红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药房药品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12月药房药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于2016年1月对我院药房药品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计划,共选取药品种类90种,记录并观察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药品管理情况.结果 干预后,药品混放、过期、有效期不详、基数不合理、未根据要求存放等占比较干预前少,且药剂师药品管理相关知识分值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房药品管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药剂师药品管理知识及责任感明显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临床药物使用造成的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及护理风险.
作者:肖东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基于尼氟酸结肠靶向小球的胶囊剂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加速实验法,对比3批胶囊剂在贮存6个月前后含量、杂质、小球尺寸变化和溶出曲线情况.结果 在加速试验期间制剂含量与杂质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小球尺寸无明显变化,药物溶出特性保持稳定.结论 该制剂采用密封包装,其性质在加速试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作者:鄢雪梨;黄仁杰;肖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 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手足综合征、食欲下降、皮疹、瘙痒、腹泻、脱发、血压升高、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其中以手足综合征为常见,发生率为62.8%.结论 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治疗期间应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以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黄幼萍;陈争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辅助用药医嘱点评、用药审核与干预工作,明确辅助用药的用药标准,扶正不合理用药行为,提升合理使用药物的水准.方法 对我院2016年展开的辅助用药医嘱点评中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临床药师以合理的干预方式评估我院在这类药物的使用中的潜在风险.结果 我院辅助用药使用存在无适应症用药、给药剂量过高、联合用药不当等问题,临床药师的干预改善了一些问题.结论 辅助用药目前界线不清晰、标准不一致,其应用还缺乏系统和客观评估根据,为保证患者利益及规避用药风险,临床药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实时干预并配合医师逐步扶正辅助用药行为.
作者:谢细葵;钟录平;饶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宽筋通络散的薄层色谱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宽筋通络散中防风、苍术和两面针等三种主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用于宽筋通络散中防风、苍术和两面针三种主药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斑点清晰,分离效果满意,且试验的重现性良好,无阴性干扰.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重复性良好,可作为宽筋通络散质量控制标准的部分内容.
作者:邱俊辉;张文森;陈燕燕;赵哲涛;曾艳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丁苯酞联合依迭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5年3月~ 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经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经单纯依达拉奉治疗,再对两组临床疗效、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梗死体积、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梗死体积为(14.25±2.09)cm3,NIHSS评分为(9.89±1.2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显著缩小脑梗死体积,提高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依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术后止痛泵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护理要点.方法 将100例实施剖腹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止痛,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20.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芬太尼应用于术后止痛泵镇痛效果良好,在镇痛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全程的护理干预可以化解患者焦虑等症状,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侯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化疗药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前705例患者资料,另选2016年1月~2016年12月开展PDCA循环管理后709例患者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观察管理前后化疗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结果 PDCA循环管理前,化疗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4%,同PDCA循环管理后2.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主要为医嘱核对不仔细、药物管理不严格、未按规范操作、上级质控不及时、安全意识淡薄,PDCA循环管理前后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化疗药物不良事件原因较多,在化疗药物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方法,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欧阳苍鸿;熊德庆;詹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2015-2016年度儿科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进行分析,了解该院儿科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具体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某院2015-2016年度儿科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对院内儿科门诊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并将适用于成人的DDD值换成适用于儿童的DDDn值,对应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作统计,进而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6种用于儿科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分析中注射用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注射液的DUI> 1.0,其他均小于1.0.结论 某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治疗儿童惊厥可以选择有优势的巴比妥类药物,治疗癫痫可以选择优势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作者:翁晓珊;李锡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