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凌建新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感染, 抗菌药物,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9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采取替硝唑与头孢曲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与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CRP与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还未得出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实施替硝唑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三七胶囊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

    目的:测定复方三七胶囊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5HC-C18(2)柱,乙腈-水(44∶56)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 -1,检测波长为300nm,柱温为35℃。结果制剂中其它组分与主峰有效分离,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分别在1.076~21.52μg · mL -1( r =0.9999)和0.5289~10.58μg · mL -1( r =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 n =9)为99.73%和100.15%,RSD分别为0.98%和1.00%。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测定复方三七胶囊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含量。

    作者:朱颖;朱兴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3~2015年我院门诊抗风湿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风湿药品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收集2013~2015年我院门诊抗风湿药的使用数据,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抗风湿药品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增幅大,占主导地位。按单个药品统计,各个抗风湿药的销售金额、DDDs逐年上升(沙利度胺片除外),DDC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销售金额始终高的口服药品为羟氯喹片,DDDs及排序比稳居第一的为甲氨喋呤片。结论我院抗风湿药的临床应用基本符合我国风湿病治疗的现状和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

    作者:黄荔美;黄爱文;姜玉才;蔡梅香;刘雅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中通过靶控输注( TCI)和恒速输注( CI)两种给药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靶控输注,对照组为恒速输注。观察术中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后恢复情况,并统计麻药用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对照组伴有心率减慢;停药时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升高;对照组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明显高于诱导前(P<0.05)。观察组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单位体重的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靶控输注的给药方式,能够有效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并且能够减少麻药用量,值得推广。

    作者:廖婧华;张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配制前干预的178张TPN处方的不合理因素及结果分析

    目的:为全静脉营养( TPN)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经专职药师审核的不合理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退回不合理TPN处方178张,占配置总量的0.94%;不合理发生类型前3名为电解量超量、糖与氨基酸液体量比例不符、糖脂比不当,经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从2012年1.40%、2013年1.04%、2014年下降到0.82%2015年0.68%。不合理发生类型除糖脂比、热氮比、脂溶性维生素Ⅱ超量、微量元素缺药未经干预修改,其他类型均干预修改至合理。结论药师进行TPN配置前审核干预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但药师的审核TPN不合理处方的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常用药敏试验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常用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检测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分离收集的8株产KPC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为研究对象,用纸片扩散法、AST-GN 13药敏板、ATB G-5药敏板、NC 31药敏板,比较对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结果不同检测方法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厄他培南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检出率高的是纸片扩散法,其次为AST-GN 13药敏板、ATB G-5药敏板,低为NC 31药敏板。结论产KPC 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在常规仪器筛查的同时,应结合纸片扩散法进行,不仅提高检出率,还具有经济性和操作简便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草中钴的测定及限量标准讨论

    目的:建立甘草中钴的原子吸收测定方法,并建议限度要求。方法采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建立校正曲线,并进行样品测定。结果钴在浓度为1~20ng· 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85),平均回收率(n =9)为97.2%,方法检出限为0.2mg· kg-1。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能满足钴的日常检测需要。根据样品普查数据,结合国外相关限度标准,建议甘草中钴的残留限度为4mg · kg -1。

    作者:官检发;许鲁宁;夏丽珍;高忠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分析

    目的:本文就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的成分及疗效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受同类中药饮片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即水处理前分档组、炮制前分档组、水处理前分档与炮制前分档联合组,每组患者5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水处理前分档组以及炮制前分档组,P<0.05;水处理前分档组与炮制前分档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炮制中药饮片前,应实施严格的水处理前分档联合炮制前分档,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用效果。

    作者:孟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七氟醚预先吸入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围气腹期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预先吸入,探讨该方法对围气腹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腹腔镜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吸入麻醉,实验组采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气腹期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建立气腹的四个不同时间段里,在气腹建立后1h、气腹解除时和气腹解除后1h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气腹建立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有意义(P>0.05)。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但在改善脑损伤,降低永久性器质性损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德良;龚琴;张诚章;余建华;刘莱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在治疗乳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紫杉醇注射液以及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每组51例患者。结果对照组的有效人数34例,治疗组的有效人数45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8%,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9%,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循环现状,防止乳腺癌的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峰;邢国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顺铂/培美曲塞二钠方案与卡铂/培美曲塞二钠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对比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我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案例共71例,将其分为顺铂组(34例)和卡铂组(37例),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顺铂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60d,顺铂组为150d,(P>0.05);一年生存率为分别为50%和48.7%(P>0.05),客观缓解率(CR+PR)分别为为26.5%和29.7%(P>0.05);两方案Ⅲ-Ⅳ度血液毒性和肠胃道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NSCLC中具有相似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作者:林海燕;谢瑞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概况

    目的:阐述维生素C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文献从维生素 C 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抗癌机制、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衍生物抗癌作用等角度介绍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维生素 C 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抗癌效果,其在临床肿瘤防治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军袖;郭朝瑞;封帆;卢杨;李宁;赵娣;陈西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口服药流程管理在降低初治结核病患者用药差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服药流程管理在降低初治结核病患者用药差错中的应用。方法以本中心结防科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登记的结核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发药流程,试验组给予口服药流程管理,比较两者的效果。结果在初治结核病患者中运用口服药管理流程,患者的口服药相关知识知晓率、按时服药依从性、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初治结核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抗结核药物知识不了解,开展口服药流程管理降低了患者的用药差错,确保了用药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的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58例NRDS患儿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和单纯行NCPA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氧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永煌;周秋香;唐国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研究进展

    通过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 CHKD),查找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关于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药物的文献及研究进展,对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进行汇总整理,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陈剑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罗昔康片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测定吡罗昔康片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mol· L -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0)(35∶65),流速1.0mL· min -1,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40℃,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成分与杂质峰之间分离度良好;方法的检测限为0.3μg· mL -1;供试品溶液在20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吡罗昔康片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李玲;姜燕;陈乃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壮药消毒饮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壮药消毒饮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 C18色谱柱,以乙腈-1%醋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绿原酸在0.25~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3362845x-147479(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2.2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壮药消毒饮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锦燊;蒋伟哲;黄兴振;巫玲玲;吴洪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红景天苷对活化小胶质细胞MMP-2和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红景天苷对活化小胶质细胞MMP-2和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LPS刺激小胶质细胞N9制备炎症细胞模型,通过MTT法筛选红景天苷的干预浓度。用红景天苷预处理细胞2h后,再加入LPS共培养小胶质细胞18h。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MP-2和MMP-9的分泌水平,应用RT-PCR法检测活化小胶质细胞中的MMP-2和MMP-9的基因表达水平。通过EMSA法观察炎症通路上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红景天苷可梯度依赖性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后MMP-2和MMP-9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红景天苷可以降低NFκB的活化水平。结论红景天苷可能通过抑制明胶酶( MMP-2、MMP-9)的表达保护血脑屏障,其机制可能与调控NF-kB通路有关。

    作者:何丽君;肖作为;鄢英慧;翁淑琴;林和辉;吴符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膏滋药处方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膏滋药处方中药饮片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开具的500张膏滋药处方进行调查分析,对膏滋药处方中所含的各类中药饮片销售情况、用药频率以及用药味数等进行分析,探究膏滋药处方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科学性。结果在500张膏滋药处方中,销售量中药饮片以补虚药居多,活血化瘀药次之,再次为理气药。用药频率高的药物为甘草,其次为茯苓、白术等,占比分别为95.0%、93.4%、91.8%,其中当归用药频率低,占44.2%。处方用药味数在15~20味的为173张,占34.6%,11~14味为136张,占27.2%,6~10味药为92张,占18.4%,2~5味为68张,占13.6%,其余处方味数为31张,占6.2%。结论我院膏滋药处方中药饮片应用基本合理,其多为补虚、活血化瘀等饮片,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

    作者:杨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护理。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SAS、PSQI及VA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PSQI评分及VAS评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明显,极大程度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减轻了心理负担,焦虑情绪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郑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生长抑素在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生长抑素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症引起的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6例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院日期均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之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例,在禁食减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生长抑素;对照组患者11例,只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减压引流量及血浆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长抑素在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贵;许卫军;刘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