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洪
目的 探讨对转移性骨癌痛患者行普瑞巴林+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转移性骨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24例.治疗组组行普瑞巴林+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常规组行安慰剂+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22例(91.67%)显著高于常规组15例(62.50%),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3.55±0.89)分显著低于常规组(4.52±0.9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转移性骨癌痛患者行普瑞巴林+吗啡控释片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杨莹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宫血宁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66例,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血宁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检测比较HG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观察记录控制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测定E2、FSH、LH、P水平.结果 干预后,两组HGB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H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控制出血以及完全止血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E2、FSH、L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血宁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HG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迅速调控出血,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庄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以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 ~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2例晚期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乳腺癌17例,非小细胞肺癌31例,纵隔恶性淋巴瘤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以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6%、54.8%、75.0%.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以高剂量表柔比星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胸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以0~Ⅱ度为主.
作者:赵勇;陈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以通关藤为原料分离纯化得通关藤多糖组分TCS4,并进行初步结构分析.方法 将通关藤多糖原料精制,大孔树脂柱除蛋白和色素,离子交换纤维素DEAE-32、葡聚糖凝胶Sephedex G-50分级分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纯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核磁共振等方法初步确定结构.结果 分离纯化得酸性均一多糖组分TCS4,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摩尔比为1:3.5:1.9:6.9:7.8:10:4.7.结论 通关藤多糖TCS4为首次提取出的小分子量酸性均一杂多糖,不同产地通关藤多糖组成的比例有一定差异.
作者:周全;庄翌;藤再进;王青;李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损伤丸的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显微色谱法对损伤丸中的红花、大黄、土鳖虫的主要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研究,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损伤丸中的赤芍、三七、当归、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显微色谱法观察到红花的花粉粒、大黄的草酸钙簇晶、土鳖虫的体壁碎片和刚毛.薄层色谱鉴别法检出赤芍、三七、当归、川芎的相应主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本文建立的显微和薄层色谱方法专属性高、重现性好,较之前的理化鉴别方法科学、先进,可用于损伤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曹桂萍;王玉龙;马飞翔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观察.方法 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6例肩周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肩周炎发作频率、治愈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3%,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李洪云;玄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分析该药物的用药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妇产科接诊的74例孕妇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所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用药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金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药学干预及应用意义.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实施药学干预前(2015年1月 ~2015年12月)的10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对照组和药学干预实施后(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的1000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观察组,将两组的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率(10.00%)、药物使用频次(271.53±43.65)次、药物利用指数(1.23±0.28)、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进行药学干预有助于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促进药物利用率的提高,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肖文可;钟柳芳;何梓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慢性病的本质和特点及我院药学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能够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的相关措施.结果 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存在药物发放易混淆、忽略患者接受能力、药物调剂不当、药师服务水平较低的现象,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总结了几点解决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结论 在慢性病的药学服务中应该完善相关服务措施,包括建立用药的咨询窗口,逐渐改变慢性病的药学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完善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用药档案,提高药师的药学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让慢性病患者在我院药房服务中提高对慢性病的了解,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潘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K1在预防PT时间延长的肝病患者出血中的作用和其利弊.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系统,回顾性随机抽取2015年6月到7月使用维生素K1治疗的住院肝脏疾病患者,收集维生素K1使用前和使用5天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药物剂量、给药频次、溶媒、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Child-Turcotte-Pugh(CTP)积分法评估患者肝功能的受损程度.结果 维生素K1主要用于CTP C和B级患者;76例患者维生素K1使用前和使用5天后的PT、IN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患者中大部分的用药疗程大于5天,其中用药疗程长为65天,短为1天,平均用药15天;92例患者均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溶媒量为50mL占26.1%.结论 虽然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来证明给予维生素K1能有效纠正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但是维生素K1仍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因此,建议临床对PT时间延长的肝病患者检测其血清维生素K1含量,如果无法获得维生素K1血药浓度的病人给予维生素K110mg·d-1治疗5天后,凝血指标PT、INR未见改善时,可停止使用维生素K1.为了避免维生素K1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常温自然光的曝露导致含量降解,影响药物疗效,推荐用50mL溶媒配制维生素K1,以60滴/分速度给药.
作者:许学文;胡盈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丹参酮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炎症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研究组为92.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口腔颌面部炎症可提高临床疗效,给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子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与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9例.所有病人用凝血酶治疗,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干预效果;满意评分、止血时间、住院天数;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整体护理组上消化道出血干预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满意评分、止血时间、住院天数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整体护理组SAS评分、SD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与整体护理干预方式效果肯定,可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加速止血,改善血红蛋白,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亚莉;孙宝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保妇康栓阴道放置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治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收治的宫颈高危HPV感染患者共98例,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设定为仅进行保妇康栓阴道放置治疗,共49例;研究组设定为进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阴道放置治疗,共49例.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和HPV清除进行对比比较.结果 研究组HPV清除情况,痊愈57.14%、总有效率为8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免疫功能指标IL-6(8.98±3.26)ng·mL-1明显提高;INF-α(87.88±22.54)ng·L-1则明显降低.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免疫功能和提高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上,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阴道放置都有明显的优良性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过程中遇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和干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法 运用审核系统软件对2016年7~12月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归类,并进行不合理分析.结果 审核发现的不合理处方共5800张,其不合理类型主要有溶媒选用错误,溶媒量不合理,用药间隔安排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和配伍禁忌等.结论 我院PIVAS对医嘱进行严格把关,及时纠正不合理医嘱;同时不断努力提升药师的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审核系统功能.
作者:周海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阐述相应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心衰患者6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方法治疗,从静脉的选择及导管等方面加强护理,观察61例患者治疗前后心动超声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LVESd(46.17±2.06)mm、LVEF(55.62±0.31)%,与治疗前相比,指标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98.36%、护理满意度100%.结论 应采用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心衰,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高治疗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以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体内毒素含量、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白细计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中应用乌司他丁联合丙种球蛋白可促进患者的症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科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78例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服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39例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末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观察组改善实验室指标BUN、Cr、SGPT、CK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效果理想,改善BUN、Cr/SGPT、CK水平显著.
作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干预性护理在产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预防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盲法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头痛、胸闷及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对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俊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中医组行中药熏洗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膝关节恢复优良率.结果 中医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39例(92.86%)显著高于常规组26例(61.90%),中医组的护理满意度40例(95.24%)显著高于常规组30例(71.4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行中药熏洗干预,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李瑞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对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价值进行了探究.方法 研究中选择了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的1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3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了单纯的美沙拉嗪治疗方法,观察组使用了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价值进行研究.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9.84%),数据统计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血清C-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经过治疗,观察组血清C-蛋白水平为5.03±1.17mg·L-1,对照组血清C-蛋白水平为9.03±1.30mg·L-1,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通过美沙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血清C-蛋白水平可以得到明显控制,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彭强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