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右美托嘧啶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TNF-α的影响

李睿

关键词:Dex, 食管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嘧啶(Dex)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TNF-α的影响.方法 将食管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均给予等剂量长托宁、丙泊酚、芬太尼、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高剂量组于手术切皮时泵注0.8μg· kg-Dex,中剂量组泵注0.6μg·kg-Dex,低剂量组泵注0.4μg·kg-1Dex,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比较四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TNF-α表达水平.结果 中剂量组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P<0.05);高剂量组T3、T4、Ts时刻TNF-α水平均低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对照组;且T3、T4、T5时刻中剂量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低剂量组及对照组;而低剂量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0.6μg·kg-1Dex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且炎性因子TNF-α表达水平更低,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用药结果观察

    目的 监测本院新生儿万古霉素应用后的血药浓度,观察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转归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对本院2015年1月~12月间应用万古霉素的43例新生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分析临床疾病分布情况,不同血药谷浓度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患儿转归结局及用药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疾病分布以新生儿肺炎占比高为74.42%;血药监测谷浓度为14.26±8.37mg·L-1,不同谷浓度新生儿中肝、肾、听力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新生儿的血清PCT、Cr、TBIL、Bu、AST均显著降低,P<0.01;U/C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Urea、ALT无统计学差异性,P>O.05.全部患儿万古霉素应用时间为6~31d,平均12.76±4.73d;住院时间为10 ~52d,平均22.15±9.25d.临床治愈24(55.81%)例,显效14(32.56%)例,有效4(9.30%)例,无效1(2.33%).结论 万古霉素对于治疗因革兰阳性菌感染引发的新生儿疾病具有确切疗效,临床应用中应进行血药谷浓度监测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丁苯酞防治神经系统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丁苯酞是临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主要治疗药物.本文对丁苯酞在缺血性脑卒中、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神经系统性疾病的机制进行综述与展望,为拓展该药的适应症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廖应养;罗友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某院骨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某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率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及选用合理抗菌药物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对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6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骨科患者中检出率较高,为13.87%;通过对常用1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比较,除粘菌素和复方新诺明外,对另外1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治疗上仍然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应加强预防控制和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小舟;郑钦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牛膝-杜仲药对促进RIN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牛膝-杜仲药对促进RIN细胞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并筛选出佳炮制品组合.方法 以RJN-m5F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以胰岛素分泌量为指标,研究牛膝-杜仲药对的促泌活性,并确定牛膝-杜仲药对的佳炮制品组合.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不同炮制品组合的牛膝-杜仲药对均具有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显著性作用(P<0.05),且酒牛膝-盐杜仲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强,其分泌量为40.27mU·L-1,与空白组比较增加率为27.28%,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不同炮制品组合的牛膝-杜仲药对均具有促进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显著性作用,其中酒牛膝-盐杜仲药对为佳炮制品组合.

    作者:宗娜;李丹丹;杨小林;郭常润;杨中林;张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8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8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两年80例入住神经内科的患者,入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65.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好,推荐临床中应用.

    作者:林丽卿;黄小良;黄绮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 入选78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均来着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黏膜充血及手足肿硬等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情况对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司匹林联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林楚权;雷美华;张少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32例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严重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12月上报的严重的ADR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 新的严重的ADR 23例,严重的ADR 9例,总计32例.引发严重的ADR的药物以抗肿瘤药为主(合计10例,占31.25%);50-59岁患者严重的ADR发生率较高(合计12例,占37.5%);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全身损害(合计31例次,占26.72%);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严重的ADR较多(合计25例,占78.13%).32例严重的ADR中有26例好转,6例痊愈,无导致死亡等病例.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ADR上报工作,特别别注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监测;关注儿童及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重视注射剂的使用安全;医院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共同保障公众安全用药.

    作者:肖得英;赵志斌;谢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PNP)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包括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High dose group)、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剂量组(Middle dose group)、黄芪桂枝五物汤低剂量组(Low dose group).采用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PNP模型,灌胃给药8周后,以甩尾实验观察动物痛阈的变化,并检测血糖水平和血清中NGF-β含量,测定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NGF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显著改善大鼠的痛阈,降低血糖,增加血清中NGF-β含量,增加NGF mRNA水平的表达.结论 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可通过降低血糖和上调NGF等机理起到保护DPNP的作用.

    作者:熊德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痰清热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双盲法,将选取100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药物为痰热清注射液,而对照组患儿所使用的主要药物双黄连注射液.两组患儿的其他辅助治疗方案相同.在不同的干预模式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8.00%,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从总体上看,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这表明,使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维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总硒量

    目的 本文对化妆品中总硒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HNO3-H2O2-H2O微波消解,锗内标在线校正基体效应,外标法ICP-MS定量测定化妆品中的总硒.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成溶液后,经气动雾化器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氩气为基质的高温射频等离子体中,经过蒸发、解离、原子化、电离等过程,转化为带正电荷的正离子,经离子采集系统进入质谱仪,在质谱仪中根据质荷比进行分离,质谱信号强度与进入质谱检测器中的离子数成正比,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检测.结果 硒在0.0~100.0n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强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3.09%,RSD为3.8%(n=9);检测限为0.04ng·g-1.结论 ICP-MS具有宽线性范围,低检出限,高灵敏度及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等优点,能适应不同的样品基体,是高效可行的方法,适用于市售化妆品中总硒的常规测定.

    作者:廖文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2012~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

    目的 分析2012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客观评价我院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查询2012 ~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限定日计量为单位(DDD),计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使用强度(AUD).结果 2012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AUD值分别是65.76、56.59、40.2.其中,第四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略呈上升趋势.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在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我院正在努力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且已获得一定的成效,有利于促进我院临床合理、规范用药,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和病人支付费用.

    作者:张康胜;邹明智;李艳;全国标;林鑫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4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为2周.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热、头晕、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17.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普钠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保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蓝光联合宝乐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蓝光联合宝乐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黄疸新生儿11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加用宝乐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 (56/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 (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以及黄疸消失时间分别为(5.1±2.6)d、(3.6±1.7)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2±2.9)d、(5.7±2.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蓝光联合宝乐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利燕英;毛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 2016年11月进入我院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拉酵母菌散剂,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明显低于实验组93.1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54,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以及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新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针药结合治疗脾肾亏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温和灸结合钙尔奇D对脾肾亏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PMOP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温和灸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600治疗,温和灸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脾俞穴位及肾俞穴位的艾灸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病人骨密度、临床骨痛积分(VAS)、临床中医症候量化积分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温和灸组患者骨密度无明显变化(P>0.05).照临床疼痛测定视觉模拟标尺法对比结果,对照组和温和灸组患者骨疼痛均得到一定改善.两组对于患者主观腰背疼痛症状均有好转,VAS积分均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温和灸组效果较对照组好.照临床中医症侯量化积分对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量化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温和灸组中医证候量化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温和灸“肾俞、脾俞”穴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腰背疼痛、步履艰难、畏寒喜暖等临床症状.提示该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临床广泛应用性和积极推广性.

    作者:吴铅淡;郑雪峰;许金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HPLC法同时测定生胃颗粒中4种化合物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胃颗粒中的3种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为:以o.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梯度程序为0 ~ 10min,5% ~ 10%B;10 ~ 20min,10% ~20% B;20~50min,20% ~60% B;50~60min,60% ~5%B;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流速1.0mL·min-1;结果 生胃颗粒中四个成分(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柴胡皂苷A和D)在10 ~ 2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3 ~0.9996),精密度在1.09 ~1.71%之间,平均回收率在100.9 ~ 103.7%之间;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线性范围良好、简便准确,适合于对生胃颗粒中4种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测定.

    作者:许燕红;谭梅英;胥爱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ABCG2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耐药蛋白是体内重要的跨膜半转运蛋白,是一种依赖ATP酶的半结合转运体,主要负责将内、外源性物质排至细胞外.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体内分布广泛,胎盘、干细胞、血脑屏障、小肠及肾小管等重要组织中均有表达,是介导肿瘤细胞耐药的重要蛋白,是影响肿瘤药物临床用药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乳腺癌耐药蛋白的生理结构、组织分布及对体内药物代谢过程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视野的中医翻译研究

    中医药文化国际化是有目共睹的大趋势,中医药翻译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阐述了文化、语言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其次介绍了中医药文化国际化的现状,进而探讨了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过程中中医翻译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过程中中医翻译的对策建议.

    作者:陈绮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抽取120例纳入到讨论中,12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60例对照组(氨茶碱治疗)和60例研究组(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33%比对照组78.33%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数,包含PEF、FEV1/FVC、FVC、FEV1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可考虑采用多索茶碱药物,其疗效突出,和氨茶碱药物治疗疗效对比,优势更为明显,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小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 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使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依那普利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为期1月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治疗效果和血压下降率无显著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概率较小,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郑俊祥;孔庆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