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维敏
目的 考察6种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相关指标和临床有效率,给临床的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2014年期间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其中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为A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米诺环素胶囊(T)联用的AF组,使用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的为L组,注射用美洛西林舒巴坦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用的LH组,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为N组,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的M组.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其进行经济学分析并构建决策树模型.结果 病例共88例,A组15例,AF组8例,L组34例,LH组5例,N组18例,M组8例.各组方案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A组86.67%,AF组62.50%,L组91.18%,LH组80.00%,N组88.89%,M组75.00%.总成本分别为:3216.8±1295.67元,3666.50(244)元,2073.00(1236)元,2093.80±818.12元,1420.50(543)元,4494.75±2326.83元.结论 治疗PA感染,阿莫西林舒巴坦是经济的方案.
作者:池慧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 2016年11月进入我院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拉酵母菌散剂,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明显低于实验组93.1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54,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以及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新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12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客观评价我院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查询2012 ~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限定日计量为单位(DDD),计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使用强度(AUD).结果 2012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AUD值分别是65.76、56.59、40.2.其中,第四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略呈上升趋势.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在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我院正在努力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且已获得一定的成效,有利于促进我院临床合理、规范用药,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和病人支付费用.
作者:张康胜;邹明智;李艳;全国标;林鑫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时使用拉米夫定的效果.方法 收集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共112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拉米夫定,将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病灶吸收率、痰菌转阴率而言,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拉米夫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痰液细菌转阴率以及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伟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与针对性护理在晚期妊娠并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妊娠并慢性乙肝患者10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与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80.77% (P <0.05).研究组1年后婴幼儿MDI、PDI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与针对性护理在晚期妊娠并慢性乙肝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均采用瑞格列奈治疗,依据应用剂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1日1.5mg,观察组(n=40)应用1日1.0mg,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FPG、2hPG、FINS及HOMA-I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5%,明显高于观察组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日1.0mg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优良,相较于1日1.5mg不良事件更少,值得推广.
作者:胡喜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药炮制学》教材中举例方剂的选择问题.方法 以黄连为例,通过整理、分析多本《中药炮制学》十二五规划教材中所选的举例方剂,来总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 在《中药炮制学》教材编写中,对于举例方剂的选择,还存在品种不正确、选方欠典型和出处不准确等共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结合《方剂学》教材内容、加强文献考证和根据临床用药情况调整收录药物等措施来加以改进.结论 重视《中药炮制学》教材中举例方剂的选择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完善教材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兴华;马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研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抽取120例纳入到讨论中,12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60例对照组(氨茶碱治疗)和60例研究组(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33%比对照组78.33%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数,包含PEF、FEV1/FVC、FVC、FEV1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可考虑采用多索茶碱药物,其疗效突出,和氨茶碱药物治疗疗效对比,优势更为明显,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小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结合组与参照组(n=31).两组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结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发作时间.结果 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发作时间均显著降低,但是结合组患者治疗后发作时间更短,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患者治疗后发作时间明显减少,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廖文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观察胺碘酮注射剂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1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严格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胺碘酮针剂进行治疗,在规定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恢复效果与心功能影响,以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均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而施治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hs-CRP水平与心功能中LVEF、LVESD、LVEDD、SV等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较优;同时在对比心率变异性指标上,实验组患者SDNN、SDANN、rMSSD、SDNNindex等指标远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药物可治疗心脏的起搏系统,调整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与收缩性,有效治疗心率变异性,减轻炎性反应,全面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心律失常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龚如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叶酸泡腾片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取主药、酸性辅料和碱性辅料分别制颗粒,混匀后再压片的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主药的含量.结果 制剂的性状、鉴别、检查等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相关规定;叶酸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 1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6% (RSD =0.8%,n=9).结论 制剂的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张仁贵;杨桂娜;蔡敏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性介绍簕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簕菜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并进行汇总、综述.结果 至目前为止,簕菜中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酚类、黄酮、皂苷、挥发油、多糖等;同时药理研究表明簕菜具有抗氧化、抗炎与镇痛、抗肿瘤、保护胃黏膜、改善认知障碍及抗抑郁抗焦虑等作用;安全性研究显示簕菜无毒.结论 应加大对簕菜的蓝海市场开发,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一宝贵资源.
作者:张焜;程书朋;武文敬;胡浩鹏;林惠琼;陈喜财;李冬利;何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密度、活率、活力及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少、弱精子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Vit E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精子密度和成活率,精子活力以及精浆活性氧水平.结果 两组经治疗后,精子密度、成活率和精子活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精浆SOD含量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增高或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中药用于少、弱精子症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精子密度,增加精子成活率和活力,降低精浆氧化应激水平,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建;李文杰;叶军;夏宏辉;汤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中药羌活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 本实验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中药羌活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表示各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本实验共分离鉴别出195个化学成分,其中77个化学成分匹配度都在90%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65.57%.其中含量高于1%成分的有15个,以(1R)-(+)-α-蒎烯含量高(8.90%),其次是β-蒎烯(7.16%)、(+)-柠檬烯(5.27%)、4-萜烯醇(4.09%)、D,L-异龙旁酯乙酸酯(3.53%)、4-异丙基甲苯(2.65%)、桉油烯醇(2.52%)、3-蒈烯(2.30%)、β-桉叶醇(2.01%)、γ-萜品烯(1.96%)、愈创木醇(1.71%)、(+)-△-杜松烯(1.53%)、辛酸(1.24%)、γ-桉叶醇(1.09%)和环氧化蛇麻烯Ⅱ(1.05%).结论 本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中药羌活中主要挥发性成分,该方法稳定可靠,分析数据准确,可为后续羌活中挥发性成分的药效基础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作者:乔荣荣;严国俊;田荣;胡静;秦昆明;金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联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聋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7年2月至我院进行神经性耳聋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5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5d治疗,观察组痊愈4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1例,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高压氧能够提高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坤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实施益肾活血汤治疗对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选取86例早期DN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43例/组),在常规治疗下,Ⅰ组接受缬沙坦片口服,Ⅱ组接受补肾活血汤治疗,对该两种药物方案的疗效作评估.结果 两组接受治疗前、后的FPG水平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前,两组经24h尿蛋白定量检测,数据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检测值为(68.8±23.6) mg/24h,相比Ⅰ组的检测结果(87.8±32.7) mg/24h显著下降,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早期DN患者行益肾活血汤治疗,可有效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荐.
作者:吕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因饮食,环境因素,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抗肿瘤药物的使用量也逐年提升,由于抗肿瘤药物特殊的理化特性,较大的毒性及不良反应,较为昂贵的价格.因此抗肿瘤药物在静配中心(PIVAs)集中配置时,审方药师应该严格审核抗肿瘤药物处方,对合理用药进行把关.才能使患者大获益.
作者:陈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严重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12月上报的严重的ADR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 新的严重的ADR 23例,严重的ADR 9例,总计32例.引发严重的ADR的药物以抗肿瘤药为主(合计10例,占31.25%);50-59岁患者严重的ADR发生率较高(合计12例,占37.5%);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全身损害(合计31例次,占26.72%);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严重的ADR较多(合计25例,占78.13%).32例严重的ADR中有26例好转,6例痊愈,无导致死亡等病例.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ADR上报工作,特别别注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监测;关注儿童及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重视注射剂的使用安全;医院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共同保障公众安全用药.
作者:肖得英;赵志斌;谢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到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一年后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对照组为35.0%,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一年后有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3.3%,对照组患者一年后有3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56.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不易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余丽然;林沛君;刘树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为胺碘酮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5%),(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冰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